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冬病夏治—三伏贴

三伏贴是什么

冬病夏治—三伏贴

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天(“三伏天”)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 敷贴的膏药如提款卡大小,一般四个为一组使用,针对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将四片膏药一起贴在后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时即可揭下。

三伏天是以农历推算,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十天后)为中伏,第五个庚日(再十天后)为末伏,均为一年内最炎热的日子,人体阳气最为旺盛。 进行三伏天灸时会使用辛温的外用药材,如生姜、白芥子、麝香、细辛,敷贴于特定的身体穴位上,可防治过敏性鼻炎、咽喉炎、哮喘、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秋冬发作的疾病。

三伏贴敷贴方法

 三伏贴敷疗法3~5年为一个疗程。每年分为三个阶段,即头伏、中伏和末伏。 一般每伏贴敷3次,每次贴4个穴位,即贴4片。儿童每次贴2~4小时,成人每次贴6小时。但根据个体差异、患者的病情,医生会对贴敷时间、次数做适当调整。

三伏灸适应症

 呼吸疾病:虚人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等。

 胃肠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儿科疾病:遗尿、厌食等(虚寒性)

 骨科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颈腰椎病、软组织劳损

 其他疾病:四肢寒凉怕冷,免疫低下

 具体的病症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各种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过敏性鼻炎,四肢寒凉怕冷,免疫低下,反复感冒;虚寒头痛、慢性虚寒、胃肠炎、溃疡病、腹泻、消化不良、厌食、胃痛;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骨关节问题及颈肩腰腿痛等症状;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及其他妇科问题。

2019年三伏贴穴位贴敷时间公告

? 初 伏:7 月 12日-7月21日

中 伏:7 月 22日-8月 1 0日

末 伏:8 月 11日-8月20日

贴敷地点:澧县澧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康复科。(汽车东站对面)

联系电话:徐医生13873640049

张医生13873672252

黄医生13786694787

沈医生15115660870

温馨提示:因特殊原因贴敷当日未能穴位贴敷者,三伏期间均可预约时间进行穴位贴敷。

注意事项:

1、在中医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敷贴,建议阴虚体质、湿热体质暂不敷贴。 2、敷贴前需清洁皮肤,严重心脏疾患、瘢痕体质、严重皮肤病、过敏体质、发热、吐血者、孕妇勿用;糖尿病慎用。

3、成人可贴4~6小时,小儿2~4小时,若感疼痛或烧灼不适可提前取下,小儿时间适当缩短。贴药后减少活动以免药物脱落,取下药贴时,请用温水湿敷后轻轻揭下。

 三伏贴的话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有着一定的已维护的作用的,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问题来制作出不同治疗功效的三伏贴,帮助我们的身体健康的维护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在生活中三伏贴的话的配方是怎么样的,在平时生活中的话应该如何的进行配置,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伏贴配方

 三伏贴的配方的话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药方,因为三伏贴的药方会根据每一个人的症状来进行药方搭配的,并不是说所有的药方都是固定的,在生活中如果是一些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群的话三伏贴的药方的话就是用一些白芥子、生姜、盆草细辛、元胡、重择制成的,这些都是属于三伏贴的固定的药方,还会之后根据病情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麝香、麻黄、玉桂之类的中药材,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病情的治疗,或者是一些小儿哮喘类疾病的人群的话就是将原本的三伏贴的药材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调配的,所以在平时生活中关于三伏贴的药方的话都是根据个人的病情来进行搭配的,并没有说一个规定的药方即可救治各种疾病,所以在平时生活中的话是需要注意的。

 三伏贴的药方的话是有着各种不同的搭配方式的,在平时生活中不同的三伏贴的搭配方式的话可以救治各种不同的病症,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有着一定的维护的功效的,所以在平时生活中的话是需要注意的。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55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