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音郭楞州焉耆回族自治县属于哪个省
位于:新疆巴音郭楞州焉耆回族自治县
焉耆回族自治县位于新疆天山南麓焉耆盆地腹心。全县总面积2570.88平方公里,辖四乡四镇三个国营农牧场,46个行政村,16个居委会,246个村民小组。另有兵团企业、农牧团场、南疆铁路和塔里木河南石油勘探公司等驻焉单位17个。县域总人口13万人,居住着回、汉、维、蒙等29个民族,其中汉族占43.8%,回族22.8%,其他少数民族33.4%,是新疆6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
四乡四镇包括:焉耆镇、七个星镇、永宁镇、四十里城子镇、北大渠乡、五号渠乡、查汗采开乡、包尔海乡。境内还有有:王家庄牧场、苏海良种场、二十七团场。
古为西域焉耆国。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设焉耆府。民国二年(1913)始设焉耆县。1954年设立焉耆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称自治县。隶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周围大部环山,开都河流贯东部,孔雀河流经南部,中部有小片沼泽。为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蚕豆、油菜、啤酒花等。畜牧以马、羊、牛为主,“焉耆马”闻名全国。工业有水泥、电力、制糖等。南疆铁路横贯县境,为南北疆交通要冲。还有公路干线和支线通往各地。古迹有唐王城遗址、四十里堡旧城、锡克沁遗址、七格星明屋等。
行政区划
焉耆回族自治县辖4个镇、4个乡:焉耆镇、七个星镇、永宁镇、四十里城子镇、北大渠乡、五号渠乡、查汗采开乡、包尔海乡。境内有:王家庄牧场、苏海良种场、二十七团场。县人民政府驻焉耆镇。
焉耆镇代码:652826100辖10个社区、1个村委会:新华路社区、滨河路社区、解放路社区、和平路社区、新桥路社区、新城路社区、文苑路社区、迎宾路社区、商城路社区、友好路社区、上-渠村。
七个星镇代码:652826101辖1个社区、9个村委会:幸福路社区、七个星村、桑巴巴格次村、夏热菜开村、老城村、哈尔莫墩村、呼尔墩村、乃明莫墩村、呼拉山村、芒热格拉尔村。
永宁镇代码:652826102辖2个社区、8个村委会:永兴路社区、南河路社区、下岔河村、新户村、九号渠村、黑疙瘩村、新居户村、西大渠村、上岔河村、马莲滩村。
四十里城子镇代码:652826103辖1个社区、5个村委会:新城路社区、店子村、新渠村、阿克墩村、麻扎村、巴克来村。
北大渠乡代码:652826200辖6个村委会:北大渠村、六十户村、八家户村、十号渠村、北渠村、太平渠村。
五号渠乡代码:652826201辖1个社区、8个村委会:成郊社区、头号渠村、上五号渠村、中五号渠村、下五号渠村、-渠村、下三号村、阿伦渠村、查干渠村。
包尔海乡代码:652826204辖5个村委会:开来提村、包尔海村、岱尔斯村、夏热勒岱村、查汗布呼村。
查汗采开乡代码:652826203辖4个村委会:哈尔布热村、查汗采开村、阿尔莫墩村、莫哈尔苏木村。
王家庄牧场代码:652826400
苏海良种场代码:652826401
兵团二十七团代码:652826402
县名考释
1、焉耆yānqí地名写法刘正琰诸先生编著的《汉语外来词词典》中,把散见于卷帙浩繁典籍之中的"焉支"一语的汉语音译10种写法收录如下:焉支、燕支、烟支、胭脂、胭支、燕脂、烟肢、燃支、焉耆、焉提。焉耆的名称在中国古籍上,汉唐时基本上有三种写法:《汉书》、《后汉书》、《晋书》、《魏书》、《周书》、《隋书》、《新唐书》、《旧唐书》、《高僧传》、《续高僧传》、《悟空行记》都写作焉耆,《佛国记》和《水经注》及《释氏西域记》写作乌彝,《大唐西域记》叫阿焉尼。后来的各派学者议论纷杂,相持不下。据日本松田寿南先生说,阿耆尼是古代焉耆僧侣所使用的雅称,把焉耆一词梵语化了。梵语阿耆尼即火神之意。中国一些学者提出乌彝、阿耆尼,都是"焉耆"的同音异译。
