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种植有机蔬菜?
有机蔬菜栽培管理技术
生产基地
1.基地的完整性
基地的土地应是完整的地块,其间不能夹有进行常规生产的地块,但允许存在有机转换地块;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与常规地块交界处必须有明显标记,如河流、山丘、人为设置的隔离带等。
2.必须有转换期
由常规生产系统向有机生产转换通常需要2年时间,其后播种的蔬菜收获后,才可作为有机产品;多年生蔬菜在收获之前需要经过3年转换时间才能成为有机作物。转换期的开始时间从向认证机构申请认证之日起计算,生产者在转换期间必须完全按有机生产要求操作。经1年有机转换后的田块中生长的蔬菜,可以作为有机转换作物销售。
转换原则:在常规农业生产向有机农业生产转换过程中,不存在任何普遍的概念和固定的模式,关键是要遵守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有机农业的转换不仅仅是放弃使用化肥、合成农药和停止从外界购买饲料,重要的是要把整个生态系统调理成一个尽可能封闭的、系统内各个部分平衡发展的、稳定的循环运动系统.
转换内容:
(1)制订增加土壤肥力的轮作制度
(2)制定持续供应系统的肥料计划
(3)制订合理的肥料管理办法和有机食品生产配套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4)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制订开展农业、生物和物理防治的计划和措施。
3.建立缓冲带
如果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中有的地块有可能受到邻近常规地块污染的影响,则必须在有机和常规地块之间设置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保证有机地块不受污染。不同认证机构对隔离带长度的要求不同,如中国OFDC认证机构要求8米,德国BCS认证机构要求10米。
栽培管理
1.品种选择应使用
有机蔬菜种子和种苗,在得不到已获认证的有机蔬菜种子和种苗的情况下(如在有机种植的初始阶段),可使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的常规种子。应选择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且对病虫害有抗性的蔬菜种类及品种,在品种的选择中要充分考虑保护作物遗传多样性。禁止使用任何转基因种子。
2.轮作换茬和清洁田园
有机基地应采用包括豆科作物或绿肥在内的至少3种作物进行轮作;在1年只能生长1茬蔬菜的地区,允许采用包括豆科作物在内的两种作物轮作。前茬蔬菜收获后,彻底打扫清洁基地,将病残体全部运出基地外销毁或深埋,以减少病害基数。
3.配套栽培技术
通过培育壮苗、嫁接换根、起垄栽培、地膜覆盖、合理密植、植株调整等技术,充分利用光、热、气等条件,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的环境,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肥料使用
有机蔬菜生产与常规蔬菜生产的根本不同在于病虫草害和肥料使用的差异,其要求比常规蔬菜生产高。
1.施肥技术
只允许采用有机肥和种植绿肥。一般采用自制的腐熟有机肥或采用通过认证、允许在有机蔬菜生产上使用的一些肥料厂家生产的纯有机肥料,如以鸡粪、猪粪为原料的有机肥。在使用自己沤制或堆制的有机肥料时,必须充分腐熟。有机肥养分含量低,用量要充足,以保证有足够养分供给,否则,有机蔬菜会出现缺肥症状,生长迟缓,影响产量。针对有机肥料前期有效养分释放缓慢的缺点,可以利用允许使用的某些微生物,如具有固氮、解磷、解钾作用的根瘤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溶磷菌等,经过这些有益菌的活动来加速养分释放养分积累,促进有机蔬菜对养分的有效利用。
2.培肥技术
绿肥具有固氮作用,种植绿肥可获得较丰富的氮素来源,并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每绿肥的产量为2000kg,按含氮0.3%0.4%,固定的氮素为68kg。常种的绿肥有:紫云英、苕子、苜蓿、蒿枝、兰花籽、箭苦豌豆、白花草木樨等50多个绿品种。
3.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
有机肥料,包括动物的粪便及残体、植物沤制肥、绿肥、草木灰、饼肥等;矿物质,包括钾矿粉、磷矿粉、氯化钙等物质;另外还包括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专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
4.肥料的无害化处理
有机肥在施前2个月需进行无害化处理,将肥料泼水拌湿、堆积、覆盖塑料膜,使其充分发酵腐熟。发酵期堆内温度高达60℃以上,可有效地杀灭农家肥中带有的病虫草害,且处理后的肥料易被蔬菜吸收利用。
5.肥料的使用方法
(1)施肥量:有机蔬菜种植的土地在使用肥料时,应做到种菜与培肥地力同步进行。使用动物和植物肥的比例应掌握在1∶1为好。一般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追施有机专用肥100公斤。
(2)施足底肥:将施肥总量80%用作底肥,结合耕地将肥料均匀地混入耕作层内,以利于根系吸收。
(3)巧施追肥:对于种植密度大、根系浅的蔬菜可采用铺肥追肥方式,当蔬菜长至3-4片叶时,将经过晾干制细的肥料均匀撒到菜地内,并及时浇水。对于种植行距较大、根系较集中的蔬菜,可开沟条施追肥,开沟时不要伤断根系,用土盖好后及时浇水。对于种植株行距较大的蔬菜,可采用开穴追肥方式。 [9]
病虫草害
1.农业措施
(1)选择适合的蔬菜种类和品种。在众多蔬菜中,具有特殊气味的蔬菜,害虫发生少。如韭菜、大蒜、洋葱、莴笋、芹菜、胡萝卜等;毛豆在有机蔬菜是选择较多。在蔬菜种类确定后,选抗病虫的品种十分重要。
