俗语“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有什么依据?陈艾比新艾好在哪?
作者:业奇农业网
•
更新时间:2025-02-19 17:26:48
中医上有某些特定的药材是要求年份的。这种要求年份的药材,其实并没有古代中,也就是所说的三年或者7年那么久,它只是象征一种药材的状态。
要知道古代的很多诗歌诗词都会涉及到量词,也就是说三、七、十、百、千等量词这些量词,在古代它是一个约束。并不代表绝对就是这么多年,就像说现在人们买的百年年生10年,人生也不见得,他就刚好是10年或者100年,因为这个东西是没有办法考证的,只是说象征着它的发育状态,或者说这个材料原料,它的生长到达了某个阶段,能够起到相应的药效。
中医的某些药方确实要求药材的年份,有些药方必须要求特定药材的或者说达到年份要求的药材,才会能够起到相应的效果。这不得不说也是阻碍中医大规模推广的一个因素,因为中医从学开始望闻问切到药材的采集都不是那么易于推广,至少它不能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所以说到现在中医的发展出现了一定的制约,与这种传统的药方的药材年份要求有一定的联系。
其实并不是中医治不好病,而是说中医一个合格的医生或者说一个优秀的医生培养起来真的太困难了。从零基础把脉开始从配药材找药材熬制的方法,这些细节要全部注意到,才能保证看病能够有效,而西医不需要那么多,只需要开出相应的药方,然后去药房拿药直接吃就可以了,所以说用中医的这种药材年限的要求也确实限制了中医的发展。
是生长时间不同。效果也有区别。至于价格有差别,是肯定的。但不会有太大。一般人是分辨不出3年的和5年的,只有找行家了。直接吃,功效和泡水喝,效果一样,就是注意用量,会便秘的。特别是夏季。便秘的时候,加些元参,生地,麦冬很好。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44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