2、"焉耆"一词的语义上列10种写法所包含的意义,历代解释家众说不一,归纳起来可分为四种:(1)指山名一一焉支山(此山坐落甘肃省河西走廊山丹县与永昌县之间,今名大黄山)。
"焉支"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匈奴列传》,书称"汉使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余里,击匈奴。"(2)指一种叫作红蓝的植物,北方人揉取其花上最鲜艳部分,作胭脂。(3)指红蓝做成的一种染料。
史册上讲,焉支山下出产一种叫红蓝的植物,匈奴人的妇女,有摘新鲜的红蓝花制作抹脸的焉脂,以至于到后来被汉将霍去病攻占之后,匈奴有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番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唐朝大诗人李白,也在诗中反映"焉支落汉家,妇女无花色。"从以上记载中可以肯定,被汉语释成"焉支"的这个词,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中表示"颜色"一词是无疑的。
3、"焉耆"一词的语源、"焉耆"一词究竟是哪个民族语言中的词语呢?在《汉语外来词词典》"烟支"词条下注明"源匈奴"。但学者们认为,在霍去病攻打河西地区之前,河西地区是由匈奴占据着,在匈奴以前则是则月氏(张掖以东)和乌孙(张掖以西)占据着,“焉支山”是在匈奴进入该地前,居住在该地的月氏命名的。大月氏在汉文史册上被称为塞人,在古代波斯文献中被称作萨加人。研究匈奴史的学者曾这样记述:匈奴与大月氏(塞种人)争雄之久,至公元前2个世纪,大月氏始为匈奴所逼,转徙西去。而塞人的语言,现在确认是属东伊朗语(又称称东伊兰语)。结论是汉语史籍中“焉支”一语是由东伊兰语一月氏语一波斯语音译过来的,它是匈奴语言中的借词。
社会发展
焉耆县现辖三镇、五乡、二国营牧场。驻县单位有河南油田、兵团农二师工商企业、农业团场,以及巴州直属骨干企业等。改革开放以来,焉耆地区经济发展迅猛,经济实力逐年增强,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焉耆是南北疆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之一,是相邻的和静、和硕、博湖等县和兵团农二师八个团场的商贸中心。这里交通便捷,通讯发达。境内314、218国道和南疆铁路交错汇集,横贯南北,与库尔勒机场相距60公里,航空运输也十分便利。邮电通讯实现了数字微波,光缆传输等现代化手段,程控电话和无线移动电话把焉耆和世界紧密相连。
焉耆物华天宝,水土丰沃,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自古以来,闻名遐迩的焉耆马就盛产于此;被自治区权威部门命名为“焉耆甘草”的优质野生甘草遍布境内,畅销国内外。发源于天山南麓的开都河自西向东,流经全县,蕴藏着巨大的水力和水利资源,开都河上游建设的大山口水电站,为焉耆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焉耆盆地的石油储量可观,石油勘探取得突破性进展,已被国家正式命名为“宝浪油田”,石油工业的发展前景大有可为。现以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水晶、云母、铜、红柱石、绿柱石、稀土等几十种,储量丰富,品位上乘;野生药用植物有甘草、紫草、党参等100多种。