(2)合理轮作。蔬菜地连作多会产生障碍,加剧病虫害发生。有机蔬菜生产中可推行水旱轮作,这样会在生态环境上改变和打乱病虫发生小气候规律,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3)科学管理。在地下水位高,雨水较多的地区,推行深沟高畦,利于排灌,保持适当的土壤和空气湿度。一般病害孢子萌首先取决于水分条件,在设施栽培是结合适时的通风换气,控制设施内的湿温度,营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湿温度环境,对防止和减轻病害具有较好的作用。此外,及时清除落蕾、落花、落果、残株及杂草,清洁田园,消除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和侵染源等,也是重要方面。
2.生物、物理防治
有机蔬菜栽培是可利用害虫天敌进行害虫捕食和防治。还可利用害虫固有的趋光、趋味性来捕杀害虫。其中较为广泛使用的有费洛蒙性引诱剂、黑光灯捕杀蛾类害虫,利用黄板诱杀蚜虫等方法,达到杀灭害虫,保护有益昆虫的作用。
3.使用的矿物质和植物药剂进行防治
可使用硫磺、石灰、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防治病虫。可用于有机蔬菜生产的植物有除虫菊、鱼腥草、大蒜、薄荷、苦楝等。如用苦楝油2000~3000倍液防治潜叶蝇,使用艾菊30g/L(鲜重)防治蚜虫和螨虫等。
4.杂草控制
一般采用人工除草及时清除,还可利用黑色地膜覆盖,抑制杂草生长。在使用含有杂草的有机肥时,需要使其完全腐熟,从而杀亡杂草种子,减少带入菜田杂草种子数量。
通过采用限制杂草生长发育的栽培技术(如轮作、种绿肥、休耕等)控制杂草;提供使用秸秆覆盖除草;允许采用机械和电热除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产品和化学除草剂除草。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准的不断上升,更多人更热心追求高品质、高质量的生活。近些年来,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营养健康、无农药残留的有机蔬菜俨然受到更多人欢迎。
市场上有机食品的影子并不少见,并且它在前些年就被誉为“朝阳产业”,相比于常规蔬菜,它具有广阔的市场和销路,而且相比于其他农产品利润偏高,对于种植者来说收入很可观。
随着人们日常中对有机食品需求,有机蔬菜这几年的口号打的也是很响亮,超市里各种新鲜健康的蔬菜,在贴上有机的标签后,价格更是比原来翻了好几倍,由此可见,有机蔬菜的种植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那么,既然有机蔬菜被看好,相信很多人想要了解它的一些种植技术,跟小编一起学习一下有机蔬菜的种植吧!
品种选择有机蔬菜的种子和种苗要选择已获得认证的。另外,还应选择抗病虫性强、抗逆性强,且适宜当地土壤和季节种植的蔬菜品种来种植,这样蔬菜成活率会提高,如大豆、胡萝卜、菠菜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生产基地要求种植有机蔬菜应找一块完整的土地,这个土地上要确保没有常规生产作物生长,但允许存在几块地用来适当过渡。常规种植地与有机蔬菜种植地之间必须要设有隔离带,这样两块土地的管理方式、养分不同,种植结果也不一样。
栽培管理有机蔬菜的栽培,主要是配套栽培技术,实行不同种植品种轮作换茬,并且要按时对种植地进行清洁工作,通过利用一些专业技术,充分发挥温度、光照、气候等条件,让蔬菜生长的环境更加适宜,这样的做法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肥料使用在肥料的选用上,也是令很多种植者头疼的老大难问题,施肥一般使用动物粪便、沼肥、草木灰等有机肥料,或者施用有机专用肥。另外,在施肥阶段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关于肥料无公害处理上,可以发挥沼气池的作用。在肥料的使用上,还有几点要特别注意。
1、施肥量,一般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追施商品有机肥100公斤。
2、施足基肥:将大部分施肥总量用作基肥,并且结合种植地把那些肥料搅合,使其均匀地施用到耕作层内,让植物根茎快速充分吸收养分。
3、巧施追肥:在蔬菜长至3-4片叶时进行,可开沟条施或开穴穴施,亦可将肥料均匀撒到菜地,这个环节浇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可忽视。
病虫草害防治有机蔬菜在生产过程中的病虫草害防治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关键环节,这关乎植物的生长成熟。种植者要做好防虫草害的预防工作,而且还要了解植物遭受病害时要采取的措施,如何将受害率降到最低,使更少的植物受到影响。
不同蔬菜病虫草害各异,因此要分别运用各种不同农业调控措施,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展的条件,并且这些环境条件要不利于病虫害繁殖。通过选用抗病品种、高温消毒、合理的肥水管理、轮作、保护天敌等农业和物理措施,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把病虫草害控制在经济阀值以下。
有机蔬菜在种植、加工、贸易过程中强调充分利用一切可再生资源,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趋势下,发展有机蔬菜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而更重要的是旨在努力建立一种综合的、健康的和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使农业生态实现自我调节,农业资源实现再生利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42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