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水稻抽穗不养花不灌浆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二氯喹啉酸药害?有什么解决办法?

 造成水稻空秕粒的原因比较复杂,总的来说有内因和外因两大原因。

水稻抽穗不养花不灌浆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二氯喹啉酸药害?有什么解决办法?

1、内因形成水稻空壳的内因,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抽穗前雌雄性器官发育不全,不能完成受精过程,以致形成空壳。二是抽穗扬花时,雌雄性器官不能协调,不能受粉而形成空壳。形成秕粒的内因主要是由于穗部谷粒营养供应不良,致使子房或胚乳中途停止发育而造成秕粒。

2、外因形成水稻空秕粒的外因比较复杂,有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在气候条件方面,温度、湿度、光照和风等气象因素,对空秕粒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响。水稻抽穗开花时间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在20℃以下的低温,都不能完成受精过程,形成空壳。但遇到35℃以上高温,同样对受精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空壳率会大量增加。光照对空秕粒的形成影响也较大,由于米粒中的干物质95%以上来自光合作用的产物,在抽穗结实期间,阴雨天多,日照不足,就会增加空秕粒。湿度和风速对空秕粒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水稻开花受精最适宜的湿度为70-80%,气候太干燥对受精不利,容易形成空壳。但开花期间大雨或连日阴雨,湿度过大,也会影响受精和结实,形成空秕粒。

此外,栽培条件不当也会影响空秕粒的形成。幼穗分化期施用氮肥过多,叶片含氮高,不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使空秕粒增加。抽穗前期氮肥不足,抽穗叶片早衰,也会增加空秕粒,导致减产。除氮肥外,水稻生育期间如缺少磷钾营养,同样会影响光合作用和生理机能的衰退,增加空秕粒。在灌溉方面,如抽穗开花期缺水,造成受精结实不良,就会增加空秕粒。稻田排水不良,或长期深灌水,会引起黑根,中期晒田时间过长、过重,后期断水过早,促使早衰,增加空秕粒。密植不合理,封行过早,通风透光差,或受病虫为害,防治不及时,也会使空秕大量增加,造成严重减产。

这样建议明年多上有机肥,孕穗期间喷施磷酸二氢钾加硼肥可以减轻这病害。

水稻开花授粉后到齐穗期便进入灌浆期。

水稻扬花期一般是一个星期左右。

晴天水稻在上午9点后扬花,下午2点前收花。早稻和中稻开花时间大多在上午8时至下午1时,9~11时为开花盛期;单季晚稻和双季晚稻开花大多在上午9时至下午2时,10~12时为开花盛期。

灌浆期是农作物的一个生长时期,即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蛋白质和积累的有机物质通过?同化作用将它们储存在籽粒里的一个阶段。

扩展资料:

水稻灌浆期是指从扬花结束到籽粒成熟的一段时间。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此时是受精卵发育形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的过程。从生产角度看,此时是最终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生产上此时要保证有充足的光合面积和通畅的物质运输渠道。

灌浆期的长短和品种、气候有紧密的关系。一般南方早稻,从齐穗到收获,大概要30天,而灌浆时间大概为10-15天。杂交中晚籼,相对而言要长一些,灌浆结束在齐穗后25-35天。而北方的粳稻,灌浆期甚至超过40天。

水稻灌浆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田间管理应以养根保叶、防止早衰、提高光合效率、促进灌浆、提高结实率和粒重为目标。

补施粒肥看苗、看田、看天施用粒肥。叶色偏黄、剑叶短小的应补施,叶色浓绿、剑叶肥大的不施;瘦田补施,肥田不施;晴天多的补施,阴雨天多的不施。一般在破口期每亩施尿素2~3公斤为宜。

百度百科-灌浆期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707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