历史沿革
清康熙、乾隆年间,朝廷派兵屯驻巴里坤、哈密、吐鲁番,多次出兵讨伐准噶尔。当时除随军来的有部分陕甘回族兵丁外,还有随军差役及赶车吆驴运输器械、粮袜的陕甘回民,以及随军作生意的回民小商贩。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廷平定准噶尔叛乱后,清政府在“屯兵戍边”的同时,实行“移民实边”方略,自嘉庆至咸丰的60余年中,从陕、甘一带迁至北疆不少民户,这些人中有些以后流落到焉耆。由于开都河水源充足,河两岸土地肥沃,牧草遍地,牛羊成群,是个适于生存的好地方,人们便定居了下来。据现年80岁的回民老人马俊说:他的老家在陕西,迁住焉耆至今已是第八代。他的爷爷在世时,给子孙们讲全家迁来焉耆的情况:先住北疆,后听到人们讲焉耆富庶,平地上流淌着一条大河水,城四周是割不完的柴草,庄稼地边能放牛羊,是个过日子的好地方,便举家来到此地。那时每年都有十户、八户的人迁来。以后清政府从临潭、固原地区迁来制船的木匠和船夫,还在这里修了礼拜寺,回族人口逐渐增多。道光二十三年(1843),经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全庆奏请清廷撤回屯兵丁口302人,改招西宁、临夏、固原、平凉一带来此的回民商贩眷属近百户耕种屯兵田。以后不断有退伍的兵丁留下来,在这里务农、放牧、经商、营工谋求生存发展。世代相传繁衍不绝,逐渐变成当地的土著,自称口外人。
光绪三年(1877),陕西渭南回民起义领袖之一白彦虎(后投靠阿古柏侵略者)与清军对抗15年,终遭失败,在清兵追击下,通过焉耆西撤。清军把浩罕侵略者阿古柏从乌鲁木齐、哈密、吐鲁番各城裹胁的回族、蒙古族群众及白彦虎余部安置在焉营。左宗棠请示清廷设立抚揖善后局,资助这些人在此地定居生活,主持抚揖善后工作的费道周,还从关内招募回民数百户,资助耕牛、农具、种子及生活物资,让其定居。仅此两项共安置回民男2200余丁、女1600余口。这是迁入焉营的最大的一批陕西回民,这些人初到焉耆经营农牧业和商业。
光绪二十年(1894),青海回民领袖马琳、韩文秀、马骥、刘同春(又称刘四、刘四伏)、冶诸麻等率数万群众,反对清政府的民族压迫和苛捐杂税在河湟起义,在清军追剿堵击下,转战于循化、河州、狄道、西宁,后出水峡,取道青海柴达木,受尽饥寒之苦,辗转到新疆罗布泊,在和尔昂(地名),刘四等战败被俘,义军失败,清政府收抚数千人。这批人员先被安置在尉犁蒲昌一带,后转移铁干里克。因该地当时沙荒遍地,人烟稀少,年年欠收,人们生活困苦,不多几年,部分人逃走。光绪二十九年(1903),焉耆知府刘嘉德将他们迁到开都河南岸水草肥美的马场台(原是官办养马草场),并将此地命名为抚回庄。现在城南郊的西宁回民,就是这部分人的后裔。
民国17年(1928),甘肃固原地区回族新老教派掀起争战,不少人流离失所,有些人流入焉耆定居。民国22年(1933),随马仲英人疆的回族兵,部分留居在焉营。民国28年(1939),甘肃固原发生大地震,有不少固原回民来焉耆寻亲落户。国民党军队人疆后,有不少开小差和被裁减的回民官兵也在焉耆落户。新中国成立后,更有不少甘肃、青海和宁夏的回民寻亲访友,来此落户。
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焉耆县有回族人口9112人。到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县回族人口达24209人。
风俗习惯
一、主要习俗
回族的生活习俗与"清真"融为一体。"清真"的宗教意义是"洁净无染"、"真而独一"和"至清至真",因此,回族生活习俗,十分讲求身心的清洁干净,质纯品正。
