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鱼米之乡-湖南的由来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的江南地带,在富裕丰饶的中国地区,湖南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鱼米之乡,它物产丰富,气温温和,它的水产、稻、良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所以被称为鱼米之乡。下面的湖南文化为你带来更多关于湖南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鱼米之乡-湖南的由来

湖南省位于江南,属于长江中游地区,地处东经108°47′~114°15′,,北以滨湖平原与湖北接壤。省界极端位置,东为桂东县黄连坪,西至新晃侗族自治县韭菜塘,南起江华瑶族自治县姑婆山,北达石门县壶瓶山。东西宽667公里,南北长774公里。

自然资源:湖南省矿藏丰富,素以“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着称。已探明储量的80多种矿藏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铷、锰、钒、铅、锌以及非金属雄黄、萤石、海泡石、独居石、金刚石等居中国前列。湖南省植物种类多样,群种丰富,是中国植物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

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樟、檫、栲、青山栎、枫香以及竹类,此外有银杏、水杉、珙桐、黄衫、杜仲、伯乐树等60多种珍贵树种。野生动物主要有华南虎、金钱豹、穿山甲、羚羊、白鳍豚、花面狸等。

水利资源:湖南省内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淡水面积达1.35万平方公里。湘北有洞庭湖,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有湘江、资水、沅水和澧水等4大水系,分别从西南向东北流入洞庭湖,经城陵矶注入长江。5公里以上河流5341条,河流可通航里程1.5万公里,内河航线贯通95%的县市和30%以上的乡镇。多年平均降水量1450毫米,湖南省水资源总量168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500立方米,水资源相对较丰富。

矿产资源:根据2012年9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编制的《湖南省矿产资源年报》,湖南是着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矿之乡”。已发现各类矿产143种。37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居中国前5位,62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居中国前10位。其中,钨、锡、铋、锑、石煤、普通萤石、海泡石粘土、石榴子石、玻璃用白云岩等矿种的保有资源储量居中国之首,钒、重晶石、隐晶质石墨、陶粒页岩等矿种居中国第二,锰、锌、铅、汞、金刚石、水泥用灰岩、高岭土等矿种也在中国具有重要地位。

湖南省粮食播种面积490.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6%;棉花种植面积20.2万公顷,增长5%;糖料种植面积1.4万公顷,下降0.3%;油料种植面积132.2万公顷,增长2%;蔬菜种植面积123.9万公顷,增长3.8%。

湖南省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2.3%,棉花产量增长10.5%,油料产量减少3.5%,茶叶产量增长1.9%,水果产量增长4.7%,蔬菜产量增长4.3%,烤烟产量增长1.3%。猪、牛、羊肉类产量增长5.1%,禽蛋产量增长1.8%,牛奶产量增长4.9%,水产品产量增长10%。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自古以来就享有“九州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湖南农林特产丰富多彩,盛产湘莲、湘茶、油茶、辣椒、苎麻、柑桔、湖粉等。湘莲是有3000多年历史的着名特产,产量历来居中国首位。湖南为中国四大产茶省之一。岳阳是中国黄茶之乡其中最着名的茶叶品种“君山银针”,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岳阳君山独产。另有着名的茶中奇珍(贡茶)——三叶虫茶。

湖南的主要农产品在中国占有重要位置,粮食产量居中国第7位,稻谷产量居中国第1位,苎麻产量居中国第1位,茶叶产量居中国第2位,柑桔产量居中国第3位。着名土特产有黄花、湘莲、生姜、辣椒等。畜牧业和养殖业产量也位居中国前列。在家畜家禽中,以宁乡猪、湘东黑山羊、临武鸭等,最为着名。湖南水产品生产的天然条件较好,鱼类资源共160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水生植物有莲、菱、席草、蒲草和芦苇等。

通山石门村有什么好玩的?

