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人口密度怎么样
人口:约16.8万人
人口密度:417人/km2
岳阳市云溪区位于湖南省东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与临湘市接壤,西北与湖北省监利县隔江相望,南部与岳阳县和岳阳楼区毗邻。地处东经113°08′48″--113°25′30″,北纬29°23′56″--29°38′22″之间。1984年4月建区。1996年6月由北区更名为云溪区。面积388.2平方公里,辖4个镇、2个乡及1个农场、8个居委会、64个村、分场。境内驻有长岭炼油化工总厂、岳阳石油化工总厂、华能岳阳电厂等三家中央大型企业。107国道和京广铁路穿境而过,23.4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伴区而行。1998年全区总人口15.7万人,其中非农人口6.5万人。
云溪区属幕阜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貌多样、交相穿插,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表组成物质65%为变质岩。西北襟带长江23.4公里,沿江有大小湖泊10个,纳10余条溪港,均为滨江水系,水面超过万亩的有芭蕉湖、白泥湖。现有耕地8.5万亩、山地27.4万亩、养殖水域5.1万亩。
云溪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无霜期长,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盛产粮、棉、油、茶、菜、竹、木、果等农副产品,生猪、鲜鱼、禽蛋的油产量连年递增,名贵水产和湘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已探明矿产有钨、铜、石灰石、白云石等10余种。古镇陆城系公元994年建成的原临湘县治,历经千年。区内存有培风塔、寡妇矶、擂鼓台、五爪松、尚书墓、贞节牌坊等8处古建筑遗址。
建区以来,全区国民经济高速增长。1998年与1984年比:社会总产值由4.33万元上升到50亿元,增长125倍;其中工业产值由696万元上升到10.8亿元,增长154倍;农业产值由2294万元上升到1072亿元,增长6倍;财政收入由18.1万元上升到1.8亿元,增长6倍。云溪、路口两镇跨入省经济百强镇行列。全区小康验收达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质的变化。1989年的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标志着云溪区实现第一次转变,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更是云溪区经济的特色。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均递增速度突破了50%,初步形成了以建筑建材、化纤化工、食品加工和环保为主的支柱产业。全区6742家乡镇企业中,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24家,500万元以上的10家,200万元以上的16家。1998年全区乡镇企业实现产值44.2亿元,在全市综合评估中位居第一。区办企业从零起步,形成了创造5228万元产值的规模,整体扭亏为盈。部门企业100余家,道仁矶、松杨湖农场为主的万亩蔬菜基地,以路口、云溪镇、文桥乡为主的万亩瓜果基地,以云溪乡、文桥乡为主的万亩楠竹基础,以松杨湖、道仁矶、云溪乡为主的万亩养殖基地。养殖业发展尤为迅速,1998年全区发展生猪25.6万头,山羊1.2万头,水产品总量达1.05万吨,家禽214万羽,养殖业总产值达879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5%。特种养殖正在形成产业雏形,以正大一条龙为主体的家禽饲养以及以河蟹、河鳗、甲鱼、牛蛙为主体的特种水产养殖已基本形成规模。第三产业以水陆运输、集贸市场、仓储、房地产、邮电通讯、劳务输出、金融保险及石油为主,各类商业、运输、服务网点不断完善。1998年完成产值4.9亿元。民营企业发展较快。1998年全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2家,个体私营企业年产值100万元以上17家。随着商品生产的日益丰富,市场体系个体工商户由建区初的300户上升到4722户,从业人员由300名增加到8173名。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1998年年货物周转量510万吨公里,客运量达152.1万人次。