从用水来说,回族对生活用水十分讲究。在城镇自来水系统产生以前和现在的农村,家家都有砖砌加盖的水井,提水的桶不用时悬空垂挂,汲水前必须洗手。出外用水以流水为上,平时洗涤均用汤瓶、吊罐或勺浇冲洗法,不用盆洗。
回族喜食牛、羊、鸡、鸭、骆驼、鱼、兔等动物肉,忌食猪肉,不食猛禽猛兽及爬虫类动物的肉,不食自死的或未以安拉名义宰杀的动物肉,不食动物的血。
二、饮食
回族群众主食为面食,其种类繁多,如馍类就有花卷、塔锅盔、糖酥馍、油酥馍、烘馍、蒸饼、各种花样的蒸馍、油香(油炸饼)、各种油果子、傲子、麻花等。面条类有干拌吃的醒面、把子面、拉条子、片片揪面、韭叶切面、拨刀子面、炒面、蘸片子;带汤吃的有烩面、揪片子、寸寸子、炮丈子、疙瘩片面、擀面、面条、面旗子、臊子面、拌汤;此外还有搅团、凉粉、粉汤、凉皮子、面精、饺子、粉汤饺、包子、油塔子、肉龙、油炸糕、火烧、水煎包子、切糕。肉食有腊牛羊肉、酱牛羊肉、煮牛羊肉、羊杂碎、凉拌牛舌、全牛汤等。逢年过节或嫁娶喜庆待客人,大部分人家仍然做传统待客菜看"九碗三行子"席。90年代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兴一道道上菜,一般上10道菜。
旧社会,回族家中的饭一直是妻子做,丈夫回到家里不过问做饭问题,只等妻子端饭上桌,吃饱了一抹嘴就完事。直到50-60年代,丈夫也只有个别人干点辅助工作。70年代后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有了很大变化,不少丈夫能主动下厨与妻子共同做饭,有些双职工家庭,谁早回家谁做饭。1990年调查86人,其中妻子做饭的占21.24%,父母做的占1.74%,丈夫做的占1.24%;74.78%的人回答谁有时间谁做饭,其中30岁以下占60%多。
三、饮料
回民喜喝茶,一般用获砖茶,有的老年人用熏茶,还添加糖、红枣、沙枣、葡萄干、杏仁、核桃仁、蜂蜜、果干、杏干、枸杞、桂圆等辅料。一般老人在晨礼之后先喝茶。各家各户都有盖碗茶具,茶具由茶碗、掌盘、盖子配套。给客人一般泡糖茶,糖茶又分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窝窝茶,尊贵的客人要放八宝茶或三香茶。沏茶讲究用牡丹花水(沸水),要当着客人的面,将碗盖揭开,放入茶料,然后盛水加盖,双手捧递。喝茶时,边刮边喝边添水。除喝清茶外,还饮用一种不用茶叶的茶,叫"油条",即将牛、羊油炒熟,加面粉炒至微黄,加葱花、盐末等,三者拌均,饮用时用沸水冲泡或煮沸用,这是回族人外出时食饮兼用的一种方便饮食。
四、服饰
回族讲求"服饰净,居处净"。服饰偏爱白色,婴儿用白布包,长大戴白帽,归真(死亡)后用白布裹尸。因白色不藏污垢,发现不洁之处便于及时清洗。
焉耆回族妇女都精于针线活,特别擅长绣花,绣工精细,枕头、马甲、鞋、婴儿的裤子、帽子甚至男人的袜跟上都绣上花、昆虫。姑娘出嫁后,能取得"上炕的裁缝,下炕的厨师"称号,才能算是个好媳妇。中年妇女多穿短装,上衣上窄下宽且长,一般都是过膝盖或达到膝盖;头戴发网,有的则蒙上棕色或白色的头巾。青年妇女爱穿颜色鲜艳的服装,不少**、少女穿的肚兜、夹袄、棉袄、坎肩的胸部和裤脚上都绣有各式各样的花边,头扎红、绿色丝绸头巾,脚穿绣花鞋。年老妇女喜欢青、黑两种颜色的布料,服饰纯朴、素净。
20世纪60年代前,焉营的回族男子服装多肥大,外衣为黑色,内衣为白色小褂,对襟直领,锁扣、外穿坎肩;裤子多用黑色,长及脚面,扎裤腿(青年不扎);一般常戴白色小帽。
新中国成立后,服饰已发生很大变化,除一些老年人还循旧俗外,一般青年人大多穿中山装、军便服。20世纪80年代以来,流行西服、连衣裙和牛仔裤等。1990年,从各年龄段的115人抽样调查中,喜欢穿流行服的49人,占42.6%;喜欢穿西装的32人,占27.83%;两者相加81人,占70.43%。根据伊斯兰教规要求,妇女的腿、臂、胸部都是绝对不能外露的,不论男女衣裤都要宽大些。但现在穿短袖、无领连衣裙、短腰窄裤管的牛仔裤的人日渐增多。经抽样调查,认为牛仔裤难看的32人,占27.82%;认为连衣裙难看的4人,占43%;认为违犯教规的12人,占10.43%;认为伤风败俗的2人,占1.74%;有72.17%的认为牛仔裤好看,可以穿。新式的时装被大部分回族青年所喜爱。
