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2022关于下乡扶贫工作计划范文三篇

2022关于下乡扶贫工作计划范文三篇

扶贫工作计划1

为贯彻落实xx省扶贫办等xx部门印发的《xx省消费扶贫行动方案》(xx扶字〔xxxx〕xx号)精神,根据《xx县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的实施方案》(城脱贫办字〔xxxx〕xx号),现就扎实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制定如下计划。

一、扶贫产品认定计划

1、制定《xx县扶贫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规范扶贫产品认定,提高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建立《xx县扶贫产品目录》,纳入政府采购范围。20xx年扶贫产品计划认定xx个,累积认定达到xx个目标,其中中国社会扶贫网计划上线产品个数达到xx个。(实施单位:县扶贫办、财政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

2、扶贫产品实行动态管理,有效期为一年。加强对扶贫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管理,了解、跟踪扶贫产品及经营主体变化情况,对不再符合认定条件或出现问题的产品,及时报告、清理出《xx县扶贫产品目录》。(实施单位:市监局、农业农村局、县扶贫办、各乡镇)

二、扶贫产品采购计划

1、深入推进扶贫产品进机关、学校、医院、企业、社区、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六进”活动。从20xx年起,全县各级预算单位食堂要根据抚财购〔xxxx〕xx号要求,预留当年农副产品消费需求50%以上的比例,定向采购扶贫产品。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扶贫产品进机关单位(含驻县各单位),教体局负责扶贫产品进学校,卫健委负责扶贫产品进医院,工商联、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发动企业食堂优先购买扶贫产品,民政局负责扶贫产品进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扶贫产品进农贸市场,商务局负责扶贫产品流通及进超市。财政局负责监管各预算单位食堂采购扶贫产品进度情况。(实施单位:县财政局、机关事务管理局、教体局、卫健委、工商联、工业园区管委会、民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局)

2、机关、事业单位工会组织按工会会员每人每年预留一定的额度,用于购买扶贫产品,具体以县总工会通知的时节和额度为准。(实施单位:各级工会)

3、机关、事业单位干部每人每年自行采购一定的贫困户、扶贫经营主体农产品。

4、各级定点帮扶单位优先采购定点帮扶村的扶贫产品,帮助定点帮扶村建立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各级定点帮扶单位走访贫困户慰问物品优先采购扶贫产品。(实施单位:各驻村单位)

5、建立健全消费扶贫台账,重点统计机关、学校、医院、企业、社区(村)购买贫困户、扶贫经营主体农产品相关数据,负责监管各预算单位食堂采购扶贫产品进度情况,作为政策支持、年终考核、评先评优等重要依据。(实施单位:县财政局)

三、扶贫产品推销计划

1、在“家家乐”、“万家福”、“好又多”、“新百家惠”、“大润发”等品牌超市商场、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开设扶贫农产品销售公益专区、专柜。(实施单位:市监局、商务局)

2、在火车站、汽车站、农贸市场、各类广场等公共场所醒目位设置无人售货柜50台,方便消费者随时随地为贫困群众奉献爱心。(实施单位:商务局、城管局)

3、扎实推进电商扶贫工程,发展电子商务营销。培育壮大电商扶贫主体,支持发展“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直采直销模式,积极推销贫困户特色产品。鼓励搭载淘宝、京东、苏宁、邮乐购、供销e家、爱尚xx等大型电商平台,扩大扶贫产品网络销售。深入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提高扶贫产品网络上行销售的广度。举办扶贫直播、网红带货、扶贫展销、电商消费扶贫等销售活动,不断提高扶贫产品电商销售份额。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加大扶贫产品上线力度,精准统计扶贫产品销售数据,引导更多互联网企业参与消费扶贫。(实施单位:商务局)

4、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慈善机构等社会组织作用,举办扶贫产品展销会、对接会,通过集中采购、组织展销、开展扶贫产品专卖等方式,动员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参与消费扶贫。(实施单位:工商联、商务局、扶贫办)

5、进一步完善对参与消费扶贫有突出贡献的企业、超市、电商和个人的激励机制,采取适当方式给予奖励、补助等。(实施单位:县政府办、商务局)

附:xx县扶贫产品认定管理办法(暂行)

为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加大我县产销对接,鼓励引导社会各界消费来自贫困群众的产品和服务,以消费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助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为规范扶贫产品认定,提高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根据《xx省扶贫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xx市扶贫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申请条件

申请扶贫产品认定的单位为本地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并承诺提交的申报材料和带贫成效真实可信,产品质量合格、价格合理,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监管和社会监督。

申请认定的产品,应符合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符合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相关标准,具有明确的带贫减贫效益。

二、认定程序

(一)扶贫经营主体向所在地乡(镇)扶贫工作站取得《带贫人员名单》、《带贫益贫证明》后,向县扶贫办提出书面申请。

(二)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对申请认定的市场主体和产品的带贫减贫成效联合进行审核。市监局、农业农村局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进行联合审核。

(三)县扶贫办对符合条件的产品在xx县政府网进行公示5个工作日,对不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和产品及时反馈乡(镇)扶贫站及申请人。

(四)经县政府网公示期结束无异议后,列入《xx县扶贫产品目录》,纳入全县政府采购范围。对公示期间有异议的供应商及扶贫产品,县扶贫办将有关情况反馈给乡(镇) 扶贫站调查核实,县扶贫办根据核实结果调整更新公示内容。

(五)省、市扶贫产品根据《xx省扶贫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xx市扶贫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认定程序申报,分别列入《xx省扶贫产品目录》、《xx市扶贫产品目录》。

三、申请材料

(一)扶贫产品认定 申请书 。

(二)经营主体的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三)当地扶贫工作站出具的合作社成员名单(企业股东名单)、带贫人员名单、带贫益贫成效证明。

(五)其它需要提供的材料。

四、目录管理

(一)扶贫产品认定坚持自愿、公开、公正的原则。

(二)《xx县扶贫产品目录》实行动态管理,有效期为一年。申请单位可在有效期满前三个月再次提出申请认定。

(三)有效期内,若产品状况、带贫情况等发生变化,申请单位应及时向原认定单位报告,原认定单位应做相应调整,县扶贫办要在5个工作日内将调整情况逐级上报至省扶贫办。

(四)乡(镇)扶贫部门应加强对扶贫产品带贫减贫机制的管理,市监局、农业农村局应加强对扶贫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管理,了解跟踪扶贫产品及经营主体变化情况,对不再符合认定条件或出现问题的产品,及时反馈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再由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将其清理出《xx县扶贫产品目录》,在相关的网上进行公布,并上报上级扶贫、财政部门,由上级扶贫、财政部门将其清理出相应的《扶贫产品目录》。

