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南京旧称)详细资料大全
江宁是南京的旧称之一,寓意为“江外无事,宁静于此”、“江南安宁”等,南京如今的简称”宁“便是取自于以前的名称”江宁“,即“江宁县”、“江宁郡”、“江宁府”等,如今的南京设有江宁区( 注:江宁区不等于江宁 )。“江苏”的得名便取自于“江宁”与“苏州”之首字。
西晋太康元年(280)析建邺县西南置临江县,二年改江宁县。
唐至德二年(757),于江宁县置江宁郡。
五代十国时期,江宁为南唐国都,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辖上元县、江宁县、溧水县、溧阳县、句容县、广德县、当涂县、芜湖县、繁昌县、六合县、铜陵县、青阳县等县。
宋朝时期,江宁为江南东路的首府,是中国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辖上元县、江宁县、句容县、溧水县、溧阳县等县。
清朝时期,江宁是统辖江南省(今江苏、安徽、上海)、江西省两(三)省的两江总督署驻地,两(三)省首府,是清代中国的军事重镇,两江经济中心,财政物资的重要供应地。下辖上元县(今南京主城东部)、江宁县(今南京主城西部)、溧水县、句容县、溧阳县、江浦县、六合县、高淳县,治所位于江宁县和上元县。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江宁 外文名称 :Kongning,Jiangning 别名 :金陵、南都 行政区类别 :国都、首府 所属地区 :中国东南 下辖地区 :上元、江宁、溧水、句容、溧阳、江浦、六合、高淳 *** 驻地 :江宁县、上元县 方言 :南京官话、吴语等 著名景点 :明孝陵、大报恩寺、夫子庙、秦淮河、燕子矶、灵谷寺等 历史,经济,文化, 历史 西晋太康元年(280)析建邺县西南置临江县,二年改江宁县,治所在今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此为“江宁”名称的由来。 清·江宁府辖区 唐至德二年(757),于江宁县置江宁郡。乾元元年(758),改江宁郡为升州。 五代十国之一的南唐(937年—975年)在金陵建都,改金陵为江宁,是为“江宁府”。升州(江宁府)治江宁,辖有江宁县、上元县、溧水县、溧阳县、句容县、广德县、当涂县、芜湖县、繁昌县、六合县、铜陵县、青阳县。南唐改升州为江宁府,建西都。溧阳原属宣州,保大十四年(956年)改属润州,李煜时期属江宁;广德,杨吴时期属宣州,升元元年(937年)改属升州,保大八年(950年)设广德制置院;当涂,杨吴时期属宣州,南唐改入升州,失淮南后,立新和州于当涂,周世宗去世后,南唐国主为鼓士气,改名雄远军;六合,原属扬州,改属江宁。南唐初,将青阳县改属江宁府。保大九年(951年),置铜陵县。交泰元年(958年),改属江宁府。 宋朝时,此地置升州,北宋时江宁府为江南东路的首府。下辖上元县、江宁县、句容县、溧水县、溧阳县等县。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改称建康府作为宋朝行都,称“东都”,绍兴元年(1131年)改为留都。南宋时建康府仍为江南东路首府。 元朝时,江宁府改为集庆路。明朝时,又改称为应天府,为明朝初期的首都,辖区大致相当于今日江苏省的南京市及句容市、溧阳市。明朝 *** 迁都北京后,应天府为南直隶首府。 清朝改称江宁府,初期为江南省省会、江宁是统辖江南省、江西省两行省的两江总督驻地,统辖江南省、江西省两省军民政务。康熙六年(1667年),将江南省划分为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二省,“江苏”乃是取江宁、苏州二府首字而得名,和江苏巡抚驻地姑苏同为江苏省省会,安徽布政使长期驻扎之地。同时,又在江宁又设立江宁布政使,管辖江宁府和江苏省长江以北的扬州府、淮安府、徐州府、海州直隶州、通州直隶州和海门厅。城东明故宫旧址驻扎有八旗军队,设江宁将军管辖,统领江南地区。 清代江宁在经济、文化、军政方面具有相当的重要性。