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卢氏和文新哪个牛
信阳卢氏和文新,信阳卢氏牛。河南省信阳卢氏茶叶集团创建于1996年,新科园于2008年落成,是一家集茶园种植、鲜叶收购、拥有出口茶叶种植基地5.6万亩,是中国最大的绿茶加工出口企业。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92年,拥有定点茶园和辐射的茶叶生产基地30万亩,年生产加工能力50万公斤。目前信阳卢氏是中国最大的绿茶加工出口企业,所以信阳卢氏和文新,信阳卢氏牛。
信阳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信阳毛尖以其色、香、味、形上独具特色,茶香味醇厚,成为绿茶类目内的名茶。信阳毛尖不仅在国内无人不晓,在国际上也是众所周知,早在1915年就拿到了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的金奖,深受广大茶友的喜爱。由于信阳毛尖的产能很大,在茶叶市场上有很多冠以信阳毛尖品牌的茶企,茶品更是褒贬不一。实际上最正宗的信阳毛尖茶集中在信阳核心茶叶种作区内,这些茶企都有其完备的茶叶运营体系。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信阳当地毛核心主产区的八大正宗的信阳毛尖品牌。
一、韵潭茶叶
韵潭茶叶能够位列首位,位于毛尖茶的核心产区的生产基地白龙潭功不可没,保证了韵潭茶叶最为正宗的原料来源。作为由当地茶农建立起来的品牌,韵潭茶叶从种、采、制、售全套经营,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独立的销售体系,种植面积也发展到了300多亩,积累了丰富的制售茶经验,品质绝对卓越可靠。韵潭茶叶能够成为当地特色鲜明的品牌,稳定的品质,醇厚的口感是主要原因之一。相比于其他品牌的毛尖茶叶,在同等档次的产品中,韵潭茶叶的价格更实惠,所以首位推荐。
二、文新茶叶
文新茶叶与韵潭茶叶是由茶农建立不同,是由专业茶商于1992年创立的品牌。文新茶叶是一家致力于茶叶体系化运营的省级农业产业化企业,具有很高的市场认可度。规模化生产让文新茶叶的产量惊人,可达每年50万公斤。文新茶叶与当地茶园合作紧密,经过苦心经营,逐步发展壮大,拥有了十分丰富的产品体系,在毛尖行业内占据领导地位。文新茶叶是非常值得信任的信阳毛尖品牌之一,多年来一直深受茶友的追捧。
三、豫信茶叶
豫信茶业一直坚持“豫”——当地特色;“信”——诚信经营;当地特色与诚信经营让豫信茶叶从小变大,由弱变强,逐步发展成为一支响当当的毛尖茶叶品牌。豫信茶叶对于充分挖掘信阳毛尖原汁原味的特色十分拿手,聚焦于打造经典的茶文化,将信阳毛尖的知名度推广出去,让越来越多的海内外茶客了解、饮用信阳毛尖。豫信茶叶,能够把握茶叶全过程运营的细节,其产品色泽艳丽,香味浓郁,旗下的毛尖茶叶产品,一直在茶叶市场上受到追捧与信赖。
四、龙潭茶叶
龙潭茶叶历史久远,自创立以来一直牢牢把握工艺创新以及品牌打造,被国家作为重点的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在茶叶经营模式创新、大力弘扬茶文化方面有着很多显著的成就。公司在信阳核心产茶区内拥有35万亩茶园种植基地,在其650余亩茶产业加工园区内,打造了一套完善的茶叶精制加工标准化生产体系,拥有容量巨大的茶叶保鲜冷库,高度智能化的生产线每小时可投鲜叶量达600公斤,产能巨大。其茶品朴素淡雅、气味纯正,是信阳人都爱喝的毛尖茶品牌之一。
第五名:蓝天茗茶
蓝天茗茶虽然是近年来创立的品牌,凭着对毛尖茶特色的精准把握,迅速蜕变为当地乃至全国知名度很高的茶企品牌,并在核心产茶区黑龙潭镇拥有自己独立的茶园,保证了源源不断的新鲜正宗的原理材料供应。从采摘、加工、生产到销售,流程十分专业高效。它先后获得诸多金牌荣誉,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是茶友们竞相追捧的生态好茶。
第六名:九华山茶
创建于1975年的九华山茶,茶叶品质以货真价实而著称,为海内外的信阳毛尖爱好者所推崇。九华山茶在产茶区之一的固始县九华山拥有1.61万亩茶园,合作茶园面积更是达到了近10万亩。九华山茶叶以信阳毛尖为品牌主打产品,在茶文化附属产业的拓展上,以打造旅游观光茶园为主线,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品茶观光。
