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根河多大?
根河市地处大兴安岭北段西坡,与鄂伦春旗、额尔古纳市、牙克石市以及黑龙江省漠河县、塔河县毗邻。南北长240.4公里,东西长198.8公里 全市总面积20,012平方公里。自然地理特点是高纬度、高寒冷地区,东经120°12—122°55’,北纬50°20’— 52 °30’,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是内蒙古自治区平均气温最低的旗市。全市气候属寒温带湿润型森林气候,并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的某些特征,特点是寒冷湿润,长冬无夏,春秋相连。无霜期平均为70天,最低年份只有24天,气温年日较差大,平均气温-5.3°C,极端最低气温-49°С,年较差47.4°C,日较差20°C,结冻期210天以上,境内遍布永冻层,个别地段30厘米以下即为永冻层。根河市森林资源是主体资源,森林覆盖率75%,居内蒙古自治区之首,属典型的国有林区,植被分为森林植被和草原植被,并以森林植被为主,主要树种为兴安落叶松、白桦、樟子松,其次为杨、柳等。境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经济价值巨大。地下矿藏有铅、锌、银、黄金等,已开采利用的有珍珠岩、铅、锌等。旅游资源丰富,除有大兴安岭林海自然景观外,还有大兴安岭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以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构成的人文景观。全市2002年末,总人口172,263人,全部为非农业人口,其中林业人口约占70%以上,有17个民族,包括汉、蒙古、回、藏、苗、彝、壮、朝、满、土、锡伯、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
二、历史沿革:
根河是蒙古语“葛根高勒”的谐音,意为“清澈透明的河”。根河市历史沿革比较频繁,自***政权管理内蒙古以来沿革情况如下:1945年8月9日伪满垮台,8月10日苏联红军进驻三河并成立维持会;1946年,经呼伦贝尔自治政府批准,成立了额尔古纳左翼旗公署和额尔古纳右翼旗公署;1947年11月,中国***派工作团进驻三河街(今额尔古纳市三河镇),将额尔古纳左、右翼两旗合并为额尔古纳旗。 1966年4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消额尔古纳旗,设额尔古纳左旗和额尔古纳右旗,额尔古纳左旗政府所在地根河; 1994年4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额尔古纳左旗,设立根河市,政府所在地根河。
三、行政区划:
根河市下辖五镇一乡和三个街道办事处。五镇分别为好里堡镇、得耳布尔镇、金河镇、阿龙山镇、满归镇。一乡为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三个办事处为河东办事处、河西办事处、森工办事处境内驻有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所属的五个林业局和一个板业集团,分别为根河林业局、得耳布尔林业局、金河林业局、阿龙山林业局、满归林业局、根河板业集团;呼伦贝尔市电力公司根河电业局;隶属于海拉尔铁路分局处级单位——根河铁路公司。
四、国民经济发展:
解放前,在根河市境内只有少量的狩猎业和驯鹿饲养业。解放后,自50年代开始进行森林资源开发,随着林区的开发,木材采运业和各相关产业陆续兴办,国民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木材采运业和加工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形成了以国有林业为主的林区经济。199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亿大关,国有林业经济占全市国民经济比重为90%以上,全自治区经济综合实力评价第6位,居呼盟第一位,国内生产总值及其人均都列第二位,财政收入5208万元,居全盟第四。1998 年达到最高峰,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亿元,全区十强之一, 位列第七。“天保工程”实施木材减产政策后,经济总量出现暂时下滑,但是由于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措施得当,自2001年以来出现恢复性增长,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23亿元,同比增长14.1%,财政收入8909.8万元同比增长11.7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524.7万元同比增长10.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0万元同比增长10%。
五、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状况:
(一)结构调整: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2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较1998年实施天保工程初期相比,一产、三产所占比重明显上升,二产比重大幅下降。
(二)第一产业:由于我市草场和耕地面积较小,耕地面积为2168公顷,制约种养业的发展,但经过多年探索,适合林区种养业发展的道路逐步形成。目前,我市积极推进“三个基地”建设就是发展新型农牧业的重要举措。在种植业方面,逐步减少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蔬菜及经济类作物种植面积。在养殖业方面,充分利用“冷”资源发展规模化特色养殖业,梅花鹿、狐、貂、兔等已经初具规模。一产增加值达3、5亿元亿元,同比增长7、2 %左右。
(三)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71亿元,同比增长24.6%,其中:工业增加值2.71万元,同比增长22.5%,同比增长;地方工业增加值完成3,373.9万元,同比增长68。2%,占全部工业的12.5%,占二产的7.2%。 森工业,木材产量年达86、7万立方米,实现产值约4、3亿元。
(四)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03亿元,同比增长15%左右。 财政与税收: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我市财政状况愈来愈紧张,收入持续递减,而支出持续递增,财政形势非常严竣。2003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909.8万元(含社保收入),较上年增长11.7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524.7万元,较上年增长10.65%。财政支出 预计完成11690万元同比减少6万元 。财政供养人口已达5,600余人,其中行政单位2,000余人,事业单位3,600余人。
六、财政与税收:
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我市财政状况愈来愈紧张,收入持续递减,而支出持续递增,财政形势非常严竣。2003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909.8万元(含社保收入),较上年增长11.7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524.7万元,较上年增长10.65%。财政支出 预计完成11690万元同比减少6万元 。财政供养人口已达5,600余人,其中行政单位2,000余人,事业单位3,600余人。
财政收入下降同国家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有直接关系。从产业政策调整角度看,为保持生态平衡,逐步调减木材产量,给以木材为主要资源的根河市产生重要影响。仅以地税为例子,2003年较1998年木材减产60余万立方米,按每立方米20元计算,直接影响农林特产税1,200万元。另外,从税收政策看,对国有林业森工企业继续实行减免政策。
七、近几年的主要工程:
道路工程:S301公路根拉段油路建设工程,迎宾大道工程,中央街改扩建工程(含根阳桥改扩建工程),红旗路改扩建工程,步行街建设工程。
