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高吗?有什么依据呢?
在水稻合理施用氮、磷、钾的基础上,相对提高微量元素硅钙肥和硫酸锌肥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微量元素肥料,能有效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增产增收效益显著。 水稻生长需要硫、钙、镁、铁、锰、硼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是传统肥料所没有的,由于内技术的阻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被认为不能融合吸收。
目前大部分水稻种植户施微量元素肥常用于新陆水肥,其中大中微量元素均在水稻中后期喷施施肥,以提高产量,每亩能施肥几百毫升需要10天的间隔,希望对你有帮助。 水稻体内含铁量低,叶片含量200~400mg/kg,老叶高于嫩叶,大部分集中在叶绿体内。 铁参与植物体内的呼吸作用,影响与能量相关的生理活动,不能形成缺铁,会发生脱绿症。
缺铁现象首先从幼叶开始,但老叶仍然正常。 一般情况下土壤里不缺铁。 作物也有自己的生命,它们的生命活动、器官的生长发育必须与水分有关。 要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物质运输、同化等,必须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水稻是适合在水层生长的作物,这些生理需水量特性更为重要。酸性和长期浸泡水土中的铁多被还原为溶解度较大的亚铁,如水稻大量吸收会发生亚铁中毒,正常生长的稻株能使体内铁与锰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缺锰会导致亚铁含量升高,引起亚铁中毒失绿现象。 即使体内锰含量高、亚铁浓度低,也会因缺铁而产生绿损现象。 缺锰植株矮、分蘖少、叶窄短、严重褪绿,先呈黄绿色,再出现深棕色斑点,其次坏死,嫩叶最重。
水稻赤枯病,发病原因很多,1缺钾,发生在浅薄沙土田、漏水田和红、黄壤水田。这类田常在栽后十几天发病,初期叶色深绿,叶片狭而软,基部叶片自叶尖沿叶缘两侧向下逐渐变**至黄褐色,根短而细,呈黄褐色至暗褐色,根表皮层水渍状透明,根毛少易脱落。2中毒性:土壤中二价铁、硫化氢含量高毒害稻根。在长期有水深泥田和施用未腐熟有有机肥的田块易发,栽后返青难,返青后苗直立,分蘖很少,叶尖先向下褪绿,叶片中肋周边黄化,长红褐色斑点,根赤褐色,无新根,老根变黑腐烂,有臭味。3低温:长期低温阴雨,影响根系发育,至吸肥能力下降,上部嫩叶变为淡**,并出现很多褐色针尖状小点,叶尖最多,老叶黄绿色或淡褐色,根软弹性差,白根少而细。对缺钾型,应补施钾肥和氮肥。长期有水中毒型,要排水晒田。低温型,也要排掉温度较低的雨水,换灌温度较高的河水。发病田块,在追施氮肥的同时,必须配施钾肥,随后耘田,并喷施二氢钾+爱多收。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95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