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重庆市简称重庆市简称渝怎么读

1、重庆市的简称是 A. 重 B. 黔 C. 渝 D. 赣2、重庆简称是什么?3、渝是哪个省简称4、重庆的别称是什么?5、重庆别称有哪些呢?6、重庆的简称或别称是重庆市的简称是 A. 重 B. 黔 C. 渝 D. 赣

C

重庆市简称重庆市简称渝怎么读

分析:

重庆市的简称是渝,贵州省的简称是贵或黔,江西省的简称是赣.

重庆市的简称是渝,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我国省区的简称,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重庆简称是什么?

重庆简称是渝重庆市简称,重庆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南部靠大巴山和武陵山两座大山脉,坡地较多,有“山城”之称,总的地势是东南部、东北部高,中部和西部低,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

重庆是中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地之一,大面积山区生长的野生和人工培植的中药材有黄连、白术、金银花、党参、贝母、天麻、厚朴、黄桕、杜仲、元胡、当归等,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连产量居全国第一,是著名的”黄连之乡”。

扩展资料重庆市简称

重庆市有栽培植物560多类,其中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薯4大类,尤以水稻居首。经济作物名优品种主要有油菜、花生、桐子、生漆、茶叶、蚕桑、甘蔗、黄红麻、烟叶等。果树作物主要有柑桔、甜橙、柚、桃、李等,尤以柑桔最具盛名。

重庆市饲养动物有60余种,生猪、羊、牛、兔是优势畜种,重庆市有江河鱼类120多种,鱼类养殖遍及各区县,长寿湖、大洪湖是重庆的鱼类养殖基地。

百度百科——重庆

渝是哪个省简称

渝是重庆省简称。

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重庆市简称,地跨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

东邻湖北、湖南重庆市简称,南靠贵州重庆市简称,西接四川,北连陕西;辖区东西长470千米,南北宽450千米,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千米。

重庆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南部靠大巴山和武陵山两座大山脉,坡地较多,有“山城”之称。总的地势是东南部、东北部高,中部和西部低,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

水文特色重庆市简称

重庆的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阿蓬江、酉水河等。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程长达665千米,横穿巫山三个背斜,形成著名的瞿塘峡、巫峡和湖北的西陵峡,即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

嘉陵江自西北而来,三折于渝中区入长江,乌江于涪陵区汇入长江,有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即嘉陵江小三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重庆

重庆的别称是什么?

重庆的别称是山城。

重庆市重庆市简称,简称渝重庆市简称,别称山城重庆市简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东边是湖北省、湖南省,南边是贵州省,西边是四川省,北边是陕西省,全省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常住人口3124.32万人。

重庆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又简称渝。北宋时期,改渝州为恭州,南宋时期,宋光宗赵_先封恭王再即帝位,称为双重喜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

简介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赵_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重庆由此得名。重庆既是“红岩精神”起源地。

又是巴渝文化发祥地,“火锅”、“吊脚楼”等影响深远。去重庆,几个地方是一定要去的,如重庆市简称:洪崖洞、磁器口、弹子石老街等。

以上内容参考重庆市简称:百度百科-重庆

重庆别称有哪些呢?

重庆别称:山城、巴渝、渝州、雾都、桥都、江城。

重庆:

重庆,简称“渝”,别称山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地跨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 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 截至2022年3月,下辖26个区、8个县、4个自治县,总面积8.24万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解放重庆。随后重庆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为西南大区代管的中央直辖市。

1950年至1952年,设立川东行署区,隶属于中共中央西南局。1950年川东行署驻地为重庆市黄桷垭,1951年迁驻北碚市。1952年8月7日,川东行署区被撤销,与川南行署区、川北行署区、川西行署区重组为四川省,北碚市并入重庆市。

1955年,贵州省桐梓县17个乡划归重庆市。

1959年1月,四川省江津专区的巴县、綦江县,涪陵专区的长寿县划归重庆市。

1976年1月,四川省江津地区江北县归入重庆市,将绵阳地区的潼南县划入江津地区。1981年,江津地区更名为永川地区。

1983年3月3日,四川省永川地区8个县并入重庆市 ,重庆成为中国第一个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市。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撤销原重庆市。重庆直辖市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 ,共43个区市县。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重庆