交通优势进一步拓展。京广铁路两个车站均已扩容,107国道扩建了一条汽车专用干线,新建和改造了3个千吨级专用码头、6个简易泊位、道仁矶、儒溪两座长沙汽车轮渡。电力枢纽得到改善。目前全区拥有11万伏变电站2个,3.5万伏变电站2个,总装机容量5.68万千瓦,年均用电量2901万千瓦/时。通讯条件实现新的跨越。到1998年底,全区已开通程控电话1.4万门,大哥大、BP机用户分别为2768户、4900户,数据用户16户,村村实现通电话。水利建设成绩显著。全区按久安工程标准加固一线长江大堤24公里。目前,共有小(I)型水库4座,小(II)型水库42座,山塘2690口,长沙大堤23.4公里,撇洪渠49.7公里,机埠286处。全区基本消灭了宜林荒山,荣获湖南省人民政府“绿化三湘贡献奖”。公用事业日趋完臻。区政府及各乡镇、场驻地均已开通自来水工程,其中投资440万元的双花引水工程使云溪区水质大力改善。新建液化汽站5座。文教设施基本配套。投入近3000万元建成了具有全省一流设施的市九中,基本消灭了中小学危房,实验教学达到省标。7个乡镇、场均开通了有线电视,农村广播进入了全省先进行列。全区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0.2%,有线电视用户达5100户。医疗条件得到改善。新建了人民医院、中医院等一批卫生设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已经形成,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1998年全区职工人平工资4750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380元。各类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人民安居乐业。
自然地理
云溪区地处岳阳市城区东北部、长江中游南岸,西濒东洞庭湖,东与临湘市接壤,西北与湖北省监利县、洪湖市隔江相望,南部与岳阳楼区和岳阳县毗邻。总面积388.3平方公里,其中城镇面积52平方公里。
云溪区属幕阜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貌多样、交相穿插,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境内最高海拔点为云溪乡上清溪村之小木岭,海拔497.6米;最低海拔点为永济乡之臣子湖,海拔21.4米。一般海拔在40—60米之间。地表组成物质65%为变质岩,其余为沙质岩,土壤组成以第四纪红色粘土和第四纪全新河、湖沉积物为主。第四纪红色粘土主要分布在境内东南边,适合林、果、茶等作物开发。第四纪全新河、湖沉积物主要分布在西北长江沿线,适合水稻、瓜菜等作物种植。
全区水域宽广,有河、有湖,水运优势十分突出,除道仁矶汽车轮渡码头、沙窝(石油)和铜鼓山(矿石)两个3000吨级专用码头外,另有擂鼓台、象骨港、滨江、新巷、儒溪等8个简易码头有待开发升级。区境内西南角还有国家对外贸易港口之一的城陵矶港。
云溪区位于东经113°08′48″至113°23′30″、北纬29°23′56″至29°38′22″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无霜期长。年日照1722—1816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13.7千卡/cm2;一月平均气温约4.3℃,七月平均气温约29.2℃;年平均气温16.6—16.8℃,无霜期258—278天;年降雨日141—157天,降水量1469mm。
云溪区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盛产粮、棉、油、茶、菜、竹、木、果等农副产品,生猪、鲜鱼、禽蛋的油产量连年递增,名贵水产和湘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云溪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供开发利用,据初步勘探,有大理石2亿立方米,白云石3.5亿立方米,以及大量的石灰石、石英石、石棉等。
历史沿革
五代后唐清泰年间在陆城镇设立王朝场,宋淳化五年(994年)王朝场升为王朝县,宋至道二年(996)改名临湘县,自宋代起至1930年一直为临湘县治。
1984年4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从临湘县析出路口镇、路口乡、文桥乡、陆城镇、云溪乡、云溪镇等乡镇设立岳阳市北区,隶属岳阳市。1996年6月更名为岳阳市云溪区。
云溪区历史悠久。唐虞时期就有文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地,秦朝时属长沙郡管辖,汉代为下隽县地,晋朝为巴陵县地,明代正式建立云溪驿站。
五代后唐清泰年间在陆城镇设立王朝场,宋淳化五年(994年)王朝场升为王朝县,宋至道二年(996)改名临湘县,自宋代起至1930年一直为临湘县治。
1984年4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岳阳市北区,隶属岳阳市。1996年6月更名为岳阳市云溪区。现辖7个乡镇(云溪乡、云溪镇、路口镇、文桥镇、陆城镇、道仁矶镇、永济乡)、1个街道办事处(长岭街道办事处)、1个社区管理中心(巴陵石化云溪社区管理中心),共有65个村和13个居委会,725个村民小组。
经济概况
2004年综合实力情况