第七名:广义茶叶
广义茶叶与蓝天茗茶一样是信阳毛尖中的新兴品牌。成立于2004年的广义茶叶位于信阳毛尖茶最大的原料供应集散地的信阳市浉河区,靠近毛尖茶叶的主要种植区。广义茶叶的最大优势是将传统与现代化的工艺技术完美融合,由工艺精湛的制茶大师倾心打造出来的茶叶,味香高浓,品质一流,成为信阳毛尖的一支重要的分支,也是非常值得信赖的信阳毛尖品牌之一。
创立于1998年世明茶,是隶属于信阳市浉河区芳香茶厂的茶叶品牌。世明茶业以茶香浓郁,地道正宗为世人所称赞。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弘扬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品牌把宣扬信阳毛尖的优势和特色为自己砥砺追求的目标。凭借其明显的优势和被交口称赞的良好口碑,世明茶叶在行业内深受人们喜爱。靠着优异的品质和浓郁的口感,世明茶业已经在毛尖茶叶圈内小有名气,也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品牌之一。
以上八大茶企品牌,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基本上是以核心产茶区为圆心向外辐射的。所以这八个品牌能够保证稳定的品质以及正宗的口感。喜欢喝信阳毛尖的朋友,可以放心选购。如果你是信阳毛尖的资深茶友,不妨到当地去实地考察一下,保证你不虚此程。
信阳茶 文化 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信阳茶文化的发展历史,一起来看看。
信阳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信阳的名茶,在唐代就有记载,唐代陆羽《茶经》和唐代李肇《国史补》中把义阳茶列为当时的名茶。宋朝,在《宁史?食货志》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中把信阳茶列为名茶。元朝,据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光州产东首、浅山、薄侧?等名茶。明朝,对名茶方面的记载很少。清朝,茶叶生产得到迅速恢复。清朝中期是河南省茶叶生产又一个迅速发展时期,制茶技术逐渐精湛,制茶质量越来越讲究,在清未出现了细茶信阳毛尖。
清光绪末年(1903-1905),原是清政府住信阳缉私统领、旧茶业公所成员的蔡祖贤,提出开山种茶的倡议。当时曾任信阳劝业所所长、有雄厚资金来源的甘周源积极响应,他同王子谟、地主彭清阁等于1903年在信阳震雷山北麓恢复种茶,成立?元贞?茶社,从安徽请来一名余姓的茶师,帮助指导茶树栽培与制作。
1905-1909年甘周源又邀请陈玉轩、王选青等人在信阳骆驼店商议种茶,组织成立宏济茶社,派吴少渠到安徽六安、麻埠一带买茶籽,还请来六安茶师吴记顺、吴少堂帮助指导种茶制茶。制茶法基本上是沿用?瓜片?茶的炒制 方法 ,用小平锅分生锅和熟锅两锅进行炒制。炒茶工具采用帚把,生锅用把长0.5米、把粗0.1米的帚把2个,双手各持1把,挑着炒。熟锅用大帚把代替揉捻。这就是信阳毛尖的最初制作技术。
1911年,甘周源又在甘家冲、小孙家成立裕申茶社,在此带动下,毗邻各山头茶园发展均具有一定规模。茶商唐慧清到杭州西湖购买茶籽并学习龙井炒制技术。回来后,在?瓜片?炒制法的基础上,又把?龙井?的抓条、理条手法融入到信阳毛尖的炒制中去,改生锅用小把炒制为生熟锅均用大帚把炒制。用这种炒制法制造的茶叶就是当今全国名茶信阳毛尖的雏形。
民国时期,茶叶生产继清朝之后,又得到大力发展,名茶生产技术日渐完善。信阳茶区又先后成立了五大茶社,加上清朝的三大茶社统称为?八大茶社?。由于?八大茶社?注重制作技术上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信阳毛尖加工技术得到完善,1913年产出了品质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为?信阳毛尖?。
