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备考试题(4)

我精心为大家收集了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备考试题(4),供大家练习。我们将继续更新更多试题,请关注。

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备考试题(4)

? 2018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备考试题(4)

?试题加答案:

?1. 含挥发油成分的中药材有

?A.川芎

?B.白芷

?C.当归

?D.川贝母

?E.甘草

?答案ABC。本题主要考查含有挥发油成分的中药,挥发油在植物药材中分布较广,特别是伞形科、唇形科、樟科、姜科等植物中,其含量都极为丰富,如白芷、当归、荆芥、薄荷、肉桂、樟脑、姜黄、川芎等。

?2. 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的中药材是

?A.川乌

?B.玄参

?C.草乌

?D.石菖蒲

?E.附子

?答案ACE。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药材的性状鉴别。草乌,药材呈不规则长圆锥形,断面灰白色或暗灰色,有裂隙,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或类圆形。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可见充满盐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形成层环纹。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药材呈不规则圆锥形,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

?3. 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的中药材有

?A.黄芪

?B.黄芩

?C.防风

?D.秦艽

?E.牛膝

?答案B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药材的性状鉴别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老根中心呈枯朽或中空,气微,味苦。秦艽为龙胆科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的干燥根,饮片呈类圆形的厚片。切面皮部**或棕**,木部**,有的中心呈枯朽状。

?4.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的中药材是

?A.大黄

?B.甘草

?C.人参

?D.白薇

?E.细辛

?答案ABCDE。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药材的药用部位。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细辛为马兜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白薇来源为萝藦科植物白薇或蔓生白薇的干燥根和根茎。

?[5-7]

?A.刮去粗皮,加工成卵圆形或圆柱形,或切成厚片干燥

?B.堆放3~6天"发汗",反复数次至内部变黑色,再晒干或烘干

?C.用矾水擦去外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D.撞去表皮,加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浆汁,晒干或烘干

?E.曝晒至半干,反复搓揉,边晒边搓,至全干,撞至表面光滑

?5. 大黄的加工方法是

?6. 浙贝母的加工方法是

?7. 玄参的加工方法是

?答案ADB。解析:本题考查中药材的加工方法,大黄的加工方法是刮去粗皮,加工成卵圆形或圆柱形,或切成厚片干燥;浙贝母的加工方法是撞去表皮,加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浆汁,晒干或烘干;玄参的加工方法是堆放3~6天"发汗",反复数次至内部变黑色,再晒干或烘干。

?[8-10]

?A.车轮纹

?B.星点

?C.云锦花纹

?D.朱砂点

?E.罗盘纹

?8. 何首乌断面可见

?9. 茅苍术断面可见

?10. 防己断面可见

?答案CDA。解析:本组题考查中药材的性状特征,何首乌断面可见云锦花纹;茅苍术的断面可见朱砂点,防己断面可见车轮纹。

 整理了2018年初级中药士专业知识模拟考试题及答案(七),更多资讯本网站将持续更新,请及时关注。

2018年初级中药士专业知识模拟考试题及答案(七)

 一、A1

 1、首选的煎药器具是

 A、陶瓷制器

 B、铜器

 C、铁器

 D、银器

 E、玻璃制器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人们广泛使用的多为硅酸盐类的药具,即陶瓷砂锅。陶瓷砂锅具有受热均匀、散热慢、化学性质稳定、价廉等优点,所以砂锅为首选的煎药器具。

 2、下列有关汤剂用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宜饭后服

 B、一般汤药多宜温服,但热性病者应冷服,寒性病者应热服

 C、冬季服用汤剂比夏季服用临床效果要好

 D、一般疾病服药,多采用每日一剂,每剂分两次或三次服用

 E、多数药物宜饭前服,有利于药物吸收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煎药是中药汤剂在使用前的一种操作工序,是中药调剂的重要内容之一。汤剂,又称汤液,是将药材饮片或粗粒加水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服用的液体剂型。

 汤剂的特点

 (1)可根据病情变化对方剂中的药味进行加减化裁,适应中医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原则。

 (2)汤剂多为复方,可按照中药配伍原则,使药物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从而达到增强疗效、缓和药性的目的。

 (3)汤剂为液体制剂,内服后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

 (4)汤剂一般以水为溶媒,对人体的刺激性及副作用较低。

 (5)汤剂溶媒来源广,制备简单易行。

 3、不宜用铁锅煎药错误的说法是

 A、传热快

 B、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

 C、煎制时与中药所含多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D、汤液色泽不佳

 E、药液带有铁锈,引起恶心、呕吐

 正确答案 A

 解析采用铁质煎器煎煮的汤液色泽不佳,如诃子、苏木、地榆等所含的酚羟基化合物易与铁起化学变化而产生深紫色、黑绿色或黑色沉淀,有的经过长时间的煎煮,使药液带有铁锈,甚至引起恶心、呕吐。

