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

 中药材经营和 种植 ,既为市场提供了货源,又为自己创造了良好的财富之源。那中药材种植 实施方案 有哪些?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希望对您有用。

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

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1

 同心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实施方案

 为增强同心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的药用元素和景观效果,丰富和体现中药 文化 内涵,加大驯化保护、开发利用力度,把宁夏同心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建成宁夏珍稀药用回药的核心园区,展示宁夏道地中药材资源优势,促进宁夏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通过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将宁夏同心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建成宁夏珍稀药用中药的核心区、主打品种的培育区、珍稀物种的保护区、传统品种的优选区、引进品种的试验区和中药材文化的展示区,全力以赴把中药材科技园区建成保护繁育、旅游观光、养生保健、繁育推广为一体的?宁夏同心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

 二、建设内容

 (一)种植区域布局工程

 根据宁夏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园区实际,将园区按照设计功能进行布局划分,具体划分为六大种植片区:

 1、主打品种培育区:以展示筛选培育的主打品种黑枸杞、黄枸杞、甘草、银柴胡、小茴香、板蓝根、香草籽、黄芪、黄芩、大黄、地黄、秦艽、柴胡、红花培育为主,进行种植方式、管理等对比试验,编写形成规范化种植技术规程;

 2、珍稀物种保护区:以宁夏珍贵稀有、濒临灭绝的药用植物保护繁育为主,如盘贝母、苦豆子、锁阳、黄精、九节菖蒲、桃儿七、红景天等;

 3、传统品种展示区:以展示种植历史悠久的传统大宗品种为主,如枸杞、圆枣、防风、款冬花、月见草、板蓝根、牛蒡子、白芍、薄荷、地榆、生地、射干、*羊藿、肉苁蓉等;

 4、引进品种试验区:以引进外省区药用植物适应性试验为主,如西洋参、新疆红花、四川贝母、浙江菊花、云南三七、安徽山药等;

 5、林药间作示范区: 在乔木树下及四周间作药材,探索、推广林药间作的最佳品种,以宁夏优势品种牛蒡子、柴胡、板蓝根、防风、款冬花、月见草、菟丝子等为主;

 6、药用花卉展示区:重点展示既有景观效应又有药用功效的花卉,品种以芍药、牡丹、百合、剑兰、菊花、玫瑰花、薰衣草、山茶等为主。

 (二)园区道路改造提升工程

 在保留园区原有道路的基础上,以六大功能区的区域布局为界,用2米宽的小道隔开,增加层次感和立体感。所有道路两旁依据地形路况栽植花色鲜艳、花期较长的药用花卉,形成花环和花带。栽培的品种以板蓝根、荷兰菊、牡丹花、玫瑰花、金鸡菊、石竹、百合、地被菊、马兰花、剑兰等为主。同时,在园区主干道可以铺设刻有中华传统回药中药名称及古代诗人对中草药的名诗名句为内容的路石,烘托造景,提升档次。

 (三)标牌规划

 为提升档次,增加美感,达到坚固耐用目的,将原有药材标牌全部改换为水泥立柱,上面用大理石刻字加以说明,统一用黑底红字,整齐划一,丰富园区内容。6个分区大牌采用树桩或山石造型水泥碑牌,以不同造型加以区分。

 (四)门景区规划

 为突出园区中药文化特色,扩大门景区面积,道路尽头至地势较高处雕塑高3米的蓝图,配以图文对同心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功能进行展示和说明,借以宣传宁夏中药悠久种植历史,渲染宁夏中药的浓厚氛围,再配以仿古式?健康亭?,内设休闲小凳,供游人小憩品药;周围增设草坪、花坛、景观大树、景观灯饰等。

 (五)展厅工程

 新建及装修1800㎡的宁夏同心中药材产业科技示范大楼,共四层,其中包括:

 1、一层为 ?宁夏同心县中药材展示大厅及中药材电商物流交易大厅?,面积500平方米,内设中药材品种展示区及药用植物活体标本,丰富展厅内容;制作仿古式展柜,配以立体镭射灯,提升展厅档次。

