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就地取材,什么可以做成茶呢?
喜欢喝茶、喜欢把身边的植物变成好喝的茶叶的农民们,在每年春天里都不会错过那些碧绿葱翠的嫩芽,会用一双巧手把那些嫩芽变成顶级茶叶。
能够就地取材制作茶叶的植物太多了,每年春天,天气刚刚暖和时,苦菜叶子还没长出来,农村女人就开始挖苦菜了,这时候主要挖苦菜的根,初春的苦菜根再粗再长,都是非常的鲜嫩,没有中间那个咬不动的老根。
这样的苦菜根除了清洗干净蘸酱吃之外,就是制作苦菜根茶了,把根剪成一截一截,然后放在无油的铁锅里,或者电饼铛里小火炒制出来,这样的苦菜茶有清热去火的功效,而且茶香特别浓郁,冲泡出来的颜色也是微黄中透一点点绿,很漂亮的那种。
等再过些日子野菜开始生长时,可以制作茶叶的植物有很多,野菜有蒲公英,我们制作蒲公英茶时,一般会给它把叶子和根分开,叶子制作一份,根制作一份,蒲公英茶在农村里,几乎就是女人的专利,很多农村女人会把蒲公英制成茶后,在泡茶喝时,里面丢一颗或者两颗大枣,据说预防和保健女性妇科比较有效果。
桑树的嫩芽也是制作茶叶最好的材料,但必须是嫩芽,我们当地有个桑园小哥,本来种桑树是为了采摘桑椹,但很多朋友让他制作茶叶,大家前去购买,味道超级棒。
我们山里的金银花是一种具有药效作用的茶叶,春天采摘了金银花的骨朵,一根一根如同牙签那么粗细,要摘很多很多才能晾晒出来一点金银花茶,金银花制茶不同于别的植物,它不能炒制,必须晾晒。
还有山里的部分草药根,农民们也有用来制茶喝的,据说可以增强体质,消除各种炎症。
还有老槐树长的种子,也可以用来炒茶,这样的茶叶降血压比较好。总之在农村可以随地取材的植物有很多,只要可以吃的野菜和树叶,基本上都可以用来制茶。
澜沧农村茶叶建厂补贴如下
借鉴隔壁省市的茶产业发展模式,云南澜沧县或许也可以将“茶+”模式用于乡村振兴。以下为对策探索:
1.融合新产业,改变传统发展模式。政府应鼓励发展茶+旅游、茶+文化、茶+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全力促进产业融合。在招商引资发面,给予相关产业税收优惠等优惠政策。例如,当前发展大健康产业是大势所趋,茶产业也是健康产业的一部分,应融入大健康产业,这是一种机遇,也给茶产业赋予更多产业内涵。同时对于产茶村镇,可以整合资源打造一个茶旅结合深度体验服务平台,探索茶旅结合新模式,发展新一代的深度茶旅体验产品、配套大健康度假主题居住功能,实现茶旅小镇产城人融合,产业、旅游、人口互促互融。
2.改变单一、低层次的盈利模式。传统的茶产业不过是单一的种植业,附加值低,人民的收入低,但是在新机遇下,可以转变成高层次的盈利模式,带动脱贫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譬如普洱茶,以普洱茶为主题的普洱茶小镇,可抓住云南为中国康体养老目的地这一大趋势,布局茶产业、旅游产业、生态农业、康体养老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以茶为媒撬动数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项目。
3.借助“互联网+”,精准把握市场和消费者取向。应以市场为导向、消费者为中心、效率优先为原则,加大市场推广与营销力度,构建中国茶叶新营销、新零售的理念,用品牌化思维促进认知、解决方案思维推广文化,突破中国茶复杂、传统、繁琐、产地品类思维的桎梏,使之简单、时尚、简便而具有品牌思维,在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发展上寻找平衡点,加快推动茶行业品牌向中高端迈进。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83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