为了迎接1915年巴拿马运河通航而举行的万国博览会,1914年,信阳县茶区积极筹备参赛茶样,有贡针茶、白毫茶、已熏龙井茶、未熏龙井茶、毛尖茶、珠三茶、雀舌茶。1915年2月,在博览会上,经评判,信阳毛尖茶以外形美观、香气清高、滋味浓醇的独特品质,被授予世界茶叶金质奖状和奖章。信阳毛尖从此成为河南省优质绿茶的代表。1958年,信阳毛尖在全国评茶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
信阳茶文化的发展概况
信阳市是河南省主要产茶区,面积、产量、产值均占全省的90%以上。在早些年,信阳毛尖与国内其他一些著名的产茶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名气不够。与同为中国十大名茶的西湖龙井、福建铁观音、云南普洱茶相比,名气都远不如别人。二是产量不大。2005年,全市茶叶产量为1.5万吨,而同期云南普洱茶产量为5.2万吨,安溪铁观音产量为4.5万吨,这些茶叶的产量都比信阳毛尖产量大得多。三是产值不高。2005年信阳市茶叶总产值为10亿元,按单产28.9公斤计算,单产值为1928元,而2005年西湖龙井平均单产值达10591元,云南普洱茶产值达到39亿元。其他还有市场占有率不高、宣传力度不够等。2003年4月,信阳毛尖茶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时《信阳毛尖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和《信阳毛尖茶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也经信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从而使信阳毛尖茶的生产及市场进一步规范,这对保护信阳毛尖这一巨大的无形资产,保护信阳毛尖品牌,保护茶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发挥信阳毛尖茶的精品名牌优势、应对入世挑战、做大做强信阳茶叶产业,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992年以来,信阳凭借全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茶的品牌优势,以茶为媒,广交朋友,成功举办了11届中国信阳茶叶节。每届茶叶节都组织了招商引资、茶叶展销、经贸、旅游、文化娱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届都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统计,11届茶叶节期间的商品贸易成交额累计达86亿元(包括合同成交和现货成交额),签订经济技术合作项目574项,完成硬件建设项目313项。这些招商引资项目的实施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建成,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改善了投资环境,而且为信阳经济发展增添了充足的后劲。茶节盛会期间,王光英、白立忱、李德生、费孝通、段君毅、彭冲、李锡铭、洪学智等国家***光临茶节盛会,国家40多个部委和河南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军区的领导同志,国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领导和客商,美国、日本、德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泰国、菲律宾、印尼、匈牙利、波兰、荷兰、澳大利亚、希腊、埃及、哥斯达黎加等20多个国家的外商,以及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共5万余人光临信阳,为信阳的发展献计献策,给信阳带来了先进的管理信息和技术,为信阳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一个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高,投资环境大为改善,经济日趋繁荣兴旺的新信阳已呈现在世人面前。
