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稻谷抽穗时,到底需要怎么控制虫害呢?

新时期,为了不断提高水稻种植水平,要重视分析相关的病虫害问题,结合区域水稻种植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的防治措施。本文就主要的水稻病虫害类型提出具体的防治策略,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保证不断提高水稻种植产量。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会因病虫害问题影响其产量。农业技术人员在有效研究水稻种植技术的过程中,要积极提高对于水稻病虫害防治的认识,有效地针对相关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治。

稻谷抽穗时,到底需要怎么控制虫害呢?

1 新形势下水稻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1.1稻瘟病

1)病症:稻瘟病是水稻主要的病害之一,又名稻热病。一旦出现这种病状,会对种植区域造成巨大的危害。这种病症主要由真菌寄生引起,水稻上携带的病毒会在空气中传播,是一种比较难根治的稻田疾病。由于产生的孢子会利用风雨等自然条件进行传播,一旦发病,会以发病原为中心,形成范围性扩散。这种病症有一定的发病时期,按照发病阶段的不同,可分为苗瘟、节瘟、叶瘟、谷粒瘟等。

2)防治措施:种子入地之前,需要提前将种子进行晾晒处理,利用阳光直射杀死种子中存在的各种杂菌。之后将晾晒过的种子放在1%石灰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以后用清水冲洗,并进行催芽播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相应的试剂浸泡清洗,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如果经过清洗的种子出现病状,可以根据出现病状的程度喷洒适宜浓度的上述药剂,确保完全清除病毒后再进行播种。

1.2水稻纹枯病

1)病症:水稻纹枯病通常发生在水稻抽穗期,此时水稻一旦染病,在流动水的“辅助”下病原体会呈扇形进一步扩散。与未感染的水稻相比,感染这种病菌的水稻抽穗量较少,产生的秕谷较多,籽粒也不是十分饱满。之所以出现这种病害,与之前的未妥善管理有关。比如,未按标准的计量施加氮肥;在水稻种植期间,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而频繁灌水或稻苗间距过密。以上行为都会引发水稻纹枯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防治措施:首先,按照稻田面积和范围制定恰当的水稻管理措施,从根源解决细菌残留问题。按照区域种植面积,合理计算施肥,并确保追加肥料的时间适宜,不可以过多施加氮肥,可以通过多施加磷、钾肥料,确保营养元素供给平衡。灌水时要遵循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使水稻长时间获得充足的水分。其次,适当利用药剂阻隔病菌。当水稻处于抽穗期时,可以提前使用相应药剂喷洒水稻中下部,使病菌无法滋生。喷洒药剂的同时要配合使用适量的辛菌胺醋酸盐和甲霜恶霉灵。

2 新形势下水稻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2.1稻飞虱

1)危害特征:这是一种通过吮吸水稻汁液为生的害虫。根据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稻飞虱可分为多种类型,通常以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为主。一旦某片区域的水稻感染这种害虫,那么该区域的水稻植株会出现明显的干枯现象,由于缺乏相应的营养补给,会导致水稻生长缓慢甚至死亡,进而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

2)防治措施:这种害虫会吮吸水稻中的养分,水稻孕穗期或抽穗期是这种害虫的高发期,此时可以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300g/hm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75~525g/hm兑水后喷洒到水稻上。如果在水稻孕穗末期、孕穗期或抽穗期或灌浆乳熟期发病,则需要使用25%噻嗪异丙威可湿性粉剂1500~1800g/hm或25%甲萘威可湿性粉剂3000~3900g/hm,兑水后喷雾防治。

2.2二化螟

1)危害特征:二化螟的食性比较复杂,在生长期间会对不同生长周期的水稻进行啃食,存在较高的防治难度。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在水稻长期生长的过程中需要不定期对水稻出现的二化螟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这种害虫立即处理,如处理不及时或处理方法不当,会对水稻造成严重伤害,最终造成水稻产量迅速下降。这种害虫的繁殖方式是幼虫会在一定深度的土壤中冬眠,当温度适宜时冬眠的幼虫会化蛹成虫,破土而出的同时迅速对水稻的根茎造成破坏。这种病虫十分喜欢食用水稻的根心,对水稻汲取营养的位置造成直接破坏。

