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8月几号打药最好
水稻8月4号之后打药最好。
8月4日—5日主治:三代稻飞虱、二代二化螟、三代稻纵卷叶螟、稻象甲、稻瘟病、纹枯病等。8月8日—11日主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大螟、纹枯病、穗颈瘟病、稻曲病等病虫害。8日11日前后主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象甲、二化螟、大螟、稻瘟病等。8月19日—22日主治:二化螟、大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及稻瘟病等病虫害。
防治水稻病虫害可供选择的药剂有很多,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和混合使用农药,以求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在水稻生长的不同时期,病虫害发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而且南北差异化也很大,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采取防治措施。
水稻的施肥注意事项
1、控制氮肥
氮肥能有效促进水稻生长,增强水稻生长能力,但在施用氮肥时也要注意控制氮肥的用量。氮肥虽好,但绝不能过多,否则容易导致水稻过度生长。影响水稻绿化,引起各种病虫害。倒伏、空气等不良现象,降低水稻结实率,导致产量下降。氮肥主要用于追肥,通常在移栽后半个月内追肥两次,其用量应控制在15公斤以内。
2、农家肥施用
农肥的营养元素含量比较全面,合理施用农家肥可有效改善土壤,提高土壤渗透性,增强吸水能力,促进水稻生长。但在施用农家肥时,要注意保证农家肥完全腐熟。未腐烂的农家肥发酵产生的热量和水稻燃烧,导致水稻肥料损害,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农肥主要作为底肥施用,并保证用量充足,能满足水稻幼苗生长所需的营养。
3、磷钾肥
磷钾肥对水稻的生长也很重要,它不仅能提高水稻的生长速度,还能提高水稻的抗病性,降低病虫害的发病率。促进叶片光合作用,提高叶片功能期,保证稻粒充实,增加产量。磷钾肥的施用通常与农家肥作为基肥相结合,但水稻生长后期适当追施也有利于促进水稻灌浆结实。但也要注意其用量,避免肥害,水稻缺乏其他营养元素,影响其正常生长。
稻谷要想生长的好,在水稻浇灌期内的温度最好21到25℃中间。东北地域迟早温差比较大,可以更快的将温差操纵在21到25℃中间,并且东北的日照更长,能为水稻给予充足的阳光照射,产生稻谷生长的最好温度。而南方天气迟早温差并不大,而且在稻谷生长期内,其平均温度在30度上下,远远地高过稻谷浇灌最好温度,从而就建立了东北稻米和南方大米质量的差别。而东北由于温度较低也高效地防止了虫害和病原菌,让东北的稻谷非常少得病。
南方地区的土地资源由于基肥应用较多,和几乎不使用基肥的东北稻米对比,高下立见,东北稻米完爆南方大米。在东北地域有益生长自然环境下所产出率的稻米,和南方大米的木薯淀粉构造有着最本质的不一样。有时大家吃稻米,有的大米口味粘,有的口感硬,没有延展性,而导致这类口味差别的因素便是稻米中直链淀粉。大米中常含的直链淀粉高,做出的白米饭口味就粘,反过来,直链淀粉低,做出的白米饭就硬,没有延展性。
东北稻米的直链淀粉成分广泛在20%-25%中间,而南方大米的直链淀粉成分却仅有15%-18%。因此,大家有时吃米饭会发觉,有的稻米黏糊糊的很有延展性,较为美味,而有的稻米则硬邦邦的的,一点延展性都没有,其主要原因便是直链淀粉成分的是多少。依据这句话我们可以了解,占城稻要比梗稻更为耐干旱,适应能力也较强,这2种特性不容置疑更有益于宋代的现代农业发展,
因此大家才会在《宋史》中看到有关占城稻的记述。占城稻,又被称为早禾或占禾,因最开始福建省是以占城(坐落于今越南地区东南部)育种而而出名,实际上这儿的占城稻就是原产地于印度的的粳稻。籼稻耐干旱,但却不耐低温,只合适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栽种,因此伴随着梗稻的弱化,我国慢慢产生“北麦南稻”栽种布局,种哪些吃啥,伴随着时间的变化便产生了东北人喜欢吃面点,北方人爱吃米饭的传统式。早在唐朝时期,梗稻便已经传到日本,那时候的日自己将其称作“大唐盛世米”,既是表明是以我国引入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93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