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处暑时令农谚
二十四节气处暑时令农谚集锦:
腾出茬口快耕翻,土地得歇收麦厚。
处暑棉田见新花,及时采摘善收贮,
后期管理莫松劲,整修治虫细松土。
晚秋作物要管好,水稻玉米和豆薯。
绿肥正逢盛花期,压青正是好火候。
抓紧移栽大白菜,大葱继续来壅土。
瓜菜大棚垒墙体,陆地蔬菜追浇锄。
苹果梨子收下来,喷药治虫把叶护,
今秋叶子保得好,来年继续获丰收。
骡马彻夜草不断,耕运拉打有劲头。
青草鲢鳙鱼速长,增饵防病莫疏忽。
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热熟谷,粒实鼓。
处暑雨,粒粒皆是米(稻)。
处暑早的雨,谷仓里的米。
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子难保米。
处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来稻入囤。
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
处暑高粱遍地红。
处暑高粱遍拿镰。
处暑高粱白露谷。
处暑三日割黄谷。
处暑十日忙割谷。
黍子返青增一石,谷子返青大减产。
黍子返青压塌场,谷子返青一把糠。
收秋一马虎,鸟雀撑破肚。
处暑收黍,白露收谷。
黍子面积小,注意防麻雀。
早黍子,稙高粱,鸟雀啄食要严防。
黍子粘,黍子好,籽粒做年糕。
干打谷,湿打黍。
打黍宜摔,绑笤帚还用穗和秸。
七月底,八月边,家家新米桌上端。
若要玉米大,不准叶打架。
要想苞谷结,不得叶挨叶。
七月秋风凉,棉花白,稻子黄。
早怕旱,后怕淹,中间就怕连阴天。
秋好在管,麦好在种。
粮食不到囤,管理莫松劲。
粮食没到手,管理不能丢。
处暑就把白菜移,十年准有九不离。
处暑移白菜,猛锄蹲苗晒。
处暑栽,白露上,再晚跟不上。
处暑栽白菜,有利没有害。
处暑栽,白露追,秋分放大水。
种菜不拣苗,到老长不好。
七月半,栽早蒜。
七月十五,早蒜入土。
七芫,八菠。
芫荽不热不种,不冷不弄。
处暑拔麻摘老瓜。
山上萝卜不怕旱,夜流露水阴到根。
黍子春玉米,收完快耕地。
早耕如上粪,歇地如歇马。
早耕不用问,杂草顶茬粪。
早耕草作肥,晚耕如种草。
秋田耕得早,消灭虫和草。
早把地耕好,种麦误不了。
枣柿半年粮,不怕闹饥荒。
枣树拔地轻,适合搞间种。
发芽晚,落叶早,适与粮棉搞间套。
上结果,下种田,不愁吃的不愁钱。
?
一年四季中,炎炎夏日应该说是最令人难以忍受的季节。在高温下,人们出行都变得十分困难。处暑位于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四位,它又名“出暑”,意思是炎热离开。但即便如此,它的到来依旧不能使气温完全转凉。因此人们在这个时间中对于防暑还是十分热衷的。
今年时间
处暑作为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是重要的农业文化。今年的处暑时间为8月23日星期一。处暑又名“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之后总体上气温下降,但是仍然有短期回热天气,也就是“秋老虎“。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公历8月-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因此在今年的处暑过后炎热的气候依旧会持续一段时间。
开始准备秋收
“处暑三日割黄谷”是流传于我国莱州城北一带的节气谚语,和当地的农事活动息息相关。大概意思是说处暑以后人们开始准备秋收了,农民们也开始不再午休了。处暑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林果和农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期,农民加紧采摘,抢抓农时,进行水稻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处暑以后,气温日夜差别增大,由于夜寒昼暖,作物白天吸收的养分到晚上储存,因而庄家成熟很快。“处暑和田连夜变”“处暑三日无肯谷”“处暑三朝稻有孕”“处暑满田黄,家家修廪仓”等,都说明处暑节气后,作物很快要收获了。
节气养生小贴士
二十四节气除了对农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之外,在中医学上的贡献也是十分重大的。处暑虽然意味着夏天的离去,但是同时代表着秋燥的到来,所以在饮食上要更为讲究。多吃一些寒凉多汁的蔬菜,如黄瓜、西红柿、冬瓜以及一些水果,如梨、苹果、葡萄、柑橘等都利于缓解秋燥。同时,饮食上要尽可能少吃花椒、辣椒等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食品,避免加重“秋燥”的症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34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