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山高水远路漫漫

寻茶路经常是山路十八弯,从大路到小路,从水泥路到泥泞小路,从 汽车 到摩托车再到步行,各种路线和行进模式的不停转化,为的就是找到好茶。通常好茶都有个共同的特点,不好找不易做,路不好走,都在高山上。高山上最让人琢磨不透的就是云雾,云雾不但让我们看不透,还让茶有了更多神秘而丰富的内涵。

山高水远路漫漫

北宋理学家陈襄曾说:“雾芽吸尽香龙脂”。这是说高山茶在云雾中吸收了“龙脂香”所以品质上乘。自古我国许多名茶,以当地的山名或地名,加上“云雾茶”三字为名。比如江苏的花果山云雾茶,台湾的冻顶山云雾茶,湖南的南岳云雾茶,江西的庐山云雾茶,浙江的华顶云雾茶,湖北的熊洞云雾茶,安徽的高峰云雾茶等等。

高山上云雾间,茶自由地吞云吐雾,远离繁华闹市,远离空气污染,干湿度合适,日照时间也合适,这是高山云雾出好茶的基础条件。

由于 山高海拔高,云雾弥漫 ,所以茶树接受日光辐射和光线的质量与平地不同。长波光受云雾阻挡在云层被反射,以青蓝光为主的短波光穿透力强,作用于茶树,从而合成更多的生物碱和酚性物。

高山温度低,气候稳定 ,意味着茶树的生长较慢,生长出的茶叶内质也更丰富,茶叶内的酚类物质和有机物累积含量更高。温度决定着茶树酶的活性,进而又影响到茶叶内含物质的转化和积累。

不同海拔高度茶叶原料的品质成分分析表明:茶多酚和儿茶素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减少,而氨基酸则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增加,这就为茶叶滋味的鲜爽甘醇提供了物质基础。

雨量、光照充足 ,在海拔2000米以内的高山,雨量是随着海拔高度的提高而增加的。研究表明,茶树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形成的糖类化合物缩合会发生困难,纤维素不易形成。这样,可使茶叶原料鲜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鲜嫩而不粗老。同时,充沛的雨水还能促进茶树的氮代谢,使鲜叶中的全氮量和氨基酸提高。所有这些,对保持茶叶嫩度和提高茶叶滋味是有利的。

生长在高山的茶树与平地相比,由于湿度和露珠的增多,使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可见光中的红黄光得到加强,而红黄光有利于提高茶叶叶绿素和氨基酸的含量,这对提高茶叶色泽和滋味是不可缺少的物质。

植被覆盖率高 ,高山与平地相比,前者的树木比后者为多。而植被的繁茂,不但有利于调节空气温度,增加地面覆盖度,从而改善茶园温湿条件和增加土壤肥力,而且更主要的是高山茶园的光照达到了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但都认为 山地阳坡有树木荫蔽的茶园,其茶叶品质最佳。

现代研究表明:茶树虽然需要一定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但以弱光照为宜,尤其需要有较多的漫射光。而高山茶园由于被树木所荫蔽,茶树在漫射光多的条件下生育,从而给有机体的生化变化带来深刻的影响,特别是使含氮化合物增加,这对改善茶品质十分有利。

茶树的病虫害少 ,山高温度低,加上昼夜温差大,当然不适合病虫的生长和繁殖!所以,真正能产出有机茶或者生态茶的地区往往是高山茶园!

山高水远路漫漫,高山云雾出好茶,愿高山上的好茶都得以善待和欣赏。

上封寺东北边有个毗卢洞,一名毗佛洞。毗卢洞和广济寺的「南岳云雾」高山茶茶很出名。

广济寺周围三面高峰。这里,一年只有六十天左右是整天明朗,其余的日子,或多或少都云雾缭绕。所以,这里产的茶叶叫「南岳云雾」高山茶。这茶叶又尖又长,好像枪尖。泡到碗里尖子朝上;两片叶瓣斜展如翼,顷刻间,浓郁的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这里出产的「南岳云雾」高山茶,早在唐玄宗时就誉满京城。唐代名典陆羽的《茶经》亦有记载:“茶出山南者,生衡山县山谷”。贩茶的商人加上本山掮客,在岷茅庐进进出出。毗卢洞的山民刚唱过采茶曲,家里就只剩下几两茶叶的尘末了。

