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草药
马山周边菊花遍野
深秋的马山脚下,漫山遍野菊花盛开,一团团一簇簇,花丛间,蝴蝶蜜蜂翩翩起舞,景色煞是好看。“成片有规模的菊花是人工种植的药用菊花,那些散乱不成片的菊花都是野生菊花。”和我们一同上山的当地人告诉我们,人工种植的药用菊花和野生菊花都可以入药,但其功用还是有差别的。“到马山,一定要上山采些中草药。”在马山镇,当地人都这样说。据说山上遍布中草药,野生的灵芝、山参、何首乌、金银花、野菊花、柴胡等中草药几乎是随处可见。但是普通人是很难辨认出来的。
走进一片黄白相间的菊花田中,我们立刻感受到一股特别的香味,香气中带着一股药味。同行的当地人介绍,这是药用菊花的味道,平常我们在酒店里经常喝的菊花茶,就是用这种菊花烘干后泡出来的。和家养的观赏菊花不同的是,这种药用菊花的花朵小很多,也没有观赏菊花那种沁人心脾的香气,有的是一种夹杂着药味的香气。
除了泡茶喝,还有其他怎样的药用价值?我们正在纳闷的时候,一辆车开过来了,车上下来几个人。一打听,他们正是这片菊花的承包人,他们来自济南的一家广告公司,其中还有一位来自安徽的专业技术人员。
据介绍,他们在马山周边一共承包了400多亩坡地,种植了药用菊花、智母等中草药,这些药用菊花是从安徽亳州引进来的,这种药用菊花,性味甘苦,主要功效是散风清热,平肝明目,对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等病有疗效,而且还能治疗高血脂、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等病。
在马山脚下转转,除了成片的黄白相间的菊花外,还有其他成片的中草药。马山镇马东村村民李清告诉我们,去年他种了半亩药用菊花,收入1000元,比种一季粮食收入翻了一番还要多。今年镇里大力推广中药材种植,他一下种了8亩药用菊花。除了药用菊花外,村里还有人种植丹参、白术、智母、栝楼等中草药,收入也不少。
什么中药治什么病
见血清, 中药 名。为兰科 植物 脉羊耳兰Liparis nervosa (Thunb.) Lindl.的全草。分布于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西南地区等地。见血清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见血清的功效与作用的资料,欢迎阅读。
见血清的功效与作用
出处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同属植物风帽羊耳兰LipariscucullataChien,在浙江全省山区都有分布,与脉羊耳兰的主要区别为叶2片,顶端钝,总状花序的花较多(8-9朵),萼片顶端呈僧帽状。两种的功用相同。
拼音名Ji?n Xu? Qīnɡ
英文名all-grass of Nerved Twayblade, Nerved Twayblade
别名羊耳蒜、立地好、毛慈姑、岩芋、黑兰、矮胖儿、肉螃蟹、铁耙梳、倒岩提、走子草、肉龙箭、香花羊耳蒜、紫星羊耳蒜、香羊耳蒜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脉羊耳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 动物 矿物名:Liparis nervosa (Thunb.) Lindl.[Ophrys nervosa Thun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脉羊耳兰,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发达,褐色,横卧,其上着生细长的根数条;假鳞茎细长,圆柱形,长达8cm,粗6mm,具叶3-5枚。叶卵形至长圆形,长10-15cm,先端渐尖,全缘,基部鞘状抱茎。总状花序疏散,长7-15cm;苞片细小;萼片和花瓣常为黄绿色,长约8mm,侧面2枚萼片狭长圆形,中萼片狭长圆形,花瓣线形;唇瓣紫色或紫红色,卵形或倒卵形,先端钝或凹入,基部有2个小瘤体;蕊柱近先端的翅钝圆,基部稍膨大鼓出。蒴果纺锤形。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50-1000m的山坡阔叶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及西南地区。
化学 成份含脉羊耳兰碱(nervosine)。
药理作用止血作用:用活性炭处理过的水煎剂(1:1),敷于局部,对切断狗、猴股动脉或截断麻醉狗后肢引起的出血,有止血作用。动物下台后,活动、食欲正常,48小时内无继发出血。对兔肝、脾切口,4分钟止血,4-12天后无继发出血,切口上有一层薄膜覆盖,药物已被吸收,基本上无粘连。体外试验,能使人和兔抗凝 血液 的红细胞凝集。缩短全血凝时间。
毒性大鼠每天腹腔注射上述制剂1ml,前10天体重逐日增加,后10天体重稍减轻,未有死亡。肌肉注射1ml后2天解剖,局部肌肉呈微红色,6天后即无。
性味苦;涩;凉
归经肺;肾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 清热 解毒 。主胃热吐血;肺热咯血;肠风下血;崩漏;手术出血;创伤出血;疮疡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研末,每次9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血,凉血,止血。治牙痛。酒泡服治跌打损伤。
