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为什么会抽得“只恐夜深花睡去”的海棠花签吗?
《红楼梦》中描述的白海棠堪称名贵奇葩,大观园发起的第一个诗社“海棠诗社”就是以这白海棠为名。
第三十七回,贾宝玉的干儿子贾芸,谋得个为贾府买办花草的差事。他投其所好,给宝玉送来两盆白海棠,以博“父亲大人”一笑。工人抬进两盆白海棠的时候,被宝玉嫂子李纨看见了,她连赞花好。李纨毛遂自荐出任诗社社长,她提议大家用“白海棠”为题,启动了诗社的第一次集体吟咏。
时值初秋,梧桐寂寞,静水澄碧。在如画秋色中,大家纷纷赋诗吟颂白海棠花,“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这两盆白海棠花就如同翩翩而至的白衣仙子,给大观园带来了秋天的问候。探春趁热打铁,决定以“海棠”作为诗社社名。
贾芸给宝玉送来的这两盆白海棠是秋海棠中的一个品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7月开花,8月开始结果。花形多姿,叶色柔媚。
明清时期,人们很喜欢栽种秋海棠,作为观赏花卉。秋海棠栽种在屋后或院落的背阴处,容易成活,盆栽的秋海棠常常被用来点缀厅堂。
元人伊世珍的《琅嬛记》记载:“昔有妇人,思所欢不见,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绿反红。秋开,名曰‘断肠花’,又名‘八月春’,即今秋海棠也”。
第五十一回,晴雯生病时,宝玉对麝月等人说道:“我和你们一比,我就如那野坟圈子里长的几十年的一棵老杨树,你们就如秋天芸儿进我的那才开的白海棠。”可见贾宝玉把自己的丫鬟也比拟为白海棠一般美丽、娇贵。海棠花又名“女儿棠”,只是《红楼梦》中提到的“女儿棠”名叫“西府海棠”,是小乔木,木本植物,并在春天开花,与这白海棠、秋海棠截然不同。
第十七回,大观园工程告竣。贾政带领一帮清客参观园林。但见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众人赞道:“好花,好花!”贾政介绍说,这花叫“女儿棠”,是外国种。
宝玉道:“大约骚人咏士,以此花之色红晕若施脂,轻弱似扶病,大近乎闺阁风度,所以以‘女儿’命名。想因被世间俗恶听了,他便以野史纂入为证,以俗传俗,以讹传讹,都认真了。”
大观园里栽种的这棵海棠花树,当时属于奇花异木,所以贾政认为来自外国。而宝玉对“女儿棠”的说法却不以为然,觉得这不过是稗官野史的附会讹传。这海棠花里颇有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典故与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有关。
据《杨太真外传》中记载,唐明皇李隆基曾将杨贵妃比作海棠花。又据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杨贵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曰:“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如此香艳的场景怎能不让人神往心动?唐明皇以海棠花来比喻杨贵妃,故而海棠花被称为“美人花”、“女儿棠”。
第五回,贾宝玉曾经到侄儿媳妇秦可卿的卧房里歇息,对秦可卿屋里悬挂的一副《海棠春睡图》印象十分深刻。
“海棠春睡”无疑隐含着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相恋实质上是一种**关系,这副图画也隐射了秦可卿被公公贾珍扒灰的丑闻。贾宝玉之所以反感野史关于海棠花的传说,大概是因为不愿意面对自己心中的女神秦可卿被谣言无端玷污的现实吧。
有关海棠花的著名典故,还有所谓的“一枝梨花压海棠”。意思是老夫娶少妻,也就是“老牛吃嫩草”的文雅说法。其发明人正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
苏东坡与海棠花具有不解之缘。他写有一首著名的《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史湘云抽的海棠花签上的题诗就来自这首诗。看看,风流倜傥的苏学士对海棠花多么痴情、浪漫。夜已深了,他还对庭院中的海棠花放心不下,点上蜡烛也要去欣赏那妖艳的满树红花。
苏东坡对海棠花情有独钟,源自于他的家乡情节,因为这海棠花正是来自故乡蜀地的特产。北宋元丰三年(1080)苏东坡被贬官黄州,在寓居定惠院时,他发现附近小山上有一株海棠,极为繁茂可爱。“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在异乡突然遇见来自家乡的花木,就如同遇见了故知好友。苏东坡感叹“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这海棠花也是被好事者无端遣送到了这偏僻之地啊,他顿生同病相怜的情愫,又挥笔书写下了《定惠院海棠》长诗一首。
唐·贾耽著有《百花谱》,书中赞美海棠为“花中神仙”,还说“海棠无香,惟蜀中嘉州者有香,其木合抱”。嘉州就是四川乐山,也就是苏东坡故乡所在。唐代大诗人贾岛《海棠》诗有“昔闻游客话芳菲,濯锦江头几万枝”的诗句,可见海棠花当时在成都一带广泛种植,故被苏东坡视为家乡花。有趣的是,诗圣杜甫曾经长期生活在蓉城成都,却没有写过一首海棠诗。据说是由于他的母亲名叫“海棠”的缘故。
苏东坡笔下的海棠是木本花树,就是《红楼梦》所称的西府海棠。据明代《群芳谱》记载:“海棠有四品,皆木本”。四品指的是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和贴梗海棠等四个海棠品种。“西府”是陕西凤翔府的古称,据说西府海棠就是因为原产、生长于西府而得名。苏东坡初入仕途,第一站就是在凤翔府担任签书判官,这大概也是他特别钟情于西府海棠的原因之一吧。
海棠花确确实实是源自我们中国的,而李时珍说的?棠自海外?中的?海外?并不是我们今天的现代人讲的中国的境外,也就是国外了,李时珍说的?海外?指的是在我们中国境内,有来源不明或者源自蛮荒地带的含义?,其实说的通俗一点,那就是李时珍说的?国外?指的是不是中原,而是来自中国某地的偏僻地区。我们知道在古代的时候,我们南方叫做南蛮之地,北方则叫做匈奴。所以你看,这一切都是以中原为中心的,而在书本上也是这么的记载的。
古人的视野没有我们今天的现代人的视野这么的宽广的。古代人认为只要是远离中原地区,荒晦而不可琢磨之地的地区都可以称之为?海?,这也和我们现在说的?海?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在今天我么说?海?,那指的是大海的意思。其实多看看历史书就会知道,古代人以中原地区为山,山外就为海,海外则为荒。从当时来看,古人把现在的南海称之为南荒之地也是符合这一原则的。
海棠是在古代唐朝的时候才正是出现的。翻看史书,?海棠?一词最早是记录在唐代的地理学家贾耽著的一本叫做《百花谱》的书中的,这本书记载了许许多多的植物名,还有花名。不过?海棠?一出现在唐朝就受到了非常高的尊贵的意思。
海棠花?在医药中作为药材,那也是由重要的作用的。海棠的果可以用来药用治疗腹泻等病症。如若直接鲜食海棠的果,你会发现海棠吃起来感觉酸酸的,不过酸后又有点甜甜的感觉。所以在某些地区至今都认把海棠作为先苦后甜的有一代表以来激励人们勤奋向上,甚至开出想海棠一样偏凉的花来。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33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