2)防治措施:首先,按照该害虫的生长习性,在冬季来临之前,对已被收割的土地进行翻耕处理,将土壤中存留的二化螟幼虫杀死。还可以通过种植大豆、芝麻等显花作物,控制二化螟虫的生长。如果在水稻生长期间发现部分水稻出现枯心和枯穗的情况,一定要立即拔除这些受害植株,同时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避免害虫二次扩散。其次,可以每隔一定距离放置一个二化螟诱捕器。这种诱捕器可以对二化螟进行连续诱杀,提高诱杀效率。最后,使用适宜的药剂进行诱杀。比如,用80%杀虫单粉剂或50%杀螟松乳油兑水后进行喷杀;也可以将一定浓度的药剂混合在土壤中,对土壤中的二化螟进行诱杀。

2.3稻纵卷叶虫

1)危害特征:稻叶出现翻卷现象,很有可能是感染了稻纵卷叶虫病。这种害虫比较适合在湿润的环境中生存,一旦所处的环境不适合,该种害虫会立即停止繁殖,并转移到适合的环境中生存。遭受稻纵卷叶虫危害后,水稻抽穗量降低,造成水稻减产。

2)防治措施:在幼虫孵卵期,可以利用杀虫单粉剂或丙溴磷乳油兑水后喷洒防治。需要注意的是,喷洒时要确保将水珠雾化,以提高药物的附着效果,保证药物最大化发挥药效。

3 结 语

本文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了实践探索,提出了具体的防治策略,以期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从而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水稻中最常见的病害是稻瘟病,除此之外,还有白叶枯病、干尖线虫病、黑条矮缩病、纹枯病、胡麻斑病、恶苗病、细菌性条斑病等也属于水稻常发疾病,常见的虫害主要有稻螟虫、线虫、灰飞虱、大螟等,水稻在每一个时期都会遭受不同病虫害的侵害,所以及时防治病虫害是降低损失的关键。

一、水稻病虫害

1、水稻中最常见的病害是稻瘟病,此病会造成水稻基部发黑,上部分卷曲,最后导致水稻死亡,如果发现此病需要及时喷药防治。除此之外,还有白叶枯病、干尖线虫病、黑条矮缩病、纹枯病、胡麻斑病、恶苗病、细菌性条斑病等也属于水稻常发疾病。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常见的虫害主要有稻螟虫、线虫、灰飞虱、大螟,这些虫害一般在春夏的高温高湿环境中容易滋生。

2、水稻在种子期,特别容易受恶苗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的侵害;在秧田期,容易受绵腐、立枯病、灰飞虱、稻蓟马等的侵害;在分蘖期,容易受稻瘟病、稻飞虱等病害侵袭;在抽穗期,稻瘟病、稻飞虱、螟虫等都是会侵染水稻的病虫害。

3、因为水稻在各个地区的种植面积比较广大,所以在种植过程中常常出现病虫害,这些病虫害会严重影响水稻的质量和产量,及时防治病虫害是降低损失的关键。

二、水稻病虫害如何防治

1、水稻叶稻瘟

当田间出现病斑时,可以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再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或者使用30%洁苗乳油15毫升,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连防2次,隔5-7天一次。

2、水稻白叶枯、细菌性条斑病

如果田间出现病斑时,药剂可以选用25%川化018可湿性粉剂亩用100克,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或者用农用链霉素亩用2包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

3、水稻纹枯病

防治最佳时期是孕穗期。药剂选用:每亩水稻用井冈霉素2包,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或者用75%稻曲纹枯灵可湿性粉剂亩用40克,兑水45公斤喷雾防治。

4、稻蓟马

这种疾病要及时检查,必须把稻蓟马消灭在幼虫期。每亩可用40%乐果乳剂1500-2000倍液,秧田和大田施药后,必须要保持水层。防治稻蓟马后要补施速效肥,促使秧苗和分蘖恢复生长。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68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