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的绘画艺术名词
俗称“粗笔”。与“工笔”对称。中国画技法名。通过简练放纵的笔致着重表现描绘对象的意态风神的画法。写意画是国画的基本表现形式,与工笔画并称。
《现代汉语词典》: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区别于工笔)。
属于简略一类的画法。要求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着重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故名。如南宋梁楷、法常,明代陈淳、徐渭,清初朱耷等,均擅长此法。清代恽寿平说:“宋人谓能到古人不用心处,又曰写意画。两语最微,而又最能误人,不知如何用心,方到古人不用心处;不知如何用意,乃为写意。”宋代韩拙说:“用笔有简易而意全者,有巧密而精细者。”前者乃指“写意”。
在粤语中,有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之意。:你的文章太写意了吧。你的动作真写意。 山水画的一般画法
写生中,必然要遇到许多具体景物如何去用笔墨进行概括的问题。如光的画法、树石结构的表现方法、云水倒影的处理法等等,面对这些景物,初学者由于缺乏写生经验,常会感到难以下笔。画虽无定法,贵在创造,但如若在写生前对这些规律有一定的掌握,则能更好地帮助写生作品的完成。
这里把写生中经常要遇到的景物画法作些分析介绍,也许对读者有些启发。由于山水画表现的对象丰富复杂,变化万千,这里也不可能介绍得很全面,况且每种景物的画法变化也是很多的,不必,也不宜作呆板的阐述。读者可以通过平时的实践积累和研究他人的作品,再印证对写生景物的观察、研究,举一反三地创造性地去运用。
山水画法
对景写生,先从何处下笔,从何入手,有关这一作画步骤,往往因各人习惯而定,原无定法。但也有规律,这就是从整体着眼,大处落笔,由前及后,层层穿插的办法。初学写生,如无把握,落墨前可先用炭条或铅笔打轮廓,把画中各部分景物的主次位置先定下一个大体的部位,然后再用笔墨来画,特别是画以建筑物为主体的山水画,因建筑物的结构透视的准确性要求较高,画前先打好一个轮廓,显得较为必要。在不断的写生实践中,我们要逐步学会不打轮廓直接用笔墨在纸上造型的能力。第一种:从重点部位画起,笔笔生发的方法。面对景物,审度在画面上安排各部位景物主次位置,思忖考虑如何用笔墨去概括的基础上,看准部位,先从景物的主体部位画起。画时,要大胆落墨,用笔要有节奏地从右边中景的树木着手,点子由湿到干,由浓到淡疏疏密密地联成一片,注意整体造型变化要美。大体画好后,用同样的方法连接到左边的树叶,同时再用淡湿墨在浓墨点子上进行局部点厾,造成破墨效果,然后把两旁的树干穿插画上。在画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整体调节,使中景两旁的树木层次逐步深入完整。在调整过程中,破墨、积墨要反复运用,点子、线条的结构、分布要按疏密、聚散、呼应、穿插等形式美规律来进行。接着用勾皴结合的方法。画出溪流两旁的坡石,并不断向四方生发。随着作画的不断深入,随时调整树木与石的整体关系,使各部位景物、笔墨之间气势得以连接,主次轻重的关系不断得以完善。
当树右深入到一定的程度再把中间亭子从两旁树木中穿插画入。待稍干,用淡墨渲染层次。作画时,要不断看画面的整体效果进一步作调整,用笔不够严谨处,可以补笔,层次不足处再用浓墨积、破,淡墨渲染遍数不拘,直到认为已把画意充分表达出来为止,到这一步墨稿就完成了。