五、本办法由县扶贫办、县财政局负责解释。

六、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扶贫工作计划2

一、xx村概况

xx村位于xx乡南端,距秀山县城36公路,东接平马、西连官庄,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有水泥硬化公路连通,交通便利。全村幅员面积6.8平方公里,下辖5个村民小组,335户,1236人;有耕地面积2665亩,林地面积3882亩。20xx年全村人均收入4598元。

全村平均海拔680米,位于xx头组的梳子山最高海拔1366米,是xx河的源头所在;xx村因离县城较远,具有xx、空气、土壤、生态等地理优势,适宜发展种植业,因广种金银花、白术等中药材,被誉为“中药材之村”。

二、贫困现状

(一)客观环境差

xx村位于川河盖下,多为山地,土层薄,坡度大,土壤贫瘠,受地理因素限制,全村土地零散,造成土多田少、田地灌溉不足等问题,传统农业增收困难。

(二)基础设施落后

1、道路交通。全村5个村民小组有4个村民组通有通组公路,两个村民小组通有水泥硬化路,但由于地理条件特殊,地势高,阳雀坳组通组路迟迟未能动工,群众的出行和生产受到一定的困难。

2、农田灌溉、水利设施。xx河虽然横穿全村,但由于xx村海拔高,地理条件特殊,河流无法满足农田灌溉的要求。“xx村二堰”修于1998年,但由于年久失修,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无法引水灌溉,迫使部分粮田改旱,影响群众生产。

3、农村住房。由于居住条件恶劣,农民收入水平低,加之历年火灾、雪灾、风灾影响,全村仍有危房户 户。老式木房数量大,砖瓦房比例只有30%。

4、卫生、服务设施。目前xx村尚未能建立合格的卫生室,现有的门诊室和药房都设在农户家中,条件简陋、设备简单、药品单一,只能对简单的伤风感冒进行治疗。便民商店货源不足,货品单一,不能满足群众日常要求。

三、20xx—20xx年扶贫开发目标任务

围绕《秀山县整村脱贫工作目标》,按照“八有、四通、三解决”的要求,20xx-20xx年xx村要实现以下八个目标任务:

(一)人均纯收入在20xx年的4598元的基础上在增加20xx元,达到6598元, 实现户均拥有1-2个农业产业,95%以上农户有较稳定的增收来源,90%以上农户实现万元增收。

(二)全村所有村民小组通组公路,80%村民小组实现硬化公路连接,完成全村16000米人行便道建设。实现畅通任务。

(三)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全面消除危房户,实现砖混结构住房比例60%以上。

(四)疏通“xx村二堰”,完成低效农田改造。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达到95%以上;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六)完善村卫生室,实现治疗室、药房隔离,完善医疗设备、保障药品齐全。

(七)建立规范整洁的农家便民超市,保障货品充足,品种齐全。

(八)建设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完善村级活动室,室内设施,活动开展正常。

四、20xx—20xx年扶贫开发项目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从该村实际出发,两年计划建设项目15个,总投资46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上级级部门帮扶资金158万元,群众投劳折资207万元。分年度实施如下:

(一)20xx年项目:计划建设项目9个,总投资215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98万元,上级部门解决67万元。

1、基础设施

(1)道路建设:①硬化河坝组到xx头组通组公路1.5公里。需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20万元,上级部门解决20万元。②硬化河坝组、旧屋基组人行便道8000米。需财政扶贫资金16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16万元,上级部门解决16万元。

(2)堰渠整治:维修“xx村二堰” 4公里。需财政扶贫资金5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6万元,上级部门解决5万元。

(3)农房改造: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全面消除危房户,实现砖混结构住房比例40%以上。需财政扶贫资金1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10万元,上级部门解决10万元。

(二)产业发展

(1)中药材发展:新增金银花种植面积650亩,总面积达2500亩,新增种植户20户,种植户达280户。建立白术种植基地,新增白术种植100亩。需上级部门解决6万元,农户自筹6万元。

(2)养殖业发展:新增500只以上规模土鸡养殖大户5户、2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2户。实现年出栏土鸡4万只,年出栏生猪1800头。需上级部门解决10万元,农户自筹40万元。

(3)筹办中药材合作社1个,主要为群众种植金银花、白术、泽泻等农产品提供种植技术、种子、产品销售、病虫害防治等服务。

(4)申办扶贫互助资金协会1个,有效解决农户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更大的满足群众发展产业的要求。

(5)劳动力转移培训: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劳务培训2次以上,累计参训400人次以上,发放资料800余份,需财政扶贫资金2万元。

3、社会事业:

完善村卫生室,农家便民超市。需互助扶贫资金2万元。

(二)20xx年项目:20xx年计划建设项目7个,总投资25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109万元,上级部门解决91万元。

1、基础设施

(1)道路建设:①新修旧屋基到阳雀坳通组路1500米。需财政扶贫资金8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11万元,上级部门解决12万元。②硬化xx头组、姚家坡组、阳雀坳组人行便道10公里。需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20万元,上级部门解决20万元。。

(2)农房改造:改造农村老式木房,实现砖混结构住房比例60%以上。需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及自筹20万元,上级部门解决20万元。

(3)农村通讯:实现有线广播电视、程控电话全覆盖。需上级部门解决20万元,农户自筹5万元。

(二)产业发展

(1)中药材发展:新增金银花种植面积500亩。新增白术种植100亩。需上级部门解决5万元,农户自筹5万元。

(2)养殖业发展:新增500只以上规模土鸡养殖大户5户、2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2户。实现年出栏土鸡6万只,年出栏生猪2100头。需上级部门解决12万元,农户自筹48万元。

(3)劳动力转移培训: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劳务培训2次以上,累计参训400人次以上,发放资料800余份,需财政扶贫资金2万元。

3、社会事业:

建立藏书超过500册的农家书屋1个。需上级部门解决2万元。

五、效益分析

上述项目按规划实施后,至20xx年,全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较大改善,农民收入将有显著提高。

(一)基础设施

全村所有村民小组通组公路,完成全村18000米入户便道建设;全面消除危旧房改造,砖混结构住房比例60%以上;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达到300亩,户平达0.9亩。

(二)产业发展

到20xx年,全村金银花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白术基地400亩;土鸡养殖达到年出栏6万只以上,生猪养殖达到年出栏2200头;所有青壮年劳动力掌握1-2门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合理输送40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

至20xx年底,全村实现人均增收20xx元以上,达到6598元,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实现农户万元增收。

(三)社会事业

完善村卫生室,规范农家便民超市;农村建卡贫困户基本销号;医保覆盖率达95%以上,养老保险率达80%以上;村“两委”班子和谐,各项制度、机制健全,村规民约完善。

五、主要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机构。加强对xx村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由乡长刘玉忠同志任该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张波为副组长,抓好项目规划、统筹协调及项目实施。