2004年,云溪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81亿元(不含驻区大厂),比上年增长13%,超年计划2.8个百分点;人均占有GDP突破1.2万元,居湖南省县(市)区第二位;一、二、三产业比例数为22.4: 42: 35.6;完成财政总收入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300万元,增长10.9%。
2004年工业经济状况
2004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6.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65亿元;特别是规模工业发展迅速,规模企业增至41家,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7.8亿元,比上年增长47.2%,增幅居全市第一。工业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至年底已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300多万元,平整土地近500亩,拉通道路近2000米,并配套了供水、供电、通讯和有线电视等设施,特别是成功引进15个项目入园,协议投资8.05亿元,其中已有华新水泥、中远化工、尤特尔生物化工、长科实业、岳阳博大、金茂泰科技6个项目按协议投资到位,总计完成固定资产投入2.2亿元。工业园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招商引资和厂地协作。2004年,引进外资960万美元,新上50个企业项目,还有浩润科技、兴岳公司等一批大厂改制、剥离企业来区注册落户,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增至41家,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2.15亿元。同时民营化步伐加快,积极组织企业与信贷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有15家企业签约,签约资金达1.193亿元,到位资金1.037亿元,并完成了3家企业扶持资金申报工作;投入3200万元,对泰亨源实业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进行了技改或扩建,引进技术或攻克技术难题10多项,还确定了湘诚碳素等16家区级重点扶持企业,推荐了洞庭水泥等3家企业为全市百强企业和泰亨源等12家企业为全市重点扶持企业。全区共完成非公有制经济产值、增加值分别为48亿元、1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4%、17.6%。
2004年农业发展状况
云溪区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降低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强,总投资327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正式启动,总面积5000亩的土地整理有序推进,沼气能源建设完成建池407个。种植业得到较快发展,水稻、蔬菜、油菜、湘莲、瓜果等产品在扩展规模的同时向优质化、高效化发展,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7500亩和产品认证9个,特别是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创近几年之最,面积突破10万亩,总产达到4230万公斤。
养殖业规模特色更趋明晰,生猪规模养殖呈快速发展之势,共有规模养猪户500户,出栏生猪22万头;肉鸡养殖在较快时间内走出了“禽流感”的影响,发展大户300户,出笼肉鸡380万羽;河蟹、肉兔、黑山羊等特种养殖方兴未艾,“白泥湖蟹”、“云昌鸡”已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为享誉大江南北的市场品牌。
完成新造林2万亩,退耕还林通过上级验收,兑现农民年度补助资金125万元。劳务经济迅速发展,农民务工收入有较大提高。2004年,全区农业总产值49700万元,比上年增6.6%;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3960元,实际增长340元。
行政区划
Yunxi Qu
430603
414003
区人民政府驻云溪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云溪区辖1个街道、5个镇、2个乡。
云溪镇
辖:上街、下街、洗马、南街4个居委会;镇龙、云丰2个村委会。
陆城镇
辖:陆城、新港2个居委会;新设、陆城、新港、香铺、钢铁、泾港6个村委会。
路口镇
辖:长岭、路口2个居委会;新合、新建、长岭、路口、南山、枧冲、牌楼、南太、新华、江湖、南岳、省塘12个村委会。
道仁矶镇
辖:道仁矶居委会;大田、基隆、泗泷、滨江、丁山、柳田、沙湾7个村委会。
文桥镇
辖:文桥居委会;文桥、小桥、荆竹、和平、望城、臣山、东风、黄皋、华新、姜畈、分水、金星、白荆13个村委会。
云溪乡