石门与梧桐街道、凤鸣街道、龙翔街道、乌镇镇、崇福镇、河山镇、湖州市接壤。京杭大运河穿越镇区,桐晚公路(桐乡至晚村)横贯全境石门镇位于浙江桐乡市中部,孕育了许多文化名人。东距梧桐镇10公里。总面积43.26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2平方公里。镇地处京杭运河畔,交通便利,明清时工商业兴盛,尤以蚕桑贸易、榨油业著称。

特产:蓝印花布;杭白菊;葡萄;桂花;猕猴桃;湖羊肉。

著名景点:缘缘堂;缘缘堂,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音乐教育家丰子恺先生的故居。

丰同浴。丰同裕染坊,是一家由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家祖传下来,具有150多年历史的古老蓝印布艺染坊。

桂花村。以桂闻名。桂花飘香流传百年佳话,乾隆下江南的必到之地。

猕猴桃精品园。在这片子恺先生心心念念的江南水乡,石门湾红心猕猴桃精品园打造了平原种植的首创。猕猴桃众多品种中,以“绿肉酸、黄心香、红心甜”为三大特点,而且石门出产的猕猴桃个个都是上等“红心”。

葡萄采摘园。葡萄颗颗饱满晶莹,口味甜而香,尤其是玫瑰香葡萄更是称王。石门葡萄有傲称浙江之美誉。

田野菊海。把菊花作为庄稼种植,并培育了上千种花菊,盛开秋菊,如春雪铺地,茫茫遍野雪白,阳光下闪烁。看着这一望无际的白,通常描写梅花的三个字会不由自主地映入脑中:“香、雪、海”。花间还有身着蓝印花布服饰的少女采菊歌舞菊海之中。

石门总面积63.23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2.5平方千米。辖1个社区居委会、18个村,年末总人口5266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26人。人口出生率4.7‰,死亡率8.9‰,人口自然增长率-4.21‰,计划生育符合率99.6%。年末实现国内生8.66亿元,比上年增长21.7%、财政收入1.678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709元,比上年增长8.94%。农业产总值1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9.77%,其中第一产业2.24亿元、第二产业8.33亿元、第三产业3.7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82%、41.18%、减少5.22%。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16:58:26。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劳动力结构有所调整,年末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占24%、第二产业占61%,第三产业占15%。

粮食种植面积2460.8公顷,总产量18592吨;蔬菜种植面积1404.1公顷,产量28643吨;水果种植面积248.7公顷,产量5474吨;杭白菊种植面积780.1公顷,产量1793吨;花卉苗木种植面积466公顷。饲养蚕种26874张,产茧1142吨;水产品产量1116吨。实现农业总产值3.42亿元,比上年增长8%。新建防洪水闸7座、标准化泵站7座、生态块石护岸4.7千米、生态圩堤6.2千米。疏浚河道36条47.13千米,投入资金1508.97万元。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8915千瓦。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4家,社员780户,其中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新评省级示范性合作社1家,嘉兴市、桐乡市各1家;完成申报五化合作社2家,规范化合作社3家。帮助农业企业申报无公害基地产品认证3只(石门湾水果合作社的葡萄、新新菊花加工厂的杭白菊、银海兔业的獭兔),注册农产品商标4只(石门湾水果合作社的桐石、石门花卉苗木合作社的绿声、银海獭兔的汤老大、殷家漾湖羊的殷家漾),通过中国GAP认证1只(缘缘食用花卉专业合作社6.67公顷菊种园通过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证书),全面启动民丰村千亩猕猴桃基地建设,顺利实施陆家庄村30万棒黑木耳栽培试点工作。完成民丰、二度埭2个生态养羊基地和陆家庄生态养猪场、郜墩生态养鸭场、羔羊生态养鸡场、同星村生态养猪二期工程建设任务。全年饲养生猪134474头、湖羊138385只、家禽62.99万羽。

石门湖羊交易市场始建于1992年9月,占地18亩,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营业用房60余间。市场设有管委会、检疫办公室等机构,仓库、宿舍等服务设施齐全。1998年,交易肉羊16万头,羊皮20万张,交易额7200万元,湖羊远销上海、江苏、广东、福州、温州、新疆等省市,进场交易客商来自新疆、上海、江苏、山东及省内各地,具有较大的知名度,成为杭嘉湖及江浙交界地区最大的商品湖羊交易市场。

