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有没有一种植物叫兔子腿的?

有的

有没有一种植物叫兔子腿的?

性:微温

味:甘

产地:河北

归经:归肾;肝;大肠经

别名草苁蓉、栗当、花苁蓉、兔子拐杖、独根草、兔子腿、降魔杆、蒿枝七星

来源

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列当和黄花列当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Orobanche coerulescens Steph.2.Orobanche pycnostachya Hance.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去泥沙、杂质,晒成七、八成干,扎成小把,再晒至全干。

原形态

1.列当 二年生或多年生寄生草本,高10-40cm。全株密被蛛丝状长绵毛。茎直立,不分枝,基部常膨大。叶干后黄褐色,生于茎下部的较密集,上部的渐变稀疏;卵状披针形,长1.5-2cm,宽5-7mm。花多数,排列成穗状花序,长10-20cm;苞片2,卵状披针形,先端尖锐;花萼5深裂,萼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约为花冠的1/2;花冠蓝紫色,长1.5-2cm,下部为筒形,上部稍弯曲,具2唇,上唇宽,先端常凹成2裂,下唇3裂,裂片卵圆形;雄蕊4,二强,花药无毛,花丝有毛;雌蕊1;子房上位,花柱丝花冠稍短或略等长,柱头膨大,**,蒴果等长,柱头膨大,**,蒴果2裂,卵状椭圆形,具多数种子。花期4-7月,果期7-9月。

2.黄花列当 本种与列当的区别是:全株密被腺毛。花冠**;花药有毛,花丝基部疏被短腺毛。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沙丘、山坡及沟边草地上,常寄生于菊科蒿属(Artemisia)植物的根上。

2.生于沙丘山坡及草原上,寄生于蒿属(Artemisia)植物的根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以及山东、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2.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山东、安徽、河南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1)列当 干燥全草被白色柔毛。茎肥壮,肉质,表面黄褐色或暗褐色,具纵皱纹。鳞片互生,卵状披针形,先端尖,黄褐色皱缩,稍卷曲。花序顶生,长7-10cm,黄褐色,花冠筒状,蓝紫色或淡紫色,略弯曲。蒴果卵状椭圆形,长1cm。气微,味微苦。

(2)黄花列当 被短腺毛。花**,花柱较花冠稍长。余同列当。

均以干燥、茎肉质、粗壮、黄褐色者为佳。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归肾;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强筋骨;润肠。主肾虚阳痿;遗精;宫冷不孕;小儿佝偻病;腰膝冷痛;盘骨软弱;肠燥便秘;外用治小儿肠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浸洒。外用:适量,煎汤洗。

注意阳虚火旺者慎服。

各家论述

1.《开宝本草》:主男子五劳七伤,补腰肾,令人有子,去风血。

2.《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治疟疾。

3.《河北药材》:治神经错乱。

4.《陕西中药志》:治遗精,膀胱炎。

5.《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补肾。治腰膝冷痛,阳痿,遗精;外用洗脚,治小儿久泻。

摘录《中华本草》

你好,农学博士教种植 为您解答。

菟丝子属于一种危害性很强的寄生性植物,又被叫做无根草、黄丝,旋花科菟丝子属,1年生的草本植物。菟丝子的叶片往往退化成鳞片状,细胞没有叶绿体,主要依靠茎蔓攀爬,依附寄主植物,在接触寄主的部位长出尖刺,并戳入寄主韧皮部,以便吸取营养,完成自己的生长,造成寄主植物从枝杆开始枯死。

一、菟丝子简介

1、形态特征

菟丝子严格来说,是一种种子植物,主要有日本菟丝子、啤酒花菟丝子、中国菟丝子、南方菟丝子等种类。这类植物以种子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的夏天萌芽长出棒状幼苗,待长到9-15厘米时,前端开始旋转,碰到寄主植物即行缠绕迅速产生吸根与寄主紧密结合,后根及茎基部即枯死与土壤脱离,主要依靠吸根从寄生体内吸取营养维持自身生活。菟丝子的幼茎不断伸长分枝向周围缠绕,先端会与寄生茎接触处不断形成吸根,不断分枝延长,进而形成一蓬无根藤,并多生长于杂草、灌木丛生以及土壤潮湿的地块,主要为害林木、果树、经济作物等。