重庆的简称或别称是

问题一:重庆的别称叫什么一、重庆,简称巴和渝,别称巴渝、山城、渝都、桥都,雾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直辖市、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政治、文化、科技、教育、艺术等中心,国务院定位的国际大都市,国家重要的水、陆、空型综合交通枢纽。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西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

二、重庆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简称“渝”。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赵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为宋光宗皇帝,称为“双重喜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

问题二:重庆简称渝,别称是山城

问题三:重庆的几大别称是什么?要回答完哦!一、山城(歌乐山、真武山环抱重庆城) 二、江城(长江、嘉陵江横穿重庆城) 三、雾都(有东方雾都之称) 四、火炉(长江三大火炉城市之一) 五、桥都(主城区长江、嘉陵江上的桥梁是中国城市中最多的,20来座大桥;城市立交桥、高架桥的数量也仅次于北京,70几座,全国第二。有中国桥城、桥都、桥梁博物馆之称。) 六、步行街之都(五大步行街,且每一个步行街的面积都具全国的前列,有中国步行街之都的美誉。) 七、温泉之都(重庆的地热温泉、热泉之数量为全国各城市之首,也是世界各城市中罕见的,有两百多个温泉,著名的有东、南、西、北温泉、海棠晓月、海兰云天、桥口、统景温泉等等,有世界温泉之都的称号。)

问题四:重庆有那几种别称。重庆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周代时封为巴国首府,后历改江州、恭州。到了1189年,南宋赵敦在此先封恭王,后登帝位,一年之中遇到双重喜事,遂改恭州为重庆。从此,中国版图上便有了这个吉祥喜庆的地名。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重庆又有了“雾都”的别名。每逢秋末冬至,常常雾气弥漫,整个城市像被轻纱覆盖,朦朦胧胧,影影绰绰,给人扑朔迷离的感觉。从文学的角度看,固然有一份诗意,但对于人们的生活而言,并无半点好处。经过这几年的综合治理,空气质量有所提高,“雾都”的称谓已经有点不合时宜了。 重庆的另一个别称是“山城”,这是一个阳刚的符号,厚重雄浑,与重庆男儿的豪爽、耿直的气质十分吻合。然而,仅有阳刚之气还不够,“水城”的别名更能代表重庆的风貌。由于两条大江的环绕,群山簇拥的重庆显得格外柔媚、灵动,这恰恰又暗合了重庆女人俏丽、泼辣的本色。 一座内陆城市,既有大山、又有大水;既具备北方的硬朗,又兼备南国的温婉;既有凝重的底色,又有轻盈的形态,真可谓得天独厚,也为城市的规划者提供了纵横驰骋,发挥才智的广阔空间。 全世界拥有河流的城市很多:巴黎有塞纳河、伦敦有泰晤士河、罗马有台伯河、维也纳有多瑙河、曼谷有湄南河但既有山又有水的城市就不易找到。著名的“山顶之国”圣马力诺倒是和重庆地形有点相似,踏入国门便上坎爬坡,山路蜿蜒曲折,漫无尽头,从高处可以看到山下人家的院落但这个袖珍之国毕竟太小,而且没有河流,面积只有60平方公里,人口才2万多,顶多也就一个鹅岭那么大。诞生过天才音乐家莫扎特的萨尔茨堡虽说有山也有水,当年的古堡依然矗立山头,在烟雨中显得苍凉而迷茫,但也只有一条萨尔茨河,怎能和重庆的两条大江相提并论! 尤为可喜的是,近年来,经过周密规划和精心装点,重庆的夜景更加璀璨瑰丽,美轮美奂。桥梁道路、商厦楼宇都披上了五彩缤纷的霓裳羽衣,令人眼花缭乱,神思飞扬凡是到此观光的游客或路过的旅人,都对山城的夜景怦然心动,发出由衷的赞叹!于是,“不夜城”的美名不胫而走,成为重庆的又一雅号。 山城、水城、不夜城,既是重庆的别称,更是重庆的优势和魅力,在未来的岁月中,我们这座城市将会越来越彰显出迷人的风姿。

问题五:重庆的别名叫什么?重庆的简称渝,也叫山城,雾都,解放前 *** 称陪都。

问题六:重庆的别称是什么?重庆的别称:“中国桥都”和“中国江都”和“中国陪都”和“中国雾都”和“中国美食之都”和“中国山城之都”和“中国火锅之都”和“中国温泉之都”和“中国山水之都”和“中国不夜城之都”和“中国步行街之都”和“中国江南三大火炉之都”和“巴国之都”等等。