这是一种笔笔生发的方法,即是从画中的某一部分画起,根据表现景物的需要和笔墨构图的形式美组织规律,由局部向整体不断生发、调整,逐步构成完整构图和意境的一种比较灵活的作画方法。第二种方法用带有笔意和笔势的极虚灵的侧锋飞白用笔,以较快速度画出树干的整体气势和形态,定下位置。结合树干的结构,顺着飞白笔势,以中锋线条为主,理出树干的组织结构,飞白笔势成为树干的皴笔,与中锋的勾斫线条互相要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对树干形体的刻画,接着用浓墨破笔点画树叶,再用淡墨点厾积、破。干后,再作整体调整,通过补笔和淡墨渲染,使笔墨组织更加严谨,层次更加丰富。这是画树木的方法之一,先用飞白虚笔定下位置,有利于对画面整体效果的掌握,这种方法也可用于画峰峦山石和其他景物。
花卉绘画步骤
1.白菜、萝卜的画法
①用中号长锋狼毫或羊毫调淡墨画菜的叶柄,趁湿马上蘸较浓墨画出菜根和根须。换用一支大号羊毫斗笔调淡墨画菜叶,注意笔腹含水要饱满,根据菜叶的结构、方向,分几笔画出菜叶,每笔菜叶的墨团形状大小浓淡要稍有区别,不能画成一样。笔与笔之间要注意衔接,既不能让它们模棱漫糊,又不能搞得支离破碎。趁湿用长锋小狼毫勾出菜叶上的叶脉。
②用同一支笔蘸浓墨以中锋画缚菜的草束。要掌握画草束的时间,迟了叶柄水分已干,画上去的草束就会浮起来。如果太早,草束的墨色会漫糊开来,影响其质感。总之要干湿得当,渗化适度。
③根据红萝卜的圆形结构,用一支干净的短锋羊毫笔蘸胭脂调合一下,分左右两笔画出萝卜的球茎。同时注意适当地在中间留些空白,以表现萝卜的高光,然后又用较深的颜色点须画根。再用同一支笔洗一下,蘸朱磦底画胡萝卜。为了加强胡萝卜的质感,可在朱磦底里调点胭脂。画时,同样要注意胡萝卜的造型特点,依据结构运笔。
④再用同一支笔洗净后蘸藤黄加花青调成汁绿。为了色调和谐,可在汁绿里再少量调点朱磦底,画出红萝卜叶柄的基部,然后又添画上小小的萝卜叶。两片萝卜的叶子要注意稍分浓淡。最后用中羊毫笔调赭墨画上蘑菇,画时同样要注意几只磨菇的不同方向和前后层次。
2.牵牛花的画法
①先画藤蔓:用长锋小狼毫笔调淡墨去画,用笔要悬腕中锋,轻快舒缓之中见遒劲,墨色要稍有变化,笔尖含水要干一点,以表现枝蔓的坚韧柔软。枝蔓是全画的架子,因此,要注意全局的位置经营。
②次画叶子:用短锋大羊毫笔调次浓墨去画,注意在蘸墨时要使笔头各部位含墨含水分量不同,这样一笔下去叶片即有浓淡变化。画叶要依据牵牛花叶片特点,每叶分三笔画成。点叶要注意疏密大小和方向的区别。
③用长锋小狼毫笔蘸浓墨勾出叶脉。换用一支干净的短锋中羊毫笔,用胭脂加花青调成紫红色画花冠。牵牛花花冠上部色深,基部呈白色,因此用笔时要根据这个特点在花心留出空白,花型要圆润,色泽要饱满。两朵花要分浓淡。又蘸较深的花色点出未放的花蕾,注意花蕾与主花间的呼应。
④用三绿加一点藤黄,调成淡绿色染花蕊底色,趁湿又用短锋羊毫调藤黄加白,一笔画上花蕊。然后用长锋小狼毫蘸浓墨画上花托,又添上浓浓淡淡的藤蔓,使全画完整起来。最后略加苔点,使画面增添变化。
3.竹的画法
①画竹一般先画竿。用一支短锋羊毫笔,调淡墨自下而上逆笔分节画成。每节的起笔和收笔都要顿一顿,以表现竹节的形态特征。画完第一枝,再换一支较小的短锋羊毫笔画第二竿竹,方法与第一竿竹一样。注意画出两竿竹不同的生长方向。特别是两竿竹的竹节要错开,不能并列起来。
②用长锋小狼毫笔蘸浓墨,趁竹竿的墨色将干未干时勾上竹节。又在主竿旁边,撇上几支小竹枝,用墨要稍干,用笔要挺拔,以表现竹枝瘦劲硬朗的特征。
③等枝竿的墨色基本干了,用长锋狼毫蘸浓墨撇竹叶。撇竹叶时用笔要干脆利落,重按轻提,一笔画成一片叶子,这是成败的关键。叶片之间的安排参错要处理得当。
④最后用长锋小狼毫调淡墨插上一支小竹竿和添上几支小竹枝,这样不仅与前面的大竹竿分出层次,还丰富了画面,使构图显得疏密有致。4.兰花的画法
