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小菜园的特点

1.绿色环保:环境的污染,以及过量化肥、农药的使用,蔬菜瓜果有害物质超标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蔬菜、瓜果,是否真正绿色环保,消费者无法识别。让人很不放心。小菜园(方便蔬菜)产品的培养土是由泥炭、草木灰、蛭石、珍珠岩、椰糠以及有机肥等精制科学调配而成。所有材料源于自然,无毒、无害,真正实现100%绿色种植。小菜园(方便蔬菜)的生长过程是在消费者自己照顾下完成的,当然,吃得开心,吃得放心。

小菜园的特点

2.轻松种植:一个农民从种菜到收获,要做施肥、除草、喷洒农药等许多工作,过程复杂。小菜园(方便蔬菜)产品的培养土是由多种介质科学调配而成,营养均衡,种植过程不需施肥。小菜园(方便蔬菜)产品的包装盒采用获得专利技术的先进排水和新型蓄水系统,浇水时,保水层能蓄水,即使没有按时浇水也能起到缓解作用。小菜园(方便蔬菜)产品种植方法简单、方便、快捷,老少均可。只要往小菜园(方便蔬菜)里面浇浇水就可以种出各种各样新鲜的蔬菜、水果,真正体现轻松种植完美收获。

3.绝对新鲜:菜市场的蔬菜往往是经过长距离运输后才周转到消费者手上,鲜度有限。而小菜园(方便蔬菜)产品现种现收现吃,鲜嫩无比,当然新鲜。

4.美化居室:小菜园(方便蔬菜)产品可以种出色彩斑斓、多姿可人的蔬菜和水果,摆放在阳台、窗台、居室都可起到绿化美化和家居装饰的效果。

5.丰富知识:小菜园(方便蔬菜)产品不仅可以享受种植的乐趣,还可直接观察和感受植物生长的过程,增长蔬菜和水果种植方面的知识。

6.品种多样:小菜园(方便蔬菜)产品首期推出4大系列16个品种,其中很多品种普通蔬菜柜台不易买到。

中国蔬菜的生产与供应有什么特点?

