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步洲多大了
刘步洲
刘步洲,园艺教育家,蔬菜专家。长期从事蔬菜保护地栽培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中国农业高等院校率先开设“蔬菜保护地栽培学”和“设施园艺学”课程;主编中国第一部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蔬菜保护地栽培》,为中国培养了一批蔬菜人才;积极参与并筹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对中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文名:刘步洲
别名:伯华
出生地:河北省唐山丰南县
出生日期:1923年5月15日
职业:园艺教育家,蔬菜专家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农学院
代表作品:《蔬菜保护地栽培》
人物经历
刘步洲,字伯华。
1923年5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丰南县。
1942-1946年北京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毕业。
1947-1948年北平农林实验所技士。
1949-1950年河北省保定农事试验场技术员。
1950-1951年河北省高级农业学校教员。
1951-1954年北京农业大学农场技士、园艺系助教。
1954-1993年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1981-1989年任海淀区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
主要论著
1刘步洲等.北京郊区阳畦栽培.北京:农业出版社,1956
2刘步洲主编.蔬菜栽培学(保护地栽培).北京:农业出版社(1961,1980,1989共三版)
3刘步洲.北方蔬菜.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8
4刘步洲参编.中国蔬菜栽培学(主编其中第三篇保护地栽培).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5刘步洲参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
6刘步洲参译.蔬菜生物生理学基础.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7刘步洲,刘宜生,安志信等译.营养液栽培大全.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9
8刘步洲,聂和民,张福墁.塑料大棚的结构与性能.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9刘步洲译.果菜保护地栽培变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天津农业科学.1980(2)
10刘步洲译.地温对果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天津农业科学.1980(2),等等。
园艺贡献
刘步洲到北京农业大学任教不久,适逢农业部组织有关人员对中国农业及农民经验进行调查,他积极参与了这一活动,深入北京市郊区农村、农户,进行调查研究。中国蔬菜保护地栽培有悠久的历史,2000多年前农民就利用温泉水做温室热源种植黄瓜,在冬季获得产品。刘步洲对中国农民的智慧和成果十分重视,他参加并负责调查北京郊区的蔬菜保护设施如阳畦、北京温室(单屋面温室)等的结构、性能特点及栽培技术。为获得第一手材料,白天他在田间与农民一起劳动,晚上深入农户进行访问调查,请一些老农口授他们的宝贵经验,并加以记录、总结。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查,他得到了丰富的材料,回校后经仔细加工、整理,作为主编编撰了《北京郊区蔬菜栽培》一书,1956年由农业出版社出版,成为当时农业院校的师生和蔬菜生产人员主要的参考书,对中国尤其是北方的蔬菜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50年代,全国进行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以后,北京农业大学率先成立了蔬菜专业。刘步洲认为要解决蔬菜的周年均衡供应问题,必需大力发展蔬菜的保护地生产,这也是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经验,他克服种种困难,建立起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第一个“蔬菜保护地栽培教研室”,从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为新学科的建立做了大量工作。1958年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迁至海淀区东北旺马连洼,教学基地一片空白,在他的带领下,从零开始,建立起一栋栋北京改良式温室,阳畦、改良阳畦,风障畦等蔬菜保护设施,起到了试验、示范的作用,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在创建蔬菜保护地教学基地的同时,刘步洲还十分重视教材的建设,他主持组织了相关教材的编写工作。