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赵河村出现村民踊跃捐赠蔬菜场面
2月20日,由赵河村村民捐赠的近二万斤蔬菜,由胡集志愿者协会分别捐送到了云电小区,303小区,电站小区,国土小区,疫情指挥部食堂,海裕嘉园,荆襄医院,东区建行,荆襄教育办值守点,金牛山社区!
? 众志成城,阻击新冠肺炎疫情,钟祥市胡集镇赵河村村民自发捐献新鲜蔬菜,赠送给胡集镇一线工作人员和生活困难群众。
在赵河村的爱心蔬菜捐赠点,村民迎着清晨的朝阳陆陆续续赶来,有的分散送菜,有的以村小组为单位集中捐赠,一捆捆,一袋袋,一车车,100斤、300斤、1000斤、2000斤、5000斤……,不到半天时间,捐赠点上的货台上就堆满了满载着爱心的蔬菜。
胡集镇赵河村得益于党和政府富民好政策,特别是脱贫攻坚战的强势推进,赵河村建成了多个无公害蔬菜基地。依靠蔬菜种植,村民实现了脱贫致富。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村民也是常怀感恩之心,倡议一发出就积极响应。
?
村民张如雨,李昌合听说要为疫区捐菜,他赶紧到自家的菜地挑选最好最新鲜的大白菜。他说:“我们赵河村这几年变化,离不开党和政府给我们的帮助和支持,现在赵河村老百姓生活渐渐好起来了,大家都自发的捐菜。”
?
村民王开良一大早就送来了5000多斤新鲜蔬菜,还与村委会工作队员们一起装袋,装车。
?
不到一天时间,多户村民就捐赠了近10吨蔬菜。由胡集志愿者协会联系的运输车,村民们将蔬菜分类包装,贴好爱心标签,装上车。满载着村民的爱心,运输车驶离捐赠点,开往胡集镇部分社区和小区。
据悉,上午十点,在赵河村的蔬菜装车场,出现了踊跃报名捐赠蔬菜的场面。
胡集志愿者的运输车刚到赵河村村口,在检查点,就有一位叫李明波的残疾人在等我们,听检查点的值守人员介绍,原来李明波昨天就听说今天村里要捐菜,连夜砍了100多斤西兰花,要捐给胡集居民群众,李明波和父亲双侧股骨头均坏死,妻子二年前病逝,父亲能骑行三轮,女儿还在上初中,他说,感谢村委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虽然我们家里生活不富裕,但我们地里种的有菜,灾难时期我们也要表示下。
在装车现场,贫困户李云中也拖来了100多斤西兰花。
兴村专业疏菜合作社理事长张如雨捐赠白菜7000斤,包菜2000斤。
特别是曾宪伟,老党员,老支部书记,听说志愿者在帮助捐菜,号召组织六组几户村民,马上挖了400斤葱蒜送来了。
到了下午三点,十三组村民常传德捐赠的萝卜1000斤也送来了。
灏强蔬菜合作社理事长王开良捐赠白菜5000。
四组村民李昌合捐2000斤白菜。
赵河四组:李俭忠,邓明凤,白菜72包,共3500斤。邓明凤,大家都喊她赵姐,虽是赵河村民,丈夫身不好,说一定要捐菜,上午就打电话说装完了来下集村装,一直等到下五点,志愿者的车又开了几公里,从赵河村来到下集村的地头,志愿者臧合轩,余耀清,杨传陆,司机刘金成一看傻了眼,72袋3500斤苞菜,没有装车台,车又高,邓明凤告诉他们,这都是他二人边砍边肩扛到地头的,志愿者们一看现场,心里很不是滋味,原来他们是在下集承包的地,今天没有请人帮忙,都是二口子自己干的,余耀清二话不说:大家来吧!二人合作,把菜扔上去!半个多小时后,三千多斤苞菜都装上了车!