20世纪60年代后,焉耆回族妇女中只有老太太戴头巾,只遮发不遮面,中年以下妇女很少戴头巾的。新中国成立前,妇女婚前多梳辫子,婚后改为发髻。新中国成立后,中青年妇女中逐渐盛行短发。80年代,盛行烫发和披肩发。1990年,对77名具有各种职业、不同年龄的妇女进行调查,有38.96%的人喜欢烫发、披肩发,有37.66%的赞成传统发式,认为女式短发好的人占13.3%。
焉耆妇女向有喜戴饰物的习惯。过去女孩最迟在五六岁就要扎耳朵眼,开始戴银丝耳环,买不起耳环的贫穷人家用粗细适中的茶叶棒涂上清油塞住耳朵眼,以防长严,有的女孩十几岁仍用此法。除耳环外,金戒指、金手锅、玉锅、项链、发卡也都是回族妇女喜爱的装饰品。经调查77位妇女,平日经常佩戴首饰的占51.95%,只有节日和会客才戴的占23.38%,从来不佩戴的占18.18%,学生禁戴的占6.48%。在各不同年龄段的妇女中平日经常佩戴首饰的,16-20岁的占20%,21-30岁的占30%,31-40岁的占32.5%,41-50岁的占17.5%。
五、住行
焉耆回民的住房一般以中国传统古典四合院建筑为模式,融合回民生活起居的特点,形成一种本民族的建筑模式。四合院的正心是二层木结构框架式的阁楼,楼前为木结构"勾连搭式"卷棚,所有外露的木构件都有精细的雕刻,两侧厢房也是雕梁画栋,每一根椽头都刻有花纹,过道对厅都是用木结构花格扇门组装而成。这种住宅要求门窗大、房屋开间大采光好、所有的雕梁画栋雕刻以花卉图案。
70年代后,建房为土木结构平房,房上草泥抹顶,一般房屋布局是一明两暗三大间。生活富裕户,住房分卧房、客房、厨房、库房等。生活差一些的人家虽然一切都较简陋,但仍保留了较大窗口、大开间的特点。
过去,一般人家均是土炕(即火炕)。70年代后,城镇大部分人家换上了新式床,只有个别有老人的家,还有土炕;农村家庭,新式床、木板床、土炕并存。1988年,对110人抽样调查,欢迎新式床的占77.39%,喜欢木板通铺的占15.65%,喜欢传统土炕的占6.96%;喜欢炕的均是40岁以上的人。
家户室内都注重摆设,陈设整齐,窗明几净,庭院每日洒水清扫,室内常燃巴兰香等。栽植葡萄、养花是焉耆回民的传统习惯,家家葡萄架成荫、院子里花草繁茂。
离城较远的农村,人们上街多骑毛驴,或坐毛驴车。80年代,由于生活改善,年青入外出骑自行车、摩托车。要是全家上街,部分人家乘上小四轮拖拉机,部分人以毛驴大篷胶轮车代步。每逢星期日,镇内街道上车水马龙,人如潮涌。
2021年1月19日,国家民委命名焉耆回族自治县为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2020年1月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焉耆回族自治县为2019年国家园林县城。
2019年12月31日,农业农村部推介焉耆回族自治县为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19年,农业农村部推介焉耆回族自治县为第二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
2018年2月22日,焉耆回族自治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5年3月10日,焉耆回族自治县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宁波旅游景点大全 宁波旅游景点介绍?