1.什么是蔬菜 蔬菜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所食的蔬菜中,有根(如萝卜、胡萝卜、豆薯、葛等);茎(如马铃薯、芋、莴苣、榨菜);叶(如小白菜、大白菜、韭菜、甘蓝);花(如花椰菜、金针菜);果即种子(如黄瓜、茄子、菜豆、毛豆);菌类的子实体等。 因此,我们可以定义蔬菜为:凡是以柔嫩多汁的器官作为副食品的一、二年生及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少数木本植物、菌类、藻类、蕨类等,统称为蔬菜。有人把调味的八角、茴香、花椒、胡椒等也作蔬菜。 蔬菜植物的范围广,种类多。我国又是世界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之一,除了一些栽培植物作蔬菜外,还有许多野生或半野生的种类,如荠菜、马齿苋、藜蒿、蒲公英、鱼腥草等,也可作为蔬菜食用。 但是,这些野生的、半野生的和木本植物、菌、藻、蕨类、调味品类,主要来自少数地区特产。主要的蔬菜还是一、二年生草本植物。 有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饲料作物也可作为蔬菜。如新鲜的大豆种子在长江流域是一重重要的蔬菜。马铃薯、玉米在北方和南方山区作粮食作物,在南方平原地区也作为蔬菜。许多种类,如胡萝卜、南瓜、芜菁、甘薯叶梗等既可作饲料,也可作蔬菜。 2.蔬菜的分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栽培的蔬菜有一百多种,其中主要栽培的有四五十种。 分类的方法很多,如按植物学特性分类、食用部分分类、农业生物学分类、温度分类、光照分类、营养成分分类、食用方法分类等等。 农业生物学分类是以蔬菜的农业生物学特性作为依据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比较适合于生产上的要求。可分为以下几类: 1)根菜类 指以膨大的肉质直根为食用部分的蔬菜。包括萝卜、胡萝卜、大头菜、芜菁、根用甜菜等。生长期中喜温和冷凉的气候。在生长的第一年形成肉质根,贮藏大量的养分,到第二年抽薹开花结实。一般在低温下通过春化阶段,长日照下通过光照阶段。要求轻松深厚的土壤。用种子繁殖。 2)白菜类 以柔嫩的叶丛、叶球、嫩茎、花球供食用。如白菜(大白菜、小白菜)、甘蓝类(结球甘蓝、球茎甘蓝、花椰菜、抱子甘蓝、青花菜)、芥菜类(榨菜、雪里蕻、结球芥菜)。生长期间需湿润和凉爽气候及充足的水肥条件。温度过高、气候干燥则生长不良。除采收菜薹及花球外,一般第一年形成叶丛或叶球,第二年抽薹开花结实。栽培上要避免先期抽薹。均用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 3)绿叶蔬菜 以幼嫩的叶或嫩茎供食用。如莴苣、芹菜、菠菜、茼蒿、芫荽、苋菜、蕹菜、落葵等。其中多数属于二年生,如莴苣、芹菜、菠菜。也有一年生的,如苋菜、蕹菜。共同特点是生长期短,适于密植和间套作,要求极其充足的水分和氮肥。根据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又可将它们分为二类:菠菜、芹菜、茼蒿、芫荽等喜冷凉不耐炎热,生长适温15℃~20℃,能耐短期霜冻,其中以菠菜耐寒力最强。苋菜、蕹菜、落葵等,喜温暖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5℃左右。喜冷凉的主要作秋冬栽培,也可作早春栽培。 4)葱蒜类 以鳞茎(叶鞘基部膨大)、假茎(叶鞘)、管状叶或带状叶供食用。如洋葱、大蒜、大葱、香葱、韭菜等。根系不发达,吸水吸肥能力差,要求肥沃湿润的土壤,一般耐寒。长光下形成鳞茎,低温通过春化。可用种子繁殖(洋葱、大葱、韭菜),也可无性繁殖(大蒜、分葱、韭菜)。以秋季及春季为主要栽培季节。 5)茄果类 指以果实为食用部分的茄科蔬菜。包括番茄、辣椒、茄子要求肥沃的土壤及较高的温度不耐寒冷。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但开花期要求充足的光照。种子繁殖,一般在冬前或早春利用扩地育苗,待气候温暖后定植于大田。 6)瓜类 指以果实为食用部分的葫芦科蔬菜。包括南瓜、黄瓜、甜瓜、瓠瓜、冬瓜、丝瓜、苦瓜等。茎蔓性,雌雄同株而异花,依开花结果习性,有以主蔓结果为主的西葫芦、早黄瓜。有以侧蔓结果早、结果多的甜瓜、瓠瓜。还有主侧蔓几乎能同时结果的冬瓜、丝瓜、苦瓜、西瓜。瓜类要求较高的温度及充足的阳光。西瓜、甜瓜、南瓜根系发达,耐旱性强。其它瓜类根系较弱,要求湿润的土壤。生产上,利用摘心、整蔓等措施来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种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春种夏收,有的采收可延长到秋季,还可夏种秋收。 7)豆类 以嫩荚或豆粒供食用的豆科蔬菜。包括菜豆、豇豆、蚕豆、豌豆、扁豆、刀豆等。除了豌豆及蚕豆耐寒力较弱能越冬外,其它都不耐霜冻,须在温暖季节栽培。豆类根瘤具有生物固氮作用,对氮肥的需求量没有叶菜类及根菜类多。种子繁殖,也可育苗移栽。 8)薯芋类 以地下块茎或块根供食用,包括茄科的马铃薯、天南星科的芋头、薯蓣科的山药、豆科的豆薯等。这些蔬菜富含淀粉,耐贮藏,要求疏松肥沃的土壤。除马铃薯生长期短不耐高温外,其它生长期都较长,且耐热不耐冻。均用营养体繁殖。 9)水生蔬菜类 需生长在沼泽地区的蔬菜。如藕、茭白、慈菇、荸荠、水芹、菱等。宜在池塘、湖泊或水田中栽培。生长期间喜炎热气候及肥沃土壤。除菱角、芡实以外、其它一般无性繁殖。 10)多年生蔬菜类 指一次种植后,可采收多年的蔬菜。如金针菜、石刁柏、百合等多年生草本蔬菜及竹笋、香椿等多年生木本蔬菜。此类蔬菜根系发达、抗旱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一般采用无性繁殖,也可用种子繁殖。 11)食用菌类 指能食用、无毒的蘑菇、草菇、香菇、金针菇、竹荪、猴头、木耳、银耳等。它们不含叶绿素,不能制造有机物质供自身生长。必须从其它生物或遗体、排泄物中吸取现存的养分。培养食用菌需要温暖、湿润肥沃的培养基。常用的培养基有牲畜粪尿、棉子壳、植物秸秆等。