2.《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补肺止血。
3.《四川常用中草药》:生新散瘀,清肺,止吐血。治各种吐血,劳伤 咳嗽 ,肺肾阴虚咯血,肠风下血,红崩,拔脓生肌,刀伤。
4.《贵州药植目录》:治劳伤,小儿走子,搭背。
摘录《中华本草》
见血清简介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涩,性凉。
功效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
主治
用于胃热吐血,肺热咯血,肠风下血,崩漏,手术出血,创伤出血,疮疡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相关配伍
治蝮蛇咬伤:见血清四株,水煎;冲滴水珠(研末)一钱,顿服。另选用金银花、野菊花、苦爹菜、青木香、羊乳、三叶青等三至四味各三至五钱,水煎服,每天一至二剂。外用滴水珠、七叶一枝花、大黄等研末,醋调搽肿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研末,每次9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调敷。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植物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发达,褐色,横卧,其上着生细长的根数条;假鳞茎细长,圆柱形,长达8cm,粗6mm,具叶3-5枚。叶卵形至长圆形,长10-15cm,先端渐尖,全缘,基部鞘状抱茎。总状花序疏散,长7-15cm;苞片细小;萼片和花瓣常为黄绿色,长约8mm,侧面2枚萼片狭长圆形,中萼片狭长圆形,花瓣线形;唇瓣紫色或紫红色,卵形或倒卵形,先端钝或凹入,基部有2个小瘤体;蕊柱近先端的翅钝圆,基部稍膨大鼓出。蒴果纺锤形。
生长环境
问题一:中药樟蚕是治什么病 中药中的是僵蚕 不是樟蚕 你打错字了吧
僵蚕,别名天虫、姜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产品,它又名白僵蚕,是家蚕幼虫在吐丝前因感染白僵菌而发病致死的干涸硬化
虫体,由于其体表密布白色菌丝和分生孢子,形似一层白膜,故名,主要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痛,颌下淋巴结炎,面神经麻痹,皮肤瘙痒等病症。 僵蚕是一味常用中药,味辛、咸,性平,具有祛风解痉,化痰散结,清热解毒燥湿的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热咳,痰喘,吐血,崩,带,跌打损伤,风湿痛,疮毒等,近年来其应用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
问题二:请问各位高人这是什么中药材。能治什么病 你这可能是?
见血青Liparis nervosa (Thunb. ex A. Murray) Lindl.兰科 Orchidaceae 羊耳蒜属别名:见血青 矮胖儿 倒岩提 红花羊耳蒜 虎头蕉 见血莲 见血清 脉羊耳兰 脉羊耳蒜 梦竹 肉龙箭 肉螃蟹 铁爬树 显脉羊耳兰 显脉羊耳蒜 香花羊耳蒜 香羊耳兰 羊耳兰 紫星羊耳蒜 走子草 喀西羊耳蒜 毛慈菇 肉龙剑 双耳沼兰 血见清 岩芋 有脉羊耳蒜
全草(见血清):苦,寒。清热,凉血,止血。用于肺热咯血,吐血,肺热咳嗽,风湿痹痛,小儿惊风,附骨疽;外用于创伤出血,疮疖肿毒,跌打损伤,皮炎,毒蛇咬伤。
问题三:这是什么草药,治什么病的 10分 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s (DC.) Makino毛茛科 Ranunculaceae 天葵属别名:千年老鼠屎 老鼠屎 天葵 旱铜钱草 耗子屎 金耗子屎 老鼠奶 雷丸草 麦无踪 千年耗子屎
问题四:中药药方 能治什么病 5分 舒肝解郁,滋阴安神。
问题五:中药材黄柏篙本可以治疗什么病 一、黄柏,苦寒,主要功能是清热燥湿、清热泻火、清热解毒。1、作为一个清热燥湿药,其优势在于治疗下焦湿热,作用部位以下焦为主,如用于湿热泻痢、湿热黄疸、湿热白带过多、腰膝肿痛、湿热淋证等。2、清热泻火方面,主要是泻相火、退虚热,需注意是泻肝之实火、退肾之虚火,也就是治疗肝火时,最佳用法是“非阴虚引起的肝火上炎和肝阳上亢”;作用于肾时最佳应用于“肾阴虚火旺”,常和知母配合。3、清热解毒方面主要是治疮痈,但效果不如黄连。
二、藁本(一般不写成篙本),辛温,主要作用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但这三个作用都比羌活稍稍差一点,应用时常与羌活配合同用,既有风寒又有湿痛的病最合适使用,古代医家经验是藁本长于治巅顶疼痛(即头的最上部疼痛)。
以上两药都能胜湿而治疗风湿痹疼,但黄柏寒、藁本温,如果同用,若治疗寒证冷证则藁本用量要比黄柏大一些,若治疗湿热病黄柏用量要比藁本大一些。
但愿能帮到您吧。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698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