宁波旅游名胜
奉化溪口旅游区
奉化溪口是全国AAAAA级旅游区。以蒋中正(蒋介石)原籍为背景,以雪窦山和雪窦寺最为著名,还有蒋中正原住址及镇上古香古色的文化,包含了武岭门、武岭学校、文昌阁(奎阁凌霄)、小洋房、蒋氏故居 (丰镐房)、玉泰盐铺、摩诃殿、蒋母墓道、御书亭、锦镜池、千丈岩瀑布、妙高台、千丈岩、雪窦寺、将军楠、中旅社原址、三隐潭、徐凫岩、亭下湖。
人文古迹
除去闻名两岸三地的蒋介石,宁波也拥有众多文化古迹。
位于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发掘于1973年,为中国南方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中发现的稻米残物和上百件骨耜将中国种植水稻的历史提前到7000年前,纠正了中国栽培水稻的粳稻从印度传入、籼稻从日本传入的传统说法,在学术界树立了中国栽培水稻是从本土起源的观点。
保国寺位于灵山山腹中,至今已有970多年历史,以其精湛绝伦的建筑工艺闻名。现存大雄宝殿重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一0一三),是长江以南最古老、保存最完善的北宋木结构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整个大殿的全部结构皆用斗拱之间的巧妙衔接和精确的榫卯技术,不用一枚铁钉将建筑物的各个构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承托起整个殿堂屋顶50余吨的重量。在大殿前槽天花板上,还巧妙地安排了三个与整体结构有机衔接的镂空藻井,用天花板和藻井遮住了大殿的梁架,下面不容 易看到,故被称为“无梁殿”,除建筑风格独特外,还有虫不蛀,鸟不入,蜘蛛不结网,灰尘不上梁之奇。
天一阁藏书楼名出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一说,寓意以水制火,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乾隆三十七年,下诏修撰《四库全书》。由于范钦八世孙范懋柱进献藏书众多,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房屋、书橱款式,兴造著名的“南北七阁”,用来收藏《四库全书》,天一阁自此名闻全国。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战乱,楼中藏书逐渐散佚。解放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和众多本地藏书家的响应下,天一阁的珍本、善本数量得到了恢复,目前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
此外,阿育王寺、天童寺、它山堰、镇海口海防遗址、上林湖越窑遗址、梁弄抗日根据地、慈城、前童古镇、梁祝文化公园等也是宁波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
自然风光
宁波的自然风光也别具特色。西靠四明山,东临东海,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宁波独特的自然风光。
行李萧萧一担秋,浪头始得见渔舟。晓烟笼树鸦还集,碧水连天鸥自浮。这首诗就是史浩写的游东钱湖。东钱湖位于宁波市东侧,距市中心十五公里,是浙江省最大的内陆天然淡水湖。群山环抱,秀峰峥嵘,千姿百态;四周有七十二条溪汇流于湖 ,纵横贯注,素有“西子风光,太湖气魄”之称。拥有陶公钓矶、余相书楼、霞屿锁岚、二灵夕照、芦汀宿雁、白石仙枰、百步耸翠、上林晓钟、双虹落彩等“钱湖十景”。
月湖,位于宁波西南,开凿于唐贞观年间,是宁波市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该湖呈狭长形,面积约0.2平方公里。宋元年间建成月湖十洲。南宋绍兴年间,广筑亭台楼阁,遍植四时花树,形成月湖上十洲胜景。宋元以来,月湖是浙东学术中心,是文人墨客憩息荟萃之地。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著名学者杨简、明末清初大史学家万斯同,这些风流人物,或隐居,或讲学,或为官,或著书,都在月湖留下不可磨灭的印痕。现为宁波市区最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
杭州湾湿地是中国八大咸水湿地之一,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附近,地理位置显要。湿地既包括广阔的滩涂,也包括大片的芦苇荡与荒草地,以良好的环境、丰富的食物,每年吸引了大量候鸟的光临,成为鸟类迁徙必经的中转站;同时,还有不少珍稀鸟类来这里繁殖、越冬。
此外,松兰山、九峰山、九龙湖、五龙潭、南溪温泉、野鹤湫旅游风景区、浙东大峡谷等也是宁波有名的生态旅游景点。
随着宁波经济的崛起,诸如天一广场、老外滩、城隍庙步行街、开明服饰特色街、凤凰山主题乐园等现代商业旅游项目和宁波博物馆、宁波城市展览馆、宁波美术馆、宁波服装博物馆等现代文化旅游项目也日益受到欢迎。
