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泥鳅鱼一亩地的效益是多少
一亩泥鳅的养殖效益约为15800元/年。养一亩泥鳅的成本投入包括饲料成本约10600元,正常防疫消毒及调水用品约500元,水电维护等约需500元。泥鳅一般亩产2000斤以上,扣除养殖总成本,一亩泥鳅大约可以赚5000元,而且全国大部分地区一年可以养殖两季。
投资成本以及养殖利润
1.首先池塘改造加基础设施建设每亩成本在500元左右,包括推塘,堆建塘埂,安装进排水管道,以及防逃网、防鸟网等,这些都是养殖泥鳅必备的条件。
2.其次是鱼苗成本,每亩投放泥鳅寸苗6-8万尾,成本在3000-4000元,在配合部分花白鲢用来调节稳定水质,成本在500元。
3.饲料以及药品成本,泥鳅养殖主要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主,每天投喂2-3次,投喂量占体重的3%左右,少量多餐投喂,平时注意定期消毒,改良底质,喂料高峰期可以添加中药或大蒜素预防疾病,每亩饲料以及用药成本合计6000元。
4.杂费,电费,人工以及相关成本合计1000元。
以上所有泥鳅养殖成本每亩合计12000元,养殖效益:每亩泥鳅产量在2000斤左右,产值平均在16000,除去成本,每亩泥鳅养殖的利润达到4000元。但要提醒大家的是,目前成品泥鳅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加上全国养殖总量趋于饱和,建议大家不要盲目跟风,养殖有风险,必须把握好每个养殖细节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养殖泥鳅鱼的方法
1、池塘
可以建水泥池塘,因为泥鳅除了在水中活动之外,还喜欢钻到泥巴当中,所以说在池塘的底部最少也要有个20公分左右的泥土,这样的话才能让他们更好的生活。选好的池塘之后做好清洁消毒的工作,然后就是开始育肥水了,先加入一些腐熟过的粪尿肥,然后加水进去,慢慢的水就会开始变绿,里面会出现很多的微生物,这个可以当做泥鳅的天然饵料。
2、放苗
购买泥鳅苗的话一定要注意买比较健康的,这方面千万不要去省钱。先把他们放到药剂当中简单的消毒一下,然后再放入池塘当中。在完全放下去之前最好先用一些池塘里面的水试养一下,没问题的话再放下去。
3、管理
想要泥鳅生长好的话,一定要注意饲料的投喂,虽然说里面会有一些微生物,但是光吃这个,泥鳅是很难长大的,饲料的话还是非常关键的。这个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投喂平台,便于观察,每次投喂的量可以根据泥鳅吃食剩下的情况来进行调整,一般半个月投喂一次就可以了。
注意池塘里面的水温,一般来说的话不要超过30度,如果在天气非常热的时候要给池塘里面加水,让它温度可以降下来。
水质应该是带一点绿色属于正常的,能见度大概在20公分的样子,要是发现水有点变黑,可能是里面的微生物太多了,这个时候就要注意调整水质,要不然泥鳅在里面很容易感染病害,每个月可以使用生石灰来调理水质,效果不错。
泥鳅稻田养殖技术如下:
1、稻田改建
养泥鳅要选择在水源充足,无污染的稻田。在稻田四周用塑料板、水泥、纱窗等物品建立50~80厘米高的防逃墙;沿田埂修一条20厘米宽的台阶,离田埂顶12~15厘米;稻田四周及中央挖条水沟连接,呈“田”字形,沟宽和沟深均为50厘米;进排水管和溢水管各一个,管口要用细密的铁丝网拦好,防止泥鳅逃脱,排水管平时要封住。
2、泥鳅放养
泥鳅最好是来源于原种场或从天然水域捕捞的,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2月下旬在稻田灌水前,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均匀泼洒,进行清理消毒;每亩施发酵过的猪粪1000公斤,进水经过滤入田,沟内水深30~40厘米,培肥水体,水的透明度为25厘米左右。秧苗返青后,亩放3~5克/尾规格的鳅苗2万尾,放养前用3%的食盐液浸泡10分钟,消毒后入田。
3、饲养管理
泥鳅是喜欢栖息在底层腐裂土质淤泥表层,可用皮肤及肠道呼吸。它是杂食性鱼类,以昆虫、小型甲壳动物、水草、硅藻、蓝藻、绿藻和浮游动物为食。人工饲养条件下,可将浮游生物饵料、残饵、粪渣作为食料,隔10-15天施肥1次,亩用肥150公斤。
4、水位控制
稻田面实际水位一般控制在5厘米以上。适时加入新水,一般每半个月加水1次,夏天高温季度应适当加深水位。
5、日常管理
每天要坚持巡逻2次,检查防逃设施,尤其是雨天要特别认真检查漏洞;还要防止有青蛙、水蛇、鸟类等天敌的入侵;特别要注意不要让含有剧毒农药的水流入稻田。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65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