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种植
栽培要点 (1) 土壤只要管理得当,菊花几乎在各种土壤中均可生长。理想的栽培菊花的土壤应疏松、排水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肥沃、保水性强、酸碱度为PH值6.2~6.7之间。板结的土壤很难种好菊花。优良的土壤在浇水以后,水分易吸收而不很快渗漏,干后不起裂。“珍珠岩”和“蛭石”按1:1混合,透气和排水性都很好可用于插床育苗。“泥炭”是花卉最理想的土壤。锯木屑是容易取得的好材料,它可以代替泥炭。用“珍珠岩”、“泥炭”、“壤土”按1:1:1配合是盆栽菊花较为理想的基质。(2) 换盆菊花根系发达,生长很快。大盆栽小苗是对场地、肥料、人力的浪费也不利于菊花的生长。小苗在大盆中大量根系伸向盆边,盆中间的根系减少,很不利于对养料、水分的吸收。当根系已布满全盆,有少量根系从底孔穿出时即应换盆。新盆的大小为原盆的2~2.5倍,即口径比原来的口径大3~9厘米为宜。换盆时,盆土不宜太湿,先将表土去掉,用食指和中指夹住菊花苗的茎干,用手指及手掌托住盆土将盆倒转,或轻轻敲盆边缘,整块土团就会从盆中脱出。将菊花周围的根群弄松,必要时剪去底部和四周过长的根。菊花栽入盆中四周填上备好的肥沃新基质土,表面覆1~2厘米土团,并浇以低浓度肥料。注意不要把泥土粘在菊花叶面上。如叶上有泥要喷水洗净。菊花栽培养期间要增添2~#次肥沃新土,这对根系的发育和中后期花芽的分化均有帮助。盆栽菊花有较高的艺术性,可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从母株上选取壮芽育苗于1月上盆,3月换盆,5月第二次换盆,到夏季菊花长出5~7个芽时,剪去三个,留下三个大而壮的芽稍长后摘心,当枝条长到20厘米的时候整型,9月初最后摘心。花蕾成长要限制阳光照射时间,多施磷肥,方可使花大而色艳。(3) 浇水菊花对水的要求可用“需量大、怕积水、耐干旱”来概括。短期缺水缺水常常会造成品质上不可弥补的损失。盆栽浇水忌用自来水冲淋,否则不但浇水不匀而会使叶面粘泥,只宜在土壤干燥时才可灌溉。夏季浇水要足,早晚各一次,不可在中午浇水。开花后水量逐渐减少,如遇大雨,要注意排水。(4) 施肥幼苗定植以后,每日施一次稀水肥,自立秋孕蕾到开花前这段时间,需要肥量较大,可每星期施一次追肥,逐渐增加肥水的浓度。要选择晴天施肥,并在施肥的第二天浇水一次,要经常用清水冲洗茎叶上的泥土、污水,保持叶面清洁防止落叶。花蕾见色时停止施肥,可用0.2%的B9溶液喷顶。(5) 摘心摘心可解除植株顶端优势,使处于不活动状态的侧芽活动萌发成枝,取得更多的更壮的分枝。摘心后,最近摘心顶端的2~5个侧芽将会得到萌发。摘心还可以使老化的枝条幼龄化,免生“柳叶头”。新菊苗在长至7~14厘米时即可进行首次摘心,摘心最好不要用刀、剪、指甲因为这样容易使植株感染病毒。如要使用刀、剪一定要事先消毒。正确的做法是,用镊子夹住芽尖,向一侧稍用力即可将芽折断拔下。此后要接连施两次肥。如果不久分出的新芽有5~6枝花的,要进行第二次摘心,距土10~15厘米的菊花枝干要摘去。一般花蕾在9月上旬开始发蕾,根据菊花生长和造型的需要摘去不需要的花蕾可使花开得更大更好,第一次可先留下3个花蕾,第二次留两个花蕾,最后一次一个枝干只留一个花蕾。4、 繁殖菊花繁殖以扦插和分株为主:(1) 扦插芽插、枝插、叶芽插三种。可把品种好的菊花母根从盆里倒出栽于地上,12月施浓肥一次,母根于第二年春天会萌发出又大又粗壮的菊花芽。一般芽插在秋冬选择丰满芽头,剥去下部叶片,按株距7~8厘米、行距4~5厘米插在温室的粗砂土中,春暖后移至室外。插枝在梅雨季节4~5月取8~10厘米长枝,插入地下一半,压实,浇透,保湿,遮荫,在18~21度的温度下一般两周即可生出根须,4周后可以上盆。插叶芽,可选取一张带叶芽的叶片嵌插方法同前。如有品种好的菊花可把母根从花盆里倒出栽于地上,12月施浓肥一次,母根于第二年春天会萌发出又大又粗壮的菊花。(2) 嫁接菊花可用黄蒿或青蒿作砧木,把插穗削成楔型,将砧木劈开相应长度,插入后用柳皮扎缚。
掌握播种期和扦插期
对一年生的花卉而言,可采用分期、分批播种的方法以达到廷长花期的目的。如为使国庆开花,翠菊、千日红、百日草、万寿菊、一串红等应在7月中旬播种或扦插。为使元旦或春节有花,金盏花、瓜叶菊、紫罗兰等花卉应于9月播种。
