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个儿科感冒类中成药,哪些可以联用,哪些不能联用?
很多小儿疾病,采用中成药治疗是有优势的,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和咳嗽。
为什么感冒用中成药有优势呢?因为很多小儿感冒是病毒性的,但抗病毒的化学药并不多,但能够疏风解表的中药就太多了。为什么咳嗽用中成药有优势呢?因为化学止咳药大多通过神经系统发挥镇咳作用,有些药对儿童来说也不够安全,但能够止咳平喘的中药也太多了。
所以,选择多,就是优势。
但是要想确保这种优势在自家孩子身上真正发挥出来,那就一定得合理用药。
这其中,联合用药又是重头戏,合理的联用事半功倍,不合理的联用事倍功半。
今天,我们就从儿科常见的6个中成药入手,说说这个事。
(一)
首先,我们列出这6个中成药的名字,成分和功效。
1. 小儿热速清颗粒
成分柴胡、黄芩、板蓝根、葛根、金银花、水牛角、连翘、大黄。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本品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咽喉红肿,鼻塞流黄涕,咳嗽,便秘。
2.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成分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金银花、连翘、知母、黄芩、板蓝根、麦冬、鱼腥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用于热邪犯于肺卫所致发热、汗出、微恶风寒、咳嗽、痰黄,或兼喘息、口干而渴。
3. 小儿肺热清颗粒
成分蜜炙麻黄、石膏、炒苦杏仁、蜜炙桑白皮、炒葶苈子、当归、丹参、地龙、炒僵蚕、甘草。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引起的肺热咳嗽,咳痰、痰多色黄,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或腻,脉滑数等症状。
4.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成分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炒栀子,大黄,青蒿,赤芍,槟榔,厚朴,黄芩,半夏、柴胡、甘草。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热导滞。用于小儿风热感冒挟滞证,症见: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红肿痛,纳呆口渴,脘腹胀满,便秘或大便酸臭,溲黄。
5.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成分蒲公英、板蓝根、苦地丁、黄芩。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扁桃体炎等。
6. 小儿解表口服液
成分金银花、连翘、炒牛蒡子、蒲公英、黄芩、防风、葛根、紫苏叶、荆芥穗、人工牛黄。
功能主治宣肺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感冒恶寒发热,头痛咳嗽,鼻塞流涕,咽喉痛痒。
乍一看,这些中成药之间,既有相同成分,也有不同成分,既有相同功效,也有不同功效。
这种情况下,怎么判断能不能联用呢?
(二)
社会 上总有一句话,叫做,幸福的婚姻总是相似的,不幸福的婚姻却各有各的不幸福。
这个意思,放在中成药联合用药这件事上也很贴切。
合理的联用总是相似的,不合理的联用却各有各的不合理。
什么是合理的联用呢?互相有需要的、互相有补充的联用,就是合理的联用。
什么是不合理的联用呢?那情况就复杂了,简单来看,重复用药不合理,药性冲突也不合理。
所以,如果两个儿科中成药需要联用,那就一定得存在成分或功效上的互相需要和互相补充。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中成药就能覆盖所有病情特点,用法用量也是合适的,那就没有联用其他任何药物的必要。
比方说,如果两个中成药在成分和功效上存在明显重复,则不建议联用。界定这个“明显重复”的方法很多,我们今天讲其中的一个,叫做“衍生方”判别法。
即,如果两个中成药是从同一个底方加减而来的,是同一个基本方的衍生方。那么,不建议这两个中成药足量联用。
举例来看,在刚才我们列出来的那6个小儿感冒类中成药里面,就存在这种情况。
在小儿热速清颗粒、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解表口服液这4个中成药里面,存在“金银花-连翘-荆芥穗-薄荷”这样的组合,它们是银翘散的衍生方。
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肺热清颗粒这2个中成药里面,存在“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这个组合,它们是麻杏石甘汤的衍生方。
在小儿热速清颗粒、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小儿解表口服液这4个中成药里面,存在“黄芩-板蓝根/蒲公英”这样的组合,这个是苦寒清热利咽的代表性组方。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至少这三类中成药内部之间,不宜足量联用。
(三)
那么,这三类之间呢?是否可以联合使用呢?