2、种类

在我国,最常见的菟丝子种类为日本菟丝子和中国菟丝子2种。日本菟丝子的茎特别粗壮,直径在2-3毫米,黄白色,具有凸起紫斑,线状,多分枝。菟丝子的花序穗状,花冠钟状,呈现白色。果实为蒴果,近球形,里面含有1粒-2粒种子。中国菟丝子的茎纤细,直径一般在1毫米以下,颜色为**。花侧生,簇生呈小伞形或小圆伞形,花冠颜色为白色,壶形。果实为蒴果,内有2粒-4粒种子。

3、为害症状

菟丝子无根、无叶或叶退化,缠绕生长,蔓延迅速,断茎可以形成吸根后继续生长。花为粉红色,果实为球状,每一棵菟丝子可以产生5000-6000粒种子,在土壤中能够存活数年之久。菟丝子的寄主广泛,主要以木本植物为主,也会危害草本植物。菟丝子的蔓延速度极快,主要危害幼苗、幼树和灌木,但不会危害老化的树皮,高大树木还会通过根际萌蘖小枝或依靠其它寄主作为桥梁向上蔓延。

4、危害特点

菟丝子的寄主范围很广,主要寄生在豆科、菊科、蓼科、蔷薇科等木本和草本植物上。菟丝子的寄主多为天然草地牧草,其中对豆科、菊科、藜科牧草的危害率高。菟丝子对植株的侵染是通过对整个植株缠绕使其受害。菟丝子对寄主植物的危害严重,被菟丝子缠绕的寄主长势衰弱,常常表现为萎蔫、发黄、矮小,会导致不能正常结实,直至死亡。菟丝子的蔓延性强,由单一植株向四周蔓延,一棵植株被菟丝子的茎缠绕,周边植株也会被菟丝子新生的茎缠绕。

二、菟丝子的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

菟丝子主要依靠种子进行繁殖和传播,夏、秋两季是菟丝子生长的高峰期。当寄生关系建立之后,菟丝子就和寄主植物的地下部分脱离,茎继续生长并不断进行分枝,直至覆盖整个寄生植物的树冠。一般情况下,夏末开花,秋季结果,成熟后的蒴果破裂散出种子,最终落地越冬。针对菟丝子的危害特点,我们可以采取物理方法进行防治。

2、药剂防治

对于发生在杂草灌木丛中的菟丝子,我们可以喷洒敌草晴或2%-3%五氯化酚钠盐进行防治,喷药前打断菟丝子茎,防治效果更好。在菟丝子的出土期,地面喷施40%地乐安1000倍液,能够有效清除林地中的种子。

3、严格植物检疫

在植物调运时,严防病发区的种子传播至无病区。病发区的种子在调运时需进行过筛检验,苗木或带根茎叶土的大树取样品直接检验,以有效切断菟丝子跨地区传播途径。

4、人工清除

及时清除地面杂草及攀缘性寄主植物,可以减少中间寄主。春末夏初,我们要认真检查苗木,一经发现立即铲除,或连同寄主受害部位一起剪除。在菟丝子缠绕寄主植物之后,人为地将菟丝子从寄主上清除,剥离得越干净,防治就越彻底。菟丝子的断茎还具有发育成新植株的能力,所以剪除必须彻底,剪下的茎段也不能随意丢弃,需要集中深埋或送垃圾场进行焚烧处理,尤其是春末夏初的时候。

5、作为药用植物开发利用

菟丝子味辛、甘,性微温,归肝、肾、脾经,气和性缓,能浮能沉,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健脾固胎的医药价值。在秋季种子成熟时,连同寄主植物一起割下,晒干打下种子,筛去杂质后可作为中药用菟丝子,这样能变废为宝,可以获得经济效益。

结语:菟丝子的生命力极强,繁殖速度快,传播迅速,往往给当地农业经济作物构成重大威胁,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除治菟丝子,以实现全面有效遏制菟丝子的滋生蔓延。

我家里种植的这种植物大家认识吗?它是一种农副产品,也是一种地道的草药,艾草!

我选择种植的田是以前是种稻谷的,后来荒废了两三年,然后又把它重新的种植艾草,没有打除草剂。在以前荒废的时候,也没发现有那个兔丝子,自从把那个艾草种上了,菟丝子就自己出现了!