二是广泛发动群众。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的同时,广泛发动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采取“一事一议”办法发动农民筹资投劳,搞好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建设,加快产业调整步伐,改善居住环境。

三是严格项目管理。严格执行“三专制”即专人、专账、专户,严格执行报帐制管理,做到村务公开,帐、物相符,提高扶贫资金及帮扶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法制化建设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对村、组干部及党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思想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保证该村扶贫规划的顺利实施。

扶贫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期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的原则,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村和贫困户,找准致贫原因,区分贫困类型,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进行扶持,切实改变贫困村面貌,增加贫困家庭收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确保扶贫对象同步实现小康。

二、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造血式扶贫和提高五保户、低保户保障标准,使全镇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国家扶贫标准以上,通过实施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和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扶持小额信贷等系列帮扶措施,让贫困户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全镇1593人实现脱贫目标,贫困村年集体收入达4万元以上;通过扶贫整村推进、产业发展等项目,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大为改观,农村公共服务基本完善。

三、主要措施

1、根据对口帮扶任务分配表及帮扶队员名单,计划安排走访对口帮扶贫困户,及时与村委会联系、沟通,做好新一年扶贫调研工作,掌握贫困村、贫困户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帮扶工作责任制,为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实际困难提供保障。

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坚持因地制宜、补缺补差,通过实施开发特色产业、发展社会公共事业、提高劳动素质和能力等方式,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3、创新扶贫小额信贷,自主贷款为贫困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认真落实县小额信贷实施办法,协助县扶贫办、农商行等部门通过建立风险补偿金、完善扶贫小额贷款贴息等措施,有效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资金短缺的难题。

4、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稳步增加贫困户收入。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以仁岗村辣椒种植基地,产业带动辐射周边群众发展,借助美丽镇村建设契机,改善村容村貌,为加快仁岗村旅游开发增添动力,增加村民收入来源。对有发展意愿和发展能力的贫困户按各自需求采取相应扶持措施,为贫困户增加收入拓宽渠道。

5、开展教育扶贫,增加贫困户的就业机会。在确保贫困户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按照“雨露计划”的要求,对贫困户子女在中、高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实施资金补贴,进一步营造社会各界和爱心人士帮助贫困户子女完成学业的良好氛围,增加贫困户子女的就业机会。鼓励贫困户的劳动力参加各类劳动技能培训,至少掌握一门生产技术,为实现就业提供保障。根据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实际需求,开展各类实用技术的勉强培训,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6、积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工作,确保贫困群众有基本住房。加强对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两项政策的衔接,继续向贫困人口倾斜。

7、加强民政兜低,确保所有无劳动能力及收入的贫困群众享有ZUI低生活保障。提高ZUI低生活保障水平,加大五保、低保户的保障能力。对因病返贫的农户通过大病救助、大病保险等方式予以扶持。

8、加强扶贫项目建设,明确党政主抓主管,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

四、责任落实

1、落实扶贫的主体责任,扶贫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抓落实;各级各部门分工协作,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扶贫工作队长对本村扶贫工作负主体责任。

2、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扶贫资源。整合扶贫、农业、水利、土地、交通、财政、文化、发改委、以工代赈等多部门资金,在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支持贫困村和贫困户,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个人认领扶贫项目或捐资,积极开展帮扶济困活动。

3、强化包村单位及包户干部责任,提高脱贫成效。根据万名党员干部帮万户行动方案,建立包村单位年初建帐、年中对账,年底查帐制度,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考核,真正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

4、强化驻村扶贫工作队职责,充分发挥帮扶作用。各驻村扶贫工作队要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坚持长期驻村,杜绝“走读现象”。要帮助贫困村制定发展计划,帮助贫困村找准发展项目,落实好帮扶措施。

5、强化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扶贫项目、资金、扶贫对象等信息公示制度,确保阳光操作。坚持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向贫困村倾斜,强化扶贫项目前期评估和后期跟踪问效,切实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

6、加强领导,确保全年扶贫工作顺利完成。发挥好镇扶贫工作站作用,定期召开扶贫工作协调会,完善扶贫内容,更新工作措施;加强与贫困户的联系,及时掌握扶贫工作进展情况;积极了解各村扶贫互助基金的管理运作,增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同时做好扶贫工作信息和总结上报工作。

中草药:大蒜的功效与作用

许昌特产-禹州中药材

禹州市中药材种植有悠久的历史,明朝洪武年间已成为全国四大药材集散地之一,其中药材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等地产名药,名列李时珍《本草纲目》和现行中华药典,被列为国家保护品种, 1.5万亩道地绿色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把禹州传统种植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培育出品质优良的地产名药,建成一流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

禹州的中药饮片加工及炮制始于明朝,禹州市中药饮片厂是1984年由国家、省医药局联合投资兴建的全国44家重点中药饮片厂之一,其饮片加工继承和发扬了“小禹州”传统的加工炮制技艺,其独到之处在国内久享盛誉。中药饮片厂在现有基础上按GMP标准扩建,用1年时间建设年产350万kg道地中药饮片的现代化示范基地,该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

禹州中药加工炮制始于明朝,清朝趋于规范。饮片加工及炮制因药制宜,技艺独特,制作精细,在国内久享盛誉,有“药进禹州倍生香”之说。在加工炮制过程中,其“浸、泡、煅、煨、炒、炙、蒸、煮”等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有的饮片加工后,细如丝、吹能飞,片片均匀,厚薄适宜。在炮制方法上以精益求精而久负盛名。选、筛、浸、泡、切、灸、包装一丝不苟。在饮片切制上就分菲薄片、薄片、顶刀片、顺刀片、盘香片、蝴蝶片、斜片、厚片、刨片、嘴片、段片、磅片以及块、丝等14种形态。加工生地为熟地,要求必须用铜笼经“九蒸九制”、黄精须“九蒸十制”;陈皮润水后打板切制,线细入丝而不易折断;核壳去瓤后,用特制夹板切成鸭嘴形;切后的鹿茸片,置于手心能自动翘去芯,乳香、没药去油,花椒去籽,巴戟抽筋,远志去骨,柏仁、娄仁制霜等工艺都相当讲究。药材包装要分档,当归要选甘肃岷山背阴坡产的“十只王”为上品;厚朴要选湖北恩施和四川产的土中根皮为上品,昆仑棉芪两头见刀,截头去尾;白芷要选禹州古城、张堂、钟楼产的独支、皮细、外表黄白色、质坚、粉足、光滑、香气浓香者为上品;全虫选禹州、鸠山大鸿寨圪垃垛附近野生八腿两夹、色黄、腹内无杂物者为上品;禹白附要选郭连乡张涧、韩楼产的个大,色白,粉性足,嚼之麻辣刺舌者为上品,包装用油纸、木箱、猪血封口。

