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长春农博会时间-门票-地点

今年,第二十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会将于9月6日至15日在长春农业博览园举行。有红色中国展、“吉林之梦”主题展厅、南瓜展区等。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吧!

长春农博会时间-门票-地点

长春农博会

展览时间:2021年9月6日-15日,为期10天。

地点:长春农业博览园(长春市镜月街4775号)

办公室电话:0431-81985100

购票入口:“长春农博会网上购票”微信小程序

展会简介:

本届展会以“发展智慧农业,引领产业发展,提升交易功能,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设计了品牌展示及设施、产业示范及科普教育、经贸论坛及活动三大板块38个展览及活动。通过“智慧会展、宣传展示、示范引导、交易服务、经贸交流、科普教育、文化惠民、观光休闲”等内容的配置组合,发挥会展在宣传时代精神、促进“三农”、促进农产品贸易、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

长春农博会介绍:

中国国际农业与食品博览会(博览会)创办于2000年,已成功举办18届。展会集农业经贸交流、农产品展销、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农业科普教育、农业旅游观光、农民市民文化娱乐于一体,是一个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农业展会。

展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受到农业企业、农民和市民的一致好评。赢得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和国内外客商及观众的广泛好评。自2006年以来,展会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专业品牌展会”、“中国品牌展会金鼎奖”、“中国最具影响力政府主导展会”等荣誉。在国内外大型展会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展示吉林现代农业发展成就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长春的一张城市名片。

长春第二十届农博会展会

红色中国展

中央展览馆专门在党建广场设置了红色中国展。从中国到吉林,从革命年代到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到建党一百周年,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一部催人奋进的长歌史诗。

“吉林之梦”主题展厅

“梦想吉林”主题展厅分为“吉林红色革命史”、“建设农业强省”、“推进乡村振兴”等板块。记录了建党百年来吉林省的发展历程和农业、科技等产业的发展成就,谱写了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篇章。

南瓜展示区

整场展览的“大”明星,绝对是整场展览的焦点。

渔业展览馆

渔业展厅是农博会上最受欢迎的展厅之一,鲨鱼、海龟、水母以及各种奇特多彩的海洋观赏鱼吸引着人们流连忘返。

鲟鱼作为镇馆之宝,身长近2m,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生产的鱼子酱被称为“黑软金”。

此外,渔业展厅的大家庭还加入了深受小朋友喜爱的海豹!两只来自秦皇岛的小海豹绝对能萌翻你的心!

花木景观园

芙蓉花现在开了,一朵花的直径可以达到20cm!除此之外,还有观赏草,叶子五颜六色,很漂亮,野鹅盛开,红黄相间。可以在展览期间观看”。

东北果树园

东北果园,一个可以穿越回童年的地方!初秋,每棵果树都结满了果实

目前,水稻和300多只螃蟹在农作物良种示范区长势良好。这种稻蟹共生的景象,就是本次农博会特别探索的“稻田养蟹”养殖模式。同一块稻田里,既种水稻,又种螃蟹。稻田不仅能为螃蟹遮阳,还能为它们提供微生物、杂草、昆虫等天然食物。螃蟹的排泄物还能为水稻提供天然有机肥,既实现了有机循环,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数字引擎澎湃潮涌“新三农”

摄像头一刷脸,一页数据就弹出来:种了几亩地、买过哪些药、用过多少药;打开手机浙农优品APP可以清晰地看到农事记录以及瓜果蔬菜的长势;走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示范车间可以看到自动化管理,实现订单生产不受季节影响养殖;蔬菜大棚内,各类传感器成了“电子管家”……在“数字浙江”建设大背景下,作为国家、省数字乡村试点市,平湖市持续推动数字信息技术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在平湖,数字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

智慧的“服务师”

走进平湖数字乡村体验馆,在云观体验区可以看到平湖数字乡村一张图,图上清楚展示出平湖的产业分布、区域规划、农机作业轨迹、植保病虫害智能监测等。随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这张图可以为他们政府部门实现精准监管、优质服务提供更全面的数字化支撑。平湖市的农户也都通过“浙农补”拿到了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往年这样的补贴线下发放都要个把月。