编者:其实今天的思绪很乱,主要是看到了许多感人的场景,听到的都是朴实的语言,赵河村的村委书记李忠华没有说过一句豪言壮语,全天在和捐赠的村民沟通。
晚上九点才到家,
回来也是思绪万千,整理的数据也不太准确,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数据背后是一群普通人的付出,可是作者却无能力一一表现,但编者这几天一直在想着一句话,国家在灾难面前,往往是一些我们身体的普通人,是他们默默的站出来和我们一起承受苦难!而赵河村的封民又何尝不是呢!一种无以言表的心情由然而出!
编者按:“我们要坚持全省疫情防控‘一盘棋’,同时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严格落实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组织部分乡村开展春季农业生产。”湖北省副省长万勇表示,无疫情村要允许农民在本村范围内下田劳作。有疫情村,由县级指挥部做好风险评估,在确保能防控、不扩散的前提下,组织有保护措施的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抗击肺炎疫情春耕备耕新闻稿 无疫情乡村不误农时忙春耕》。
春耕在即,农时紧迫。“无疫情村和乡镇可春耕。”2月27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下发“99号文”,明确疫情防控不麻痹、不厌战、不侥幸、不松劲;
春耕生产不等待、不观望、不耽误、不冒险,并围绕“人、车、技、物、钱”五大要素,对农业生产用工、农资和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农技服务、农资采购调运储备、农业生产信贷融资等作出了分类指导。
湖北省无疫情乡村春季农业生产正开始陆续展开。
在田作物长势好
2月26日一大早,雷铁云就冒雨来到地里抢摘包菜。雷铁云是黄冈市黄州区丰实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打算将原来种植的红菜薹、包菜等品种,改种生长周期更短的小白菜,水稻也从双季稻改种中稻了。“往年这个时候,毛豆、甜玉米都要播种了,今年平整土地和育苗时间比往年晚15天左右。”雷铁云告诉记者。
“春节前储备了少部分农资。”雷铁云说,合作社由路口镇夹洲村18户农户共同发起成立,目前有耕地340余亩,种植蔬菜和粮食。今年的种子、化肥、农药缺口在70%上下,目前仅有的30%春耕农资还经常被周边农户拿去“救急”。由于“封城”等措施影响,农资采购成了问题。“政府配送工作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展开,农资市场也没有开门,种子、化肥尤其紧缺。”雷铁云说。
除了缺少农资,部分黄州区种植大户反映,目前春耕还面临其他难题。一是缺少劳动力,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现在滞留在家里,出门务工、务农受到限制;
二是缺少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
三是雇佣农工成本明显增加,去年每天工钱100元左右,现在达到200元。
“目前在田作物长势较好。”黄州区路口镇夹洲村农技站农技员刘亚斌介绍,由于2019年秋冬播生产期间,全市降水量显著偏少,旱情较重,油菜、小麦等在田作物冬至苗情普遍较常年略差,但春节前后雨水充足,气温较高,有利于在田作物生长,整体长势长相好于上年。目前,油菜一类苗占比在30%以上,二类苗占比45%左右,三类苗占比在25%左右;
小麦一类苗占比在35%以上,二类苗占比45%左右,三类苗占比在20%左右。
“我们已经组织了两次无人机飞撒灭虫。”黄冈市黄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涂建立表示,目前,农业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出台意见,鼓励没有发生确诊病例的地区,可以在做好正常防护情况下,让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区里的指导细则已拟定,只等省里的指导意见出台,我们对照完善后就可以推进春耕生产。”涂建立说。
分类指导抢农时
“我们要坚持全省疫情防控‘一盘棋’,同时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严格落实差异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组织部分乡村开展春季农业生产。”湖北省副省长万勇表示,无疫情村要允许农民在本村范围内下田劳作。有疫情村,由县级指挥部做好风险评估,在确保能防控、不扩散的前提下,组织有保护措施的农民开展农业生产。