 2、二层为园区管理办公区及科技研发中心500平米,配备相应的办公和值班设备,使园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3、三层为中药材产业科技服务培训大厅,内设中药药膳健康生活馆,提供宁夏中药养生茶、中药保健饮料等,供来宾品饮。同时,配设多媒体中药文化演示,宣传展示特色回药中药文化。

 4、四层为专家服务中心300平米。

 三、完成时限

 2017年上半年完成园区布局规划;在2017年10月前种植结束;适宜春季种植的中药材和药用花卉,要在2018年上半年完成种植任务;园区道路和花带建设要在2018年底前完成;门景区基础设施、展示厅工程要在2018上半年完成。

 四、项目建设用地

 1、建设用地选用预旺小学10亩土地,建设办公场所和专家服务中心,中药材展厅,培训中心。

 2、中药材科技园核心示范种植区及种子种苗繁育区用地流转预旺镇南塬村耕地500亩。

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2

 七星关区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

 一、建设任务及目标

 (一)建设内容及规模

 种植川续断1.67万亩。其中:放珠镇0.17万亩,千溪乡0.2万亩,朱昌镇0.3万亩,阿市乡0.7万亩,亮岩镇0.1万亩,八寨镇0.1万亩,层台镇0.1万亩。项目涉及7个乡镇,受益农户6779户。

 (二)建设期限

 2012年10月2013年6月。

 (三)投资概算

 项目财政扶贫补助资金500万元,主要用于购种子、肥料和农药。其中:

 1、种续断1.67万亩,每亩用种1.5公斤,需购种子2.505万公斤,省级财政中药材产业发展资金补助共计167万元(补助标准为100元/亩)。

 2、购过磷酸钙66.8-83.5万公斤,复合肥16.7-25.05万公斤,农家肥10.02万吨,省级财政中药材产业发展资金补助249.5万元(补助标准149.4元/亩)。

 3、购1.67万亩续断农药,省级财政中药材产业发展资金83.5万元(补助标准50元/亩)。

 二、项目建设 措施

 (一)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为项目区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①放珠镇人民政府;②千溪乡人民政府;③朱昌镇人民政府;④阿市乡人民政府;⑤亮岩镇人民政府;⑥八寨镇人民政府;⑦层台镇人民政府。项目实施责任人为项目乡镇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主要负责落实对项目区种植农户的组织协调、宣传发动并监督项目实施企业完成建设任务等相关事项。

 (二)项目主管单位

 项目主管单位为七星关区扶贫开发办公室。主要负责监督省级财政中药材产业发展资金建设项目的实施、验收和资金的报账,监督项目建设单位和参建企业兑现建设承诺,保证资金安全和项目全面建设,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为七星关区科技办(中药办)。主要负责续断种子的质量认证,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的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

 (四)项目实施机制

 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主体、资源整合、社会参与、示范带动为原则,按照产业短、中、长相结合和立体发展的思路,有核桃项目的乡镇优先发展?核桃林下种植中药材?栽培模式,从而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将中药材、经果、蔬菜等农民增收产业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机制实施。参加产业建设的企业负责保底价收购农户产出的续断药材。参建企业由项目实施乡镇选定,并接受区扶贫办、区科技办(中药办)和实施乡镇的监督。项目实施乡镇要拓宽思路,建立?滚动发展机制?,不断发展和壮大我区中药材产业,使我区中药材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五)项目实施进度

 1、2012年10月30日前:落实土地和种子、农药、肥料等物资,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2、2012年11月30日前:采取多种形式,抓好技术培训,做好项目跟踪指导服务和督促检查,保质保量完成秋季种植任务。

 3、2013年3月至4月:完成春季补播,做好秋播田的匀苗、定苗、补苗和第一次中耕除草工作,保证苗齐、苗全、苗壮。

 4、2013年5月至8月:全面完成育苗移栽任务,做好中耕除草、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工作,并通过区县级验收。

 5、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做好续断田间后续管理。

 6、2014年10-11月:完成续断采收。

 (六)物资采购

 种子、肥料和农药采购按相关程序,由项目乡镇写出购买方案报区监察局审核批准后,自行组织采购,区科技办(中药办)负责审核种子供应方的资质(?两证一签?)和续断种子质量;肥料和农药要保证对药材质量无不良影响、无残毒。