辖:坪田、桃李、建军、友好、青石、团结、荷花、建设、上清、下清、双花、八一、胜利、东风、新铺、滨湖16个村委会;杨旗湖、芭蕉湖、黄泥沟3个渔场。
永济乡
辖:永济乡居委会;擂鼓台、凌泊湖、杨树港、樟树、茅岭头5个村委会。
长炼街道
辖:向阳、洞庭、四化、南山、集贸、厂6个社区。
岳化社区
辖:汪家岭、安居园、胜利沟、金盆、青坡5个社区
2016年2月,云溪区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邮编是什么
东山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据东山瑶民间口传史料和《樊氏族谱》记载,东山瑶先民是原始的“土著”和祥庆公先自元末由江西迁居东山定居组成的族群。又据东山瑶《盘邓李归阴祭单》记载光绪至民国三年期间老人归阴祭祀云:“盘法团一双黄氏者三位家先祖坟一供度地主,行途社王庙以牲猪祭祀归安”;“盘法德家先祖坟安葬渭酸冲半领坪,行途社王庙以牲猪祭祀”;“邓妹耐家先祖坟葬永县管入油茶里田头平龙都地,平安社王庙以牲猪祭祀”。凭藉东山瑶中盘邓李氏瑶民《__李__祭_》记载透露的这一信息,说明东山瑶自元末进入东山不久便驯养东山猪,《__李__祭_》足可说明并资证东山瑶驯养东山猪的历史事实。以及从事东山瑶历史文化研究教授盘福东著作《东山瑶社会》一书中写道:“东山猪始养于明初”。都资证东山猪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1998年版全州县志记载,上世纪50年代,东山猪就已被县畜牧主管部门择优定为本地良种猪。上世纪70年代,经中国农业科学院鉴定为全国良种猪之一,并载入《中国良种猪》。
东山猪主要产于广西的全州县。产区多为沙壤土,江南多为红壤和黄壤,属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左右,冬夏温差较大。农作物一年二至三熟,以水稻为主,旱作物有薯类、大麦、小麦,大豆、花生、油菜、高粱、玉米、棉花等。物产丰富,素称“鱼米之乡”。粮食加工、制粉、酿造业发达,农副产品充足,四季青料和野草丰茂,为发展养猪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品种特征
东山猪头短宽,额部皱纹多呈菱形,皱纹粗深者称“狮子头”,头长直额纹浅细者称“万
字头”或“油嘴筒”;耳中等大、下垂。背腰较平直,四肢较结实,但常年圈养者多见卧系叉蹄。毛色为“两头乌,中间白”,即头、颈和臀、尾为黑色,黑白交界处有2~3厘米宽的黑皮着生白毛,称“晕带”,躯干、四肢为白色,额上有一小撮白毛,称“笔苞花”或“白星”,有的白毛延至鼻端称“破头花”,有的尾尖有白毛,少数猪躯干上有一、二块不定型的黑斑,称“腰花”或“点花猪”,头尾黑毛区较小,黑色区常以两额角为中心联于头顶,称“点头墨尾”。0数一般6~7对。
品种性能
东山猪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19.02公斤,体长132.29厘米,胸围114.86厘米,体高74.36厘米,成年母猪分别为:124.31公斤,129.30厘米,118.36厘米,66.40厘米。东山猪具有早熟易肥、骨细、瘦肉率较高、肉质细嫩等特点。但腿臀不够丰满,体质结构疏松。
东山猪
地域范围
东山猪原产于全州县东山瑶族乡,分布于全州县境内的东山乡、白宝乡、咸水乡、才湾镇、龙水镇、大西江镇、枧塘乡、石塘镇、安和乡、两河乡、凤凰乡、文桥镇、庙头镇、永岁乡、黄沙河镇、蕉江乡、全州镇、绍水镇等十八个乡镇。保护面积4022.19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7′~111°29′,北纬25°29′~26°23′。全县东山猪饲养量为17.73万头,母猪存栏1.52万头,年出栏肉猪7.1万头、小母猪5万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东山猪的形态特征具有地方特色,其体型特点:体躯高大,背腰平直,各部位结构匀称。胸宽深,腹大不拖地,四肢强健,立系。012-14个,少数16个,分布均匀,发育良好。头部清秀略长,面部平直,额略宽,有不规则皱纹,耳大下垂。躯干、四肢、尾端、鼻梁及鼻端为白色;头耳部、尾根及周围为黑色,简称为“四白二黑”,少数猪躯干有黑块。东山猪性情温驯,适应性好,抗病力强,耐粗饲。(2)内在品质指标:东山猪皮厚,肌肉脂肪含量高,背部瘦肉切面呈大理石状,肉质鲜美,风味独特。东山猪背最长肌水分含量60.4%~65.4%,灰分含量0.8%~1.06%,脂肪含量12.8%~13.4%,蛋白质含量19.6%~21.7%,膳食纤维含量0.15%~0.17%,氨基酸总量含量17.25%~18.86%,热量为873.4kJ/100g~945.4kJ/100g。(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5032)、《无公害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032)执行。
邮编:414000