公园广场工程:世纪广场工程,奥林匹克广场一期工程,五环公园建设工程,根河公园一期建设工程。
市场建设工程:顺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工程,金鹏市场工程。
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市区垃圾处理场一期工程,市区给水工程,市区亮化工程。
以煤代木工程(正在争取落实):房产开发工程(世纪花园小区、林海新城小区、明珠花园小区等),集中供热工程。
其它工程:敖乡生态移民工程。
内蒙古 耕地面积 统计表
发表年份 统计对象 数字 全文快照 来源文献
1985 内蒙古自治区 达478.25万亩 全年各级推广部门与农民签订技术联产承包合同9.9万份,耕地面积达478.25万亩,增产幅度平均2.5成以上。 查看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业, 栏目:各地农业,《中国农业年鉴》(1985年)
1988 内蒙古自治区 有489.5万公顷 农业资滚内蒙古有耕地面积489.5万公顷,人均耕地3.6亩,居全国之首。 查看
来源:自然资源, 栏目:内蒙古概况,《内蒙古统计年鉴》(1988年)
1989 基础教育; 65万亩 全县总面积139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万亩,人均不到4亩,且多为盐碱沙滩,春旱秋涝,十年九灾。 查看
来源:一、基础教育, 栏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中国教育年鉴》(1989年)
1989 种植业; 扩大到487.1万公顷 据统计,去年全区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劳动积累工达3516万个,比上年增加679万个;动用土石方1.1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0.4%,配套机电井8.3万眼,比上年增长16.8%;因地制宜,新开荒地4.1万公顷,使全区耕地面积扩大到487.1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107.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4.1万公顷。 查看
来源:种植业, 栏目:1988年内蒙古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内蒙古统计年鉴》(1989年)
1994 内蒙古自治区 有496.6万公顷 内蒙古有耕地面积496.6万公顷。 查看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 栏目: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年鉴》(1994年)
1996 内蒙古自治区 有496.6万公顷 有耕地面积496.6万公顷。 查看
来源:概况, 栏目:内蒙古自治区,《中国年鉴》(1996年)
1996-1997 内蒙古自治区 531万公顷 撰拱举朴热:蕊群麟我然炭仁全区耕地面积531万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23公晚超过全国人均耕地一3倍多。 查看
来源:第一节自然资源与投资环境, 栏目:第十章内蒙古自治区,《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年鉴》(1996-1997年)
1998 内蒙古自治区 为549.14万公顷 1995年耕地面积为549.1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森林面积1406.6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n.9%;草原总面积8666.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3.3%;淡水总面积85.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写。 查看
来源:土地资源, 栏目:自然资源,《内蒙古年鉴》(1998年)
2001 内蒙古自治区 8201千公顷 土地总面积中,耕地面积8201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3%;人均耕地0.34公顷;草原面积86肠7千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73.3%,可利用草场面积达68180千公顷,居全国之首。 查看
来源:土地资源, 栏目:内蒙古自治区,《中国农业年鉴》(2001年)
2001 内蒙古自治区 全国耕地面积的6.3% 土地总面积中,耕地面积8201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3%;人均耕地0.34公顷;草原面积86肠7千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73.3%,可利用草场面积达68180千公顷,居全国之首。 查 看
2004 内蒙古自治区 1.1亿多亩 内蒙古自治区现有土地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总人口2377万人,全区草原面积13亿多亩,占全国的1巧,耕地面积1.1亿多亩,农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草原面积、人均耕地面积位居全国首位;森林面积近3亿亩,占全国的1 查看
来源:a.概况, 栏目:3.5内蒙古自治区,《中国食品工业年鉴》(2004年)
2005 内蒙古自治区 40万公顷 山南是著名的河套平原,素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总面积1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万公顷,待开发面积27万公顷,是中国最大的灌区,是国家的重要商品粮基地,也是内蒙古粮、油、糖、瓜果、畜产品的主要产区。 查看
来源:三、知名企业, 栏目:第四节内蒙古区糖酒市场,《中国糖酒年鉴》(2005年)
2005 内蒙古自治区 709.1万公顷 全区天然草原8666.7万公顷,居全国第一,是国家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耕地总面积709.1万公顷,人均占有量达4.5亩,是国家12个重要粮食主产区之一森林1866.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了17.5%,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防线和林产品供给基地。 查看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栏目:2005年度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中国县域经济年鉴》(2005年)
2006 农垦; 593962公顷 土地总面积5371907公顷,其中:耕地面积593962公顷,牧草地面积2528233公顷,林地面积241716公顷,水面面积83036公顷,茶果桑园面积1648公顷。
2008年,内蒙古净增耕地1.5万亩,全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超过10亩,补充耕地评估结果位居全国首位,保证了重点建设和民生项目用地
2009 1.07亿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一日.
内蒙古自治区 6,100,104
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的几项主要统计数字
(一九六四年)
内蒙古自治区 12,348,6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关于一九八二年人口普查主要数字:内蒙古自治区 19,274,279人
年份 年中数合计 年末数合计
牲畜1950 1191.4
1960 3315.5
1970 3865.2
1980 4656.8
1990 5307.5
2000 7300.5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07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