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有一种草药叶子像含羞草,但是长藤的,主干是红的带刺。闽南话叫它红骨刺桑,这个草药叫什么?

这个草药是南蛇竻苗。

有一种草药叶子像含羞草,但是长藤的,主干是红的带刺。闽南话叫它红骨刺桑,这个草药叫什么?

南蛇竻苗,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喙荚云实Caesalpinia minax?Hance的苗。南蛇竻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福建也有栽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之功效。常用于外感风热,湿热痧气,疮疡肿毒,瘰疬,跌打损伤。

2.相关配伍

(1)治外感风热:南蛇竻苗二两。捣烂,开水冲服。

(2)治瘰疬,痈肿:南蛇竻苗、龙眼叶、荔枝叶、桃树叶、首乌叶、蜜糖各适量。共捣烂,敷患处。

(3)治跌打骨折:南蛇竻苗、大驳骨、小驳骨各一两。共捣烂,用水或酒二两炒热,敷患处。

我帮你查过药典了,查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呢,哈哈,不过总算有收获,希望对你有帮助,这个刺坡根,学名叫刺葡萄根

出处出自《分类草药性》

拼音名Yě Pú Tɑo Gēn

英文名Root of Romanet Grape, Root of Brier Grape

别名刺葡萄、 千斤藤、山葡萄。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网脉葡萄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wilonae Veitch [Vitis reticulata Gagnep.]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网脉葡萄 木质藤本。幼枝近圆柱形,有白色蛛丝状柔毛,后变无毛。单叶互生;叶柄长4-7cm;红色,被蛛丝状毛;叶片心形或心状卵形,长8-15cm,宽5-10cm,通常不裂,有时不明显3浅裂,边缘有小牙齿。下面沿脉有锈色蛛丝状毛,叶脉下面隆起,网脉显明,两面常有白粉。花杂性异株,圆锥花序长8-15cm;花小,淡绿色;雄花有极短的花梗,基部有小苞片;花萼盘状,全缘;花瓣5-6,顶部粘合成帽状脱落;雄蕊5-6,与花瓣对生,退化子房埋于花盘中;两性花子房有短柱头,雄蕊5,比子房略长。浆果球形,直径7-12(-18)mm,熟时蓝黑色,有白粉。花期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200m的山谷、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性味甘;平;无毒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痈疽疔疮;慢性骨髓炎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

附方①治用脑过度吐血:野葡萄根四两。熬水兑白糖服。(《重庆草药》)②治胸腹胀满成硬块:野葡萄根半斤。炖杀口肉服。《重庆草药》)③治筋骨伤痛:刺葡萄鲜根四两,水煎兑酒冲服。(江西《草药手册》)④治慢性夫节炎:刺葡萄二两,钩藤根三钱,鲜大活血一两,鲜五味子根一两,鲜三月泡(悬钩子、山莓)一两,鲜百两金一两,娃儿藤根五钱。用肉汤炖服。急性者用猜脚。(江西《草药手册》)

如果找不到刺坡根也可以用霸王花茎代替哦!

刺坡根也可以用霸王花茎代替

含羞草+霸王花茎+猪脊骨

用量:含羞草:(带刺的那种,本人不知道是否有不带刺的含羞草)每次用四个指头抓起来的量,可以在这个范围多点或少点.

霸王花茎:每次5-10CM长一段,洗净直接入煲.

猪脊骨:每次2-3节

水:可多可少,多时就多喝几次,小时一天一次也行

一起煲汤约半小时即可。

希望我查的这些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61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