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科举考场江南贡院规模居全国各省贡院之冠,创中国古代科举考场之最,全国有半数以上官员出自江南贡院。清廷在此设立规模庞大的江宁织造,生产供应皇家需求的丝织品。 清朝时期江宁府下辖上元县(今南京主城东部)、江宁县(今南京主城西部)、溧水县(溧水区)、句容县(句容市)、江浦县(浦口区)、六合县(六合区)、高淳县(高淳区)、溧阳县(今溧阳市),治所位于江宁县和上元县。 经济 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是中国最主要的产粮地区,也是对外贸易的基地。清朝 *** 的财政收入、粮食和各种物资,主要靠这个地区供应,而两江总督所在地的江宁府,则是这一地区的经济枢纽。 清·江宁城区 江宁的粮食生产以水稻,小麦为主。江宁南乡培育出新的水稻品种,其中以金牛洞观音釉最著名。由于改良品种,改进耕作技术,粮食产量有较大的增长。另外,姚坊门的姚枣,栖霞山的木瓜,牛首山的银杏,灵谷寺的樱桃,孝陵卫的西瓜,玄武湖的菱藕,以及中药材钟山参,茅山苍术,亦很有名。 清代江宁手工业很发达。特别是丝织业,自康熙到嘉庆(1662~1820年)的近一百六十年间,达到了鼎盛的阶段。乾隆年间,江宁府有官营织机六百多张,在织造局内从事丝织业生产的熟练技术工人近两干名。清 *** 在江宁设有织造署,派织造官管理丝织业。《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曾祖,祖父、伯父和父亲曾先后担任江宁织造官达五十九年。江宁除官织之外,更多的是民间丝织业。南京城南聚宝门及江宁县的秣陵关、陶吴镇、横溪桥、城东的孝陵卫等地,都是丝织业工人集中的地方。据记载,“乾嘉间,机以三万余计。”当时的江宁拥有织机三万多台,男女工人五万多,依靠丝织业为生的居民约二十万人。丝织业的花色品种比明代增多,以云锦和元缎最有名。仅元缎一项的年产值就达白银一千二百万两以上。江宁的丝织业,在清代前期产生的资本因素,到了乾隆及已经有了某些增长。清代后期,江宁的丝织业较前衰落,同治年间尚有织机万台。清末,因外国商品输入的冲击,丝织品产量才大大下降。 清代末年,江宁开办了一些近代工业。 1865年(同治四年)创办的金陵制造局,是南京第一座近代工厂,这个厂已能生产来福炮,后膛炮,过山炮,开花炮,连珠炮,前膛抬炮及炸弹、实心弹,铅于自来火子弹等各式枪炮子弹。1910年开办了“金陵电灯官厂”(下关电厂前身)及“南洋印刷官厂”等。民办工业有“胜昌机器厂”,“同泰永机器翻砂厂’,“泰记和茂工厂”等。 江宁城除了秦淮河一带商业区外,又出现了热闹的下关商业区。1899年,南京下关开始成为商埠,外国商船可以从长江到下关,下关成了外港。1903年开始动工兴建“宁沪铁路”,1908年通车直抵下关江边, 1907~1911年,又筑成津浦铁路。因而,从江宁城不仅可以通过水路,还可以通过陆路,将粮食和重要物资运往都城,这样,进一步加强了江宁府经济中心的地位。 文化 清代江宁地区的文化事业十分发达。清代二百六十多年间,江宁文人荟集,著作宏富。著名的《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从小生活在江宁,后随家迁住北京,晚年时,又曾来江宁游览,他对江宁的情况很熟悉。文学巨著《红楼梦》就是以江宁为历史背景写成的。孔尚任游历过明故宫、明孝陵、秦淮河、栖霞山等胜迹,访问故老,蒐集了许多史料,创作了名著《桃花扇》,在人物和背景的描写上,形象生动,影响颇大。长期寄居秦淮河畔的吴敬梓所作的《儒林外史》,充分暴露和讽刺了代表封建思想的儒生和科举制的丑恶形象和罪恶,并反映了个性解放要求的倾向,是一部具有反封建意义的文学著作。著名的戏曲有张坚的《玉燕堂》四种和李渔的《笠翁十种曲》。侨寓江宁的兰溪人李渔是清代一位专业作家,他看到以往的戏曲,多写悲剧,他提倡写喜剧,文辞浅易,以幽默风趣见长。他还是戏曲批评家,著有《闲情偶寄》一书,为论戏的名著,同时对戏曲创作提出了一种现实主义的方法论。寓居过江宁钟山、朝天宫等处的顾炎武,是一位爱国的学者,他改姓名为蒋山庸,隐居著作,对经义、考据、音韵都深有研究。他著的《日知录》、《音学五书》、《肇域志》、《天下郡国利病书》均为名作。