栽植时间与深度
掌握好球根花卉栽植的季节,可使其在需要的日子里开花。如国庆节要让唐菖蒲开花,宜提早两周雕刻、水养。有的球根花卉适当浅栽可早开花,如玉栽植浅可促进生长,提早开花,栽植太深对生长不利,开花也晚。
摘叶和摘心
有些草本花卉掌握好摘心时间,可控制花期。如在9月10日对荷兰菊进行修剪,国庆可开花。一串红摘心后25天开花,即9月5日摘心,国庆节有花;4月初摘心,五一节有花。
第二年春天开花的花卉,如白玉兰、梅花、桃花等要在国庆开花,可在8月下旬进行人工摘叶后控制水分。待花芽形成后再加强水肥管理,使其进入旺盛生长,花芽提早成熟,国庆开花。
修剪和摘蕾
植物的开花需要消耗许多养分,进行适度的修剪和摘蕾,可以使养分集中在花芽中,使花朵更艳更大。如对菊花、金鱼草等进行修剪摘蕾可廷长开花期,使其在节日开花。山茶、茉莉花和玫瑰花,花后剪去花枝,能促其再度开花。
施肥和遮阴处理
对秋海棠、凌霄、凤尾兰、米兰、夹竹桃等花卉,如果用3%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或施于根部1至2次,能促进花芽分化,提早开花。
结杜鹃花、含笑、茶花等花卉,出现花蕾时将其置于温度较低的阴凉处,可使花期推迟到五一节开放。在国庆前50至60天,对菊花进行8~9小时日照处理,可在国庆开花;一品红、蟹爪仙人掌等提前40至50天进行短日照处理,可在国庆开花。
激素处理
乙醚、920、一氯乙醇等激素能打破花卉的休眠期,如用500ppm的920点涂在牡丹的花芽上,4至7天可萌动。把郁金香、小苍兰的休眠球放在乙醚气中处理后,可促其生长,提早开花。
920、赤霉素、萘乙酸、秋水仙素等能加速花卉的生长,促进开花。如9月份仙客来有花蕾时,用低浓度的920喷于茎叶的基部,可促进开花。对君子兰、风信子也有同样的效果。如山茶花夏季花芽已形成,要使其国庆节开花,可在9月初每一天用500ppm至1000ppm的920涂花芽。9月中旬花芽已经较大时可将其外部鳞片剥除4至於片,再过4至10天山茶花即可开放。含笑、夜来香等花卉也可用此法处理,促进开花。
2,4-D能抑制花卉开放,如用0.01ppm至5ppm的2,4-D喷菊花,能使菊花花期推迟,廷缓开花。
如何控制牡丹花期
牡丹花芽分化一般从6月开始至9月底基本结束,重瓣、半重瓣种9月以后仍继续分化。欲进行催花处理时,首先要选择适当的品种,如“赵粉”、“二乔”、“朱砂垒”、“似粉荷”、“锦袍红”、“洛阳红”等,同时要选择4~5年生、芽多饱满而又生长健壮的植株。加强水肥管理,在花芽分化期进行叶面追肥,选留健壮枝芽。
让牡丹在国庆节开花
可于7月15日入冷窖,保持温度在0~2℃左右的条件下冷藏,促使其提前休眠。半月后,出窖放凉爽半阴处,并向植株及花盆周围喷水,使植株恢复生长,芽萌动后逐渐增加光照,每隔7~10天施一次稀薄饼肥水,或用0.1%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9月25日后温度保持在22%左右,9月底即可开花。
也可于8月初剪去全部叶片,留叶柄2~3厘米长,并施一次腐熟的饼肥,促进新芽萌发。当花芽萌动时,可用赤霉素催芽、助茎、立蕾,方法是用脱脂棉缠在芽上,然后每天上午8点到10点,用毛笔涂上700~800毫克/千克的赤霉素液3—4次,可促使花芽萌发整齐。展叶后再喷施0.1%尿素与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2~3次,9月下旬可陆续开花。如分批从7月下旬至9月上旬摘叶处理,从9月上旬至11月中旬都有花开放。
让牡丹在元旦(或春节)开花
可选择4~5年生的优良品种,于元旦(春节)前45—60天上盆,移人室内后逐渐升温,白天控制在15-20~℃,夜间控制在10~15℃,并经常向叶面及地面喷水,以增加相对湿度。展叶后,要逐渐增加光照,每隔7~10天施一次薄肥,并向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这样经过40~45天,最多60天(因品种不同而异),即可在元旦(或春节)露色开放。开花后,适当降低温度,保持在10~15℃,可延长花期。
让牡丹五一开花
可于3月末将冷藏室贮藏的休眠牡丹移入室内,逐渐升高温度,并适量浇水、喷水和施肥,因此时气温较高,经1个月左右即可开花。
如何延长开花期?