记得采纳啊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蔬菜的产销方针、产销体制和生产基地布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中国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国家一直采取在城市郊区生产蔬菜,基地布局则采取以近郊为主,远郊为辅;就地生产,就地供应;以自给为主,外地调剂为辅的方针。国家确定长江以南地区,城市郊区应保证的菜地面积每城市人口为13.34~20.01m;长江以北地区为26.68~40.02m;东北、蒙新、青藏等地区为46.69~66.7m。1979年国家提出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农村实行了农民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蔬菜生产也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至90年代初,国家提出:抓好“米袋子”、丰富“菜篮子”,确保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稳定物价、保持社会稳定、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方针。根据上述方针,除了在城市郊区发展蔬菜外,为了保障蔬菜供应,有关部门还在农区规划、建立了一批蔬菜生产供应基地,此后蔬菜生产加速向农区转移,并完成了以城市郊区为主向农区为主的转变,同时蔬菜生产也进入了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另一方面,在20世纪80年代,蔬菜行业开始进行营销体制改革,打破计划经济体制,首先在武汉试行主要蔬菜产品的放开销售,此后改革不断深化,蔬菜批发市场陆续建立,蔬菜运输专业户、蔬菜配送中心等产品流通形式应运而生,市场机制逐步完善,进而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行了蔬菜产销体制的改革,至今全国各大中城市已建立了一大批蔬菜批发市场(约5000多个,每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几个大型或特大型市场),充满生机的市场经济机制大大拉动了蔬菜产业的发展,也为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向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蔬菜播种面积、总产量增加

据农业部统计,2003年全国蔬菜和瓜类的种植面积为2030.77万km,总产量60998.21万t,其中蔬菜面积1795.37km,产量达54032.32t,人均年占有量415kg,而在改革开放初的1980年种植面积仅为316.18万km,总产量为8300万t,人均年占有量84.1kg,分别增长了4.6倍、5.5倍、3.9倍。另据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统计,该年中国蔬菜和瓜类的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蔬菜播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2.9%和48.8%,比位居第二的印度高出2.4倍和4倍(张真和,2005)。

(二)蔬菜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如前所述,2003年中国蔬菜的净产值为3380亿元,比粮食3040亿元高出340亿元,蔬菜对全国9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为375.56元,为振兴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蔬菜产业作为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它的发展有助于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供约9100万人就业)和农民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由于蔬菜和瓜类的单位面积产值高于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数倍,因此发展蔬菜和瓜类种植已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蔬菜产品在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中出口优势明显

据中国农业信息网数据,2003年中国蔬菜出口量602万t,蔬菜出口额37.96亿美元。2003年中国蔬菜已出口到五大洲的17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蔬菜产业发展自然资源优势明显、生产成本低、种类多样,这些特点很有利于增强中国蔬菜国际贸易的地位。

(四)蔬菜供应水平大幅度提高

中国在计划经济的年代,蔬菜供应上最突出的问题是周年供应不均衡,往往是旺季烂菜,淡季供应紧张。自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农村实行联产承包经营制,此后又进行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种菜的积极性大为提高,也使科学技术和自然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应用和发挥,并促使全国不同生态地区逐步形成为有统一布局的各种类型蔬菜生产基地和地区间能进行淡旺互补的蔬菜销售市场。这样从根本上改变了淡季缺菜的局面。过去常年供应的蔬菜种类一般在20~30种,品种类型也比较少,目前已增加到60多种,加上稀有、特产蔬菜50余种,约有100多种蔬菜在市场上经常供应。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中国蔬菜的供应已基本做到种类、品种多样,市场供应均衡,质量逐步提高。

