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近期云南丽江昆明大理天气情况

楼主您好:

近期云南丽江昆明大理天气情况

首先欢迎您来我的家乡丽江旅游,丽江纳西小和很乐意为您解答关于丽江旅游的有关问题,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帮助到您,请随手点个满意哦,谢谢

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的天气都差不多就是变化快,白天晚上少有温差,当你看到我的回答的时候,丽江是下雨的。丽江各个景区的交通均可畅行,不影响行程,但是可能影响您的旅游质量,看你人品吧,嘿嘿。

玩丽江:

第一天:在古城休整,逛古城和束河,顺路可以去黑龙潭走走;

第二天:丽江出发 → 玉龙景区售票处 → 乘大索道游览冰川公园→ 午餐后游览白水河(蓝月谷)→ 甘海子 → 白沙古镇(木氏家族发源地)→返回丽江结束愉快行程;(由于您的费用较少,此行程建议跟团,要跟团可以跟阿拉丁)

丽江古城维护费 80元/人(一个月有效)

玉龙雪山进山费 105元/人

玉龙雪山大索道 172元/人

云杉坪索道 70元/人

牦牛坪索道 62元/人

玉龙雪山景区环线车(云杉坪、牦牛坪)20元/人

玉龙雪山景区环线车(大索道)10元

备注:另需出示古维费收据,如果是含下山6个三玉三东的套票则是190元/人

费用很高,能见度很低,如果执意要去,建议跟团,跟团300元左右即可。丽江旅游阿拉丁的是320,仅供给您作参考。

第三天:拉市海,可以租乘面包车前往,价格80元,骑马和划船一定要注意;

第四天:丽江出发 → 途经山路十八弯(35KM)下车拍照 → 沿金沙江边行进,约中下午抵达泸沽湖 → 游览环湖 → 尼赛乘索道上狮子山(眺望泸沽湖全景, 参观格姆女神洞)→ 入住客栈

第五天: 早餐后参观当地风俗建筑(简单家访)→ 猪槽船游湖光山色 → 大落水村码头风光(赏海鸥、海鸟)→ 宁蒗午餐 → 返回到丽江大概18点结束愉快行程。

住宿:

国际青年旅社是可以的,这里不便给您****,先加我吧。

费用:

{住宿}:住宾馆建议准备个100元/天;住客栈的客栈的平均价格在150元,旺季将超过200。

{吃}:吃地摊小吃的话建议是50元一天,吃大餐需要准备100元

{门票}:景区门票还是需要平均大概50元一天。

{交通}:坐火车,建议有个600,、700的预算。

{总述}:总的需要个200元一天,如果要吃大餐,吃的好点,有特色点,我给您的建议是3000元的价格,希望对您有帮助

以上是丽江旅游阿拉丁小和为您带来的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

好了,多的也不说了,如还有问题,可以追问或者私信我,也可以查找或查找群“雄心雕旅‘。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帮助到您,请随手点个满意哦~

香格里拉景点导游词-云南导游词

 作为一名可信赖的导游人员,通常需要用到导游词来辅助讲解,导游词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须是从实际出发,因人、因时而异,有针对性的。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香格里拉景点导游词-云南导游词,欢迎大家分享。

香格里拉景点导游词-云南导游词1

 香格里拉峡谷,以神秘幽深著称于世。这些峡谷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峡谷里今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满山遍布葱郁滴翠的冷杉、云杉。虽是高海拔地区,却能见棕榈树杂于其间。峡谷时还有一个中甸最大的喀斯特溶洞在迪庆旅行,处处见到詹姆斯·希尔顿笔下所描绘的高原风光,而以碧壤峡谷为主的中甸北部峡谷群,更令游人迷醉,被统称为“香格里拉峡谷群”。

 香格里拉峡谷,以神秘幽深著称于世。这些峡谷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峡谷里今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满山遍布葱郁滴翠的冷杉、云杉。虽是高海拔地区,却能见棕榈树杂于其间。峡谷时还有一个中甸最大的喀斯特溶洞——赤土仙人洞。洞口石壁上天生一个脚印,五指俱全,被视为世间少有的奇特景象。另有一泉水名叫“喊泉”,泉眼深藏洞中,人到洞前大喊数声,一股泉水从洞中的喷涌而出,掬之入口,其味甘甜,还能治病。另外,在峡谷中还有一座被称为“那格拉”的藏传佛教寺庙,寺内既有-又有尼姑,可惜1937年徒遭焚毁,至今尚未能修复。峡谷里的红山金矿、布拉金矿、碧桑金矿、明清以来一直开采兴旺,和毗邻的奔子兰所产的沙金同称为“藏金”,当年木氏土司曾为皇帝捐资1200万两用于修建十三陵。

 不过游人最感兴趣的还是碧壤峡谷的自然风光。碧壤峡谷,离中(甸)乡(城)公路不远。沿上村公路走进峡谷,一路上水声轰鸣,雾气空蒙,两岸尽是坡度为70度至90度的悬崖绝壁,仰观摇摇欲坠。壁高在1000米以上,起码耸云天,令人心惊胆寒。走进碧壤峡谷如走进一条蜿蜒曲折的深巷,峡谷最宽处80米,最窄处仅10余米,几欲相撞。“鸟道羊肠持绝峰,涛声吼处助吟风”。正恰到好处描写出碧壤峡谷有惊无险的雄姿。你若留意观察,在峭壁上隐约能见雕刻粗犷的岩画。有专家认为,这是古代民族迁移时留下的符号,其意难解。