1、对已经形成花芽、但还处在休眠状态的花卉植株,可以利用增加温度来打破休眠而提早开花。
2、对喜欢温暖气候,并有经常开花习性的花卉,在外界气温降低而停止开花前,给予提供继续生长的温度,从而继续开花。
3、对初冬某些花芽尚未完全分化的花卉,如欲使其提前开花,应先移入冷库,用低温强迫休眠,促使花芽分化完全,然后移入高温处催花。
4、对春季开花的花卉,可于早春将花卉移入冷库,用延长休眠期来推迟花期。然后根据恢复生长到开花所需的时间移出冷库开花。
5、对短日照花卉在自然日照长时,遮蔽一定时数的日照,使之孕蕾开花。
6、在冬季自然日照短时,用灯光补充光照时数,以使花卉在冬季温室内开花。
7、有些处于休眠期的花卉,可以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涂抹生长点或花蕾,可有效促使花卉萌芽生长或花蕾膨大开花。
秋季菊花花期养护要点到了十月份,菊花就快进入花期。这个季节是养好菊花的关键,菊花的栽培有冬存、春种、夏定、秋养的说法,秋季为大菊(立菊和独本菊)的主要发育成长期,进入全面养护管理阶段。此时恰如其分地运用各项栽培条件,可使菊花的根、茎、叶、花充分生长发育,达到完善的园艺造型。秋养菊花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合理浇水
浇水是否合理,对菊花生长的好坏有重要的关系。应做到适时浇水。菊花须浇水充足,才能生长良好、花大色艳,尤以花蕾出现后需水更多。秋季浇水应根据菊花生长不同的气候条件来决定浇水的次数和浇水量。若雨天就不必浇水,阴天少浇,晴天则多浇。浇水宜用细眼喷壶缓慢喷浇,不可用猛水冲浇,每次浇水都不宜过多,否则会造成烂根、枯黄、甚至整株死亡。
适量施肥
施肥前应先松一松土,不宜浇水;应在盆土较干时浇施肥液,施肥时切不可将肥水沾在枝叶上,否则会使叶片枯黄;施肥后要及时用喷壶向苗株喷清水,以冲洗去叶片上沾染的肥液。到10月上旬,观察不同品种长势,还可用0.1%尿素和0.05%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溶液作水肥,每隔5天追施一次,也可交替使用有机液肥,还可用上述化肥混合溶液在晚间喷雾做根外追肥,每隔3天喷施一次。在这期间,每天早晨应检查叶片,如发现叶脉增宽,颜色变浅,叶片僵硬、刷刷作响,即应减肥。观察植株,如果从上数第二叶节处呈现全株最粗点,花头绽蕾透色,即应停肥。
细心整枝
为使菊花生长均匀、枝条直立,常设立支柱。支柱常用细竹或苇秆,将菊枝用细绳结缚支柱上,每枝设支柱一根。有时个别植株到了现蕾期却迟迟不见花蕾,生长点仍不断长新叶,造成植株节间密集、枝叶簇生而不现蕾,这种情况被称为柳叶头。枝梢形成柳芽要立即摘除,应用下方侧芽代替主芽。若任其生长开花,花形则不整。当花蕾透色,芯瓣发育充实后,把过高支柱齐花托之下处剪去,然后再齐花托把花头绑牢,以使花形姿容端正,方向一致,而避免垂头和偏扭。个别花瓣软弱品种,可在支竹上端系20号铁丝段,盘成几道螺旋(俗称托子)支撑,以增加美观。
花蕾开放后,白花及绿花品种宜移至阴处,或采取其它措施遮光保护,可保持花色鲜绿,否则花色不正;对深色花绽蕾时,需要强光照射,并加施一些有机液肥,可使花色浓艳。
防治虫害
秋季盆栽菊花病虫害较多。发生较重的病害主要为:叶斑病、黑锈病、褐斑病、白粉病和蚜虫、红蜘蛛、白粉虱等。
叶斑病可于发病初期用1%波尔多液或50%代森锌粉剂加1200倍水喷治,每周一次,喷3次即可。
黑锈病发病初期可用50%托布津粉剂加1000倍水(或50%多菌灵加800倍水)喷洒,每周一次,连用3次即可。
菊花发生白粉病时,受害叶面初生白色圆形粉状斑,逐渐扩大后连成一片。发病初期可用50%退菌特1000倍液喷洒,或用0.3~0.5度石灰硫磺合剂喷洒,效果都较好。
蚜虫危害严重,可用2000倍的40%的氧化乐果或2000倍的2040%的菊杀乳油喷洒防治。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80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