刚开始也不以为然,觉得这个东西长得挺漂亮的,也挺好玩的,**的。也从来没见过的东西,觉得很稀奇,就随它长吧。

长了很大一片,随着时间的加长,兔丝子长得越来越大了,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状了。一对比发现我的艾草越来越黄了,越来越矮小了。

可以明显的看得出来,长的兔丝子的艾草长势比较差。而没有兔丝子指的地方长得高大,叶子也很轻,产叶量也很高。

就是兔丝子在哪个地方长,它就吸哪寄生主的营养,慢慢的寄生主就会变得营养不良枯萎。

所以这东西看见他了还是趁早的把它拔掉,想要消灭它,我没有什么好办法,因为它和我们要种植的作物混合在一起,你一打草药,所有东西都没有了。

投鼠忌器啊。

所以就只能人工用手拔或者用锄头,没有其他的好办法。

最后发几张图给大家看一下菟丝子怎么和这个艾草搅和在一起。它们在一起难舍难分,你根本分不开,危害也是挺大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把它和正常的农作物分开,不让它危害农作物。

我以为正为这事儿发愁呢,艾草,因为它都减产量了。

回答完毕,我是老吴蕲艾!

菟丝子是营寄生的一种恶性杂草,不仅危害专家,而且连路边花草树木也不放过。

要想了解菟丝子的危害,首先得了解菟丝子的生物学特性。

菟丝子无根无叶,并不是说菟丝子本身没有根和叶,在最开始菟丝子的种子萌发时候,还是有根的,随着缠绕茎的出现,菟丝子附着在一株植物上,然后生长出吸器,吸附在缠绕的植物身上,开始吸收植物的营养。这就是传说中的懒癌患者,也是典型的寄生型植物。菟丝子的缠绕茎是金**的,非常漂亮,而且常常簇生。由于并不需要自己进行光合作用,于是经过长期的进化,菟丝子的叶片就退化了,形成了小铃片。其花朵很多,蒴果近球形。最先认识菟丝子也因为它常常伴随着大豆等豆科植物的生长,种子小而多,容易在豆科植物中混收。所以,在后续的种植过程中就很难把菟丝子清除干净了。

那菟丝子的危害是什么呢?

从表现上来说,就是通过吸器吸取宿主的水分和养分,由于生长能力强,可以很快覆盖整个植物的冠层,严重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植株瘦小,叶片变黄凋萎,严重时枯死;还会刺破并损伤宿主的维管束和筛管,造成输导组织损伤,进而导致植物病原体和病毒趁虚而入,引起植株病害发生。

防治措施:

第一、精选种子,避免菟丝子种子的混入。

第二、深翻耕。菟丝子种子小,深翻耕会是其种子深埋,抑制其萌发。

第三、使用真菌性除草剂——鲁保1号生物制剂,这种药剂对菟丝子具有特异性,不会影响其他作物,一般配制100-200倍液,充分搅拌,并用纱布过滤1次,利用滤液(每毫升含孢子2000万 3000万个)喷雾,只对有菟丝子的地方喷药。每667平方米用2 2.5升,于雨后或傍晚或阴天喷洒,隔7天1次,连续防治2 3次。喷药时2人操作,1人在前边先用树条将菟丝子发生处抽打几次,造成伤口,另1人随后喷药,因有了伤口利于真菌孢子从伤口侵入,提高防效。要避开中午高温或在干旱条件下施药。

第四、化学防治。喷施2%扑草净,或者草甘膦,杀死周边杂草,使其无处可寄生,自然枯萎。

第五、人工拔除。如果以上方法都解决不了,可以采取人工拔除的方法,经济、简单、有效。

希望以上能容对你能有所帮助。

我是在下乡当知青时,认识菟丝子的,当地的农民称为“黄藤”。

这物橙**,如丝线一般,专门缠绕在豆类或其他植物上,生长力极其顽强,即不怕涝,也不惧旱。尤其是缠绕在豆子杆上的菟丝子,就象一个“吸血鬼”一样,把那黄豆“折磨”的“骨瘦如柴”。每年就是因为菟丝子泛滥成灾,才造成了黄豆的大量减产,让农民苦不堪言。