宁波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1、溪口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AAAA级旅游区——溪口,位于宁波市西南40公里的奉化溪口镇,东靠武岭,南濒剡溪,北靠雪窦山,水绕山环,景色秀丽。近代这里又因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里而引世人瞩目,是华东旅游主干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浙江十佳美景乐园”,深得旅游爱好者的青睐。
溪口-雪窦山景区,处四明山东缘,奉化市西北部13公里,距宁波市区37公里。由溪口镇、雪窦山及亭下湖3景区组成,面积32.6平方公里,1985年8月公布为省级18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并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在汉代就有“海上蓬莱”之称。
2、天一阁·月湖景区
天一阁·月湖景区位于宁波市中心地段,由天一阁博物馆与月湖两大核心景区组成,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景区历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50余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近水楼台先得月,一城名胜半归湖。月湖水域面积9公顷,古称西湖,亦曾称鉴湖,历为文人雅士荟萃之地,素有“浙东邹鲁”的美誉。
月湖初辟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唐太和七年(833年),_县县令王元_筑它山堰将水引流至明州(宁波)城,潴日月二湖,解决旱涝与城中饮水,跳动了这座以水为魂的城市的脉搏,也翻开了月湖风雅的传奇篇章。北宋庆历七年(1047),王安石调任鄞县知县,于月湖延聘名儒“庆历五先生”,兴教重学,四明学风为之一振,浙东学术自此萌芽。
3、北仑凤凰山主题乐园
宁波北仑凤凰山主题乐园是新一代高科技大型国际化主题乐园,位于东方大港——宁波北仑中心区。乐园一期投资近亿美元、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采用目前世界上最新的设计理念,由美国顶尖游乐设计公司JRA设计,规划出“世界广场”、“魔幻村庄”、“凤凰城堡”、“探险旅程”四个主题园区,营造出“欢乐、时尚、惊喜、刺激”的游乐氛围。
4、浙东悬空大瀑布
即浙东悬空大瀑布,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梁皇山景区内。浙东悬空大瀑布是梁宣帝在梁皇山屯兵时上山的必经之路。峡谷景色以瀑布群为主,气势恢弘。瀑布景区有神龟护驾、百类听经、猕猴拜观音、洗心潭、闷字瀑、孔雀瀑、彩虹瀑、七仙飞瀑等景观。
游客可以在此远眺天门瀑布、心愿谭许下健康、爱情、事业心愿;也可登梁宣帝、徐霞客共同踩过的“上马石”,祈祷好运连连;而在青云泉嬉戏玩耍,能感受人生跌宕曲折之感;百类听经、洗心谭等景观则让人感受到几许人生禅机。神龟护驾:当年,梁宣帝上山之时,因为山路难行,他选择从溪流中走,可是水中的石头爬满青苔太滑了,他一个没踩稳,摔进了水里,而此时上游的大石头也纷纷滚落下来。
5、天宫庄园
天宫庄园休闲旅游区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隶属宁波市鄞州区下应街道湾底村,地处宁波南郊,东临东钱湖,北靠鄞州中心城区,西接宁波高教园区,距宁波市区仅五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是宁波著名的都市里的村庄。天宫庄园旅游开发的最大特色是“都市里的村庄”,其主要体现在,一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绿旧新乐协调开发。
天宫庄园是一个寓红酒文化、蚕桑文化和宁波乡村民俗文化,集休闲娱乐、乡村生活体验和四季田园观光为一体的都市型休闲旅游区。庄园有桑园720亩,梨园110亩,葡萄园30亩,花卉林业400亩。
宁波有哪些好玩的旅游景点
宁波人文积淀丰厚,历史文化悠久,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其中最具宁波代表性的宁波港被国际港航界权威杂志——英国《集装箱国际》评为“世界五佳港口”。宁波有哪些好玩的'旅游景点?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吧。
1:伍山石窟
交通:宁波汽车南站直达宁海,转108路公交车到汽车东站,转乘到长街,再到伍山即可
票价:50元
开放时间:8:00--16:30
2:河姆渡遗址
交通:宁波汽车南站乘车,至河姆渡村下车向北再摆渡即到。
宁波333路(起点:双东路,莱茵堡大酒店门前),自6:00-17:00,每隔20分钟一班。
票价:成人25元,学生13元
开放时间:4-9月,8:00-17:30; 10-3月,8:00-17:00
