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里种植了很多水稻,野草特别多,能把野草沤成绿肥吗?
毫无疑问的,野草本来就是一种含有丰富有机质的东西,通过沤制是能够做成绿肥来使用的。
以前农村里面一是经济条件不好,二是农村落后,那时候工业化也落后,农村里面能够用于种田的化肥是特别的少。为了提高产量,让稻田能够更肥一些地,一方面农村会大量的收集动物的粪便做成肥料,二是人们还会收集野草、树叶这些东西来做成肥料。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开春后需要耕地做水稻苗床,这时候地里会长 出很多的红花草。这时候农民就会先将红花草割掉,然后再切碎,最后在耕地的时候一起撒在地里面,这样就能够沤成肥料。当时为了让地里能够长出更多的红花草,人们还会在秋收之后特意在地里撒一些红花草的种子。
在水稻插秧后,稻田里面还会长出不少的杂草,于是农民又多了一个工作,那就是除杂草,我们这里叫做“抓草”。因为那时候没有除草剂可用,只能够人工除草。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像插秧一样,人下田里,然后双手在稻田的泥土上左右横扫着摸。抓到杂草后就抓成一团然后塞到泥里,最后用脚踩一下。这些杂草就会被泥土盖住,同时还会被水淹没,最终就会死亡。死亡了的杂草最后也都会变成肥料被水稻利用。
自从出现了除草剂后,农民除草方便了很多,也便捷快速了很多。也自从出现了化肥以后,农民也越来越少的自己用杂草、绿植等来沤制肥料了。不过,用绿植沤制肥料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肥料制作方法,这样制作的肥料也是很不错的有机肥,对稻田都是有好处的,绿肥应当大量的使用,化肥应当减少使用量。
1、播种时间:水稻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不同的水稻播种时间有差异,早稻一般在3月底到4月初或清明前播种,4月底到5月初移栽。中稻一般4月初到5月底播种,6月底到7月初移栽。晚稻一般在6月中下旬播种,立秋前移栽。各个地区气候有所差异,因此播种时间是不一样的。
2、种子处理:水稻在播种前一般需要经过晒种、选种、浸种、催芽四项处理,在水稻播种前,选择晴天上午10点到下午3点这段时间,把种子放在阳光下摊薄连续晾晒2-3天即可。选种时,要选择丰产、籽粒饱满的健康种子,剔除瘪、瘦、秕、空种。水稻浸种,可以放在常温清水中或1%的石灰水溶液或咪鲜胺溶液中浸种数天,期间每天搅拌和换水,种子吸水量达到种子重量的30-40%时有利于发芽。种子催芽操作步骤是将浸种后的稻种先用50度左右的温水提高温度,捞出后包裹好后,再用秸秆稻草、麻袋或者棉被等覆盖好,然后放在30-32度的环境中进行保温保湿催芽。期间喷淋清水保湿和翻堆防高温,当种子的芽长和根长长到0.2-0.3公分左右时,把种子放在室内阴凉处凉芽6个小时左右即可播种使用。
3、整地管理:水稻种植地应当提前进行15-25公分的深翻细耙,整地要求以耕层深厚、*壤松软通透、田面细碎平整为原则,以此为水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根际环境。然后施底肥,底肥使用量可以按照全年施肥量的60-70百分使用,可以亩施1500公斤腐熟有机肥+2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10公斤氮肥+10公斤钾肥。
4、科学移栽:当日均气温持续稳定在15度以上,即可进行移栽插秧。旱育中苗以3-3.5叶为宜(适合机器插秧使用)、大苗以4-4.5叶为佳(适合手工插秧使用),或者在秧苗8公分左右高时进行移栽,移栽时要注意种植密度,一般早稻适合适度密植,晚稻适合稀植,中稻一般介于早稻和晚稻之间。
5、插秧管理:插秧前,应当提前把田间水层调整在1公分左右,在插秧时要注意适时早插、插秧正直、插秧深浅均匀、插秧整齐一致。尤其注意插秧的深度,一般人工插秧以1.5公分为佳,机器插秧以2公分为宜,苗小应当适度浅差、苗大应当适度深插。在完成插秧后要及时对田间进行补水护苗、促进返青,上水深度掌握在3-5公分左右,以水位到苗高2/3、不淹心叶为宜。
6、田间管理:插秧后水层以浅水不露地为宜,分蘖期水层以2-3公分左右为宜,分蘖后期要注意排水晒田,晒田后把水层增加到5公分左右,拔节孕穗期以8-10公分为宜,抽穗前2-3天应当排水补氧。还要做好追肥管理,分蘖肥在水稻移栽后7-10天时施用,每亩追施速效氮肥6-8公斤。穗肥一般在水稻圆秆期施用,每亩追施速效氮肥5-6公斤+2-3公斤磷钾肥。水稻粒肥一般在抽穗后施用,可以使用0.5-1%的尿素水+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喷施,每亩喷水量50公斤左右即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54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