 (七)资金拨付方式

 资金采取按进度拨款和先建后补方式拨付到项目乡镇扶贫工作站专户。项目启动前先向项目实施单位拨付30%的项目启动资金,待项目竣工通过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验收合格后,再拨付40%的项目款,待市、省验收后结算拨付剩余30%的项目款。

 三、项目保障制度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

 一是成立由区分管领导任组长,区扶贫办主任、区科技办主任任副组长,区扶贫办、区科技办(中药办)、项目实施单位等部门的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项目实施镇乡相应成立以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 其它 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项目建设中的各项任务。二是由区人民政府与项目实施镇乡签订目标 责任书 ,确保项目落到实处。

 (二)加大管理力度,保障资金安全

 按照扶贫专项资金管理的?三专?管理要求,严格管理省级财政现代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资金。部门整合资金按各部门资金管理和报账的要求进行管理,企业投资建设部分由企业自主负责建设和管理,农民建设部分由镇、村党委、政府负责监督落实。建立健全公告公示制度,增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杜绝发生项目建设资金被挤占、挪用、截留、贪污等现象。

 (三)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中药材基地建设技术依托区科技办,由科技办安排具有一定资质的技术人员负责对项目区药农进行栽种技术指导。聘请省、市中药材专家对技术人员和种植户进行春、秋两季栽培现场技术指导。区扶贫办要请专业技术人员对种植户进行全方位培训,不断提高种植户的栽培技术水平,降低种植风险。

 (四)强化监督检查,严格目标考核

 一是加强检查。区扶贫办不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项目镇乡也要加强检查监督。项目实施单位要自觉接受上级各部门的督促检查,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按期进行整改,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规模。二是签订责任书。按照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各记其功的原则,区人民政府与项目实施镇乡签订目标责任书,将项目建设任务纳入对乡镇相应年度的目标责任进行考核;项目实施镇乡也应与项目实施单位(企业)签订合同,落实责任,确保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3

 宜春市加快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科学、有序、合理发展,充分发挥我市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优势,根据《关于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宜府发〔2017〕6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把握国家和省促进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机遇,以全面提升中药材产业发展规模、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通过政府撬动和龙头带动,推动中药材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发展订单种植,推进中药材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基地创建、中药材地理标志保护认证,构筑种植、加工、研发、营销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新格局,把中药材种植产业培育成为富民的主导产业、强市的支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

 二、年度目标

 2017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实现中药材产值10亿元。

 2018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实现中药材产值12亿元。

 2019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实现中药材产值15亿元。

 三、工作重点

 (一)突出基地建设

 1.抓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以樟树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双金园艺场、吴城乡,上高县泗溪镇等适宜产区为核心,以中药材龙头企业、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和中药材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为载体,通过政策支持、技术指导、品种选育,基本建成相对集中稳定的优质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260亩。其中樟树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中药材良种选育繁育基地100亩,樟树市双金园艺场建设以枳壳、吴茱萸为主的育苗基地50亩,樟树市吴城乡建设以黄栀子为主的育苗基地50亩,上高县泗溪镇建设优质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60亩。通过建设基地并定向育苗,构建起以道地药材吴茱萸、黄栀子、车前子和枳壳为主,其它药材种苗为辅的中药材种子种苗自繁体系,逐步实现我市中药材种子种苗的自繁自育。

 2.抓规模扩大。以?扩面、提质、增效?为抓手,促进中药材种植绿色发展,建成?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26万亩、?规范化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8万亩、?生态木本中药材种植基地?6万亩。

 26万亩?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在丰城、樟树两市的105国道沿线,以种植吴茱萸、黄栀子、车前子和枳壳为主,建成优质?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26万亩,其中千亩以上的基地10个(樟树7个、丰城3个)。一是建设全国最大的优质黄栀子生产基地10万亩,主要在樟树市吴城乡、临江镇、义城镇,丰城市隍城乡、湖塘乡等乡镇发展。二是建设全国最大的优质?清江枳壳?生产基地5万亩,重点在樟树市洲上乡、黄土岗镇、昌付镇、中洲乡、农业?两区?等地发展。三是建设省内最大的优质吴茱萸生产基地3万亩,主要在樟树市刘公庙镇等乡镇发展。四是建设全省最大的优质车前子种植基地3万亩,重点在樟树市洲上乡、临江镇等乡镇发展。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