?石门村,地处通、咸、崇三县交界之处,位于通山县西北边陲,东与大路乡东坑村相邻,南与青垱村接壤,西与团墩村比接,北与咸安区刘家桥分界。全村837户3775人,14个村民小组,29个自然塆。因境内峡谷关口巨石自然矗立,故名石门关。后建制村定名石门村。

早在明清时期,这里是湘、鄂、赣必经之道,至今仍有完好的长夏畈古民居。石板街、栓马桩留下茶马古道的痕迹;当铺、烟馆、驿站、商铺、药铺、学堂见证了当时的繁华。兵部差务府、天朝诰命、恩德式铎官人、王明璠试卷、贞节牌坊记载了无数人文故典;三圣寺、仙人洞、石门水库、温泉、溶洞增添了石门的灵秀。

自然景观

1、石门古驿

?石门古驿位于南林桥镇石门村长夏畈。初名石门街,始建于明仁宗年间,是古代湘鄂赣边贸中心集市。明崇祯年间,为夏氏家族集居地,始更名为长夏畈。石门古驿兴盛于清代 ,是往来于湘鄂赣的茶马客商驿站,英、俄茶商曾建茶庄于此。盛时日客商达3000余人,人称“深山小汉口”。石门古驿目前保存大量历史文物。建筑物有永和园、长春堂、祖祠、铺面和石雕柜台等;字画文物有木刻对联、古商铺招牌、画轴、砖茶和木刻家训等。

2、楚王游猎

?楚王游猎遗址位于南林桥镇石门村楚王山上。公元前597年,楚庄王成为中原霸主,此地被辟为楚庄王南营猎场。清同治《通山县志》载:“相传楚王曾猎于此。”于是得名楚王山。大革命时期,这里隶属湘鄂赣苏区鄂东南革命根据地,大批***人和红军指挥战员曾在这里留下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1925年至1935年,咸通崇蒲中心县委和苏维埃政府驻楚王山,留下红军医院、红军营房、牛崖战场、烈士陵园、红军洞、挂马山和黑窝碉堡等多处红色遗址。

3、石门天湖

?石门天湖又称石门水库,位于南林桥镇石门村。1959年11月动工兴建,1962年投入运行,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具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效益的中型水库。承雨面积15平方公里,总库容2250万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为560千瓦,灌溉面积2万亩,惠及18.5万人。历经50余载,石门天湖在承载其历史使命之时,犹如一块无暇碧玉,镶嵌于群峰之间,形成山水相依、山环水绕的天湖美景。

4、百鸟朝凤

? 百鸟朝凤是一个以孔雀养殖为主的百鸟园。园区位于南林桥镇石门村火山垅。现有蓝孔雀、白鹇、锦鸡、鸸鹋等珍稀鸟类10多个品种。园区内风光旖旎,景色秀丽,茂林修竹,小桥流水,玲珑精致。游客既可以给鸟类喂食互动,可以观赏美景,也可以户外露营,在游览休闲中增加知识,陶冶性情,体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

5、香荷映月?蓑翁钓韵

? 观光垂钓园位于南林桥镇石门河上游,荷花基地和垂钓中心隔河相望,互为毗邻,互相映衬,连为一体,形成一个集山水观光、赏花、采摘、垂钓为一体的特色农旅基地。基地于2017年10月建成,荷花种植规模现已达300多亩,品种以太空莲为主,花期5至10月。垂钓园面积近20亩,有鲤鱼、草鱼、雄鱼、武昌鱼等多个品种。景区内观赏线路纵横交错,建有赏花栈道、休憩凉亭、游客长廊、钓鱼台、农家乐等基础设施,是休闲娱乐的好场所。

