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太空稻是什么

1、太空稻是利用空间诱变育种的方式,将水稻的种子或者是诱变材料送到太空中,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来进行诱变,使得种子产生某种变异,最后再带回地面培育成新品种。

太空稻是什么

2、这种新品种能够有效地缩短杂交育种的周期,还能够增加产量。

嫦娥五号太空稻移栽至试验田!太空稻长什么样子?有哪些特点?

是的,7月9日上午,夏日炎炎,稻香飘飘。在华南农业大学实验基地的大田里,华农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涛和航天育种中心副研究员、实验室主任王加峰正在田里收割水稻。

8个月前,这些稻种跟随嫦娥五号航天器进行了一次长达23天的环月旅行,在深空环境中历经宇宙射线的照射,并安全返回地球,“落户”广东。

8个月后,田垄边的15-1号水稻已有大半个人高,金黄的稻穗把它都压弯了腰。它的每粒稻种约有1厘米长,通体呈米白色和褐色,捧在手掌里有点扎人。

不久后的秋季,这批“中国天稻”的后代将在实验室里开始育秧,并被移栽到大田里;未来几年,它们会在广东的土地上继续自己的世代繁衍,纯化优良性状,有望成为100%中国原创的水稻新品种。

培育太空水稻的原因:

之所以要进行太空育种,其实就是因为地面上根本无法模拟这种太空环境。我们都知道在宇宙中有很多离子辐射线和空间磁场,这都是地球没有办法进行模拟的,而且高真空高洁净的宇宙环境也能够让种子产生一些变异。所以太空水稻培育出来的新型品种具有变异大,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和抗病力强的特点。

这种水稻品种回到地面进行培育之后,能够有效地缩短杂交育种的周期。比如说,经过太空诱变培育出来的航育1号水稻新品种,其植株就比正常的要低14厘米左右,生长周期也缩短13天,而产量却可以增长5%~10%。更矮的植株可以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而更短的生长周期可以减少温差,提前收获,并且还能够增加产量。

以上内容参考 观察者-嫦娥五号“太空稻”今日迎来收割,有望成为100%中国原创的水稻新品种

这几年我国在航空上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好的,并且每次都会有新的成果诞生。

在嫦娥五号任务的多项科学实验中,在太空种水稻是其中之一。

经过一个多月的育种,嫦五带回的稻种已长成稻苗。

这些青葱的稻苗,将离开温室大棚,移栽到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的试验田内。

那么太空稻有什么特点呢?这几年我国在航空上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好的,并且每次都会有新的成果诞生。

在嫦娥五号任务的多项科学实验中,在太空种水稻是其中之一。

经过一个多月的育种,嫦五带回的稻种已长成稻苗。

这些青葱的稻苗,将离开温室大棚,移栽到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的试验田内。

很多朋友都是第一次听说太空稻,那么太空稻有什么特点呢?

(来源:网络)

太空稻的特点

此前人民日报曾报道,嫦娥五号搭载的水稻种子由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品种为“航聚香丝苗”,共计40g。

人民日报称:

这个种子出自“太空世家”,它的“父亲”华航31号和“母亲”航恢1508都去过太空,华航31号是利用空间诱变及现代生物学技术培育出的超级稻,而“航聚香丝苗”自身属于香型、多抗、优质、丝苗型水稻新品种。

2020年12月23日,国家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在北京举行了嫦娥五号搭载种子交接仪式。

12月28日,一些“奔月”水稻种子就已发芽,研究人员也正在准备进行后续研究。

(来源:网络)

太空稻可以大量种植吗?

以下消息仅供参考,根据网上目前能够得到的消息,我们可知:

太空水稻是指经过太空射线诱变育种得到的新品种水稻,其实质即水稻,水稻是多细胞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来源:网络)

这种水稻品种回到地面进行培育之后,能够有效地缩短杂交育种的周期。

比如说,经过太空诱变培育出来的航育1号水稻新品种,其植株就比正常的要低14厘米左右,生长周期也缩短13天,而产量却可以增长5%~10%。

更矮的植株可以增强水稻的抗倒伏能力,而更短的生长周期可以减少温差,提前收获,并且还能够增加产量。

有关太空稻大家还有想了解的知识吗?你认为太空稻在未来会在我们生活中真正的普及吗?其实大家可以拭目以待最终的成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55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