在古代有 江州,巴郡、楚州、渝州、恭州等等。

问题七:重庆市的简称:渝,的由来因嘉陵江古称渝江,故重庆简称为渝。重庆还有“山城”、“雾都”、“西南火炉”的别称。

问题八:涪陵的简称或别称是什么涪陵居重庆市中部、三峡库区腹地,位于长江、乌江交汇处,有渝东门户之称;经济上处于长江经济带、乌江干流开发区、武陵山扶贫开发区的结合部,带动武陵山等地经济发展。[1] 重庆市定位的中心城市,一小时经济圈核心城市,渝东南部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东南部中心城市。

涪陵因乌江古称涪水、巴国王陵多在此而得名。春秋战国时间曾为巴国国都。秦昭王三十年(前227年)置枳县,为境内置县之始。历来为州、郡、专区、地区、地级市治所。

1998年四川省涪陵市(地级)等两市一地区并入重庆成立直辖市,原涪陵市枳城区、李渡区合并为重庆市涪陵区。[1]

截止2015年末,涪陵城区建成区已达62平方千米,城镇人口达到73.6万人。是乌江流域最大的城市。力争在2020涪陵城区实现双百现代化大城市。同时涪陵城区绕城高速环线已基本形成,涪陵城区轨道交通即将开工建设。

涪陵区特产主要有涪陵榨菜、涪陵红心萝卜、涪陵油醪糟等;名胜景点主要有白鹤梁、武陵山大裂谷、白鹤森林公园、大木花谷、816核工程等。城市荣誉:中国榨菜之乡、千里乌江第一城、中国绿色生态青菜头之乡[2] 、中国绿色生态龙眼之乡[3] 、重庆市级森林城市[4] ,市级文明城区[5] 、卫生城区[5] 、山水园林城区[5] 、环保模范区[5] 。