(五)形成了区域间互补的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蔬菜产销布局

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按照不同地区的自然气候类型,结合蔬菜的适应性及其在各地所形成的蔬菜耕作制度等,蔬菜学者将中国蔬菜的栽培区域大致划分为:东北单主作区、华北双主作区、长江中下游三主作区、华南多主作区、西北双主作区、西南三主作区、青藏高原单主作区、蒙新单主作区共8个大区。但是,蔬菜生产基地的具体布局,自建国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蔬菜产业的逐步发展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到目前为止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4年以前,蔬菜生产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郊区,农区只有少量的自食性、季节性菜地。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随着蔬菜购销体制的改革,除大中城市郊区生产蔬菜外,还在农区建成了五大片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商品蔬菜调运基地,即河北、山东片秋菜基地,广东、广西、海南的华南片南菜北运基地,河南、山东、安徽片黄淮春淡蔬菜基地,冀北、晋北片秋淡蔬菜基地,甘肃河西走廊片西菜东运基地等。这些基地每年向全国提供2000万t商品蔬菜,约占城市消费量的30%。第三阶段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城市建设用地需要和城市近郊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广大农区种植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蔬菜生产基地也加速从城市郊区向各地的农区转移,全国蔬菜生产已由以农区为辅转变为以农区为主。目前农区蔬菜的播种面积估计约占全国总播种面积的80%,蔬菜生产基地的规模更大、专业化程度更高,并开始向生产区域化方向发展;各区域生产基地都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技术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区域特色,因地制宜地发展当地的蔬菜生产,并建立相应的蔬菜批发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从而形成了全国范围内区域间互补的蔬菜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蔬菜产销布局。

(六)名特、稀有蔬菜丰富多样

中国土地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蔬菜种质资源丰富,蔬菜栽培历史悠久,各地在长期的生产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众多的名特产蔬菜。如东北单主作区:黑龙江省的油豆(菜豆)、黑木耳,吉林省的白羊角菜豆,辽宁省的大矬菜白菜等;蒙新单主作区:内蒙古自治区的马蔺韭、线韭、蒙古韭(沙葱)、一点红大葱、野生黄花菜、蕨菜,新疆自治区的哈密瓜、野生大蒜等;华北双主作区:北京市的心里美萝卜,山东省的胶州大白菜、章丘大葱、潍坊青萝卜、莱芜生姜、苍山大蒜、益都银瓜等;西北双主作区:陕西省的大荔黄花菜、耀县辣椒等,甘肃省的兰州百合、白兰瓜、镇远黄花菜,宁夏自治区的银川羊角椒、吴忠苤蓝、平罗红瓜子、银川枸杞等;长江中下游三主作区:上海市的塌棵菜,江苏省的南京矮脚黄小白菜、太湖莼菜、无锡茭白、宜兴百合,安徽省的贡藕、太和香椿,湖南省的湘莲、黄花菜,湖北省的武汉红菜薹等;华南多主作区:广东省的四九菜心、芥蓝、澄海早花花椰菜、宁青黄瓜、七星仔节瓜,广西自治区的淮山山药,台湾省的苦瓜、丝瓜、洋香瓜等;西南三主作区:重庆市的涪陵榨菜,四川省的成都圆根萝卜,云南省的红芋、大头菜、根韭,陜西省的汉中冬韭、汉中木耳等。上述众多的名特产蔬菜种质资源中,有的作为地方品种,经良种繁育,优中选优,继续在生产上应用;有的利用其优良种性,作为育种材料,选育出了新的品种。

此外,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蔬菜产品的需求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过去较少食用的一些“细菜”、“小菜”,如落葵、油荬菜、紫背天葵、番杏、荠菜、香椿芽、枸杞头等也开始在市场走俏;在绿色无公害理念的引导下,人们也开始开发山野蔬菜,如轮叶党参、菊花脑、马兰头、鱼腥草等;过去少有或没有的一些国外稀有蔬菜,经过引种试种也陆续进入国内市场,如结球生菜、球茎茴香、抱子甘蓝、苦苣、芦笋、根芹菜、菊苣等。上述各种蔬菜的开发应用,进一步丰富了市场的蔬菜供应,有助于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65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