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茴香怎么吃?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
很多中药材的种类目前我们还不清楚,有一些中药材是生长在异国他乡的,就比方说今天小编要介绍的是这个小茴香,原产于欧洲。大家应该是非常熟悉的,因为它既是一种中药材,也是一种调味品。小茴香怎么吃?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
1、功效如何
小茴香原产于欧洲,富含很多营养成分,主要包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及比较特殊的茴香酮、茴香醛,其中茴香酮、茴香醛这两种属于挥发油,能发出特殊的香气,在菜肴里起到增香调味作用,深受大家的喜爱。
它的作用不限于此,它还能刺激人体的胃肠神经血管,调节人们的食欲,促进胃液的分泌,有利肠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目前小茴香在我国各地都有种植,它的价值可见一斑。
2、用药价值
小茴香含有少量茴香醚的物质,具有暖胃杀菌的作用,这种物质对胃寒胃弱的人是有很大帮助的,尤其对于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细菌发挥的效果更加明显。它还能预防多种感染性腹泻,这个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在菜里面放入少量的即可。此外医书中还记载小茴香多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等。盐小茴香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经寒腹痛。其用途和价值非常之广。
3、用药注意
小茴香的药用价值,其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和少量糖类。但小茴香并不是所有体质都适合吃,《本草汇言》曰:若小肠、膀胱并胃腑之证患淤热者,投之反增其疾也。也就是说,阴虚火旺体质的人不适合食用。所以阴虚火旺的人最好不吃。
4、黄酒和小茴香
首先,黄酒小茴香的结合品其实就是很多家庭主妇在烹饪时使用的料酒,主要用于菜式的去腥增香,使菜式的口味品尝起来更鲜甜入味,是一道完美菜式不可缺少的一种调味料。黄酒小茴香除了可以当烹饪时的调味料,还是人们制作蛋制品以及豆制品时的佐料之一。除此之外,它们还可以同时作为汤料以及腌制品的调味料以及佐料,是众多家庭主妇的必备品之一。
当然,黄酒小茴香结合在一起使用,还能起到有效预防疾病的作用。因为小茴香有缓解痛楚、驱寒气以及调节人体内环境等作用效果,而黄酒则有舒筋活络、通血化瘀以及保护心脏等作用,所以两者结合,就能将各自的忧点也集中在一起了,起到了预防以及治疗各种疾病的作用效果。并且结合黄酒小茴香的各自特点,我们还能知道它们的结合品主要可以治疗肠胃炎、血管堵塞以及血液不循环等病症。
5、孕妇能吃吗
小茴香是常用香料,因能在烧鱼炖肉时除去其中的臭味,使之香气四溢而得名“回香”,在秋季果实成熟时收割,晒干,除去一切杂志,就得到了我们平时见到的深绿色小颗粒状的小茴香。孕妇能吃小茴香吗?小茴香味道略有辛辣,可入药,药性温和,偏热。通常有散寒止痛,温养调理的作用,甚至经常还会用于治疗女性痛经。由此可见,小茴香本身对人体是有益无害的。
但孕妇毕竟有所不同,孕妇能吃小茴香吗?八角茴香和花椒、胡椒等调料一样,都属于热性香料,并不会直接对宝宝造成损害,但小茴香在进入肠道时,会消耗肠胃中的水分,营造出干燥、不易消化的环境,从而可能导致便秘。便秘不仅仅会造成内分泌失调,身体与外界的营养沟通不畅,还会直接是孕妇在腹腔下意识地屏气用力,这样一来,便压迫到了子宫内的胎儿,有可能造成胎动不安,甚至早产等严重后果。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来源及产地 7 形态特征 8 性味归经 9 功能 10 主治 11 八角茴香的用法用量 12 化学成分 13 八角茴香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 13.2 来源 13.3 性状 13.4 鉴别 13.5 含量测定 13.5.1 挥发油 13.5.2 反式茴香脑 13.5.3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3.5.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3.5.5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3.5.6 测定法 13.6 性味与归经 13.7 功能与主治 13.8 用法与用量 13.9 贮藏 13.10 出处 14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八角茴香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八角茴香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八角茴香 1 拼音
bā jiǎo huí xiāng
2 英文参考anisum stellatum [朗道汉英字典]
Chinese anise [朗道汉英字典]
fructus anisi stellatiillicium verum Hook.fil. [朗道汉英字典]
star anise [朗道汉英字典]
staranise [朗道汉英字典]
anise,Chines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nise,star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nisi stellati,fructu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hinese anis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tar anis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ructus Anisi Stellati(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hinese star ani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八角茴香为中药名[1]。出《本草品汇精要》。又名大茴香、八角、五香八角、舶茴香[1]。是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 Illicium verum Hook. f. 的干燥成熟果实[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Fructus Anisi Stellati(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Chinese star anise(《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来源及产地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 Illicium verum Hook. f.的果实。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福建、贵州[1]。
7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香辛作物。果实为调味香料,也可药用。有温中、散寒、暖骨、理气、止痛等功效。枝、叶、果经蒸馏可得挥发性茴香油,是一种重要的芳香油。鲜果皮含油56%,鲜种子含油1.72.7%,鲜叶含油0.750.9%,8090%成分为大茴香脑(Anothole),主产中国广西龙州一带山区,广东、台湾、云南、贵州、福建也有栽培。越南也有分布。1982年广西栽培面积3.6万公顷,年产八角40006400t。常年出口量15002000t,茴香油约200t。世界干八角常年销售量30004000t,茴香油约500t。中国广西“天宝”茴香油,驰名西欧,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植株高1015m,树皮灰褐色。单叶互生,半革质,全缘,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花两性,单生于叶腋间,粉红色至深红色,每年开花结果两次,23月开花,910月果熟;89月开花,翌年34月果熟。蓇葖果,星状放射八角形。