这就需要搞清楚,这三类功效之间的关系。
根据亚圣伊尹的汤液经法图,
第一,疏风解表,以辛味药为主,金银花、连翘、荆芥穗、薄荷,都是辛味药。
第二,止咳平喘,以咸味药为主,除了苦杏仁+甘草苦甘化咸之外,还有葶苈子、大黄、僵蚕、地龙,都是咸味药。
第三,清热利咽,以苦味药为主,板蓝根、黄芩、苦地丁、栀子,都是苦味药。
辛补肝解表,咸泻肺平喘,苦泻心利咽,各有各的功效侧重点,互相之间也没法帮忙。
换句话说,不同的疾病阶段,采用的治疗策略不一样,感冒初起流鼻涕、打喷嚏的时候,辛味药解表最合适。感冒中后期外邪入里咳嗽咳痰的时候,咸味药止咳平喘最合适。没有感冒症状,只是嗓子疼上火的时候,苦味药泻火最合适。
所以,严格地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不是感冒药,而是一个清热泻火药。
那么,这种情况下,任意两类功效的联用,可能并不合理。
换句话说,用药并不精准。
(四)
当然,狙击枪是枪,散弹枪也是枪,搞不清楚目标在哪,子弹又比较富裕的时候,来那么一梭子也没啥。
理论上,当病情复杂,目标多样的时候,散弹枪是非常好的。但是大家别忘了,这是小儿感冒,儿童没有什么基础病、慢性病,虽然腠理一开容易受邪,但一般来看,病性是比较简单纯粹的。
至少儿童普通感冒,看着高烧凶险,但不存在太复杂的病情。
这个时候,适合狙击枪,不适合散弹枪。
但不少中成药的组方,都在玩散弹枪。
一边辛味解表,一边苦味泻火,一边麻杏石甘止咳平着喘。
打不着目标的那些子弹,也许就能伤者无辜者。中医上叫做伤正气。
所以,小儿感冒精准选药,十分重要。
怎么精准呢?
首先,以流鼻涕、打喷嚏、怕冷、头痛为主的感冒,不管有没有发烧,都选择以辛味解表为主的中成药,例如小儿解表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热速清颗粒。
其中,小儿解表口服液算是比较传统的疏风解表,治疗风热感冒的一个药。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也是解表清热为主,只不过为了增强这个作用,为了增加消食化滞的作用,组方里还合了小柴胡汤。
小柴胡制剂大家都知道,目前开发为成药的最主要作用就是退烧,比如说小柴胡颗粒。当然,小柴胡汤一开始并不是用来退烧的,它其实是一个标准的肝脾同治的方子,有时间再讲。
所以,在感冒症状基础上,还存在舌苔厚、口气臭、不爱吃饭、便秘的孩子,选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小儿热速清颗粒在解表的基础上,增加了比较多的清热解毒苦寒药,属于一把散弹枪,感冒症状未解,发烧比较高,同时又出现明显咽痛的孩子,适合选择。
注意,选择上述中成药的孩子,应该没有明显的咳嗽咳痰的症状。
而一旦出现了明显的咳嗽咳痰症状,不管有没有上述感冒表现,都应该换用以泻肺止咳平喘为主的方子。
注意,不是联用,是换用。
比方说,小儿肺热清颗粒的主要作用就是止咳平喘,组方里的葶苈子、地龙和僵蚕这些咸味药就是明证。
比方说,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这个药是一个典型的散弹枪,它出现在了前面所有3类药品里。也就是说,它的功效覆盖面比较广。
(五)
说了这么多,感觉都是不建议联用的。那么,有没有可能的联用组合呢?