信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八千多年前,信阳境内淮河两岸就出现了相当规模的原始农业,保存着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20多处。战国时期,信阳是楚国的疆域中心;唐朝中叶,信阳再次成为中央王朝粮食、兵源和财源的重地。信阳大地曾哺育了众多历史名人:一代名相孙叔敖、开漳圣王陈元光、治闽功臣王审知、历史学家司马光、中原硕儒马祖常、文坛领袖何景明、植物学家吴其浚等都诞生在这里。孔子周游列国的终点、子路问津处在信阳,司马光砸缸、亡羊补牢的 故事 也发生在信阳。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播出的《东方红》乐曲就是信阳长台关出土的战国编钟所演奏。
信阳地处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地带,气候兼有南北之长,光、热、水资源丰富,适宜暖温带草类生长。境内大别山逶迤连绵,形成天然的绿色宝藏,是信阳毛尖茶叶天然的家园。信阳毛尖与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同为三大著名绿茶。信阳毛尖以其?形美、色翠、香高、味浓?誉满海内外。信阳是中国北纬最高的产茶区,位于江淮之间,大别山和桐柏山的结合部,峰峦叠嶂,云遮雾绕,雨量充沛,空气湿润。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奠定了信阳毛尖茶香浓味厚的品质基础。近年来先后兴起、并在国内外各种展评中连获大奖的龙潭、五云山、九华山、仰天雪绿、青峰云雾、新林玉露、文新等茶叶知名品牌,就足以使信阳人为之振奋,引为自豪。信阳毛尖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2005年又成为国际地理标志网络组织(Origin)的新成员。信阳市十分珍惜这些荣誉,采取一系列 措施 ,对信阳毛尖茶叶的质量和生产技术进行规模化管理,大力推进?龙头企业+茶农+地理标志?的生产模式,使信阳毛尖茶叶的市场知名度日益提高,一方面对信阳毛尖茶叶的质量和生产技术进行规范化管理,大力推进?龙头企业+茶农+地理标志?的生产模式。另一方面,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配合,严厉打击假冒信阳毛尖地理标志的违法行为,使信阳毛尖茶叶的市场知名度日益提高,公平竞争秩序改善,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成为信阳的一大支柱产业,形成信阳五云茶叶集团有限公司、信阳文新茶叶有限公司、信阳卢氏茶叶有限公司等年产值超千万元的龙头企业10余家,年产值百万元以上的茶叶企业百余家。茶农20余万人,经营信阳毛尖的商户遍及全国各地,信阳毛尖已成为信阳的一大支柱产业。
信阳茶文化的特点
信阳 饮茶 的最大特点是普及。无论各色人等,男女老幼,朝野雅俗,几乎人人皆有嗜茶之好。见客先上茶,这是信阳人一般的家庭礼俗。不倒茶,主人便觉无法显示热情,愧对来客;茶成了好客的信阳人交友的重要仪式和内容,对遥远的友人,信阳人还喜欢寄一包新茗送情谊。用茶运载着缕缕情丝和绵绵厚义。
信阳在喝茶上十分讲究,极儒雅,极繁文缛节,贵族气十足。首先是茶具,一定要用透明的玻璃杯沸水要落了滚才可沏茶。杯中放了茶叶,注入浅水,但并不饮,而是倒去浮沫再注水,这叫?洗茶?。经过了这番洗,茶方可饮。送给客人的茶水不是十足的满杯,而是八成满,俗称?酒七茶八?。茶杯是绝对不可盖的,这既不同于北京的盖碗茶,更不同于闽南的功夫茶。信阳人饮茶无论城乡都讲究一个观赏美,客人到来,一溜十几个玻璃杯亮晶晶排开,一一放茶叶,又一一注浅水洗茶,再一一斟满,一杯杯捧到客人手上。主人在陪客人饮茶时,不断打量客人杯中茶水的存量,如果喝去一半,就会及时续茶,使茶汤浓度保持一致,水温适宜。到信阳做客,饮茶应漫饮细啜,边谈边饮,不可狂饮暴喝。客人喝足,倒掉残茶,即示意不再饮用,否则,主人还会给客人续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82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