岳阳市云溪区位于湖南省东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与临湘市接壤,西北与湖北省监利县隔江相望,南部与岳阳县和岳阳楼区毗邻。地处东经113°08′48″--113°25′30″,北纬29°23′56″--29°38′22″之间。1984年4月建区。1996年6月由北区更名为云溪区。面积388.2平方公里,辖4个镇、2个乡及1个农场、8个居委会、64个村、分场。境内驻有长岭炼油化工总厂、岳阳石油化工总厂、华能岳阳电厂等三家中央大型企业。107国道和京广铁路穿境而过,23.4公里的长江黄金水道伴区而行。1998年全区总人口15.7万人,其中非农人口6.5万人。
云溪区属幕阜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貌多样、交相穿插,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地表组成物质65%为变质岩。西北襟带长江23.4公里,沿江有大小湖泊10个,纳10余条溪港,均为滨江水系,水面超过万亩的有芭蕉湖、白泥湖。现有耕地8.5万亩、山地27.4万亩、养殖水域5.1万亩。
云溪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无霜期长,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盛产粮、棉、油、茶、菜、竹、木、果等农副产品,生猪、鲜鱼、禽蛋的油产量连年递增,名贵水产和湘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已探明矿产有钨、铜、石灰石、白云石等10余种。古镇陆城系公元994年建成的原临湘县治,历经千年。区内存有培风塔、寡妇矶、擂鼓台、五爪松、尚书墓、贞节牌坊等8处古建筑遗址。
建区以来,全区国民经济高速增长。1998年与1984年比:社会总产值由4.33万元上升到50亿元,增长125倍;其中工业产值由696万元上升到10.8亿元,增长154倍;农业产值由2294万元上升到1072亿元,增长6倍;财政收入由18.1万元上升到1.8亿元,增长6倍。云溪、路口两镇跨入省经济百强镇行列。全区小康验收达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质的变化。1989年的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标志着云溪区实现第一次转变,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更是云溪区经济的特色。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均递增速度突破了50%,初步形成了以建筑建材、化纤化工、食品加工和环保为主的支柱产业。全区6742家乡镇企业中,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24家,500万元以上的10家,200万元以上的16家。1998年全区乡镇企业实现产值44.2亿元,在全市综合评估中位居第一。区办企业从零起步,形成了创造5228万元产值的规模,整体扭亏为盈。部门企业100余家,道仁矶、松杨湖农场为主的万亩蔬菜基地,以路口、云溪镇、文桥乡为主的万亩瓜果基地,以云溪乡、文桥乡为主的万亩楠竹基础,以松杨湖、道仁矶、云溪乡为主的万亩养殖基地。养殖业发展尤为迅速,1998年全区发展生猪25.6万头,山羊1.2万头,水产品总量达1.05万吨,家禽214万羽,养殖业总产值达879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5%。特种养殖正在形成产业雏形,以正大一条龙为主体的家禽饲养以及以河蟹、河鳗、甲鱼、牛蛙为主体的特种水产养殖已基本形成规模。第三产业以水陆运输、集贸市场、仓储、房地产、邮电通讯、劳务输出、金融保险及石油为主,各类商业、运输、服务网点不断完善。1998年完成产值4.9亿元。民营企业发展较快。1998年全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12家,个体私营企业年产值100万元以上17家。随着商品生产的日益丰富,市场体系个体工商户由建区初的300户上升到4722户,从业人员由300名增加到8173名。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1998年年货物周转量510万吨公里,客运量达152.1万人次。
交通优势进一步拓展。京广铁路两个车站均已扩容,107国道扩建了一条汽车专用干线,新建和改造了3个千吨级专用码头、6个简易泊位、道仁矶、儒溪两座长沙汽车轮渡。电力枢纽得到改善。目前全区拥有11万伏变电站2个,3.5万伏变电站2个,总装机容量5.68万千瓦,年均用电量2901万千瓦/时。通讯条件实现新的跨越。到1998年底,全区已开通程控电话1.4万门,大哥大、BP机用户分别为2768户、4900户,数据用户16户,村村实现通电话。水利建设成绩显著。全区按久安工程标准加固一线长江大堤24公里。目前,共有小(I)型水库4座,小(II)型水库42座,山塘2690口,长沙大堤23.4公里,撇洪渠49.7公里,机埠286处。全区基本消灭了宜林荒山,荣获湖南省人民政府“绿化三湘贡献奖”。公用事业日趋完臻。区政府及各乡镇、场驻地均已开通自来水工程,其中投资440万元的双花引水工程使云溪区水质大力改善。新建液化汽站5座。文教设施基本配套。投入近3000万元建成了具有全省一流设施的市九中,基本消灭了中小学危房,实验教学达到省标。