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从甲骨文看商朝饮食

商朝时期的饮食发展,就为现代中国饮食名扬世界奠定了初步基础。这一时期,人们已经学会了煮、腌、蒸、烤等多种制作食物的方式,这要比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烹饪方式都要丰富.

从甲骨文看商朝饮食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商朝,农牧业为主的社会,尤其是农牧业,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殷人积累了长期的种植经验,所以商朝时期的饮食种类是极为丰富的,研究发现商朝的饮食器具也种类繁多。从这一方面也反映出商朝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此外,从甲骨文上,我们得以知道,在那时,中国要比现在更温暖湿润,大象、貘、犀牛以及一些热带与亚热带动物群曾经活跃在中部平原。除了谷物之外,我们还能了解商朝饮食中的肉类。猪、狗、鸡、绵羊、山羊、牛和马早就可以获得,水牛与鹿已被驯化。狩猎规模很大,人们用网捕捉各种猎物,从象、犀牛到兔子和鹿。各种鱼和龟都被食用。剔去了肩胛骨和甲壳的献祭动物大概是被捆起来放进炖锅的。商朝时期,人们是实行两餐制的,主要食品有:

1、稷:主要粮食。

2、麻:一般很少做粮食吃,可以榨油。

3、豆:一般煮豆吃。

4、稻:大禹治水时引进到北方,但当时很少吃。

5、麦:从西方引进,但是当时不会磨粉,煮粒吃,但也很少。

6、黍:黄米,主要用于酿酒。

7、水果类:桃、樱桃、郁李、梅、枣,水果也可用于酿酒。

8、鱼:鲫鱼、黄颡(sang三声,给你注音哈哈)鱼、鲤鱼、草鱼、青鱼,赤眼鳟鱼等。

9、肉:羊肉、牛肉、猪肉、野兔、鹌鹑、鸡等。

10、田螺和其他介壳动物:蜗牛、蚌、哈喇、龟、蟹等。

商朝饮酒之风盛行,酒器也很多,几乎任何宴会都要喝酒。在古文献中,关于商纣王"酒池肉林"的记载很多。在甲骨文中,还有"毕酒在病"的记载。有专家说,商朝还没有今天的白酒,当时的酒酒精度较低,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粮食酿造的米酒,一种是用水果酿造的甜酒。考古人员在河北藁城的商朝酿酒作坊遗址中,就发现了大量的桃、李、枣等。

总的来看,商朝时期,人们的味蕾已经有要求了,开始讲究饮食的调理,也沉耽于饮食的味道,这为中国饮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近年来,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丰富,商朝的饮食也成为学术界关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90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