危害

菟丝子本身是药用植物,但它又对多种药用植物造成病害。受菟丝子危害的药用植物主要有白术、牛膝、黄芩、桔梗、柴胡、荆芥、紫苏、佩兰、菊花、凤仙花、蔓刑子、鸡冠花、夜来香、月季、沙菀子、茼麻 荞麦、本槿、杜鹃、蔷薇、六月雪、桂花、丹参、灵香草、龙胆、罗勒、夹竹桃等。药用植物受害后,植株生长衰弱,叶片变黄,严重者桔死。

防治

1 播种前,将种子筛选,浦除混^的菟丝子种子。

2 对菟丝子危害严重的地块,可与地黄及禾本科作物轮作,并结合深耕土地,将菟丝子种子深埋。

3 经常到田问检查,发现菟丝子量少时可人工摘陈;量大且严重时,应在菟丝子开花前连同药材一起拔掉带出地外深埋。要清除彻底,否则留下部分断茎.仍会继续蔓延危害。

4 使用的有机肥料,一定要经过高温腐熟处理。

5 浅锄地表,破坏幼苗。在上一年发生菟丝子的地块,当菟丝子出苗时,拽锄地面,减轻菟丝子发生。

6 在菟丝子蔓延初期,擞施 鲁保一号”生物农药。用量:喷粉每亩用土制荆1 5—25kg;喷雾为每亩用工业产品0 25—0.4kg、土制品0 75—1kg、兑水100k异。“鲁保一号”是真菌,它能使菟丝子生炭疽病而死亡。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在喷洒“鲁保一号”生物农药时,应注意如下事项:① 适时喷药。菟丝子蔓延初期抗茁力弱.防治省工、省药、效力高。葫粉和菌液不得在日光下曝聒,应随配随用。喷药时应选择阴天和湿度大的天气。田闻湿度大(相对湿度90% 一100% )、气温在25—28 时,有利于“鲁保一号 的孢子萌发侵入。明天或小雨天气,可全天喷药。晴天时应在早晨或下午4点以后喷药。② 插好标记。在喷药前普遍调查。在有菟丝子的地方插上明显标记。并在喷药前将菟丝子用竹竿挑伤,有了伤口,“鲁保一号”易从伤口侵入。最好分批分期进行喷雾。③ 注意药剂使用浓度。菟丝子发生韧期,药液括孢子的浓度3000万个/ml,发生盛期5000万个/ml。具体详见产品说明书。④ 配制药液时,应先将苗粉装在纱布袋内,放少量清水浸泡10-15分钟.用手揉搓,反复多改,把孢子洗到水中,直到洗出的溶液是清水时为止。但水的用虽不应超过应配制的倍数。将儿欢洗出的孢子藏捏合后,加足水量。再接药藏数量加入0.1% 洗衣粉.即配制完成。⑤ 防治次数。防治次数多少,视天气状况而定。若喷药时湿度大,质药1—2欢即可,若喷药时天气干燥或菟丝子发生严重,应喷药3—4次。两次间隔时问咀7天左右为宜。⑥ 喷雾器要洗刷干净,尤其是喷过石琉合剂、波尔多液等杀菌剂的喷药器.以免影响防除效果。⑦ 对于术本药用植物,在菟丝子种子萌发高峰期,可地面喷1.5%五氯酚铺或2%扑草净液,以后每隔20—25天喷1次。共喷3-4次,彻底杀死幼苗。

菟丝子是类缠绕草本或木本植物营寄生生活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已退化,叶片退化为鳞状片,茎为**丝状物,纤细、肉质,茎缠绕后长出吸器,借助吸器固着寄主,吸收寄主的养料,水分和同化物,致使寄主生长不良,甚至成片死亡。

菟丝子寄主范围较广,可寄生于豆科、茄科、蔷薇科等多种木本和草本植物,苗木和花卉均可受菟丝子寄生危害,而且危害重,繁殖扩散蔓延速度快。

菟丝子主要以种子进行繁殖和传播,夏秋季是菟丝子生长高峰期,当寄生关系建立后,菟丝子就和它的地下部分脱离,茎继续生长并不断分枝,以至覆盖整个树冠,夏未开花,秋季陆续结果,成熟后蒴果破裂散出种子,落地越冬。