“99号文”明确,确需外出在省内务工的农民工,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以全省统一的健康码为基础,以县域为单位定人、定点、定运,点对点从现居住地精准流向用工单位。3月10日前,95家A证和62家B证屠宰加工企业、216家已申请复工饲料加工企业产能应恢复到80%以上。
围绕打通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运输梗阻,湖北采取了一些关键措施畅通“绿色通道”:将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运输,纳入省指挥部交通保障组线上通行审批的保障范围,凭验证码口令在线申领,凭电子通行证(含二维码)省内通行;
确需跨省运输协调服务的,由各市、县指挥部上报运输需求,由省指挥部交通保障专班受理并做好协调工作;
优先保障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调运。对仔畜雏禽、水产鱼苗、存塘鱼、积压鲜蛋、春防疫苗等在急的调运需求,加强督办服务,优先予以保障,特别是对需要从省外调运春防疫苗的,要及时协调保障。
湖北还创新农业技术指导和服务形式和内容,组织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院所专家,围绕夏粮夏油田管,特别是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的监测与防控、早稻再生稻应时直播、速生叶菜腾茬抢播等9个专题,以及农业气象预报、农业生产资料、春耕生产贷款3个方面的信息,录制一系列短视频课程,并在各新媒体平台开辟专题邀请专家线上授课。
据了解,湖北将在3月10日前采购调运早稻常规稻种子110万公斤、达到440万公斤;
4月10日前采购调运中稻种子约2000万公斤、达到4500万公斤;
全省蔬菜种子总量达到约80万公斤。此外,3月20日前,将采购调运防治小麦条锈病、赤霉病和油菜菌核病的农药以及其他农资,并在4月底开镰前保养调配部分小麦、油菜收割机械。
同时,农业生产信贷融资服务为春耕“保驾护航”。湖北省财政已提前下达2020年中央农业转移支付资金65.3亿元。湖北将加强农业生产信贷融资服务,在做好保险理赔服务、用好财政资金、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的同时,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满足农业生产信贷需求。
“云平台”上备耕忙
有了政策支持,湖北各地开始根据实际情况,平衡好抗“疫”与春耕的关系,在确保安全有序的情况下,适时分类分区开展了春耕备耕。
杨佑元所在的金丰收种业是远安县农资主渠道配送22家企业之一。2月28日一大早,他开始给县城部分农资经销商配送春耕种子。从接到订单,到1500斤水稻种、400斤玉米种的配送结束,全程没有与经销商有任何接触。
杨佑元告诉记者,从接订单到送货上门,与经销商都是通过电话或微信线上联系,配送过程中,有专门工作人员会对运输车辆进行消毒处理。农资运达后,开单结算等一系列流程也均是通过线上支付完成。
村级农资销售点是春耕备耕物资供应的最后一环。在远安县花林寺镇高楼村,配送员胡小军每天需要完成本村及周边村居近20家农户的农资配送工作。
虽然配送量大,配送过程中胡小军仍然严格执行无接触式服务。每到一家,都是事先通过电话告知对方,然后将农资放到指定地点,稍后再由农户自行取走。“送货不见面、取货不见人”,目前这种无接触式农资配送服务已得到广大农户的支持和认可。
春耕生产在“无接触式”中启动。枝江市联合“中化农业”开展“云”备耕。农民用手机打开“MAP智农”APP,屏幕上立刻显示出农情监测、精准农业气象、农业遥感、在线课堂教学等模块。通过高精度卫星遥感巡田技术,在APP平台可以查看田间作物长势。农户只需将自己的地块划出来,每3天就能得到自己地块农作物的生长图。遥感生长图会根据作物的长势情况,做出不同色彩的标注,让广大农民在家即可知道田里庄稼的长势,减少了下地巡田的工作,不误农时,精准进行春耕生产。
襄阳市襄州区则利用网络平台上开设的春耕春管“微课堂”,通过“托管服务”等方式,引导合作社和农民有序下田、分时下地、分散干活,做到疫情防控和生产两手抓、两不误。
目前,湖北各地春耕备耕均在有序推进。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肖伏清介绍,全省小麦一、二类苗和旺长苗占比约85%,同比增加7个百分点;
油菜一、二类苗占比80%以上,长势好于上年。
02-26临港新片区25家企业获首批疫情补贴补助02-26乡镇支持开展春季农业生产春耕备耕工作新闻材料 十三篇02-21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事迹新闻写作材料13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70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