清代初年,有一个和尚背了个大包袱,里面装着二十来斤茶叶。他顺涧而下,到福田铺后,才上驿路朝北进发。黄昏抵澧州,进了州官大人的府邸。他一进门,碰见一个朗中模样的人,从深院走出来。几个家人围住郎中轻声问:“大人的病情如何?”郎中只是摇头,怏怏地走了。和尚顿时明白了:州官大人病情严重。郎中也束手无策。便走进州衙,向州官自陈,可以为大人消灾除病。州官大喜,连忙叫引进后堂,准备茶饭,安顿住处。和尚到住处刚放下包袱,州官大人传出话来,请和尚当面商量如何消灾除病。和尚来到州官大人榻前,长揖齐地,口称同乡下僧探望来迟。他一边问安,一边观察州官气色。见州官脸色焦黄,眼皮泡肿,眼珠灰暗,声气虚弱,与和尚说几句话,也是一脸的汗,闷嗝连声。和尚问大人延医服药可曾见效?家人代为回答说:服药百天,不见半点效用。和尚满有把握地说:“大人贵恙,下僧有法根治,不知是否能照办?”州官听说有法根治,忙问如何治法。和尚转动着眼球,说州官大人七分是邪癖内攻,三分是蒙心膏太厚,要法事和药疗同时进行。他拿出一整套治疗方案:云雾茶叶一百斤,包成一团,放在三丈三的台子上,做七天道场,用这茶叶洗六脏,半年小好,一年中好,三年根治。州官听了,认为疗效太慢。和尚眨巴着眼睛,说三样不缺一样,可以一月小好,三月中好,一年根治。

州官大人这下高兴了,忙问是哪三样。和尚说:“一是南岳毗卢洞的茶,长在佛脚的祥云中;二是长沙白沙泉的水,是龙口边流出的;三是景德镇的碗。烧一次水,泡一次茶,换一次碗,碗换了就打烂丢掉。”州官大人立即吩咐组织两批人分头去办。和尚忙说自己带来二十斤毗卢茶,道场先用这茶叶做,另外八十斤,由他在清凉寺做好道场;同时安排一百人立即动身,开两只大船到长沙白沙泉取水,日夜兼程,七天道场一进,水就要运回府来。

七天道场做完了,到白沙泉运水的两只船了在澧州拢了岸。根据和尚的意见,这水用二十只大陶缸密封着,放在地窑中,用一缸开一缸,专人管理。

州官一天天好转,年底上京述职。进行官员见他很健旺,问他病中吃了些什么药?他说喝了一百斤毗卢洞的“佛茶”。大家很惊奇!从此,朝廷官员都想和这和尚结方外之交,邀请和尚到京作上宾。

一传十,十会百,地方官员和乡绅为“佛茶”鼓吹,朝廷官员为“佛茶”张扬。清代自康熙到宣统,每年都派人来南岳运去上千斤茶叶,继唐代后,南岳贡茶又名传天下。

南岳衡山,处北纬27度12分,气候温和、温润,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一年中有280天云雾笼罩,对茶叶生长尤为有利。「「南岳云雾」高山茶无虫害,无化学污染,制作工艺精细,素以秀丽多毫,翠绿匀润,鲜爽醇厚、嫩香持久而闻名遐迩,在祝融峰、芙蓉峰、紫盖峰之间毗卢洞,有一片宽深各二十里的狭长山谷,由于三面环山,经常云缠雾绕,因而土地肥沃、湿润,最适宜于种茶,这里出产的茶叫云雾茶。这种茶叶又尖又长,宛如枪尖,泡沏后尖子朝上,两片叶瓣,斜展如旗,绿得鲜润,沉在水里,香气浓郁,喝一口沁人心脾。「南岳云雾」高山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云雾茶在南岳到处都有种植。云雾茶最适宜在海拔八百米至一千一百米的山上栽培,特别是广济寺、铁佛寺、华盖峰等地,这一带云雾交织,阳光和煦,森林覆盖面积大,种出的茶“条索紧细,挺秀多毫,内质优良,清香馥郁,饮后回味。”1980年至1982年连续三年「南岳云雾」高山茶被评为部优、省优产品,畅销海内外。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07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