他关于南京的著作有《蒋山庸残稿》(孤本,藏大阪府国立闽书馆),《蒋山庸诗选》,《孝陵图》,《建康古今记》等,均有重要价值。流寓江宁的黄岗人杜茶村,文学造诣颇深,著有《变雅堂文集》、《变雅堂诗集》等,文风雄浑豪健,别具风格。清代江宁编纂和研究地方志之风兴盛,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同治、光绪等代,都编纂《江宁府志》或属县县志。甘熙的《白下琐言》,陈作霖的《金陵物产风土志》、《金陵通纪》、《金陵通传》,傅春官的《金陵历史建置表》,缪荃荪的《秦淮广记》等,为我们研究南京地方史志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资料。 在书画艺术方面,名家辈出。清初,江宁画家龚贤、高岑、吴宏、叶欣、樊圻、邹铺、胡惜、谢荪,他们同在江宁从事绘画创作活动,多以山水画见长,以金陵景色为题材,被称为“金陵八家”。“八家”之首的龚贤,除作画外,又善书法和写诗。所作山冰,沉郁苍莽,自谓“吾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作画诀,言近旨远,在山水画理论方面,见解卓绝,对初学者尤有裨益。上元县人高岑,自称“石城高岑”,热爱家乡山水名胜,所作《金陵四十景图》被收刻在康熙《江宁府志》中。牛首山堂头石溪,山水得元人胜概,多写金陵自然景色,意境奇特,设色淡雅,有云烟缭绕之妙。在自然科学,江宁亦有不少成就。例如江宁历算家梅瑴成,精于历算,著有《算法统宗》和《梅氏丛书》。谈泰得梅氏之传,亦精于历算,著有算术书三十余种。太平天国实行的“天历”,取阳历、阴历之长,对指导农业生产起著很好的作用。江宁著名的医学家有况烈文、徐岣、伍宏杰、司马钧等。他们都精于医理,各有专长。 江宁讲学教育之风兴盛。有钟山、尊经、凤池、惜阴等书院。清末又建有江南水师学堂、江南陆师学堂、三江师范学堂,农工商矿实业学校等,还有外国传教士办的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又有江南官书局、江南图书馆(后改南京图书馆),对推动江南文化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江苏省农委近日下发《关于印发〈江苏省主要农作物2012~2013年“四主推”推介名录〉的通知》,确定主推品种112个,其中水稻36个、小麦31个、玉米14个、棉花13个、油菜18个;主推技术20项,其中水稻6项、小麦5项、大麦1项、玉米2项、棉花3项、油菜3项;主推配方肥297个,其中水稻118个、小麦124个、玉米13个、棉花12个、油菜30个;主推农药品种62个,主要针对19种重大病虫害及草害、鼠害。要求各地通过技术培训、媒体宣传、技术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大“四主推”宣传推介力度,让基层农技人员、广大农民尽快熟悉和掌握“四主推”内容,充分发挥“四主推”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农业部发布2012年小麦跨区机收作业市场信息
农业部近日发布2012年小麦跨区机收作业市场信息,内容包括种植小麦的17个省(区、市)98个地市422个县(区)的联合收割机供需情况和小麦机收价格等。麦收期间,农业部还将在中国农业机械化信息网更新跨区作业市场信息,及时发布小麦机收进度和跨区机收工作情况。
★农地征收新规半年内面世 农地可有条件入股企业
国土资源部初步完成《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征求意见后将直接上报国务院,预计在今年八九月份以部门法规形式出台。该条例最大亮点就是强调对农民享受土地增值收益,保证农民长远生计。强调补偿与安置的分离,其中集体土地征收的补偿,将不再简单地按附着物补偿,而是对包括耕地上的青苗附着物以及宅基地上的房屋等分别给予补偿。新征地补偿标准还特别强调安置,如果是农地上开发建企业,农民可以选择农地入股,为被征地农民留足发展机会和发展资源。
为您支招
★判别土壤“肥瘦”可十看