另外菟丝子除本身有害外,还能传播病原菌和病毒,引起植物的病害

菟丝子危害:菟丝子主要以种子和断茎的方式传播,同时还具有“泛寄生”的特点。它所寄生的植物范围很广,般在大豆田里多见。多种植物可以供其寄生。植物被寄生后,不仅产量减少,品质降低,而且有可能被传染植物病毒。

危害对象、杜鹃花、蔷薇、六月雪、牡丹、珊瑚树、冬青、女贞、马铃薯、花生、‘豆科牧草等旱地作物。

危害症状:种子萌发时幼芽无色,丝状,附着在土粒上,另一端形成丝状的菟丝,在空中旋转,碰到寄主就缠绕其上,在接触处形成吸根,进入寄主组织后,部分细胞组织分化为导管和筛管,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吸取寄主的养分和水分。此时初生菟丝死亡,上部茎继续伸长,再次形成吸根,茎不断分枝伸长形成吸根,再向四周不断扩大蔓延,严重时将整株寄主布满菟丝子,使受害植株生长不良,也有寄主因营养不良加上菟丝子缠绕引起全株死亡。一旦发现要及时治理,如不治理给农民造成极大的损失。

菟丝子危害:菟丝子主要以种子和断茎的方式传播,同时还具有“泛寄生”的特点。它所寄生的植物范围很广,在新疆仅田野菟丝子就有100多种植物可以供其寄生。植物被寄生后,不仅产量减少,品质降低,而且有可能被传染植物病毒。

危害对象:木槿、杜鹃花、蔷薇、六月雪、桂花、牡丹、珊瑚树、鸡爪槭、冬青、女贞、马铃薯、花生、胡麻、苎(zhu)麻和豆科牧草等旱地作物。

危害症状:种子萌发时幼芽无色,丝状,附着在土粒上,另一端形成丝状的菟丝,在空中旋转,碰到寄主就缠绕其上,在接触处形成吸根,进入寄主组织后,部分细胞组织分化为导管和筛管,与寄主的导管和筛管相连,吸取寄主的养分和水分。此时初生菟丝死亡,上部茎继续伸长,再次形成吸根,茎不断分枝伸长形成吸根,再向四周不断扩大蔓延,严重时将整株寄主布满菟丝子,使受害植株生长不良,也有寄主因营养不良加上菟丝子缠绕引起全株死亡。

菟丝子是一种寄生植物,我们这经常生长在大豆田里,它生命力旺盛,寄生方式很特殊,它遇到合适的寄主之后,会将自己的吸根伸进寄主的组织,然后开始吸收寄主的养分,是一种非常恶性的寄生性杂草,被称为“植物吸血鬼”,听这个名字就很恐怖。

菟丝子

危害范围非常广,比如大豆、苜蓿、苦菊菜、苹果等数千种植物。

繁殖能力非常强,一株能生种子2500粒左右,甚至产生上万粒种子。

生命力非常顽强,被侵害过的土地,一旦有种子留下,就可能会再次爆发呀,它的种子有休眠特性,多年后也发芽,难以根除。

生长速度非常快,会造成寄主叶片被覆盖,影响正常的光合作用,并且它吸取寄主的养分,造成寄主生长不良,它还会引起传染性病害,严重时造成寄主死亡。

菟丝子是是一年生寄主缠绕草本植物,其根已退化,叶片退化为鳞状片,茎为**丝状物,纤细、肉质,茎缠绕后长出吸器,借助吸器固着寄主,吸收寄主的养料,水分和同化物,致使寄主生长不良,甚至成片死亡。

菟丝子寄主范围较广,可寄生于豆科、茄科、蔷薇科等多种木本和草本植物,苗木和花卉均可受菟丝子寄生危害,而且危害重,繁殖扩散蔓延速度快,是一种检疫性有害生物。

菟丝子主要以种子进行繁殖和传播,夏秋季是菟丝子生长高峰期,当寄生关系建立后,菟丝子就和它的地下部分脱离,茎继续生长并不断分枝,以至覆盖整个树冠,夏未开花,秋季陆续结果,成熟后蒴果破裂散出种子,落地越冬。

针对菟丝子的危害特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治控制菟丝子危害。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706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