中药材的栽培理论和具体栽培方法,与农作物基本一样,大同小异。都要通过选地,整地施肥,播种,浇水,松土除草,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产品收获干燥等工序,方法差不多,也不太难。但药用植物的种类多,有些生物学特性比较特殊的药用植物,其具体栽培方法就有所不同,要求也较高:如有些喜阴的药材人参、黄连等栽培时还要搭棚遮荫,控制光照;有些药材的种子和繁殖用的根茎还有休眠的特性,人参和黄连采收下来的种子的种胚还没有形成,需要采用温度处理促进后熟,使形成完整的种胚即完成形态后熟。种胚形成后还要通过一定的低温阶段完成生理后熟,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才能发芽生长;有些药材种子的种胚已形成,但因种皮坚硬不透水也不能发芽,如甘草和黄芪种子,必需用砂磨、酸碱浸泡处理或用碾米机碾撞,使种皮受伤能透水,种胚才能吸水发芽,否则播后是不会发芽的或发芽率很低(其发芽的种子多数是没有成熟的幼嫩种子,其种皮较嫩容易透水);有些中药材需要与其它植物或真菌共生如天麻需与蜜环菌共生才能生长发育,栽培时需先培养蜜环菌材后拌栽天麻才能获得成功,菟丝子需寄生在豆科、黎科等植物上,肉苁蓉需寄生在梭梭植物上,这些寄生植物需要有寄主植物与其伴生,才能正常生长,否则无法生存(因得不到营养而饿死)。

有些中药材要求严格的生态环境,不能随便到处引种栽培。如当归:原产高寒阴湿山区,要求冷凉的气候条件。著名当归地道产区,甘肃岷县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方种当归,但要在海拔2400~2900米的高山阴坡育苗,这样种出来的当归产量高,质量好,如在海拔较低的地区育苗、栽种,因气温较高,生长快,容易抽薹开花,抽薹后的根变木质化,不能药用,所以产量低,质量差,气味也不浓,如在海拔更低的地区引种,因不能忍受夏季高温而死亡。

黄连:以根茎入药。主产四川、湖北、陕西等省海拔1400~1700米山区,喜凉爽、湿润的气候。黄连原野生于森林下,因而形成了喜阴、怕强光的特性,所以人工栽培必须搭棚或在林下种植。同时也要求富含腐殖质和疏松肥沃酸性的砂质壤土。如把黄连移栽到低山区,因气温高,生长快,叶茂密,但根茎不充实,质量差又易染病。在北方种植,因早春干旱,土壤偏碱生长不良,又不能越冬,在全光照下栽培更无法生存。

砂仁:以种子入药,有健胃和消食作用。它喜欢生长在高温、高湿的亚热带气候,主产区在广东阳春和云南景洪,年平均气温在22℃左右,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1~2℃,春季开花期如气温低于20℃,花不能开放或开放不正常。在长江流域一带种植,生长不良,花薹短,开花少甚至不能开花,再往北移,冬季不能安全越冬会被冻死。

甘草:产于内蒙古、新疆和宁夏等干旱、半干旱的荒漠、半荒漠地区,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性土,偏碱的钙质土最适宜种植。如在多雨地区或在黏土地种植,根的生长不良,主根短、叉根多,容易引起烂根死亡,质量差。虽然这些对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的药用植物,栽培技术难度较大,但是只要对其植物学和生物学特性有所了解,根据其特性要求,制定出符合其特性的栽培技术措施,首先应选择适宜该药材生长的地区,如气候及土壤条件,再制定出适宜生长的栽培技术措施,栽培成功并获得高产是不成问题的,若违背某种药材的生物学特性,盲目引种栽培,将会适得其反,以惨痛的失败而告终。

上面已经说过,药材的栽培技术与农作物大同小异,各类药材的栽培技术有哪些特点,请看下面几个问题。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78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