3:天童寺
交通:乘坐市公交第三医院站362路直达、黄鹂站365路
票价:5元
开放时间:6∶00—16∶00
4:阿育王寺
交通:宁波汽车东站中巴车直达。公交车82路,356路。
票价:5元
开放时间:6:00—16:00
5:慈城
交通:公交江夏公园331,汽车东站335,第三医院337可到达。
票价:慈城的慈溪县衙门景点门票10元
开放时间:全天
6:丹山赤水
交通:宁波汽车南站上午7:30专线,下午1:00大巴直达。
票价:30
开放时间:8∶30—16∶30
7:雅戈尔动物园
公交望春站902路、火车南站106路、途径体育馆388路终点站下,乘黄鹂新村
365路至动物园北门站下即可。
票价:80,儿童半票
开放时间:8:30—16:30
8:四明山李家坑漂流
交通:乘坐617直达。
票价:118元(包含漂流)
开放时间:8:30—17:00
宁波有哪些旅游景点
宁波历史文化悠久,是典型的旅游海港城市,那么宁波有哪些旅游景点,一起来看看吧
宁波有哪些旅游景点
天一阁
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1561—1566)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于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近年来,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
门票:30元
开放时间:夏令时8:00-17:30。冬令时8:00-17:00
建议游玩时间: 2小时
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天一街5号
最佳旅游时节:四季皆宜。
城隍庙
城隍庙又称宁波郡庙,位于市中心繁华地带。宁波府城隍庙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隍庙之一。该庙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建成后屡遭火灾,现存的庙殿是清光绪十年(1884年)重建的。郡庙有照壁、头门、二门、戏台、大殿、后殿,建筑完整,气势宏伟。戏台建得尤其精美。戏台是单檐歇山顶,藻井呈鸡笼形,雕龙画凤,朱金装饰,远远看去,熠熠生辉。郡庙内保存着30余块碑刻及宋井等古迹。如今,城隍庙已经成为宁波最大的购物中心,这里商店林立,小吃遍布,实为了解宁波民间风情的一大好去处。
门票:15 元
开放时间:8:00-18:00
建议游玩时间: 3小时
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县学街22号
最佳旅游时节:春秋皆宜。天气晴朗,温度适宜,正是出游好时光。
东钱湖
在宁波市东南近郊逶迤绮丽、连绵不绝的青山群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闪耀着诱人的光芒,她就是郭沫若先生誉为“西子风韵、太湖气魄”的东钱湖。
门票:20元(船票)
开放时间:8:00-17:00
建议游玩时间: 4小时
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东钱湖镇
最佳旅游时节:春夏秋皆宜。春夏秋景色各异,还可以泛舟湖上,很是惬意。而且每年的.农历九月十一东钱湖龙舟节。
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是我国现存唯一以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刹,位于浙江省鄞县阿育王山,是我国禅宗名刹,“中华五山”之一。创建于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据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阿育王寺闻名外,不仅因为山明水秀,殿宇巍峨,更由于它有一座举世瞩目的舍利宝塔。由于寺内珍藏着一座名闻天下的佛祖舍利宝塔而享誉中外佛教界。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6:00-16:00
建议游玩时间: 2小时
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宝幢明伦村
最佳旅游时节:四季皆宜。
天童寺
天童寺位于宁波市鄞州区东乡太白山麓,号称“东南佛国”,为我国“五大丛林”之一。天童禅寺自义兴祖师开山以来,经历代相承,终于成为巍巍卓立。雄尊秀蔚,千楹万础,规模宏大的禅宗十方丛林。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8:00-18:30
建议游玩时间: 2小时
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天童乡
最佳旅游时节:四季皆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83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