解放后,通过几十年的不断完善,禹州的中药加工炮制技术得到长足发展。1982年2月,在百泉召开的全省中药交流、调剂、饮片加工会议上,禹州精选的中药饮片样品,名列42个参展单位第一名;1984年9月,河南省中药学会在禹州宾馆召开中药炮制学术现场会,禹州中药饮片厂药师李永顺、宋文献、赵乃欣做了炮制乳香、没药等30个品种的示范表演,炮制后的中药饮片被与会代表抢购一空。1985年1月,在哈尔滨举办的“全国中药饮片展览会”上,禹州中药饮片厂被国家医药管理局授予“先进单位”。

许昌特产-禹州纯红薯粉条

禹州红薯种植面积大,农民有加工红薯粉条传统,该市因势利导,制定“三粉加工”发展规划,率先从红薯深加工实施突破。通过培育龙头企业,提高红薯品质,扩大种植面积,实行规范化种植,在全市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截至去年底,全市已经种植红薯48万亩,年产鲜薯80万吨,加工“三粉”12万吨。,产品远销全国各大省市,深爱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纯红薯粉条采用优质鲜红薯淀粉,经先进技术脱脂净化处理,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纯红薯粉条不含任何人工色素,属绿色天然食品,柔软可口,营养丰富,久煮不化,宜烹饪、耐保存,素有“人造鱼翅”之美称。食用前开水浸泡5-10分钟,可冷拌、焖炖、热炒、涮火锅。一菜多吃,色香味美,老少皆宜。

许昌特产-腐竹

许昌县河街乡素有“腐竹之乡”之称,是全国最大的豆制品生产集散地之一,目前全乡已发展腐竹生产专业村21个,有5000多户从事腐竹生产,就业人员达15000多人,年生产销售腐竹3000多万公斤。腐竹生产带动了种植业(大豆)、养殖业、交通运输业、印刷包装业、食品加工机械业等相关产业的兴旺发展。现在,河街乡有运输专业户800多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腐竹生产的下渣是养猪的好饮料,几乎所有的腐竹专业户同时又是养猪专业户,全乡拥有养猪大户5000多家,年生猪存栏4.5万头,被命名为许昌市生猪生产基地。同时据统计,河街黄豆市场的日成交量150多吨,年消化黄豆5000多万公斤,是全国最大的黄豆销售市场。现在该乡的豆制品生产已经形成以腐竹为主,豆皮、豆丝、植物肉、豆腐五大系列十多个品牌。河街生产的“关公牌”和“北京牌”腐竹分别获得九四年全国优质农副产品展销会金奖和九五年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商品展销会金奖。河街腐竹不仅以其多品种高质量畅销全国各地,占领全国60%以上的销售市场,而且还打入了国际市场,腐竹产品销往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增加了出口创汇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稳地占领了销售市场。

许昌特产-发制品

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发制品行业中最大的专业公司。产品主要有工艺发条、男装发块、女装假发、教头、化纤发等系列发制品800多个品种,产品种类全,工艺精,质量优,畅销美、日、韩、西欧、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20多个省市。

公司所处的中国河南省许昌市是国内最大的人发集散地,铁路、公路、航空交通便利。公司占地面积八万一千一百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四万一千九百多平方米,拥有员工一千九百六十多人,其中有博士、硕士及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及管理人员两百多人。公司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及设备,集技术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

发扬“精诚、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科技为动力,创世界名牌,走专业化、集约化、国际化的发展道路”的经营宗旨,目前,产量、效益及出口创汇等各项指标在国内同行业均居首位,并呈逐步增长的态势,先后荣获“省轻工综合经济效益百强企业”、“河南省行业利税二十强企业”、“河南省十杰工艺美术企业”、“中国轻工业出口创汇优秀企业银奖”等。

公司信守“永不满足,永远追求”的企业发展观,在今后的道路上不断学习,不断开拓,不断创新,不断奉献,与各界朋友共创伟业,报国惠民。

许昌特产-禹州钧瓷

禹州神后素有“钧都”之称,禹州的钧瓷,是我国五大名瓷之一,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变幻而著称。钧瓷之名,得之于禹州历史上曾经是我国第一个奴隶王朝——夏朝的都城,大禹之子启曾在这里的钧台宴会天下诸侯,举行盛大的开国典礼。由此而得名的钧瓷,它始于唐,盛于宋,又经历了元、明、清直到今天,在这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它始终闪耀着绚丽夺目的光彩,为世人所青睐,特别是宋代以来,钧瓷一直被皇家定为御用珍品,只能皇家使用,不许民间收藏,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盛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钧瓷其观赏价值之高,艺术魅力之大,征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

钧瓷之所以名贵,首先在于其禹州神后境内特有的土质、水源和气候。这里既有秉乘天地之灵气的大龙山、风翅山特有孔雀岩、豆腐石、玛瑙岩、虎皮绿的名贵矿石和独特的土质,又有含自然之精华的特有的颖河水配料,再加上暖温带季风型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这样矿藏丰富的土质,由寒风的冰冻,春暖的软化,夏日的暴晒,秋雨的浸润,就形成了禹州境内独特的烧制钧瓷的独特资源。自成五色瓷土,十色釉药,所烧制的钧瓷胎质精纯,坚实细腻,釉色浑然天成,乳光晶莹,绚丽多彩,相映生辉,极富诗情画意。其次是它的“窑变无双,钧瓷无对”。谁拥有任意一件钧瓷,谁就拥有了世界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其三是钧瓷那似琴如玲的开片声,拌似纵横交错的冰裂纹络使其莹润釉质更加透活欲滴。其四是它的烧制“十窑九不成”。

钧瓷的神、奇、妙、绝,古往今来,吸引着不胜枚举的中外名流学者、各界要人纷至沓来,观光玩赏。新西兰友人称它是“无论放置在哪里,顿时万物都增辉”,“窑工绝技,摄我诗魂”。书画家韩美林誉之为“中华之魂”。如今这旧时皇宫御用的钧瓷,已成为豪门巨贾和鉴赏收藏家门争相收购和馈赠贵宾的高档礼品。199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迎接香港回归,特地制作了一个高1997毫米象征着“吉祥瑞应,太平有象”之意的钧瓷大花瓶,现在收藏在香港回归厅。

禹州神后钧瓷一条街与钧官窑遗址博物馆已列入国家陶艺旅游专线。在这里不仅可以观赏到历代钧瓷的珍品奇品,还可以自己亲手制作陶艺纪念品,任何人的作品都绝对是空前绝后,举世无双的。

许昌特产-鄢陵花卉

许昌位于中原腹地。远古时期。以许由为首的游牧部落在此繁衍生息,故称许地。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许,使许昌成为当时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改革开放以来,许昌经济快速发展,所辖2市3县1区,尤以鄢陵县30万亩的花卉苗木名扬天下。