7个乡镇、场均开通了有线电视,农村广播进入了全省先进行列。全区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0.2%,有线电视用户达5100户。医疗条件得到改善。新建了人民医院、中医院等一批卫生设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已经形成,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1998年全区职工人平工资4750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380元。各类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人民安居乐业。
自然地理
云溪区地处岳阳市城区东北部、长江中游南岸,西濒东洞庭湖,东与临湘市接壤,西北与湖北省监利县、洪湖市隔江相望,南部与岳阳楼区和岳阳县毗邻。总面积388.3平方公里,其中城镇面积52平方公里。
云溪区属幕阜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地貌多样、交相穿插,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境内最高海拔点为云溪乡上清溪村之小木岭,海拔497.6米;最低海拔点为永济乡之臣子湖,海拔21.4米。一般海拔在40—60米之间。地表组成物质65%为变质岩,其余为沙质岩,土壤组成以第四纪红色粘土和第四纪全新河、湖沉积物为主。第四纪红色粘土主要分布在境内东南边,适合林、果、茶等作物开发。第四纪全新河、湖沉积物主要分布在西北长江沿线,适合水稻、瓜菜等作物种植。
全区水域宽广,有河、有湖,水运优势十分突出,除道仁矶汽车轮渡码头、沙窝(石油)和铜鼓山(矿石)两个3000吨级专用码头外,另有擂鼓台、象骨港、滨江、新巷、儒溪等8个简易码头有待开发升级。区境内西南角还有国家对外贸易港口之一的城陵矶港。
云溪区位于东经113°08′48″至113°23′30″、北纬29°23′56″至29°38′22″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无霜期长。年日照1722—1816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13.7千卡/cm2;一月平均气温约4.3℃,七月平均气温约29.2℃;年平均气温16.6—16.8℃,无霜期258—278天;年降雨日141—157天,降水量1469mm。
云溪区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盛产粮、棉、油、茶、菜、竹、木、果等农副产品,生猪、鲜鱼、禽蛋的油产量连年递增,名贵水产和湘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云溪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供开发利用,据初步勘探,有大理石2亿立方米,白云石3.5亿立方米,以及大量的石灰石、石英石、石棉等。
历史沿革
五代后唐清泰年间在陆城镇设立王朝场,宋淳化五年(994年)王朝场升为王朝县,宋至道二年(996)改名临湘县,自宋代起至1930年一直为临湘县治。
1984年4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从临湘县析出路口镇、路口乡、文桥乡、陆城镇、云溪乡、云溪镇等乡镇设立岳阳市北区,隶属岳阳市。1996年6月更名为岳阳市云溪区。
云溪区历史悠久。唐虞时期就有文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地,秦朝时属长沙郡管辖,汉代为下隽县地,晋朝为巴陵县地,明代正式建立云溪驿站。
五代后唐清泰年间在陆城镇设立王朝场,宋淳化五年(994年)王朝场升为王朝县,宋至道二年(996)改名临湘县,自宋代起至1930年一直为临湘县治。
1984年4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岳阳市北区,隶属岳阳市。1996年6月更名为岳阳市云溪区。现辖7个乡镇(云溪乡、云溪镇、路口镇、文桥镇、陆城镇、道仁矶镇、永济乡)、1个街道办事处(长岭街道办事处)、1个社区管理中心(巴陵石化云溪社区管理中心),共有65个村和13个居委会,725个村民小组。
经济概况
2004年综合实力情况
2004年,云溪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3.81亿元(不含驻区大厂),比上年增长13%,超年计划2.8个百分点;人均占有GDP突破1.2万元,居湖南省县(市)区第二位;一、二、三产业比例数为22.4: 42: 35.6;完成财政总收入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6.6%;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300万元,增长10.9%。
2004年工业经济状况
