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怎么种出来的?怎么提高品质
清明前后是采摘茶叶的好时节,茶叶是我国非常好喝的饮品原料,有消炎,美容保健的功能。
我们知道茶叶是长在茶树上的,如果想获得茶叶,就要栽种茶树。
那么茶树怎么种?种植过程中怎么管理?下面一起来了解茶树种植方法技术。
1、土地整理
茶叶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种植的土地要深翻两到三次,一般最少要翻到一尺深左右。
然后把肥料全部撒到深翻后的土地上,可以用农家养的鸡粪、猪粪、羊粪撒施。
另外把地里的一些草根石头都清理掉,并且要把清理完的土地都整成埂状,利于浇水。
2、茶苗管理
茶叶的幼苗在种植的时候非常怕冻,可加一些甘草保温。
也可以用塑料泡膜覆盖保温,让幼苗快速生长,并且在种植幼苗以后要浇水。
这样会对幼苗的成长非常有好处。
3、茶叶施肥
给茶施肥不要施的太多了,一年最多三次肥。
也就是春茶肥、夏茶肥、秋茶肥。
每次施肥都已氮肥为主。
而这三次肥又以春茶肥最为重要,春茶肥的施肥标准,大约是每亩茶田施尿素肥50~70千克,如果是碳酸氢铵的话,每亩大约100~140千克。
一般来说,碳酸氢铵在茶叶行间挖沟条,施肥后覆土即可,而尿素可以在雨后洒在茶叶行间即可。
4、茶叶除草
茶叶是需要除草的,最好是人工除草,不要采用机器除草。
当然如果在除草的过程中配合中耕松土,更有利于茶叶的生长。
在有些缺少人力的地方,使用除草剂来除草,一般也就每年除草2次。
但是为了保持茶叶的甘醇,最好还是人工除草,不要使用机器或者打除草剂。
5、茶叶修剪
如果是大规模种植的茶园,可以用机器采摘,这样全年可以不用修剪。
但是如果是采摘比较高端的茶叶,每年可以分三次修剪,主要集中在春、夏、秋三季的末尾。
修剪茶树有个最基本的要求,那就是茶冠面整齐平整,以方便后期采摘。
6、茶叶虫害
在夏季主要有茶蚜、茶螨、红蜘蛛、灰飞虱等虫害,在秋季主要以茶毛虫为多见。
在给茶树除虫时,要使用无公害的农药,比如茶叶专用药茶虫清等。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人工除虫更好。
种植茶树最根本目的是获得经济收益,在种植过程中,茶农最关心的是茶叶产量和品质,因为它们决定了茶叶的销售价格和茶农的收入。
为了有效提高茶叶经济效益,我们种植时一定要做好这些管理事项。
自己家种茶叶要什么证件
1、土壤选择。要想高产优质,就必须保证种植的土壤土层深厚,至少要达到40厘米以上。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土层肥沃疏松,土壤的酸碱度ph值最好在4.5~5.5之间。另外,我们还要求土壤中的水肥气热比较丰富和协调,所含的营养物质比较全面充足。如果茶园种植土壤不良的话,要积极进行改良,使其适应茶树的生长需要。
2、气候选择。气候特征通常包括水分、温度和光照。之前我们在很多文章中都已经提过茶树生长,必须要有合适的光照强度、适宜的温度以及足够的降雨量。而要想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对于气候因素的要求会更高一些。它也是一种喜欢漫射光的植物,如果茶园的遮光率能够达到30~40%的时候,茶叶的干物质积累会更加丰富,保证了茶叶的品质,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茶叶的产量。但是如果茶园遮光率超过50%,这两项数据就会下降。在温度方面,茶树生长适宜的温度是25~30度,如果温度偏低,氨基酸的含量会增多,但是如果温度过高,茶多酚的含量就会增高。茶多酚含量高,就会让茶叶的苦涩味更重,导致品质下降。而在降雨量方面,在茶树的生长季节降雨跟茶叶品质产量是呈正相关的关系。降雨量丰富,有利于茶树的品质和产量的提升,降雨量少他人出现干旱的话就必须及时灌水,否则就会影响到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3、地形地势选择。我国茶园大部分处于丘陵和坡地、山地,但也有一部分茶园正处于平地和洼地。山地和坡地茶园海拔较高,所以温度相对较低,茶多酚的含量就会减少,氨基酸的含量会增高,这就是为什么高山出好茶的原因。但是高山茶由于气温低热量不充足,所以茶叶的生长缓慢,产量就跟不上。而在平地和洼地,茶园由于气温较高,热量比较丰富,所以茶叶的产量会高一些,但是品质方面可能就比高山茶要差一些。同时在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的茶园产量方面也要低一些,但是质量方面可能会更高一些。所以我们在茶园地块选择的方面,要根据自己的要求,是以提高产量为主,还是以提高品质为主,针对性的做出合适的选择。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如果是单纯的茶叶种植是不需要证件的,茶农种植茶叶就像农民种植玉米大豆等,没有本质的区别,但如果涉及到后期的茶叶生产,那就需要营业执照等三证合一,及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当地部门要求的文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05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