鄢陵县花卉种植历史悠久,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素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美誉。这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泉甘土肥。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是我国“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驯化基地。近年来,鄢陵县委、县政府精心策划,强力推进,抓品牌,上规模,创效益;使鄢陵成为花的世界、草的海洋、树的故乡、鸟的天堂。造就了全国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

第二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将于2002年9月26日至10月5日举办,主题为“绿色、自然、生活” 。花博园由北林大园林学院进行总体设计,整个园区共分为13大功能区域,其中包括:博览会展区、竹类植物展区、蜡梅文化展区、休闲度假区、热带植物展区、生态科普展区、名优花木示范区、盆景文化展区、旅游接待区、花卉观赏区、儿童乐园区、针叶植物展区、系列景观区等。花博园具备花木展示、市场交易、生态旅游和科研开发等综合功能。最终成为别具特色的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

许昌特产-许昌烟叶

许昌烟草生产历史悠久,是中外闻名的烤烟产地。1913—1915年,美国烟商到许昌一带试种烤烟成功后,英美烟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相继在此设厂收购、复烤。20年代以后,许昌发展成为烤烟产区和集散地,有“烟城”之称。1958年,毛泽东同志视察许昌烟区,称赞这裏为“烟叶王国”。

许昌烤烟色泽金黄,组织细密,厚度适中,油分充足,香味浓郁,吃味醇和,是国家高级卷烟原料和外贸出口烟的生产基地。烤烟远销世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近年的设备更新和生产配套,许昌现在已成为烟草种植、复烤、经营、储运、卷制、机械、科研、教育的系列中心

大蒜 BulbusAllii

(《本草经集注》)

异名胡蒜(崔豹《古今注》),葫(《别录》),独蒜(《普济方》),独头蒜(《补缺肘后方》)。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

植物形态大蒜

多年生草本,具强烈蒜臭气。鳞茎大形,具6~10瓣,外包灰白色或淡棕色于膜质鳞被。叶基生,实心,扁平,线状披针形,宽约2.5厘米左右,基部呈鞘状。花茎直立,高约60厘米;佛焰苞有长喙,长7~10厘米;伞形花序,小而稠密,具苞片1~3枚,片长8~10厘米,膜质,浅绿色;花小形,花间多杂以淡红色珠芽,长4毫米,或完全无珠芽;花柄细,长于花;花被6,粉红色,椭圆状披针形;雄蕊6,白色,花药突出;雌蕊1,花柱突出,白色,子房上位,长椭圆状卵形,先端凹入,3室。蒴果,1室开裂。种子黑色。花期夏季。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叶(青蒜),花茎(蒜梗)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6月叶枯时采挖,除去泥沙,通风晾干或烘烤至外皮干燥。

药材鳞茎呈扁球形或短圆锥形,外有灰白色或淡棕色膜质鳞被;剥去鳞叶,内有6~10个蒜瓣,轮生于花茎的周围;茎基部盘状,生有多数须根。每一蒜瓣外包薄膜,剥去薄膜,即见白色,肥厚多汁的鳞片。有浓烈的蒜臭,味辛辣。

全国各地均产。

性味辛,温。

①《别录》:"味辛,温,有毒。"

②《医林纂要》:"辛甘,热。"

③《随息居饮食谱》:"生辛,热;熟甘,温。"

归经入脾、胃、肺经。

①《纲目》:"入太阴、阳明。"

②《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太阴、厥阴经。"

功用主治行滞气,暖脾胃,消症积,解毒,杀虫。治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泄泻,痢疾,疟疾,百日咳,痈疽肿毒,白秃癣疮,蛇虫咬伤。

行气消积,杀虫解毒。用于感冒、菌痢、阿米巴痢疾、肠炎、饮食积滞、痈肿疮疡。

①《别录》:"散痈肿蠿疮,除风邪,杀毒气。"

②《唐本草》:"下气消谷,除风破冷。"

③《食疗本草》:"除风,杀虫。"

④《本草拾遗》:"去水恶瘴气,除风湿,破冷气,烂痃癖,伏邪恶;宣通温补,无以加之;疗疮癣。"

⑤《日华子本草,:"健脾,治肾气,止霍乱转筋、腹痛,除邪辟温,疗劳疟、冷风、痃癣、温疫气,敷风损冷痛,蛇虫伤,并捣贴之。"

⑥《日用本草》:"燥脾胃,化肉食。"

⑦《滇南本草》:"祛寒痰,兴阳遭,泄精,解水毒。"

⑧《纲目》:"捣汁饮,治吐血心痛;煮汁饮,治角弓反张;同鲫鱼丸治膈气;同蛤粉丸治水肿;同黄丹丸治痢疟孕痢;同乳香丸治腹痛;捣膏敷脐,能达下焦,消水,利大小便;贴足心,能引热下行,治泄泻暴肩及干湿霍乱,止衄血;纳肛中,能通幽门,治关格不通。"

⑨《四川中药志》:"治肺结核,血痢,及崩中带下。"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生食、煨食或捣泥为丸。外用:捣敷、作栓剂或切片灸。

宜忌阴虚火旺者,以及目疾、口齿、喉、舌诸患和时行病后均忌食。

①《本草经疏》:"凡肺胃有热,肝肾有火,气虚血弱之人.切勿沾唇。"

②《本经逢原》:"脚气、风病及时行病后忌食。"

③《随息居饮食谱》:"阴虚内热,胎产,痧痘,时病,疮疟血证,目疾,口齿喉舌诸患,咸忌之。"

选方①治心腹冷痛:蒜,醋浸至二、三年,食至数颗。(《濒湖集简方》)

②治夜啼腹痛,面青,冷证也:大蒜一枚(煨、研、日干),乳香五分。捣,丸芥子大。每服七丸,乳汁下。(《世医褥效方》)

③治水气肿满:大蒜、田螺、车前子等分。熬膏,摊贴脐中,水从便漩而下。(《稗史》)

④治臌胀:大蒜,入自死黑鱼肚内,湿纸包,火内煨熟,同食之。忌用椒、盐,葱,酱。多食自愈。(姚可成《食物本草》)

⑤治脚转筋:急将大蒜磨脚心,令遍、热。(《摄生众妙方》)

⑥治寒疟,手足鼓颤,心寒面青:独蒜一枚,黄丹半两。上药相和,同捣一千杵,丸如黑豆大。未发时以茶下二丸。(《昔济方》蒜丸)

⑦治疟病:独头蒜,于白炭上烧之,末,服方寸匕。(《补缺肘后方》)

⑧治食蟹中毒:干蒜煮汁饮之。(《姚僧坦集偏方》)

⑨治脏毒:鹰爪黄连末,用独头蒜一颗,煨香烂熟,研和入臼治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陈米饮下。(《本事方》蒜连丸)