1961年8月出版了中国第一部,至今还是唯一的一部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蔬菜栽培学》(下卷)——《保护地栽培》,此书由刘步洲主编。1978年,仍在他的主持下,该书进行了全面修订,于1980年7月出版了《蔬菜栽培学》——《保护地栽培》的修订版。1987年在刘步洲组织领导下,该书进行了第二次修订,体现出农业工程的特色,内容也更加丰富。该书受到从事蔬菜保护地栽培教学、科研和生产工作者的欢迎,各高等农业院校的本科生、研究生一直作为主要教材或参考教材沿用至今。近30年来,这部专著一直在中国的蔬菜保护地栽培及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92年2月荣获农业部首届农科本科部级优秀教材奖。这是对刘步洲多年来为中国蔬菜保护地栽培学科发展所做贡献的最好评价。
教育贡献
刘步洲一生从事教学工作,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学生。他十分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一直坚持课堂教学,终生奋斗在教学第一线。就是在升为教授、年事已高,也坚持上讲台。自1951年到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任教后,他年年承担教学任务。他对教学兢兢业业,经常备课到深夜。由于他生产经验丰富,讲课理论联系实际,生动活泼,因而非常受学生欢迎。刘步洲虽然是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教授,但他从来不摆架子。在校内无论是研究生还是大学生的课程,他都一丝不苟。在校外,许多生产单位请他讲课,他有求必应。仅在1979年就到过13个大中城市做学术报告、专题讲座20多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北京农业大学从陕北迁回北京,昔日的蔬菜保护地教学用温室已面目皆非,只剩下框架,无法使用。当时刘步洲已年近6旬。为了创造教学条件,他和工人及年轻教师一起,起早贪黑修复温室。经过1个多月的艰苦劳动,破旧的温室焕然一新,大学生有了教学的现场,研究生有了试验的条件,刘步洲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当时刘步洲还担任蔬菜栽培教研室的主任,为恢复和重建蔬菜专业的教学基地,他到处奔波,争取经费,与全专业的教师们共同努力,终于使蔬菜栽培学和保护地栽培学的课程走上了正轨。在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后,刘步洲积极招收研究生。尽管当时经费不足,教学和科研条件还不完善,但他克服种种困难,勇挑重担,先后培养了9名硕士生,其中有7名出国深造,学有所成,目前已经是国内外设施园艺界的后起之秀。刘步洲对待学生和年轻教师十分关心。学生们毕业后在工作中遇到困难,请他去现场指导,他从不推辞。对于青年教师,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工作,他都大胆放手让助手去干,在问题面前,他主动承担责任,有了成绩却把助手推在前面。在他的培养下,年轻教师很快成为教学与科研的骨干力量。
如何降低蔬菜种植中的农药残留
1、花卉种植种植玫瑰不错,种一亩玫瑰一年可以净赚2.5万,既好看,又致富。根据农科院的王力老师多年对玫瑰市场的调查发现,鲜花市场上,玫瑰,是销量最大的花卉品种。一个十几二十平米的小花店,一年的玫瑰销售量,就达到20万枝。王老师给估算了一下,种植玫瑰,一亩温室,能种4500棵玫瑰。一年能产4到5茬,年产7到8万枝,大概纯收益为2.5万元。农业种植药材种植有人说种植金银花不错,省事,亩收入过万。经过调查发现,树形四季金银花苗木是目前国内金银花最优良的品种,易管理、易采收、产量高、树的寿命更是可以长达40年。这种品种管理好了当年每亩可以产干花20到30公斤,丰产期,每亩采收金银花干品200公斤以上,每年收益绝对在万元以上。当然了这是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如果农民朋友想要种植,可以多学习下这种金银花的种植技术。
2、蔬菜种植当前种植绿色有机蔬菜很流行。对此我们找到了很多种植有机蔬菜的农业大户,他们表示,有机蔬菜收购价格比普通蔬菜高30%以上,就像去年,有机绿菜花收购价每斤1到1.2元,普通菜花市场价每斤7毛钱左右。1年1亩地种植两茬绿菜花收获3500斤,中间再插一茬毛豆1000斤,每亩地收入一般能达到5000元左右,去掉物化成本,纯收入在3500元左右。绿色蔬菜一直象征着安全、健康、环保等,绿色蔬菜所富含的营养价值在很久以前就被认可,至今人们都在提倡要多吃一些绿色蔬菜,所以绿色蔬菜对身体的好处都是众所之知的事情,但是一点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那就是多吃绿色蔬菜相当于健身,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绿色蔬菜可以向身体免疫系统发出完全运作的讯号,因此,多吃绿色蔬菜等同健身,可以对抗疾病,蔬菜能提高免疫力。农业种植致富项目四:果树种植?