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地理环境
境内除兰坪县的通甸、金顶有少量较为平坦的山间槽地和江河冲积滩地外,多为高山陡坡,可耕地面积少,垦殖系数不足4%。耕地沿山坡垂直分布,76.6%的耕地坡度均在25度以上,可耕地中高山地占28.9%,山区半山区地占63.5%,河谷地占7.6%。
州内地势北高南低,南北走向的担当力卡山、独龙江、高黎贡山、怒江、碧罗雪山、澜沧江、云岭依次纵列,构成了狭长的高山峡谷地貌。境内最高点为高黎贡山主峰嘎娃嘎普,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为怒江河谷,海拔738米。 怒江州位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地带,是闻名于世的高山深切割地貌。因受各种成因土因素综合影响,境内形成的土壤种类型较为复杂,怒江州共有11个种类、29个土属,55个土种,其中水稻土29个,旱地土35个,形成水平,垂直、区域性分布特点。
怒江州泸水、福贡、贡山三个县土壤偏酸,兰坪县土壤偏碱。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钾元素丰富。海拔1500以下的河谷江边,主要为赤红壤,红壤;海拔2000米左右的半山区,主要为黄红壤、黄棕壤;海拔2500—3000米的高山区主要为棕壤、暗棕壤。3000米以上,依次为灰棕森林土和高山草甸土。 州境内天气变化大,气候各异。怒江州气候具有云南年温差小、日温大干、湿季分明,四季之分不明显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同时因受地貌和纬度差异的影响,具有北部冷,中部温暖,南部热;高山寒冷,半山温暖,江边炎热;部分地区雨季开始特别早,干季短暂,温季持续时间长,无春早,立体气候显箸的独特气候特征。
怒江州内海拔最低738米,最高5128米,显著的海拔高差和复杂的地域环境影响热量条件的再分配,各地温度有差异。一般在海拔1400米以下的低热河谷区,气温最高,热量丰富,每年平均气温16.8℃~20.1℃,最热月气温21.7℃~24.7℃,最冷月气温11.1℃~13.6℃,年极端最低气温-28℃~3.7℃,大于或等于10℃积温5530℃~5019℃;海拔1800~2300米的中高山区,年平均气温15.1℃~11.1℃,最热月气温19.3℃~17.8℃,最冷气温9.1℃~3.2℃,极端最低气温-2.8℃~10.2℃,大于或等于10℃积温5019℃~3223℃;海拔2300米以上高山区,年平均温度11.0℃以上最热气温17.8℃以上,最低气温31℃以下,极端最低气温-10.2℃以下,大于或等于10℃积温3223℃以下,为气温最低,热量最差的地区。
中国三大江是哪三个,分别源于哪?
全境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由于受大气环流和地形地貌影响,形成了特有的气候特点,纬度和海拔的差异直接导致了气温的差异。由南向北,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南部较热,中部温暖,北部寒冷;从河谷到山巅,气温随海拔的增高而降低,江边炎热,半山温暧,高山寒冷。气温的垂直差异明显于水平差异。同一纬度因海拔不同而气温不同,或者同一海拔因纬度不同而气温不同,但相比之下气温的垂直差异大大高于水平差异,形成了显著的立体气候特点。全州可分为河谷亚热带、半山温暖带、高山中寒带、高山草原地带等4个气候区域。
1、海拔800-1200米的河谷和半山区属于亚热带和南中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16.9-21℃,≥10℃积温5454-7500℃以上,热量资源丰富,基本无霜,是发展粮食生产和亚热带经济作物及果木的适宜区。
2、海拔1200米-1800米为北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14.4-16.9℃,≥10℃积温为4600-5454℃,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是种植水稻、小麦、油菜和草果、漆树、油桐、苹果、茶叶的适宜区。
3、海拔1900-2300米为南亚温带气候,年均气温11.6─13.8℃,≥10℃积温为3280─4420℃,冬春干冷,夏秋季降雨较多,热量不足,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青稞、蚕豆、洋芋等,是栽种漆树、药材的适宜区。
4、海拔2300-3000米属中温带气候,年均气温7.6-11.6℃,≥10℃积温2040-3820℃,冬春严寒干冷,夏秋湿大温凉,霜期175天以上,积雪90天以上,热量明显不足,粮食作物以旱粮为主,是种植白芸豆、药材和耐寒果木的适宜区。海拔3000-4000米为北温带气候,年均气温2-7.6℃,一般不种植粮食作物,只有零星种植的燕麦、青稞,盛产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
中国三大江分别是长江、珠江、黑龙江。
长江源于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雪山,中国第一长河,全长6,403公里(3,978.63英里),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逊河。
珠江旧称粤江,是中国第二大河流,中国境内第三长河流,是中国南方最大河系。珠江原指广州到入海口的一段河道,后来逐渐成为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的总称。其干流西江发源于云南省东北部曲靖市沾益县的马雄山。
黑龙江亦称阿穆尔河,形成东南西伯利亚与中国之间的部分边界。发源于黑龙江省、内蒙古北部与西伯利亚之间的边界,并大体沿这条边界向东和东南方向流往西伯利亚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然後再从那里掉头朝东北方向流去,注入鞑靼海峡,将西伯利亚与库叶岛分开,为北亚最长的河流。
扩展资料:
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条。中国的河流,按照河流径流的循环形式,有注入海洋的外流河,也有与海洋不相沟通的内流河。
最出名的还是这十条河流分别是长江、珠江、黄河、黑龙江、松花江、辽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汉江。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六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支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
松花江,汉译“天河”。古代是东北流直至鞑靼海峡的巨大河流名称(混同江),建国后改为黑龙江支流。现为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发源于中、朝交界的长白山天池,流向西北在扶余县三岔河附近与嫩江汇合,后折向东流称松花江干流。在同江市三江口附近汇入黑龙江。
雅鲁藏布江中国最高的大河,在西藏自治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发源于西藏西南部喜马拉雅山北麓的杰马央宗冰川,由西向东横贯西藏南部,绕过喜马拉雅山脉最东端的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经巴昔卡出中国境。
澜沧江是国际河流,在东南亚叫湄公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在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海,是世界第七大河,亚洲第三大河。澜沧江-湄公河全长4880公里。
怒江为中国西南地区大河。发源于青藏边境唐古拉山南麓,由西北向东南斜贯西藏自治区东部,入云南省折向南流,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地区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注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後流入印度洋孟加拉湾。
汉江中国长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西南部宁强县北的米仓山,东南流经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和中部,在武汉市入长江。全长1,532公里,流域面积174,000平方公里。
辽河是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大河。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和辽宁4个省区,在辽宁盘山县注入渤海。长1,430公里。辽河上游分东、西两支。东辽河源於吉林省辽源市哈达岭附近。水从山洞中流出,经东部山地丘陵在三江口入辽宁省,长383公里。
百度百科-中国十大河流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90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