2004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6.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4.65亿元;特别是规模工业发展迅速,规模企业增至41家,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7.8亿元,比上年增长47.2%,增幅居全市第一。工业园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至年底已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300多万元,平整土地近500亩,拉通道路近2000米,并配套了供水、供电、通讯和有线电视等设施,特别是成功引进15个项目入园,协议投资8.05亿元,其中已有华新水泥、中远化工、尤特尔生物化工、长科实业、岳阳博大、金茂泰科技6个项目按协议投资到位,总计完成固定资产投入2.2亿元。工业园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招商引资和厂地协作。2004年,引进外资960万美元,新上50个企业项目,还有浩润科技、兴岳公司等一批大厂改制、剥离企业来区注册落户,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增至41家,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2.15亿元。同时民营化步伐加快,积极组织企业与信贷部门召开联席会议,有15家企业签约,签约资金达1.193亿元,到位资金1.037亿元,并完成了3家企业扶持资金申报工作;投入3200万元,对泰亨源实业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进行了技改或扩建,引进技术或攻克技术难题10多项,还确定了湘诚碳素等16家区级重点扶持企业,推荐了洞庭水泥等3家企业为全市百强企业和泰亨源等12家企业为全市重点扶持企业。全区共完成非公有制经济产值、增加值分别为48亿元、1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4%、17.6%。
2004年农业发展状况
云溪区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降低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强,总投资327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正式启动,总面积5000亩的土地整理有序推进,沼气能源建设完成建池407个。种植业得到较快发展,水稻、蔬菜、油菜、湘莲、瓜果等产品在扩展规模的同时向优质化、高效化发展,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7500亩和产品认证9个,特别是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创近几年之最,面积突破10万亩,总产达到4230万公斤。
养殖业规模特色更趋明晰,生猪规模养殖呈快速发展之势,共有规模养猪户500户,出栏生猪22万头;肉鸡养殖在较快时间内走出了“禽流感”的影响,发展大户300户,出笼肉鸡380万羽;河蟹、肉兔、黑山羊等特种养殖方兴未艾,“白泥湖蟹”、“云昌鸡”已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为享誉大江南北的市场品牌。
完成新造林2万亩,退耕还林通过上级验收,兑现农民年度补助资金125万元。劳务经济迅速发展,农民务工收入有较大提高。2004年,全区农业总产值49700万元,比上年增6.6%;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3960元,实际增长340元。
行政区划
Yunxi Qu
430603
414003
区人民政府驻云溪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云溪区辖1个街道、5个镇、2个乡。
云溪镇
辖:上街、下街、洗马、南街4个居委会;镇龙、云丰2个村委会。
陆城镇
辖:陆城、新港2个居委会;新设、陆城、新港、香铺、钢铁、泾港6个村委会。
路口镇
辖:长岭、路口2个居委会;新合、新建、长岭、路口、南山、枧冲、牌楼、南太、新华、江湖、南岳、省塘12个村委会。
道仁矶镇
辖:道仁矶居委会;大田、基隆、泗泷、滨江、丁山、柳田、沙湾7个村委会。
文桥镇
辖:文桥居委会;文桥、小桥、荆竹、和平、望城、臣山、东风、黄皋、华新、姜畈、分水、金星、白荆13个村委会。
云溪乡
辖:坪田、桃李、建军、友好、青石、团结、荷花、建设、上清、下清、双花、八一、胜利、东风、新铺、滨湖16个村委会;杨旗湖、芭蕉湖、黄泥沟3个渔场。
永济乡
辖:永济乡居委会;擂鼓台、凌泊湖、杨树港、樟树、茅岭头5个村委会。
长炼街道
辖:向阳、洞庭、四化、南山、集贸、厂6个社区。
岳化社区
辖:汪家岭、安居园、胜利沟、金盆、青坡5个社区
2016年2月,云溪区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03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