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黄连应该煮多长时间

1、黄莲、黄岑大火煮开转小火慢慢炖四十分钟左右比较合适,里面的成分基本释放出来,药效比较高,有清热解毒、补血益气强身健体的功效。

黄连应该煮多长时间

2、黄连是一味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有非常好的排毒功效。一般都是内服,很少外用。所以这就涉及到黄连煮多久这个问题了。而且作为纯植物中药材,它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可以放心的食用。当然也要跟医生沟通好剂量,这样才是最安全的方法。

?小黄连刺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小三棵针

(《云南中草药》)

异名小黄连、三爪黄连、小黄连刺(《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小檗科植物金花小檗的根。

植物形态金花小檗

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约1米。根横走,外皮粗糙,有须根。枝半平卧,红褐色,微有柔毛,有槽。刺三分又,细瘦,长1~2厘米。叶簇生,革质,倒卵状匙形或倒披针形,长6~25毫米,宽3~6毫米,先端圆钝、截形或近急尖,有时具短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灰绿色,下面灰色,微有粉,两面网脉明显,无柄。花4~7朵簇生于叶腋,金**,直径约7毫米;花梗长4~7毫米;小苞片3,卵形;萼片6,花瓣状,排列成2轮;花瓣倒卵形,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渐狭;子房有3~5胚珠。浆果近球形,粉红色,有缩存短花柱。

生于山坡灌丛中或山问路旁。分布云南、贵州、湖北、四川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化学成分根含小檗碱,故可作为黄连之代用品。

性味《云南中草药》:"苦,寒。"

功用主治①《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消炎,止痢。治痢疾,疮痈肿痛,结膜炎,小儿口腔糜烂。"

②《云南中草药选》:"治肠炎,肺炎,上呼吸道炎症,急性结合膜炎,乳腺炎,急性黄疸型肝炎,疮疖。"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滴眼或研末撒。

提醒您:小三棵针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拼音名Xiǎo Huanɡ Lian Ci

英文名root of Soulie Barberry

别名 刺黄芩、老鼠刺、黄檗刺、小黄檗刺、猫儿刺、三颗针

来源

药材基源: 为小檗科植物锥花小檗的根及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aggregata Schneid.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收根和茎枝,刮去粗皮,切片,晒干。

原形态锥花小檗,半常绿或落叶灌木,高可达3m。枝条棱显著,幼枝微有柔毛,老枝无毛棕**,具多数黑色疣点,刺三分叉,长8-20mm,细瘦。叶几无柄,近革质,4-15个簇生;叶片倒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长8-25mm,宽4-11mm,先端圆形,有短尖,基部渐狭,叶中部以上边缘具3-8个疏生刺状锯齿,齿距2-3mm,上面暗黄绿色,下面灰色,有白偻,两面网脉显著。花多数,密生成无梗的短圆锥花序,花序直立,长1-2.5cm,有花10-30朵,花浅**,直径约6mm;萼片长约3.5mm;花瓣倒卵形,内轮花瓣先端微凹,基部有短爪;子房有胚珠2。浆果椭圆形或球形,长6-7mm,成熟时灰红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m的山谷灌丛中或山坡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等地。

化学成份含小檗碱(berberine)等生物碱。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泻痢;火眼肿痛;热淋,带下;痈肿疮毒;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9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13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