6、神堂古寺

?神堂古寺又名相公殿、三圣寺,相传唐永徽六年(公元665年),熊氏兄弟三人从江西武宁迁至此地,以伐檀烧炭为生。不料檀气冲天,惊动天廷。玉帝问他们所为何事,兄弟三人同声答道:“我们兄弟三人烧炭为生,一不求高官,二不求厚禄,只求一双仙眼,能看透未来,为世人指点迷津,祛病消灾。”玉帝感其诚,遂了三人所愿。兄弟三人得仙眼后,在神堂山上始建相公殿,医男救女,大显神通。唐皇得知此事后,诰封大相公为智德天真、二相公为神德天真、三相公为纯德天真。并御赐相公殿为三圣寺,从此三圣寺声名远播,香火经久不息。

7、贞节牌坊

?贞节牌坊又名贞女坊,位于楚王山下,是清道光帝为表彰蔡姑的贞节孝义事迹而敕建。原坊共三层,有石狮两只、石象两只,分两边相向而立,甚为雄杰壮丽。相传蔡姑自幼许配给楚王山人夏蟠灼为妻,不料,蔡姑尚未过门,夏蟠灼就英年病逝。蔡姑父母欲将其改聘,蔡姑闻讯后痛不欲生,当晚冒着大雪私逃出阁。为防父母追踪,她倒穿鞋子,翻山越岭赶到亡夫灵前,以妻礼治丧,并自嫁于亡夫家,敬奉公婆,和睦邻里,至死不渝。蔡姑贞节孝义的事迹流传至今,为营造和谐社会不断提供正能量。

8、七里果香

? 七里果香四季采摘园是一个以生产南方热带果品、时令蔬菜为主,兼具休闲娱乐、观光体验、果蔬采摘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千亩果蔬产业园。园区东临百鸟朝凤园区,南绕石门河,西接长夏畈古民居,一年四季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犹如世外桃源。目前园区可采摘的果蔬有:布福娜、血桃、血橙、八月瓜、大红樱桃、火参果、葡萄、猕猴桃、马家柚、掌叶覆盆子、红香蜜甜瓜、浦江桃形李、桑葚、香宇冬瓜和茭白等。

9、十龙府第

? 十龙府第又称十龙第。位于南林桥镇石门村鼓楼下黄崇宝湾。古时,有村民黄三谷,生有九子一女,由于发奋读书,九子都在朝廷为官。当时由于女性不能上学,黄三谷就为小女招进一婿,女婿不负众望,首考及第,后为兵部尚书。皇上知道此事后,特赐“十龙第”匾额以悬挂门楣。从此凡官员路过,文官落轿,武官下马,以示敬仰。

10、彩稻空间

? 七彩稻田是以彩色水稻种植为主,以体现传统农耕文化为辅的观光农业园区。园区位于南林桥镇石门村楚王山至新村委会旅游公路沿线,面积200亩,现种植红米、黑米、紫米和常规稻等品种,园区把传统农耕文化和现代种植技术融合起来,展现了丰富多彩的田园风光。彩色稻不仅具有观光价值,而且生态环保,高产质优,营养成分高,经济效益好。

11、长寿冷泉

?长寿冷泉又名禹王泉、长寿泉、石门泉,位于南林桥镇石门村长夏畈民宅内。相传这里原来是一片河滩,村民在放鸭时发现这眼泉水。泉水常年云雾缭绕,不论寒暑旱涝,水温不升不降,水量不增不减,且有治疗皮肤病的功效,十分神奇。据勘测,泉水口温度在28℃左右,日出水量620吨。富含具有理疗价值的矿质元素。村民用冷泉水洗漱,寿命均在85岁以上,百岁老人亦不鲜见,且精神矍铄,无疾而终。方圆百里,慕名求水者络绎不绝。人因泉而寿,泉因寿而名。鉴于此泉的却病延年健体益寿之功效,故将其命名为长寿泉。

12、信手拈鱼

? 信手拈鱼景点为游客徒手摸鱼、戏水玩乐的休闲体验区,位于蓑翁钓韵景点旁边。面积1亩,平均水深60厘米,养殖草鱼、鲤鱼、雄鱼、武昌鱼等品种,供游客徒手捕捉。盛夏旅游旺季,组织形式多样的徒手摸鱼比赛,让游客在消夏的同时重温儿时温馨回忆。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14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