问题九:重庆简称是什么?哥们 重庆,简称“渝”或“巴”,别称山城、渝都、雾都

1、 自然条件 (1)气候。 贵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年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5℃左右,农业气候资源的主要特征为:立体农业气候显著;农业气候类型多样;热量丰富,降水充沛,热水光同期,夜雨较多;阴雨多,光照少,湿度大,风速小.贵州农业气候资源还具气候温和湿润,无霜期较长;资料类型丰富多样;光热水匹配协调;散射辐射,光合有效辐射和紫外线较多等优势, 日照时数虽少,但热量条件还是比较优越的,以无霜期来说,高原西部稍微短些,大约在225天左右,其它地区一般都在270天以上,热量条件最好的高原南部地区,则长达335天以上,几乎全年都是生长期。高原上的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5-20摄氏度之间,冬季一月份的平均气温一般在6摄氏度以上,南部更高一些在7-8摄氏度以上,夏季七月份的平均气温通常在14-26之间,总的来说,贵州高原的气候冬季比较暖和,夏季比较凉爽。同时提出合理而又充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贵州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遵循农业气候资源规律,建立合理、高效的种植制度;调整农村牧业和各业内部结构;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水源。 贵州的水资源大部分为降水,由于降水量丰沛,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是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贵州的部分地区在春冬两季相对缺水。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年降水量1100毫米~1300毫米,受季风影响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全年日照时数约1300小时, (3)地形。 贵州位于中国大西南东部,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 24°37′ —29°13′之间,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全省国土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4%。省会贵阳市距重庆长江口岸300多千米、距广西北海直距约500千米。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贵州地貌的特征之一是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 (4)土壤。 贵州土壤面积共159100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4%。土壤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一黄壤地带。中部及东部广大地区为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带,以黄壤为主;西南部为偏干性常绿阔叶林带,以红壤为主;西北部为北亚热成分的常绿阔叶林带,多为黄棕壤。此外,还有石灰土和紫色土、粗骨土、水稻土、棕壤、潮土、泥炭土、沼泽土、石炭、石质土、山地草甸土、红粘土、新积土等土类。对于农业生产而言,贵州可用于农、林、牧业的土壤仅占全省总面积的83.7%。 2、社会条件 (1)市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产品生产已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过渡,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产品生产已是大势所趋。了解市场,掌握市场,开拓市场,是当今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必须具备的“硬件”。我省农村因经济落后,规模经营不足,农产品商品率低,农民对市场的研究和开拓重视不够。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规模生产的扩大和农产品生产的增多,市场左右农产品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软肋”进一步显现出来。贵州的农副产品市场总体上说需求量比较大,有些特殊的农副产品还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我们也要看到, 贵州的产业化经营只是起步阶段,规模小、产量低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更是市场竞争的需要。 (2)交通。 贵州地处祖国大西南民族聚居区,交通欠发达,对外交通以铁路为主,湘黔、川黔、贵昆、黔桂4条铁路是贵州交通运输的主要干线,火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福州、郑州、武汉、广州、湛江、北海、成都、重庆、昆明、怀化、柳州等城市。省内,贵阳——六盘水(黄果树)、贵阳—玉屏(梵净山)开通了旅游列车,贵阳与桐梓、凯里、都匀之间也有管内旅客列车往返。 航空方面,贵阳机场是省内唯一的民用机场,距市中心仅9公里,现有西南、四川、南方、深圳、厦门等多家航空公司在贵阳开设民航业务,开通航线30余条,可直达全国各主要大中城市。 公路方面,以贵阳为中心,湘黔、黔桂、滇黔、川黔4条国道及贵阳—安顺—黄果树、贵阳—遵义2条高速公路向省内各地、市、州呈辐射状延伸。 (3)政策。 农业产业化是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的突破口,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也是政府职能的优化过程.推进农业产业化要规范政府行为,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有正确的定位,把农业产业化作为系统工程来抓,要注重自身并引导相关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建立协调的利益机制,进行组织创新与产权改革,促进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并强化龙头企业的培育与建设. 贵州政策性农业保险将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选择政府主导下的政策性保险模式,研究建立运用财政补贴支持农业保险发展的政府扶持机制。探索建立多形式经营、多渠道支持、多层次分担的农业巨灾风险防范与救助的保险保障体系。探索发展相互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组织。贵州还将大力发展适合“三农”的商业人身和财产保险。积极探索运用商业保险建立“三农”风险保障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保障水平。针对农村特点和农民需求,完善农村保险服务机构,因地制宜研发保费低廉、保障适度、缴费灵活、条款通俗、投保理赔简便的农村简易人身保险和住宅、农机具等财产保险业务。从外出务工农民较为集中的县、乡入手,积极开展外出务工农民意外伤害保险试点,切实提高农民工意外伤害风险保障水平。为此,政府鼓励和支持保险公司、中介机构向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延伸保险服务网络;并尝试对欺诈误导、无理拒赔等违法案例进行曝光,公布行政处罚信息,加强行业诚信建设。积极探索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的有效方式,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健康发展。支持开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等业务,建立被征地农民的长期补偿机制。 (4)科技。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必须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对农业科技投资,就是对农业发展后劲和竞争力的投入,就是对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条件,确保农业科技的投入增长幅度高于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贵州目前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在38%左右,落后全国平均水平大约10个百分点,差距进一步拉大。贵州建立质量型农业增长模式,任重而道远。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针对贵州省情和市场需求,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按照贵州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数量增长与质量增长的关系,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走内涵式发展粮食生产的路子,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贵州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的首要任务。 (5)工业基础。 我省主要以水电.煤矿.铝矿.锌矿-----等的产业为主,由于受到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的影响,工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6)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 贵州省人口3931.12万,其中农业人口3258.0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3%;有农村富余劳动力800万左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沉积在农村,既影响了农民脱贫致富和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又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从农村劳动力的构成看: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就占转移人数的53%,初中及以上的人数占66.17%,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还是农村中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人员,他们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尽管全省的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但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仍处在比较低的水平。贵州省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结构中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的人数就占近60%。人力资源充足,但质量却不令人乐观,全省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 3.贵州省农业布局:主要考虑因地制宜的原则。 一是自然资源优势要突出;二是产品发展有基础、技术成熟度要高;三是目标市场明确,发展潜力大;四是地方有积极性,有投入基础。在产业布局上要分别对待。总体上,贵州的地理环境(气候、水源)决定了农业的种植作物与布局,贵州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大部分集中在山区土地比较肥沃的地区。与区域地理结合考虑农业区位因素。贵州的农业大部分以轮耕为主,夏季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冬季种小麦和油菜等。由于贵州处于特殊的喀斯特地区,在底凹的地区主要种农作物,而在上面种的是果树或者其他经济林。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36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