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洲头乡的乡镇特色

一、示范区的基本情况

洲头乡的乡镇特色

宿松县洲头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位于宿松县东南部滨江洲区的洲头乡。国土面积93.38平方公里,人口5.14万,耕地7.8万亩,生态林地1.56万亩,可养水面2.47万亩。盛产棉花、油菜等农作物,鱼、虾、蟹、鳖等名优水产品,是省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专业镇,宿松县农副产品生产和贸易的重要基地,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统筹城乡发展试点乡。

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根据宿松产业布局分区规划,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推进洲头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已建成2600亩的洲大现代农业产销一体化示范基地,基地建有1650亩的葡萄园区、300亩的柑橘园区、350亩的苗木园区、300亩的生态园区各一个。

2012年已完成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带动区基础设施,主要发展高效苗木、优质水果和大棚蔬菜种植,“满园春”农业合作社已进驻该区;洲头乡将用3-5年时间建成2万亩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并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建设1万亩的棉、油等大宗农作物的规模化生产基地;依托10149亩滩涂、2万亩水域、6160亩傍湖沼泽地等自然资源,发展鱼、虾、蟹、鳖的养殖和莲、藕等水生植物种植;按照一、三产互动的思路,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湖光生态和水乡古镇等旅游资源,洲头乡积极打造农业观光和集镇风光特色旅游业,推进一、三产业协调发展。

二、宿松县洲头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简介

宿松县洲头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总面积14万亩,覆盖洲头乡全域,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32150亩,涉及洲头乡的6个行政村。辐射区规划面积107850亩,包括洲头乡除核心区以外的所有乡域面积。示范区核心区以优质绿色设施农业为主导,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核心,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在现有基础上,运用现代农业工程的新技术,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地打造“一核三板块八区”的现代农业版图。

一核:以洲头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园为核心

洲头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规划总面积2850亩,包括精品葡萄种植示范区、优质红提种植区、巨峰葡萄种植区、观赏苗木种植区、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区、一三产联动发展区以及农产品仓储物流基地7个子功能区。示范园通过建设大规模现代设施农业而形成的壮丽农业景观,发展农业观光休闲;结合区内港堤纵横、水域众多的特点,发展水上运动、休闲垂钓,挖掘古庙古迹等历史文化资源,依托集镇建设“水乡古镇”发展集镇风光游,把洲头打造成为皖西南观光休闲、旅游度假的重要基地。

三板块:传统农业提升板块、设施高效农业发展板块、地方特色种养业示范板块

1、传统农业提升板块

该板块规划面积10000亩,位于乡内主干道坝汪线与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北沿江一级公路之间,是棉-油轮作示范种植区的生产区域。

2、现代农业发展板块

该板块规划总面积18750亩,位于坝汪公路以南,坝滨公路以北,驿三港以东,坝头港和洲头港以西的乡域内。按“五区”布局建设,即洲头乡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区,规划面积2850亩;设施葡萄种植区,规划面积10300亩;设施蔬菜种植区,规划面积2400亩;常规苗木种植区,规划面积2300亩;珍稀苗木种植区,规划面积900亩。

3、地方特色种养业示范板块

该板块分高产精养示范区和水生蔬菜种植示范区。高产精养示范区位于乌池村东部,毗邻大官湖,总占地面积2400亩。以力啸水产有限公司500亩精养鱼塘为基地,周边1900亩水面为辐射。水生蔬菜种植示范区位于乌池村西部,毗邻龙感湖,总占地面积1000亩,发展莲藕、茭白、水芹、菱角、芡实、莼菜等水生蔬菜种植,开发地方特色的优质水生蔬菜。

八区:即现代农业发展板块的“洲头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区、设施葡萄种植区、设施蔬菜种植区、常规苗木种植区、珍稀苗木种植区”,地方特色种养业示范板块的“高产精养示范区、水生蔬菜种植示范区”和传统农业提升板块的“棉-油轮作示范种植区”。

洲头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中的辐射区为远景规划区,将通过核心区的建设,辐射带动整个洲头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大原则:在总体上坚持“科技先导、创新思路、可持续发展”原则

四个比重:在产业布局上,在当前优势产业布局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绿色、无公害、有机、特色产品”的四个比重

四个方法:在资金筹措上,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多元投入、滚动开发”四个方法

五个平台:在园区组织建设上,搭建“招商引资、农业高新技术转化、现代农业展示示范、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推广、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营销”五个平台

八大体系:在项目选择上,全面构筑“特色主题种植、设施蔬菜、花卉苗木、良种繁育、特种养殖、休闲观光、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等八大产业体系

七个结合:

1、农业经营与绿色食品生产相结合

2、农业经营与康体健身相结合

3、农业经营与农业体验相结合

4、农业经营与农业文化展示相结合

5、农业经营与别墅建筑要求相结合

6、静态项目与动态项目相结合

7、农业发展与基础建设相结合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93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