也不是没有。
我们假定所有的中成药组方都是完全合理的,不存在不合理之处。那么,为了增强一个散弹枪某一个方向的攻击力,装备一个攻击力放大器,也不是不行。
但是需要注意两点:
第一,是装备一个放大器,不是再绑上另一把枪。所以,这个联用的中成药,组方药性必须单纯,组方药味必须不能太多,用量必须处于辅助地位。
第二,原有的这把散弹枪,这个功效比较弱。所以,原有这个中成药,清热解毒药是佐使药,不是君臣药。
看一看,在前面提到的这6个中成药里面,也就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满足这个条件。
所以,在原本功效里面就具有清热泻火作用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和小儿解表口服液的基础上,可以减量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目的,是为了增强其中清热泻火的作用。
最后提醒大家,以上为基本原则,具体用药还需要在医嘱指导下哦。
疱疹性咽峡炎在中医上的病因病机简单来说就是体内湿热阻滞加上外感引起,它属于时行温病。#中医# #0-6岁 育儿 经# # 育儿 经# # 育儿 事务所# #中医有效方案#
疱疹性咽峡炎特点与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如果是比较小的孩子因为不会说话,所以会日夜哭闹,不能睡眠。
疱疹性咽峡炎常见病因:
临床门诊上,好多小儿本身存在脾胃虚弱,积食内热,湿重等加上不良的饮食(好辛辣油腻,寒凉之品等)导致小儿有湿热体质环境(各种病毒最喜欢的体质环境),同时体虚免疫力,抵抗力不足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而发病。好多医生在治疗这方面的问题时就一味地清热解毒,消炎等,这样是不好解决根本问题,有积食内热要消积食清内热,有湿热有祛湿清热,有脾胃虚弱要注意健运脾胃等。
推荐中成药:
第一个推荐的是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主要成分包含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栀子(炒),大黄,青蒿,赤芍,槟榔,厚朴,黄芩,半夏、柴胡、甘草。具有疏风解表,清热导滞功效,通常用于小儿风热感冒挟滞证。这药看起来和疱疹性咽峡炎没啥关系,但是中医认为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起病的内在因素多为饮食伤胃,脾胃积食内热,同时饮食不节贪寒凉之品形成体内湿热环境,而该药含有槟榔、厚朴和大黄,在解表退热的基础上,兼具行气通便消滞去湿热作用,所以对于发热伴有便秘、腹胀等胃肠积滞表现的幼童尤为适合。
第二个是金莲清热颗粒/泡腾片。
主要成分包含金莲花、大青叶,石膏、知母、地黄、玄参,苦杏仁(炒)。可以清热解毒,利咽生津,止咳祛痰,主治外感热证。
因该药含有石膏,除解毒利咽以外,解肌退热效果也比较好。该药有颗粒和泡腾片不同剂型,颗粒可冲服,泡腾片需要溶解于水后方可服用。
除以上两个中成药,还有这几个中成药也不错,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复方鱼腥草合剂,银翘解毒丸,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等。有积食内热,脾虚等可配合中成药有保和丸,鸡内金散,王氏保赤丸,参苓白术颗粒等。
外用中成药:
一、开喉剑喷雾剂,成份:八爪金龙、山豆根、蝉蜕、薄荷脑。苗医抬蒙蒙宋宫症。蒙嘎宫昂,来罗拉米。中医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肺胃蕴热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干口苦,牙龈肿痛以及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见以上证候者。
二、双料喉风散,主要成分:珍珠、人工牛黄、冰片、黄连、山豆根、甘草、青黛、人中白(煅)、寒水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肺胃热毒炽盛所致咽喉肿痛,齿龈肿痛。
三、冰硼散,主要成分:冰片、硼砂(煅)、朱砂、玄明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咽喉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药物都比较寒凉,一定要确定体内是有湿热的情况再用,且不可长期使用。
食疗方:推荐三豆香菜根饮,四豆饮等。
三豆香菜根饮:
食疗材料:两把黄豆80克、一把绿豆50克、一把黑豆克、香菜根(带头)3 5个
煎煮法:取上面三种豆加水1200-1500ml左右,大火煮开小火煮一个半小时以后,放入香菜根(带头)3 5个(菜刀拍碎),再煮10分钟即可,过滤豆渣等倒入碗中有400-500ml这样,分上、下午各一半,温服或当水温温服用即可。
功效:绿豆清热,黄豆补脾和中,黑豆补肾祛湿,香菜可发汗透疹,消食下气,醒脾和中,整方可以清热祛湿,补益脾肾,透表祛邪。
四豆饮:三豆饮基础上加赤小豆50克,煎服法同上。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方子必须当日煮当日喝,不能隔夜,隔夜以后效果会差很多。至于喝的方法,不必像喝中药那样一天三次,这个汤可多次喝,不限次数及量,其实这也就是豆沙饮料,可以当做饮料喝,以孩子可以承受量次为准。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注意:
1、加强隔离:疱疹性咽峡炎具有传染性,所以患儿尽量待在家中,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不要去上学。
2、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建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3、多通风:定期打开门窗通风,让居室内空气流通,以保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4、减少聚集:疾病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到人员聚集场所,除了患病幼儿不要串门外,患病幼儿的家长也尽量少串门。
5、加强消毒:肠道病毒不耐高温。患儿玩过的玩具、用过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应彻底消毒。消毒方式有水煮沸、热水浸泡、消毒剂消毒、紫外线灯消毒、漂白粉消毒等。
6、可以每周饮用2-3天的三豆香菜饮或四豆饮等,同时保持不积食,不贪凉,注意忌口辛辣味重等食物。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供学习及同道参考等,如有需要请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操作使用。本平台及个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海口中医儿科符齐敬 符医生中医科学 育儿 ,学习更多正确中医智慧 育儿 知识和 育儿 小妙招,用中医智慧可以更好更快地解决小儿常见病及疑难病等。欢迎大家点赞,分享,收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63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