平湖市将信息化作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依托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市创建、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县和省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县建设,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实践,打造了金平湖“1+1+N”数字乡村“大脑”,即建立“1”个数字乡村大数据平台、“1”个数字农业发展先行区以及“N”个应用场景,实现平台贯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赋能农业产业、乡村治理和农民生活,让越来越多的农户成为农业农村数据采集的“传感器”,实现数据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为了将数字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农户,平湖市还开发了多个应用场景:创新“浙农补”,梳理政策清单48项,打通跨部门系统8套,大幅缩短补贴到账时间、精简补贴申领程序,累计完成发放8467.09万元、涉及农户4.8万户;“善治宝”数字化依托“股份分红+善治积分”模式,推动乡村自治精准化、智能化,行政村全覆盖、注册人数6.9万,子栏目“善治贷”用信4594户,户均贷款11.5万元,最低利率3.85%;“浙样施”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农业投入品“进—购—用—回”闭环管理,发生订单28万单、总金额4200万元。

精控的“生产师”

来到位于林埭的大印数字农业工厂,只见大棚里各类瓜果蔬菜生机勃勃。工厂负责人介绍,公司通过计算机对植物生长的温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进行自动控制,实现一年四季连续生产。满负荷运行,工厂可实现年产蔬菜10万斤。大印数字农业工厂今年也被推荐为省级数字农业工厂候选。不过,像大印数字农业工厂这样动动手指就是“农忙”,在平湖市早已不是稀罕事。

让传统农业、养殖业实现工业化生产,通过数字农业平台实现数据互联,让生产管理者精准掌控全局,只是平湖市打造数字乡村的冰山一角。眼下,平湖市正着力构建“数字乡村大体系”,通过建好“一朵云”、画好“一张图”、织好“一张网”,强势推动平湖市农业农村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同时在“双强”数字赋能下,平湖市还不断推进农业数字科技,围绕优质稻米、绿色蔬菜、精品瓜果、高档花卉、生态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累计培育数字农业示范园区6个、建成数字农业工厂8个、完成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48家,新建省级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2个,实现智能化生产和管理。与此同时,还积极推进智慧农机建设,建成“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的农机综合服务中心1家、高标准农艺农机融合示范基地2个,安装北斗农机管家464台、联网植保无人机285台;水稻耕种收机械化率90.8%。

鲜活的“开拓师”

“桑葚1.6斤,番茄4斤,小黄瓜4斤……”在九龙生态农场内,通过手机小程序,按需求将农产品包装好。包装袋上贴有取货人姓名、电话等信息的小标签,一会儿就送到指定的提货点。很多农产品都销不出去,但是用的小程序“本家鲜”这个方便居民买菜的电商平台,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有了‘本家鲜’,居民们在家点点手机就可以完成下单。在“本家鲜”小程序上,上面都是本地基地直采的商品,东西多,而且品种齐全,就像是将线下的菜场搬到了线上。“平湖的哪种农产品销量好,哪个农场更招人喜欢,一目了然。”市农业农村局数字中心主任说,通过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可实时查看农产品的销售情况、增长趋势、基地实况等。其实,平湖市正通过打造“浙农服”“金平湖鲜到家”“本家鲜”等不断为农户打通渠道,精准营销,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买到刚刚从田里采摘的金平湖品牌农产品。“金平湖鲜到家”“本家鲜”小程序自运营以来,累计销售额500多万元。

数字赋能,拉近了农户与买家的时空距离,也有利于建立从生产到流通到金融的智能化区块链体系,从而优化供应链流程。平湖市建成的金平湖农产品智慧流通物联中心(中转仓)+产地仓+消费仓的全智慧仓储体系就是能自动识别农产品的大小、形状、重量、甜度等参数,自动删选,自动包装,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分拣,对“进、存、销”环节全记录,实现一键清点和结算,实现了动态定位、线路优化、货物感知、智能交付、节能减排等方面全面提升,监管物流过程,降低流通损耗,提高农产品运输效率,保障农产品新鲜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62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