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种植 >

张海清的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张海清 ,男,1962年生,中共党员,教授,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博士,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农学院院长,湖南省作物学会秘书长。1982年获湖南农业大学农学学士,1985年获遗传育种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2年晋升副教授,1995年调湖南国际企业合作公司任副总经理,1999年创办湖南宏力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并任总经理,董事长,2005年获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博士,留湖南农业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07年晋升教授。主讲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实践、生物能源概论等本科生课程和研究生种子学专题等课程。参加完成的“小麦远缘杂交创造新材料的研究” 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完成的湖南省科技厅重大项目“水稻种衣剂的研制与开发”,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安农标810S淡黄叶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参加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广适型超级杂交稻高产繁殖制种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3部。

张海清的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八甸村简介

八甸位于新建西4公里。村委会驻地杨桥。2011年行政村规模调整,原下田村、杨桥村、木家源村、山鹿岩村、插花岩村、松川村、岙湖村合并为八甸村。解放初期,该片区域属河阳乡,民众称其为八点,2011年行政村规规模调整后,就取名八点,为了村名更有意义,将点改为甸。面积约6.5平方公里。辖下田、杨桥、木家源、山鹿岩、插花岩、松川、岙湖七个自然村,设12个村民小组。526户,1397人。耕地588亩,主种水稻。林地8147亩,产茶叶、蚕桑。通公路、程控电话、有线电视。

杨桥八甸村驻地。海拔195米。面积约1.6平方公里。点状聚落。多杨姓。76户,226人。耕地97亩,主种水稻。林地1972亩。产蚕桑、柑桔、杨梅、桃。通公路、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因村民多杨姓,村前山涧架有二桥,故名杨桥。

下田在八甸村东0.4公里山岙。海拔184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134户,311人。耕地111亩,主种水稻。林地1205亩。产茶叶、蚕桑。通公路、程控电话、有线电视。因此处耕地平坦,土壤肥沃,庄稼长好逐称雅田,后为便于书写,相沿写为下田。

木家源在八甸村西1公里山坳。海拔260米。面积约1.9平方公里。点状聚落。多潘姓。100户,255人。耕地104亩,主种水稻。林地1960亩。产茶叶、蚕桑、柑桔。通公路、程控电话。系革命老区村。据传始祖姓朱,独家居住在此山岙原称木家弄,后来又有姓潘人迁居于此,逐步改称木家源。

山鹿岩在八甸村西北2.3公里山岙。海拔405米。面积约0.8平方公里。点状聚落。多徐姓。94户,255人。耕地87亩,主种水稻。林地851亩。产茶叶、蚕桑。通公路、程控电话。系革命老区村。因村后山有三个山尖,形似鹿,逐称山鹿岩。

插花岩在八甸村西北1.6公里山沟。海拔250米。面积约0.2平方公里。点状聚落。多施姓。34户,85人。耕地49亩,主种水稻。林地810亩。产茶叶、柑桔。通公路、程控电话。系革命老区村。相传,昔有两轿夫抬一媳妇路过此山。媳妇问轿夫喜欢轻还是重。轿夫说喜欢轻。话毕,肩上压力逐减。为纪念她,造了一庙,凡路过之人均在庙上插上一束花。故名插花娘娘庙。又因村边岩嶙峋,故名插花岩。

岙湖在八甸村西1.5公里山坳。海拔245米。面积约0.5平方公里。点状聚落。38户,138人。多楼姓。耕地66亩,主种水稻。林地695亩。产蚕桑、柑桔、杨梅。通公路、程控电话。此地有一口冷水湖,夏天水凉冬天水暖水草丛生,冬天有大雁流宿故称雁湖。因坐落山岙,后逐写为岙湖。

松川在八甸村西北3公里山坪。海拔478米。面积约0.5平方公里。点状聚落。多王姓。50户,127人。耕地74亩,主种水稻。林地654亩。产茶叶、蚕桑。通公路、程控电话。装有自来水。系革命老区村。相传祖居时,此地有一棵很大的古松树,村坐落山坪,故称松树坪。解放后,由王益山老农雅化为松川。

八甸村附近有河阳古民居、河阳古镇、雪峰村革命历史展示馆、河阳村乡土建筑、双港桥贞节坊石刻等旅游景点,有缙云麻鸭、缙云土面、缙云麻鸭、缙云黄茶、仙都笋峰茶等特产。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zz/2_657999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