一看土壤颜色。肥土土色较深;而瘦土土色浅。
二看土层深浅。肥土土层一般都大于60厘米;而瘦土相对较浅。
三看土壤适耕性。肥土土层疏松,易于耕作;瘦土土层黏犁,耕作费力。
四看土壤淀浆性及裂纹。肥土不易淀浆,土壤裂纹多而小;瘦土极易淀浆,易板结,土壤裂纹少而大。
五看土壤保水能力。水分下渗慢,灌一次水可保持6~7天的为肥土地;不下渗或沿裂纹很快下渗的为瘦土。
六看水质。水滑腻、黏脚,日照或脚踩时冒大泡的为肥土;水质清淡无色,水田不起泡,或气泡小而易散的为瘦土。
七看夜潮现象。有夜潮,干了又湿,不易晒干晒硬的为肥土;无夜潮现象,土质板结硬化的为瘦土。
八看保肥能力。供肥力强,供肥足而长久,或潜在肥力大的土壤均属肥土。
九看植物。生长红头酱、鹅毛草、荠草等的土壤为肥土;生长牛毛草、鸭舌草、三棱草、野兰花、野葱等的土壤均为瘦土。
十看动物。有田螺、泥鳅、蚯蚓、大蚂蝗等的为肥土;有小蚂蚁、大蚂蚁等的多为瘦土。
致富提醒
★春季应合理施用有机肥
一定要堆沤腐熟。有机肥中的养分多为无效态,难以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必须在腐熟过程中通过微生物分解转化变成有效态;有机肥中含有各种有害的病菌、虫卵和草籽,必需借助腐熟发酵的高温进行杀灭。
掌握好施肥量。对大田作物提倡施用有机肥,一般亩施有机肥1000~3000公斤;对果树和蔬菜则必须施用有机肥,其中果树和露地蔬菜一般为3000~4000公斤,大棚等保护地蔬菜一般为4000~7000公斤。这里的施肥量主要指普通堆沤肥和厩肥,如为畜禽粪其用量应该适当减少,甚至减半。
正确处理商品有机肥和农家肥的关系。商品有机肥多为富含有机质的动植物废弃物经发酵后制得,其品质优于一般农家肥。主要作基肥,一般不提倡作追肥。不可长期连续施用商品有机肥来代替农家肥,至少要每隔3~5年施用一次农家肥。
★种植鲜食玉米要选好良种
选择市场需求量大,成熟期适中,丰产性好,甜度适宜,香味纯正,果穗大小一致,种皮较薄,种子发芽率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如超甜3号、苏玉糯1号、中糯1号等。为保证鲜食玉米的特性和质量,同一品种应连片种植。防止与其他类型玉米的花粉串粉杂交,使糯玉米的糯性和甜玉米的糖度发生变化,失去种性。因此,鲜食玉米与其他类型的玉米采用隔离种植,隔离区保持在3000米以上,或者采取时间差隔离法,播种时间错开20天以上,使鲜食玉米开化授粉时间错开,防止串粉。
高新技术
★油菜小麦春管三要点
一要实行分类指导。对于小麦、油菜按照长势实行分类管理。凡是壮苗,要以“保”为主,实施平衡供肥,促其稳发稳长;凡是旺苗,要以“控”为主。对于小麦旺苗可实行顶凌耙、耱、碾。对于油菜旺苗,适当少施氮肥为主。做到先控后促;凡是弱苗,要以“促”为主,加强水肥,偏吃偏喝,促其转化升级。
二要早灌水。去冬以来,我省多数地区雪雨较少,土壤墒情较差。因此,凡是有灌溉条件的,在初春夜冻昼消之时,就要给小麦早灌返青水。油菜喜的蒙头墒。当气温上升到10℃时,就可给油菜灌返青开盘水。灌后必须及时中耕破夹。若有春雨降后,就要中耕松土保墒。
三要早施肥。小麦壮苗在返青期至拔节孕穗期应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加45%复合肥20千克。而小麦弱苗应每亩施尿素15~20千克加45%复合肥25~30千克;油菜在返青开盘期,每亩施过磷酸钙25~30千克加尿素10千克左右。在蕾薹至始花期应每亩施45%复合肥25~30千克。
庄稼医院
★注意防治小麦纹枯病
纹枯病与倒伏一直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两个重要障碍,其中纹枯病已上升为麦作主要病害,并成为造成麦子倒伏、早衰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纹枯病病情将迅速上升,各地要普防1~2次纹枯病,对播种早、长势好、杂草严重、低洼及老病田要重点防治纹枯病,高产创建小麦特别是攻关田要普治纹枯病。小麦纹枯病一般侵染茎节基部,要掌握在拔节初期及时采用井冈霉素、己唑醇、戊唑醇等药剂进行大剂量、大水量(每亩40~60公斤)均匀喷雾,提高防治效果。