⑩治鼻衄不止,服药不应:蒜一枚,去皮,研如泥,作钱大饼子,厚一豆许,左鼻血出,贴左足心,右鼻血出,贴右足心,两鼻俱出,俱贴之。(《简要济众方》)

⑾治鼻衄,咯血,呕血,尿血。独头蒜两个,捣成泥状,分成两份。一份用八层麻纸包裹,置于百会穴。另一份用七层麻纸包裹,置于涌泉穴,然后在包裹之药上用热铁烙加温。(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⑿治肺结核:新鲜大蒜,每次一至二头,捣碎后以深呼吸吸其挥发气,每日二次,每次一至三小时。(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

⒀治小儿百日咳:大蒜五钱,红糖二钱,生姜少许。水煎服,每日数次,用量视年龄大小酌用。(《贵州中医偏方》)

⒁治脑漏鼻渊:大蒜切片,贴足心,取效止。(《摘元方》)

⒂治金疮中风,角弓反张:大蒜一升,破去心,无灰酒四升,煮蒜令极烂,并滓服一大升以来,须臾汗如雨出,则瘥。(孟诜《必效方》)

⒃治小儿脐风:独头蒜,切片,安脐上,以艾灸之,口中有蒜气即止。(《简易方论》)

⒄治背疽漫肿无头者(用湿纸贴肿处,但一点先干处,乃是疮头):用大蒜十颗,淡豉半合,乳香钱许。研烂,置疮上,铺艾灸之,痛者灸令不痛,不痛者灸之令痛。(《外科精要》)

⒅治一切肿毒:独头蒜三、四颗,捣烂,入麻油和研,厚贴肿处,干再易之。(《食物本草会纂》)

⒆治神经性皮炎:蒜头适量,捣烂,以纱布包裹,外敷患处。另用艾条隔蒜灸患处到疼痛为止,隔日一次。(《单方偏方调查资料选编》)

⒇治妇人阴肿作痒:蒜汤洗之,效乃止。(《永类钤方》)

(21)治蜈蚣咬人,痛不止:独头蒜,摩螫处,痛止。(《梅师集偏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细菌性痢疾

大蒜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临床疗效亦明显。用法:一 *** 法:先用生理盐水500~800毫升洗肠,再以经水浴加温至37~38℃10%的大蒜浸出液100毫升,于10分钟内缓缓注入 *** 内,嘱患者忍耐15~30分钟后排便。每日1~2次,3日后可改为每日1次,6~10次为一疗程。此法的缺点为 *** 直肠及回盲部有烧灼感,初次 *** 时可出现腹痛,但均为一过性。孕妇忌用。二口服法:一般多采用"大蒜糖浆"。以去皮紫皮大蒜50克,捣碎后浸于38℃温开水100毫升内2小时,然后用纱布过滤,加入半量糖浆。新鲜配制者冷藏1周尚不致变质。用量:成人每次口服20~30毫升,每4~6小时1次,直至痊愈为止;亦有介绍用10%大蒜糖浆,每次20~30毫升(儿童5~10毫升),日服3次;或用20%大蒜糖浆(内含100%紫皮大蒜液20%,40%茶叶液20%男,糖浆60%),成人每次10~15毫升,日服3~4次(10岁以上儿童每次10毫升,10岁以下每次5毫升,2~3岁每次2.5毫升)。观察数百例,平均治愈率为95%以上,体温平均1~2日降至,正常,里急后重平均2~5日消失,大便平均2~4日恢复正常,一般不致引起便秘。据临床及实验观察,紫皮蒜较白皮蒜杀菌及抑苗作用强,新鲜的比陈旧的效力好。对用大蒜保留 *** 治疗的130例急、慢性菌痢患者,治疗后行乙状结肠镜检查,病变完全恢复正常者126例(96.9%),平均时间为6.3日,证明大蒜 *** 治疗在促使远端结肠病变愈合方面有特殊效果。此外,据实验室观察,痢疾杆菌在大蒜培养基中,经较长时间后对大蒜的适应能力便逐惭增高,并产生明显的抗药性;至于痢疾患者在应用大蒜口服或 *** 治疗中,尤其是较长期的治疗中能否产生抗药性,尚需进一步观察。

②治疗阿米巴痢疾

用10%大蒜浮游液或大蒜浸出液70~100毫升(37~38℃)作保留 *** ,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同时每日取紫皮生大蒜一颗,分三次生食。治疗100例,平均住院时间为7天,治愈率88%,实践证明,紫皮大蒜较白皮大蒜效力大。治愈病例,为了防止复发,在症状消失后,仍须继续食紫皮蒜1~2月。

③防治流行性感冒

用10%大蒜溶液(含普鲁卡因0.5%)每4~6小时肌肉注射10毫升,对散发性单纯型流行性感冒有较好疗效,有些病例在48小时内体温即完全恢复正常。采用10%大蒜汁(内加3%普鲁卡因)每日滴鼻3次,每次6~8滴,连用3天,可起到预防作用。

④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一在预防和对带菌者的治疗上曾采用不同剂量分组观察,效果显著。甲组:成人在进餐时服生大蒜6克(16岁以下减半),每天1次,连服3天。乙组:成人每天10克(16岁以下减半),吃后用2%盐水漱口,连服3天。甲组1500人,服药前带菌阳性率为15%,服后第4天降至1.3%。乙组275人,服药前带菌阳性率1.81%,服药后第4天全部转阴。另有未服大蒜者200人作为对照,观察26天,带菌阳性率由1.5%增至3%;服大蒜后继续观察15天,阳性率逐渐降低至零。二用于治疗,以10%大蒜蒸馏液(加0.5%普鲁卡因稀释)肌肉注射。5岁以内首次剂量5~10毫升,以后每6小时5毫升。5~10岁首次10~15毫升,以后每6小时10~12毫升。11~15岁首次15~20毫升,以后每6小时10~20毫升。15岁以上者,首次20毫升,以后每6小时20毫升。治疗84例普通型患者,全部治愈(其中2例复发,经再用大蒜液治疗而愈)。疗程平均7.6天,体温恢复正常平均3.7天,颈强直消失平均5.1天,克氏征转阴平均5天,脑脊液恢复正常平均6.1天。治疗中未见局部或全身反应及血尿现象。

⑤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

以大蒜液静脉点滴治疗乙脑17例,除1例重症患者在神志转为清醒、一般情况好转而体温迟迟不降时加用抗菌素外,其余均未用任何抗菌素,只辅以脱水剂、镇静剂及退热疗法,少数加用了激素。结果16例痊愈,未遗留严重后遗症;另1例重症患者昏迷高烧,于入院后一天死于呼吸衰竭。治愈病例,神志恢复时间3天以下4例,3~5天7例;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天以下3例,3~5天6例,6~8天3例,9~12天3例,13天以上1例。用法:5%大蒜液成人每日80毫升,小儿20~40毫升,分二次静脉滴注。据临床观察,大蒜液能较快的控制病情发展。对入院时神志恍惚、烦躁及寒战高热的患者,经治疗只有少数进入全昏迷,大多数于1~2天停止发展,很快清醒稳定。疗程短,且很少发生合并症。