适生于亚热带南部山区的阴湿温暖环境,年平均温度不低于0℃,年雨量13001400mm,相对湿度80%以上。土壤以深厚、肥沃、pH56为宜。幼树喜荫,成龄树喜光。根浅、枝条脆,不抗风。主要用种子繁殖。每千克种子80009000粒,每公顷播种量2545kg。苗高5070cm,即可出圃定植。宜林地以多雾、静风低海拔山谷为好。果用林株行距5×5m,叶用林1×1m,穴施基肥,雨季定植。早期可间种木薯等高秆作物遮荫。及时除草、松土、施、植后34年,叶用植株在离地6070cm处截干,促进萌生侧枝。也可直播造林或天然更新。
主要害虫有八角尺蠖、金花虫、象鼻虫为害叶片,可用70%敌百虫300倍液喷杀。病害有炭疽病,可喷波尔多液防治。种后710年开始结果,15年进入盛产期,在水肥良好的条件下,盛产期长达70年左右。采收后及时晒干或烘干,鲜干比3:1左右。叶用林植后4年开始采叶,每公顷产鲜叶1200kg,620年单株产鲜叶2.53.5kg。
8 性味归经辛、甘,温。入脾、肾经[1]。
9 功能温中,理气止痛[1]。
10 主治治胃寒呕吐,食欲减退,脘腹胀痛,寒疝,睾丸偏坠,肾虚腰痛,干、湿脚气[1]。
11 八角茴香的用法用量煎服:3~6g[1]。
12 化学成分本品含挥发油,油中主要含茴香脑,还有茴香醛、对丙烯基苯基异戊烯醚等。尚含黄酮类和有机酸类成分。挥发油及茴香脑具有 *** 作用,能促进肠胃蠕动,缓解腹部疼痛,并能增进呼吸道分泌而用以祛痰。醇提取物在试管中能抑制金**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及白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与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对真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茴香脑还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1]。
13 八角茴香的药典标准 13.1 品名八角茴香
Bajiaohuixiang
ANISI STELLATI FRUCTUS
13.2 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二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摘,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
13.3 性状本品为聚合果,多由8个蓇葖果组成,放射状排列于中轴上。蓇葖果长12cm,宽0.3~0.5cm,高0.6~1cm;外表面红棕色,有不规则皱纹,顶端呈鸟喙状,上侧多开裂;内表面淡棕色,平滑,有光泽;质硬而脆。果梗长3~4cm,连于果实基部中央,弯曲,常脱落。每个蓇葖果含种子1粒,扁卵圆形,长约6mm,红棕色或黄棕色,光亮,尖端有种脐;胚乳白色,富油性。气芳香,味辛、甜。
13.4 鉴别(1)本品粉末红棕色。内果皮栅状细胞长柱形,长200~546μm,壁稍厚,纹孔口十字状或人字状。种皮石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壁极厚,波状弯曲,胞腔分枝状,内含棕黑色物;断面观长方形,壁不均匀增厚。果皮石细胞类长方形、长圆形或分枝状,壁厚。纤维长,单个散在或成束,直径29~60μm,壁木化,有纹孔。中果皮细胞红棕色,散有油细胞。内胚乳细胞多角形,含脂肪油滴和糊粉粒。
(2)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60900C)乙醚(1:1)混合液15ml,密塞,振摇15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无水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挥干,再点加间苯三酚盐酸试液约2μl,即显粉红色至紫红色的圆环。
(3)精密吸取[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10μl,置10μ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V A)测定,在259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4)取八角茴香对照药材1g,照[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另取茴香醛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10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吸取[鉴别](2)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上述两种对照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0C)丙酮乙酸乙酯(19: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间苯三酚盐酸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色至橙红色斑点。
13.5 含量测定 13.5.1 挥发油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X D)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4.0%(ml/g)。
13.5.2 反式茴香脑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ⅥE)测定。
13.5.3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聚乙二醇20000(PEG-20M)毛细管柱(柱长为30m,内径为0.32mm,膜厚度为0.25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000C,以每分钟50C的速率升温至200℃,保持8分钟;进样口温度2000C,检测器温度200℃。理论板数按反式茴香脑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0。
13.5.4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反式茴香脑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即得。
13.5.5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乙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60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3.5.6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反式茴香脑(C10H12O)不得少于4.0%。
13.6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13.7 功能与主治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
13.8 用法与用量3~6g。
13.9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13.10 出处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80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