生态家园
★秸秆回铺压草新技术
旱作地区秸秆还田可选择留高桩返转灭茬、留高桩麦套稻、秸秆回铺等还田模式。这些秸秆还田模式对改土、防旱、抑制杂草、提高作物产量均有显著效果。多年生产实践证明,秸秆回铺是一种以铺草方式进行秸秆直接还田的好方法,也是最有功效、节约生产成本的方法,还是当前农业生产上推广的一项新技术。秸秆回铺压草还田模式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大豆和蔬菜等作物的产量平均增产达13%左右,增产率多在10%~15%之间。
报道
★如东栟茶:农民培训课堂搬田边
近日,如东栟茶镇开始了为期5天的2012年首轮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这次培训把课堂搬到了田边,栟茶镇农服中心技术人员手拿油菜、麦苗植株,讲解油菜苔肥施用时间、菌核病防治时间及麦子拔节孕穗肥施用时间。边讲边比划,形象、生动,课堂气氛活跃,培训效果很好。
价格行情
★近期稻、麦、棉副产品价格行情
一、稻米。(上海)上海粮油批发市场市场普通粳米批发价为4180元/吨,比昨日下降30元/吨,标一晚籼米批发价格为3910元/吨,与昨日持平,标一早籼米批发价37000元/吨,比昨日上扬40元/吨。
二、小麦。江苏徐州加工企业2011年本地产2级新普通白小麦收购价2080元/吨,与昨日持平,特制一级小麦粉出厂价2800元/吨,与昨日持平,特制二级小麦粉出厂价2600元/吨,与昨日持平。如东2011年产白小麦价格入库价格2160元/吨,比昨日上映40元/吨,三级精粉出厂价格2860元/吨,与昨日持平。
三、棉副。江苏地区棉籽收购价:光籽含仁44%,水分12%,2.16元/公斤;棉油销售价:三级,7750元/吨;棉粕销售价:蛋白质含量40%,1950元/吨;棉短绒销售价:二道绒,4800元/吨。
市场聚焦
★今年棉花产量或将下降
农民在选择种植品种时考虑更多的是与其他作物的比较效益,从目前来看,棉花优势越来越弱。不过从面积减少情况看,绝大多数是没有种植优势的地区。另一方面,最终产量主要取决于天气,目前北旱南涝倘若持续,可能会影响棉花面积和产量,今年单产可能难以维持去年的创纪录水平。
★小麦价格微幅波动
据市场监测,截止本周,全国主要粮油批发市场三等白麦交易均价为2123元/吨,周比上涨11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25元/吨,年涨幅1.19%。从近几年小麦价格走势来看,当前小麦平均价格处于历史高位水平,但从近一年的行情上看,小麦价格虽然上涨,但相对于其他农产品来讲,涨价幅度明显偏小。
走进新农村
★严把质量关 打造好品牌
江苏省农委主办的农业栏目《走进新农村》第155期,将在江苏教育电视台3月25日中午11:50首播,3月26日早上8:40复播。
本期将为您播出的是《严把质量检测关 打造农产品品牌》。骁营村是南京市六合区有名的专业蔬菜村,特别是大棚种植番茄和蒲芹在当地很有名气。2008年,骁营村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注重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创建了属于合作社自己的优质农产品品牌。2011年注册“骁营牌”蔬菜商标。本期节目将为您介绍六合区雄州街道骁营蔬菜专业合作社和他们的蔬菜品牌。
多彩生活
★连日阴雨谨防多种“儿童病”
持续阴雨天是各种霉菌、螨虫繁殖最猖獗时期,也是儿童病多发季节。儿童发病病种多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包括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腹痛等。
专家建议,阴雨天不要常开窗,不要穿带潮气的衣服;儿童要少吃虾、蟹等湿滞的海鲜。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899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