⑥治疗大叶性肺炎

用大蒜糖浆15~20毫升,每4小时服1次(一般用10%,也有用100%的)。治疗9例,6例治愈,3例效果不满意。治愈病例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1~3天,症状及体征于热退后均迅速改善或消失。X线胸部复查,均在3~6天后阴影逐步减退或消失。

⑦治疗百日咳

服用20%大蒜浸出液(加适量食糖,5岁以上每次15毫升,5岁以下酌减,每天8~10次,治疗201例,10天痊愈者占60%,15天痊愈者占26%。一般在服用3~4天后,症状即见好转,痉挛性咳嗽和呕吐逐渐停止。曾有用大蒜植物杀菌素的挥发性部分作吸入疗法,治疗110名不同发展阶段的病孩,其中60%病孩经6次治疗后,临床症状停止进展,治疗10天即完全停止咳嗽,且不再复发.用法:将生大蒜头2~3个捣碎,盛在清洁干燥瓶内,嘱病孩把嘴唇贴附瓶口,每分钟经嘴作15~20次深吸气,并经鼻作15~20次深呼气,每次持续15分钟,每日2次,疗程为5天。一法用生大蒜30~40克捣烂装瓶加塞,用气球作加压吸入,每日1次,每次15分钟,7~17夭为一疗程,治疗100例,对卡他期的疗效为100%,痉挛期63.9%,恢复期40%。

⑧治疗白喉

用去皮生大蒜3~5克,置75%酒精内浸3~5分钟,放入消毒器皿中捣烂如泥状。取2x2厘米消毒纱布垫涂上蒜泥约1~2克,贴于患者双手"合谷"穴,绷带固定。经4~6小时,局部可有痛痒及灼热感,8~10小时,表面出现水泡,用消毒针刺破拭干,涂以龙胆紫液,消毒纱布包扎,防止感染。治疗16例(9例找到白喉杆菌),其中4例同时加用青霉素,均获痊愈。一般敷药B~10小时后咽喉病灶即明显缩小以至消失,伪膜逐渐脱落,乃至痊愈。

⑨治疗肺结核

采用大蒜液气管内注射。全疗程分为六个阶段,每阶段治疗5日(每日1次注射10毫升),休息2日,集菌法验痰(疗程结束时作痰培养)。药液浓度第一阶段用1%,以后每个阶段依次递增为2%,3%,4%、5%及6%。若病人中途不能耐受高浓度时,可依其能耐受之浓度注射。适应症:支气管结核新鲜空洞,痰结核菌阳性者,切肺、胸改、填充术后痰仍阳性者。相对适应症:双侧慢性纤维空洞、支气管结核,以及作为准备手术的慢性纤维空洞型患者的术前用药(先消灭或减少细菌,防止支气管结核)。禁忌症:心脏病,肺气肿具有剧咳者,气喘病,高血压病,普鲁卡因过敏者,对大蒜臭气特殊厌恶者。观察17例,治疗前均经各种抗痨药长期应用效果都不满意,特别是痰中结核菌不能转阴,经注射大蒜液后,痰阴转者12例;有空洞者13例,闭合4例,缩小3例,无改变6例。治疗中有少数病例出现发热反应,一般在38℃左右,经加用青、链霉索滴入后退热。此外有报告用4%大蒜液10毫升作环状软骨下气管内注射,或鼻导管滴入,每周6次,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肺结核空洞60例,其中慢性纤维空洞型3例,亚急性血行播散型1例,浸润型46例,经1~4个月观察(滴入次数为25~100次),空洞闭合者25例,缩小者23例,无变化者2例,无一例恶化。其中以薄壁空洞疗效较好。50例中治疗前痰菌阳性者34例,滴入蒜液后,18例转为阴性。另有少数病例采用3~5%大蒜液,每次10毫升以胶管作气管插入滴注,对厚壁空洞患者亦收到满意效果。也有采用大蒜加白芨治疗肺结核的报道:法将生紫皮蒜约30克,去皮放入沸水中煮1~1.5分钟捞出,以表面熟里面生为合适,再取粳米1两,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待粥成,再将蒜放入粥内。另用白芨粉1钱和入蒜粥同吃,或食粥后,再服。以上为1次量,每天早晚各1次。疗程平均为3个月.病灶吸收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4个月。治疗肺结核40例,病灶大部吸收者22例,部分吸收者16例,无变化2例,恶化1例;其中有空洞者12例,闭合6例,缩小1例,无变化3例,恶化2例;其中痰菌阳性者11例,阴转10例。初步观察,以渗出性为主之病灶疗效较好,混合型病灶次之,干酪及增殖病灶为主者又次之。对结核空洞以早期可逆性空洞疗效较好,晚期病例疗效不满意。

⑩治疗伤寒、副伤寒及副伤寒甲带菌者

一大蒜片2克,每4小时1次(亦可用大蒜酊,用量按片剂折算),服至体温正常后继续用药7~9天。疗程9~16天。治疗伤寒,副伤寒甲及副伤寒乙共12例,除1例并发肠穿孔外,其余11例在给药后12~72小时体温开始下降,体温降至正常平均为94.5小时,临床症状及体征亦随体温下降而改善或消失。初步认为大蒜的降热效果并不次于氯(合)霉素。二用100%大蒜液(含1%普鲁卡因),行穴位或并用肌肉注射。注射穴位为:天枢、气海、足三里、关元、中脘、下脘、大肠俞、小肠俞等,轮换应用,每次10毫升,分5~6个穴位注完;肌肉注射,每日1次(10毫升),两侧臀肌分注。注射局部有时有轻度 *** 症状,但不影响治疗。治疗6例副伤寒甲带菌者,其中2例单用大蒜液穴位注射,治程分别为10、11天,于治疗后第3天大便培养,均转阴,以后连续培养7、9次均为阴性。另外4例除穴位注射外,并加用肌肉注射,治程分别为11、18、11、20天;分别于治疗后3、6、8、13天大便培养,均转阴,连续培养8、8、4、8次,亦为阴性。上述病例于出院后4~6个月复查大便,除1例阳性外,余均阴性。

⑾治疗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用100%大蒜低压蒸馏液作穴位注射,取穴依次为:肝俞、脾俞、足三里、天枢、气海、关元、中脘、下脘、大肠俞、小肠俞等。每天注射1次,按病情轻重,每次取4~8穴,每穴注射1.O~1.5毫升,每天总量为5~10毫升。治疗50例,黄疸在4天以内消失者21例,1周内消失者12例,2周内消失者9例,最晚的至第7周消失。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最短者2天,最长者24天,以1周内消失者最多。一般治疗2天后食欲即见明显增加。肝肿大的消失最快者4天,最长者38天。少数伴有腹水的患者,腹水消失日期为12~14天。肝功能的恢复较慢。