①用长锋狼毫(如兰竹笔)蘸浓墨先撇兰叶。撇兰叶的关键是兰叶的分组结合。先画第一组的兰叶,最长的三根,组合好“破凤眼”的布局,然后根据这一组定下的画面气势,添加小叶短叶,作为陪衬,使叶子布局完整。撇兰叶用笔要舒缓而有变化,以表现兰叶的正反转侧的多种姿态。墨色以浓墨为主,兼有浓淡干湿之变。
②可以用同一支笔,蘸赭石加一点朱砂胭脂点花,然后画花柄。用色要略分深淡。画花要根据兰花的结构,画出不同姿态的花朵。要注意花瓣与花柄间之连接。画花瓣、花柄,有时可意到笔不到。使兰花既生动有致,又合事物常理。
③用同一支笔洗去花色,蘸胭脂调墨点花蕊。再用大号羊毫斗笔淡蘸墨画上石头作为陪衬。画石头既为了点出兰花的生长环境,更为了整个画面的布局稳定,所以要十分谨慎地经营位置,不能随便草率。
④最后用短锋大羊毫调淡墨青(花青加墨,用大量的水调合)点苔,点 苔要中锋用笔,才能点得饱满圆浑。
5.花球的画法
①先画花球:用长锋小狼毫调淡墨逐个勾出组成花球的一朵朵小花。用墨要略分浓淡,花形要有变化,使花球有立体感。接着用短锋大羊毫调成浓绿蘸墨分组画上叶子。
②用长锋小狼毫笔蘸浓墨勾叶脉。勾时把叶子分成上下两组,上边一组的叶脉墨色较深,下面一组叶子的叶脉用墨稍淡,以分出前后两组的层次。换用一支长锋狼毫笔调淡墨画枝干。随画随加浓墨,用较干的墨色去画较小的枝干。
③再用较淡的绿添画几笔嫩叶,增加叶子的又一个层次。接着用长锋小狼毫笔蘸浓墨画出花球里的花柄,用墨要较干,使浓重的墨色衬托出洁净的花球。接着在叶间添画一团掩藏着的花球,方法与前同。
④最后用长锋羊毫笔调藤黄加三绿。淡淡地染上花色。趁湿用藤黄调朱磦底点花蕊。渲染花球既要染出立体感,又要注意花色的洁净。
6.枇把的画法
①用大号斗笔浸些清水,又挤去笔肚里过多的水分,乘湿蘸上墨,稍微在调色盆里调合一下。注意不要调得太“熟”,使笔肚中含的墨色浓淡不匀方好。这时开始顺笔画叶子,随画又要随时蘸点水,使画上去的几片叶子既有浓淡的变化,又有滋润丰厚的感觉。
②淡墨中锋勾出枇杷轮廓,注意用笔的圆正,以表现枇杷果实的立体感。接着用浓墨画完枝干。待叶子略干,换一支叶筋笔蘸上浓墨趁潮在叶子上勾出叶脉。勾叶脉时,笔端要稍干些,可用废纸把笔上蘸的墨吸去少许后再勾。前后几片叶子的叶脉要分浓淡,故画后面叶子时,可调点清水后去画,但注意笔端仍须稍干,以免漫糊。
③等枇杷的墨色已干,用一支干净的羊毫笔蘸藤黄调点朱磦上枇把圆形 的结构用笔,以表现枇把的立体感。
④趁色尚湿,用浓墨点上果蒂。果蒂要点得稍大,用笔稍重,使笔尖稍微叉开,以表现枇杷蒂毛茸茸的质感。最后用调进少许藤黄的淡螺青点染枝干,加上苔点,使画面更丰富完整。
7.玉兰的画法
①先画花瓣:用长锋小狼毫笔调淡墨色花瓣。墨色要洁净,用笔要爽快。为表现玉兰花瓣比较厚重的白色,可趁勾勒花瓣的墨色未干之际,再在瓣尖上加上小小的两点浓墨。接着用短锋大羊毫笔调淡墨染花底,染时要见笔。
②趁湿用短锋狼毫蘸浓墨点花蕊,花蕊的墨色会在刚染上去的淡墨花底上稍稍渗开。又用长锋大狼毫蘸浓墨画主干。用墨要稍干,用笔要苍劲,使枝干与洁白圆润的花瓣产生强烈的对比。然后再蘸清水化成次浓墨画横卧着的另一组枝干,画时要注意整幅画面的气势。趁湿再用浓墨点苔。
③接着调淡墨画花蕾和花托。画花蕾不仅要强调与主体花冠的呼应,还应配合整幅画的全局气势。花蕾与枝干的连接要合理,要符合玉兰的生长规律。④趁湿赶紧在花托上用小狼毫笔蘸浓墨点绒毛斑点。这一步要十分注意水分的的掌握,不能等干了再画,否则无论如何也画不出花托绒毛这种茸茸的感觉。最后点苔收拾整理。