香格里拉景点导游词-云南导游词2

 天生桥位于今中甸城东10公里处,在中甸人心中早演绎为具有神秘色彩和美好含意的地方了。藏语称天生桥为“白穷闹牂”,汉语可译为“莲花生走过的天桥”。

 天生桥被誉为“莲花生建造的天桥”。相传从印度飞往金沙江架桥的一条巨龙,经过现在的天生桥硕多岗河时,刚好鸡鸣,这条巨龙就永横卧在了硕多岗河上,堵住了河水,淹没了上游的村庄。在此修行的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走出修行洞,施展法术,疏通洪水,准备建造一座宏伟的天生石桥。在建桥时,不料被红坡村恩卡硕家的一位老人看到了,当时莲花大师嘱咐这位老人说:“今天你在此看到的事情,在二十一天内千万不要告诉任何人。”这位老人回家后,为心中隐藏着这样一个天大的秘密激动不已,他憋了七天后,实在忍不住,就把这个秘密告诉了所有村民,结果村民蜂拥而来,致使莲花大师无法继续施展法术,遗憾地留下这座形似未完工程的天生石桥,在桥的底部还留玉了莲花生大师建桥时的手印和脚印。这一传说,在藏文经典中都有记载。传说使天生桥充满了藏区特有的藏传佛教文化色彩,使人无形中产生虔诚之心。

 从天生桥下流过的`硕多岗河也被藏民们赋予了顽强的性格。传说,硕多岗河和从中甸城流过的那曲河是一母所生的姊妹俩。她俩伙了投奔大海,从雪山上同时出发。来到天生桥时,被坚固的石崖挡住了去路,姐姐那曲河退缩了,改道流向大中甸草原,妹妹硕多岗河不畏艰险,冲破石崖向前奔流……

 天生桥是茶马古道上最强劲的纽带,也是一个磁场,一级古代,一级现代,散发着让人盘桓流连的磁力,敏感一点的心灵罗盘都会在这里感应强烈。天生桥景区那层层叠起的石片,仿佛是记载着香格里拉厚重历史的一本本巨著,为世人提供了一种破读茶马古道的密码。

 在天生桥南端摩崖上刻有一首出自清乾隆年间的诗,对天然的天生桥景观竭尽描绘感叹。这足以说明在很早以前,天生桥就在迪庆地域范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了。

 走在烙有深深马蹄印似卧龙般的桥脊上,一驮驮定格在茶马古道上的石驮子,宛如马夫刚刚卸下的盐茶驮子,永久地排列在天生桥头,相传这是“聪本农布茸木”卸下的金银驮,石驮旁一尊财神石像端坐在一巨石上,守护着天生桥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香格里拉景点导游词-云南导游词3

 蓝月山谷景区(又称石卡雪山景区)位于香格里拉县城西南部,距香格里拉县城7公里,全景区按照5A级标准修建,是迪庆迎接黄金周打出的一张“王牌”。索道今年7月份建成试运营,十一正式开通。全长4190米,是目前云南最长的索道,索道将游客从海拔3270米的纳帕草甸送到海拔4000多米的山顶,在山顶可以同时看见梅里雪山、玉龙雪山,甚至四川稻城的三大雪山等几乎所有的雪山景色。

 景区汇集了雪山、峡谷、森林、湖泊、花海、草甸等香格里拉特色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及民俗宗教文化,综合体现了雪域高原特有的自然美景和民族风情。很多美妙的民间传说和动人故事,让景区颇具《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所描述的香格里拉神韵。

 距亚拉青波牧场6公里处的西南面,就是景区极富传奇色彩的灵犀湖。这是一个充满灵性的湖,她深藏于蓝月山谷景区半山腰的原始森林中。据传,每当月圆之夜,就有一头犀牛出现,它是石卡女神的座骑,保佑着这里民众的牛羊茁壮成长。湖的西面是一座小山,犹如一尊坐佛,当地群众称是强巴佛的化身。湖的四周树木葱笼,杜鹃锦蔟,湖水碧绿如玉,生态植被保护得极其完好,呈现出一派幽静神秘的景象。

 乘着索道上石卡雪山山顶,此时的海拔是4449.5米。环视四方,在西北方向出现了一座酷似金字塔般的雪山,经记者辨认,她就是闻名中外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在她的左边还看到一座秀美的山峰——缅茨姆。同样名声显赫的玉龙和哈巴两座雪山也出现在东南面。与此同时,在石卡雪山山顶东北面还可以看到四川亚丁仙仁争、降边央、夏诺多杰三座有名的神山。真是让人难以置信,登高极目,在石卡雪山山顶还可以有一览众名山风采,真是一种绝佳的享受。

 在石卡雪山主峰背后是被世人称之为蓝月山谷的峡谷。这是一个以险而著称的峡谷,当地人称之为死亡峡谷。20xx年9月,一对年近七旬的美国人海尔丹居夫妇在赏花的过程中神秘失踪,经当地政府组织上千人、历时三天的地毯式搜索后,他们方得以获救。

 雪山的气候说变就变,好好的天,突然就起了云雾,山脚下一个恬静的小山村时隐时现。“这个村庄藏语叫‘布伦’,它历史悠久,是唐代‘茶马古道’最重要的一个中转站。当时,每年的六、七月份,马帮便从普洱地区驮运茶叶,经过大理、丽江,到达这里牧马休整,然后再起程入藏,或转到缅甸、尼泊尔、不丹、印度。”村外的大草甸与国家一级保护禽类黑颈鹤栖身地——纳帕海景区连成一体,每年的冬季,黑颈鹤、斑头雁、黄鸭等珍禽就在草甸上越冬。”古老的藏族民居坐落在山脚下,炊烟袅袅,绿茵茵的草甸上,牛羊倘佯其间,相映成趣,展现出一幅香格里拉人与自然和谐的绝美画卷。

;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62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