⑿治疗急性阑尾炎等

取生大蒜4两,芒硝1~2两,共捣烂如泥,另取生大黄粉1~2两用醋调成糊状备用。治疗时以右下腹压痛明显处或麦氏点为中心,先盖一层直径大于10厘米的细纱布以保护皮肤,然后将大蒜、芒硝泥摊在细纱布上(约10x8或12x12厘米大,厚约2~3厘米),敷于其上,上面再盖一层细纱布,使上下两层细纱布粘住,再覆盖纱布垫一块,以胶布或腹带固定。2小时后去药,用食醋洗净皮肤,改敷大黄醋糊剂,覆盖纱布垫如前,8~10小时后揭去大黄醋糊剂。敷后24小时如不见效,可重敷1~2次。经治急性阑尾炎200余例,有效率在90%以上,复发率在10%左右。本法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早期蜂窝组织炎性阑尾炎,效果较显著;对阑尾脓肿和老年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也可应用;对坏疽性阑尾炎效果差。在外敷大蒜泥的同时,如再配合中药内服,则效果更好。此外,大蒜合剂外敷又曾用于肺炎、盆腔灸、软组织脓肿、肝硬化伴腹水感染等疾患,能加速炎症吸收、减轻患处疼痛;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尿闭和肾绞痛、尿路小结石的病例中,也能取得一定成效。但上述疾病在外敷大蒜合剂的同时,应配合其他治疗措施,如对肺炎、盆腔炎,可加用中药银黄、四季青注射液或抗菌素,肾绞痛可伴用阿托品,急性尿闭用甘露醇静脉滴注等。

⒀治疗化脓性软组织感染

在感染部于局麻下切开或扩创后,用10%大蒜浸液(2/3)加入0.25~0.5%普鲁卡因溶液(1/3)冲洗脓腔,再用蒜液纱布条充填,次日交换敷科。据50例观察,绝大多数病人经治疗1~2次后,脓腔与创面可完全清洁,无脓性分泌物,逐渐出现肉芽组织,再用油纱布条交换敷料1~2次,即可愈合。蒜液放置不宜过久,超过6日即失效。

⒁治疗慢性化哝性中耳炎

用20%大蒜乳剂(蒜汁20毫升,研细阿拉伯胶5克,盐酸普鲁卡因2克,混合均匀成胶状液,然后缓缓加入蓖麻油75毫升,随加随沿一个方向研磨,至成浅**乳糜液为止,贮冰箱中,可保存1周)滴耳,治疗45例(单纯型38例,坏死型6例,胆脂瘤型1例),治愈38例,好转3例,无效4例。治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有1例患者耳膜紧张部前下方发生小穿孔,经滴药3日后流脓停止,8日后穿孔变小,1月后复查穿孔已愈合。此外,有报道采用大蒜内皮做鼓膜修补术,曾获得满意效果,但病例不多,尚待进一步观察。

⒂治疗沙眼

鲜紫皮大蒜去外皮,洗净捣成泥状,用消毒纱布包裹挤出蒜汁,盛在消毒瓶中密闭备用。另以乌贼骨去壳,磨制成3厘米长鸭嘴形小棒,高压消毒备用。操作方法:先用0.5%地卡因滴入结膜囊内,1~2分钟后,用睑钩反转上睑并固定,使穹窿部结膜完全暴露,以乌贼骨棒轻轻磨擦肥大的 *** 和滤泡,使其表面微破,摩擦既要彻底,又不可伤及深部组织及正常结膜面。再用消毒盐水棉球将血液及滤泡内容物拭净,然后在结膜面上涂擦蒜汁,放回眼睑。两眼一般同时治疗。1周后复查,如未愈,即进行第2次治疗。共治疗沙眼患者1256人,治愈率在60%以上,有效率97.9%。

⒃治疗萎缩性鼻炎

用40%大蒜液或50%大蒜甘油涂布鼻腔,每日3次,3~4天后即见效果。或以50%大蒜甘油用消毒棉花制成大蒜油棉栓,均匀铺盖鼻腔各个部分。半小时后取出,6~12次为一疗程。须持续进行三个疗程。

⒄治疗牙质过敏

将大蒜捣碎,取一小块置过敏点(酸痛点),用齿料充填器在酒精灯上烧至微红,迅灼牙面上之蒜泥,稍压几分钟,痛感即消失。一般采用上法2~3次即可见效。

⒅治疗滴虫性 *** 炎

用50%大蒜甘油明胶栓剂,于 *** 冲洗后置2枚(每枚1.2~1.5克)于 *** 内,每日一次,疗程7天。共治404例,治愈者11.3%,有效者75.2%,复发者9%,无效者4.5%。

⒆治疗阿米巴原虫性 *** 炎

用鲜紫皮大蒜3~4瓣,放在消毒钵中,加生理盐水I~2毫升,研成泥糊状备用。 *** 用1:5000过锰酸钾溶液灌洗清洁后拭干。尿道口涂上消毒甘油。使用 *** 窥器,将蒜泥先填塞于 *** 穹窿、子宫颈然后到 *** 壁,15分钟后抹去所有大蒜泥.4例患者经1~6次治疗, *** 分泌物的阿米巴原虫即转为阴性,治疗7~10天后,溃疡粘膜即光滑愈合。

⒇治疗霉菌感染

用大蒜制成100%注射液,成人每天20~50毫升(儿童酌减),加入葡萄糖盐水中行静脉滴注,治疗各种霉菌感染20例(隐球菌脑膜炎1例,肺部霉菌感,染16例,消化道霉菌感染4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又有用10%大蒜糖浆内服,1岁以内3~5毫升,2岁以内5~8毫升,每日3~4次(治疗10天后无效者改用他药治疗),同时配合服用多种维生素,治疗40例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小儿消化不良,痊愈38例,无效2例。

(21)治疗头癣

以30%大蒜汁油膏,30%大蒜粉油膏及大蒜泥三种制剂,共治122例头癣患者,治愈、显效及一般有效者计81例(66.4%),无效者36例,加重者5例。从临床观察和检查结果来看,大蒜对铁锈色毛菌所致的头癣,疗效较为显著。

(22)治疗蛲虫病

取新鲜大蒜,每两加水200毫升,微火煮烂,纱布过滤,装瓶中备用。选用大号注射器接上导尿管,吸取煎液 *** 。每次注入10~15毫升,于下午4~5时或8~9时进行。治疗2~9岁儿童154例,在治疗1次后的第3天和第7天,分别采用肛拭镜检虫卵,阴转率为76.3%。

提醒您:大蒜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91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