8.孔雀兰的画法 半工半写画法是绘画入门的必修技法。本图的孔雀兰花是先用下净利落的笔触画好叶子后,用色接着画枝茎,最后用细笔勾出花朵,干后再上色,生纸上色要先淡後浓,趁湿复加浓重处的色,勿使边缘渗化,最后再用色略提瓣上脉纹。横幅上插形式的构图,用花形大小、向背和丰奇之势使枝茎和花取得情势。上插的花不宜太直,须成蓄势。在单株花画好后,画面如觉太空而不再画同类花时,可补其他适合画面需要的物象。本图试在厾点中补双勾白竹来衬托主体,使主客相从,对比中取得和谐效果。 手法来源考
近几日,甘肃临洮出土了一件绘有“狼形纹”图案的彩陶壶。经考证,该陶壶距今2800年左右,属于辛店文化类型。专家指出,该陶壶上所绘的“狼形纹”图案是彩陶中极为罕见的用写意手法绘制的图案,该发现证实了彩陶图案是中国写意画起源的说法。
据甘肃彩陶研究会副会长王海东介绍,该彩陶壶高约16厘米,直径14厘米,为夹沙土黄陶。壶颈部有对称双耳,壶腹扁而鼓,凹底。壶口沿部饰有宽带纹,颈肩部绘有植物枝叶和一条形似树干的横枝,其上站立着一只酷似狼的动物。经专家考证,该陶壶踞今2800年左右,属于辛店文化类型。专家指出,该彩陶壶上的“狼形纹”与一般彩陶图案不同,没有遵守对称、规则化的原则,而是线条简洁,流畅随意,栩栩如生,这是绘画中典型的写意手法。
以写意手法绘制的图案在辛店文化类型中极为罕见,此彩陶的发现印证了中国写意画的源头是彩陶图案的说法。
怎样画水彩画-(8)静物-水彩花卉的画法
冬虫夏草仅仅是我国190多种虫草中的一种,主产于青藏高原上,又简称"虫草"。虫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主要活性成分为虫草素、虫草酸(即D-甘露糖醇)、虫草多糖等有益于人体吸收的物质,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疲劳等多种功效。
2016年02月0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知,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中,砷含量为4.4~9.9 mg/kg,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砷过量摄入,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存在较高风险。
2018年11月20日,原食药监局发出通知,要求停止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
中文名
冬虫夏草
别称
冬虫夏草,冬虫草
界
真菌界
门
真菌门
纲
子囊菌
目
肉座菌
科
麦角菌
属
虫草属
分布区域
四川、云南、甘肃、西藏、青海
英文名
CORDYCEPS
冬虫夏草多少钱一斤虫草的功效与作用虫草多少钱一斤冬虫夏草有什么功效虫草的功效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的作用亚香棒虫草灵芝虫草花
概述
麦角菌科的真菌(虫草菌)与蝙蝠蛾幼虫 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菌虫结合体,子座出幼虫的头部、单生、细长如棒球棍,长4~11cm。冬虫夏草是虫和草结合在一起长的一种奇特的东西,冬天是虫子,夏天从虫子里长出草来。虫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草是一种虫草真菌。
虫草
其中完全野生的冬虫夏草又被专业人士分为青海草(意思为青海省境内出产)、藏草(部分人士表述意思为西藏自治区境内出产)、川草(意思为四川省境内出产)、滇草、甘肃草、炉草、灌草等。