 4、汤剂的类型不包括

 A、煮剂

 B、煎剂

 C、煮散

 D、浸剂

 E、沸水泡剂

 正确答案 D

 解析汤剂按其制备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煮剂、煎剂、煮散和沸水泡药四种类型。

 5、影响煎药的质量因素不包括

 A、煎煮火候

 B、煎煮时间

 C、器具

 D、煎药用水及加水量

 E、煎药人员

 正确答案 E

 解析煎药时要掌握好火候与时间,以防煎干或煎焦;药汁是汤剂的成分,煎出药汁的浓度、多少,直接影响疗效,所以汤剂应做到煎透榨干,不能任意抛弃药液;在煎煮有特殊气味、颜色较深的药物后,要反复将煎具擦洗干净,防止串味、串色,而影响药物疗效和煎剂质量。

 6、汤剂的煎煮次数以几次为最佳

 A、1次

 B、2或3次

 C、4次

 D、5次

 E、越多越好

 正确答案 B

 解析汤剂的煎煮次数,以多次煎比一次长时间煎煮为佳,一般需煎煮2或3次。

 7、煎药前的饮片浸泡时间错误的是

 A、花、茎、全草类药材为主的可浸泡20~30min

 B、以根、根茎、种子、果实等类为主的药材,可浸泡60min

 C、浸泡的时间越长越好

 D、白头翁汤经20min浸泡之后,其抑菌圈明显增大

 E、含挥发油的药材不宜长时间浸泡

 正确答案 C

 解析浸泡时间,应根据药材的性质而定。一般对花、茎、全草类药材为主的可浸泡20~30min,以根、根茎、种子、果实等类为主的药材,可浸泡60min,但浸泡的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引起药物酶解或霉败。白头翁汤经20min浸泡之后,所煎得的汤液比未浸泡煎得的汤液,其抑菌圈明鼎增大。

 8、煎煮前必须用冷水在室温下浸泡,其目的错误的是

 A、为使中药湿润变软,细胞膨胀

 B、使有效成分首先溶解在药材组织中

 C、产生一定的渗透压,使有效成分渗透扩散到细胞组织外部的水中

 D、避免在加热煎煮时,药材组织中所含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使有效成分不易渗出

 E、为了减少时间

 正确答案 E

 解析在煎煮前必须用冷水在室温下浸泡,其目的是为使中药湿润变软,细胞膨涨,使有效成分首先溶解在药材组织巾,产生一定的渗透压,使有效成分渗透扩散到细胞组织外部的水中。同时可避免在加热煎煮时,药材组织中所含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使有效成分不易渗出。

 9、不需要特殊处理的药物是

 A、当归

 B、车前子

 C、人参

 D、龙骨

 E、薄荷

 正确答案 A

 解析当归不需要特殊处理。

 10、服药温度错误的是

 A、任何汤剂均宜温服

 B、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瓜萎仁、乳香等,温服可和胃益脾,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

 C、对呕吐病人或中毒病人均宜冷服

 D、热证用寒药亦可冷服;真寒假热,宜热药冷服

 E、对解表药、寒证用药均宜热服,以助药力;真热假寒,宜寒药热服

 正确答案 A

 解析一般汤剂均宜温服。特别是一些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瓜蒌仁、乳香等,温服可和胃益脾,减轻对胃肠道的刺激;对呕吐病人或中毒病人均宜冷服。热证用寒药亦可冷服;真寒假热,宜热药冷服;对解表药、寒证用药均宜热服,以助药力;真热假寒,宜寒药热服。

 11、服药时间错误的是

 A、一剂中药,一天通常服3次

 B、病重病危时可隔4h左右服药1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利于顿挫病势

 C、任何人均可多次服用

 D、在应用发汗、泻下等药时,若药力较强,要注意病者个体差异,一般以得汗、泻下为度,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

 E、病缓可服2次

 正确答案 C

 解析一剂中药,一天通常服3次。病缓可服2次;而病重病危时可隔4h左右服药1次,昼夜不停,使药力持续,利于顿挫病势。在应用发汗、泻下等药时,若药力较强,要注意病者个体差异,一般以得汗、泻下为度,适可而止,不必尽剂,以免汗、下太过,损伤正气。

 12、汤剂的服用量不正确的是

 A、成人服用量一般每次约150ml,每日1~2次

 B、儿童服用量一般每次75ml,每日2次

 C、婴儿酌减

 D、小儿服药,宜浓缩,以少量多次为好,不要急速灌服,以免呛咳

 E、对病情危重者,不必遵照医嘱服药

 正确答案 E

 解析对汤剂的服用量的规定如下:①成人服用量一般每次约150ml,每日1~2次;②儿童服用量一般每次75ml,每日2次。婴儿酌减。应注意的是,小儿服药,宜浓缩,以少量多次为好,不要急速灌服,以免呛咳;对病情危重着,应遵照医嘱服药。

 13、天麻的正确煎法为

 A、先煎

 B、另煎

 C、包煎

 D、冲服

 E、后下

 正确答案 B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58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