果树种植在现在的市场上也是一个非常致富的市场,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要求有品质的生活,每天饭后水果养生有美容,市场上对水果的需求量增大了,因此选择果树种植项目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3、果树种植作为经济作物中效益比较高的一种行业,受到一些地区农民的欢迎,但要真正取得好的效果,还是要具体根据各地情况来看,总的来说,每一种果树品种都有他最适宜的生长区域,也就是说要选择你们当地最适合生长的果树品种,这个是首要的。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选择当地适合的品种,可以说成功一半。再者要根据自己当地市场情况,一般已经普遍种植的普通品种就不要发展了,量大价低,竞争没有什么优势。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选择果树种植致富投资有市场。可以选择一些名优新特品种来发展,市场价格高的品种,象南方香蕉柑橘,北方苹果梨子等大宗水果就不要发展了的,目前一个趋势就是第三代水果小杂果普遍效益比较高。
4、农业种植致富项目五:奶油草莓?奶油草莓是日本研发的新品种,三年前被引进到了国内。奶油草莓采摘期较长,从11月份可持续到来年的5月份。和普通的草莓相比,奶油草莓草莓每颗可以长到30~80克,不仅个头大,甜度也大大超过了普通草莓。一颗草莓最大能长到80克,售价达到3元,堪比500克鸡蛋的价格。
5、食疗菜。红叶菜作为一种食疗菜,能够满足人们的健康消费需求,在国外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国内也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红叶菜可以直接进入农贸市场、超市销售。除了销售鲜菜外,还可以将红叶菜深加工,提升其附加值,效益更可观。江苏扬州农民陆书永是当地有名的西瓜大王,他从日本引进红叶菜,将种子育苗后和西瓜进行套种,后和日本一家蔬菜株式会社签订了9年的合作协议。“去年,我共出口了40000千克红叶菜种子,每亩地的纯利在2000元左右,今年的订单增加到了500亩,以后还会更多。”陆书永高兴地说。栽培要点:保护地栽培:1月中旬播种,2月中旬定植,生长至6~7片叶开始采收。露地栽培:3月下旬育苗,4月下旬定植于露地,5月下旬开始采收。农村种植致富项目还有很多,不管你种植什么,都需要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方法,加大质和量的管理,有所付出必有所回报!
农药残留是指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后,在蔬菜、水果等食物、土壤和水中残留一些农药,我们食用后会直接危害我们的健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农药残留在蔬菜中很常见,那么种植蔬菜时如何减少农药残留呢?让让我们和校易搜一起了解一下吧。
1、减少农药使用量
在生产中积极开展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选择抗病、抗逆性强的蔬菜品种,可以减少农药使用和农药残留。如果在连作条件下容易发生病虫害,可以采取轮作,减少土传病菌在土壤中的积累。同时可以设置防虫网,通过人工构筑屏障将害虫挡在网外,达到防虫、减少农药用量、减少农药残留的目的。
2、合理选择农药
在选择低农药残留的农药时,首先要考虑农药残留时间长、最大农药残留低的品种。在低毒低残留农药可以t杀灭病虫害,要根据蔬菜品种选择毒性适中的农药,尽可能减少高农药的使用,同时要注意不要随意增加农药浓度和施药次数。
3、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
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是指从最后一次施药到农作物收获使用的期间,以及从施药到残留量减少到允许残留量的时间。由于各种蔬菜的生长和季节不同,各种农药的分解和消失也适当不同,施药后的安全间隔期也不同。因此,正确把握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对减少农药残留非常重要。应严格按照标签上的推荐用量使用,不得随意增加用量和使用次数,避免农药残留增加。
4、合理轮换混配药剂
不同蔬菜品种和生长阶段的抗药性不同。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农药会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因此,种植者应根据农药毒性、病虫害发生规律,结合气候和蔬菜生长期,轮换交替使用不同的农药,有利于保持农药的防治效果和使用寿命。农药要相互混合使用,不能盲目使用多种农药。混配后农药残留应低于单剂农药,防治效果应高于单剂农药。
以上是关于蔬菜种植中如何降低农药残留的介绍。希望能帮到你。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请关注我们。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709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