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东西补血,最近贫血
乌骨鸡 赤豆,带皮的花生米,黑木耳,红枣一起烧汤 铁是造血的主要原料之一,补血首先就要补铁。补血先要从食补开始,选择含铁丰富,铁吸收率高的食物: 单位:毫克/100克食物 食品 铁 小米4.7 大米0.7~1.8 芹菜8.5 油菜3.4 菠菜2.5 黄豆11.0 菜花1.8 白萝卜 1.9 胡萝卜 1.9 海带158.0 紫菜32.0 黑木耳 185.0 香菇23.0 蛋黄7.0 蚕豆7.0 瘦猪肉 2.4 牛肉3.2 羊肉3.0 猪肝25.0 鸡肉1.5 牛乳0.1 一般来说动物性食品铁吸收率较高,大约20%左右,植物性食物吸收率低,约在10%以下。鸡蛋中的铁吸收率低,所以不能满足于吃鸡蛋。大豆中的铁吸收率高,可适量食用。 冬天 冬天之时,血液循环常受阻,平时菜单须要通气之素菜。 早晨菜单 1、 花生油炒木耳。此菜可通气、清血、通血。 做法:花生油下锅,待热时放下姜片炒,二分钟左右放下木耳,加些盐和味素(味精)。 2、 花生油炒菠菜,此菜用在早晨可补血。 中午莱单 1、 胡萝卜、花生仁用花生油炒,此菜可补脑。 2、 豌豆、冬粉、豆腐煮汤,此菜可通气、补血。 晚餐莱单 1、 莴菜(莴笋)用花生油炒。 2、 胡萝卜、白萝卜、木耳、香菜加些麻油(香油)煮汤。此菜可通气、清血。 另外以下蔬菜也能起到补血的作用 金针菜铁质含量丰富,还有维生素A、B1、C和蛋白质、脂肪及秋水仙碱等营养素。 龙眼肉又称桂圆肉,铁质丰富且含有维生素A、B及葡萄糖、蔗糖等,产后妇女吃龙眼汤、龙眼胶、龙眼酒之类也是很好的补血食物。 咸萝卜干萝卜干所含的维生素B极为丰富,铁质含量很高。 黑豆黑豆又称乌豆,可以生血、乌发,产后也可用乌豆煮汤。 发菜色黑,内含铁质,所以能补血,妇女产后也可用发菜煮汤做菜,作为补血之用。 胡萝卜即红萝卜,含有维生素B、C,且含有一种特别的营养素胡萝卜素,对补血极有益,所以胡萝卜煮汤是很好的补血汤饮。 菠菜含铁质、胡萝卜素极为丰富,所以菠菜可以算是补血蔬菜中的重要食物。 其他含有铁质的食物,在果类中以葡萄干、李子干、杏子干、桃子干为最多。 患有贫血的人,会出现皮肤粘膜苍白、头晕、眼花、耳鸣、乏力、心慌、气促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后果会很严重 含铁丰富的食物主要包括肝脏、肾脏、心脏、胃肠和海带、紫菜、黄豆、菠菜、芹菜、油菜、番茄、杏、枣、橘子等均含有丰富的铁质,民间也常用桂圆肉、大枣、花生内衣作为补血食品。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只有二价铁离子才能被人体吸收。在酸性环境下,三价铁易转变为易溶于水的二价铁,如果老年人体内缺乏胃酸,铁的吸收便会受到阻碍。所以,为了促进铁质的吸收,还应吃一些酸性的食物,如西红柿、酸枣、酸黄瓜、酸菜等。 维生素C也可促进铁质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可多进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B族维生素(维生素B12、叶酸)是红细胞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物质,动物肝脏和瘦肉中含量较多,绿叶蔬菜等也含有叶酸,可多食用。 蛋白质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贫血病人应多食用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鱼类、蛋类、黄豆及豆制品等。 患贫血的病人往往食欲不佳或消化不良,因此,要特别注意饮食的色、香、味、以促进患者的食欲。事实上,美味的菜肴,对胃酸分泌也有促进作用。
广东的煲汤方式只有一种,讲究的是技巧方法。
广东人所用食材丰富多样。主料以肉类为主,多为鸡、鸭、排骨、猪蹄等,常切大块肉冷水下料;辅料常见粉葛、甘草、薏米、海带、冬瓜、木瓜、莲子、苦瓜等,有时还辅以中药,且材料讲究新鲜,追求原汁原味,少用调味料。
根据体质选中草药。煲汤选材很有学问,特别是涉及到中草药挑选的时候。广东人一般会询问医生,了解自己的体质,量体选材。
煲汤火候学问大。广东汤又被称为“老火靓汤”,“老”在于时间长,火候独到。常煲汤三个小时,炖汤四小时,先用中火烧沸,后用小火慢煲。使用质地细腻的砂锅。
营养喝法有讲究,先上汤,后上菜,几乎成为广东宴席的固定顺序。先喝几口汤,将口腔、食道润滑一下,有利于食物稀释和搅拌,促进消化、吸收。另外,饭前喝汤可增强饱腹感,从而抑制摄食中枢,降低人的食欲,避免因吃得过多而造成营养过剩。
扩展资料:
煲汤时间太长,会导致食材营养素破坏,蛋白质变性厉害,维生素损失多。另外,有调查表明:广东人慢性肾病的高发率可能与常喝“老火靓汤”的生活习惯有关。
久炖的汤中,嘌呤含量很高,经肝脏代谢后会产生大量的尿酸,很容易引发肾病等慢性疾病。专家建议,煲煮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为宜。
经水煮后肉类中脂溶性的香味物质随脂肪进入汤里,水溶性的香味物质和鲜味的氨基酸也带给汤浓浓的香味,但香味浓并不代表着营养全在汤里。
汤里营养其实很少,大部分蛋白质仍留在“肉渣”中,如果喝汤不吃肉等于是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所以为了营养完整,喝汤最好连汤渣一起吃掉。如果觉得汤渣的口感不好,与其扔掉浪费,不如开动脑筋做成新菜。
人民网-广东人煲汤有一套 如何煲汤更科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94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