静物画,是指以表现现实生活中静止物象为内容的绘画。凡具有审美价值的、静止的物象都可以作为静物画的描绘对象。对静物的描绘可作为独立的画科进行教学和创作,也可以成为绘画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还可以作为造型基础训练的重要手段。由于静物的造型往往比较单纯,静止不动,置于室内,受光状况常较稳定,可根据画者的需要和能力组合描绘,对培养观察、分析对象的能力和提高绘画技能是条有效途径。因此,中外均采取静物写生形式进行绘画基本功训练。对于初学者,这种形式尤为适宜。水彩花卉的画法花,色彩艳丽,形态多姿,为人们所喜爱,为画家所描绘。画家描绘花的美姿,不但可以美化生活,振奋精神,而且可以借花的美质表现一种精神和品格,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然而,由于花的种类繁多,形状、色彩、姿态各异,加之其质地柔软、透明、鲜嫩,更增加了表现的难度。画花卉是绘画基础训练中较难的课题。花有数千种,各有特色,不能一一谈及。但从其外形分析,不外乎有大花和小花、单瓣和复瓣的差异。结合《丁香和波斯菊》一画谈花的画法,就可侧重介绍中小型花和单瓣花的画法,并推及大花和复瓣花头的画法,有举一反三之助。下面具体谈谈《丁香和波斯菊》一画的绘制过程。设置:丁香花小而碎,多个花头长在一起,近似串串葡萄,姿态多样,色彩优美,为了丰富画面,则又寻来几枝波斯菊,插入玻璃瓶置于丁香花的偏后部位,桌面仍感空虚,便随意撒放了几个花瓣。两瓶花安放好后,作者对花的主次、疏密和不同朝向进行了调整,形成了浅灰色背景托深色花,深色花衬浅色花的状况。这样,一个主次分明、层次清楚、疏密适当、统一而有变化的静物设置就显现出来了。构图:根据整个静物的组合状况,采用了横幅构图。勾画轮廓时研究了整个静物的外形变化和留空状况,使其既不拥挤又不空虚,外形具有节奏变化。为了表现花和叶的生动姿态和组合状况,对花和叶的大小、疏密、前后、隐显以及俯、仰、向、背进行了认真观察和勾画,主要花勾画细致,辅助的花和叶仅勾画其外形。这样在勾稿时就分清了主次,给着色用笔留下了创造的余地。着色:着色前对整个静物的色彩组合状况进行了观察,对着色方法和程序亦作了分析和安排。这组静物比较明亮,黄灰色环境包围着紫色和红色两组花束,紫、红两色花束又衬托着明亮的浅色花头,色彩艳丽、层次分明、主题十分突出。着色以干湿画法相结合,从浅到深较为适宜。根据这种分析,涂绘大调子时,从浅色花头和水罐画起,仅画出浅淡的基色;然后将纸染湿,用大笔接画背景并力求一次画准;在背景未干时就重叠模糊而虚远的花和叶,井逐步画向较清晰的及至玻璃瓶和桌子。主要花头和前突的部分物象,等大体色干后用干后重叠法再进行加工。这幅画朝前的浅色花头是重点描绘对象,丁香花小而碎,加工时未一一刻画,主要是画出花头组合的大的形体、色彩、明暗和层次,在其基础上仅对个别突出花头进行加工;波斯菊是单瓣花头,视其单薄但有体积,描绘时我抓住它俯、仰、向、背的不同朝向,花瓣起伏及其转折的表现,其体积状况就显现出来。花难画主要有两方面难题:一方面是因为花的种类繁多,形色多样,俯、仰、向、背更是变化复杂;另一方面是花束组合,外形起伏多变,花叶四散难以表现。描绘花主要在于先画好花头的形体起伏和明暗色彩变化,以体现其基本形体特征和色彩,在此基础上再抓住个别突出花瓣深入描绘,以表现其个别特征和生动姿态;表现花的组合,首先要把握花束组合大的外形变化,然后再分组描绘其内部起伏,并靠虚实和不同朝向体现其花叶四散的整体形态,这是画花的基本方法。总之,画花要研究其自然生长规律,并遵照艺术规律去概括处理,任何复杂的花束都能真实、生动和艺术地表现出来。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20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