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怎么搭棚养殖
蚯蚓可以通过搭建大棚进行养殖,以下是搭建大棚养殖蚯蚓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场址选择
蚯蚓养殖场址应选择在畜禽粪便丰富、排水方便、有水源的地方。小规模饲养可利用空闲场地,养殖面积大时还需安装水管或自动喷水器,并建造贮粪池、蓄水池(或深井)及堆粪场地。
大棚建设
养殖蚯蚓的大棚类似于蔬菜大棚,棚宽一般为5米,棚长30-60米,中间走道0.7米左右。如果使用翻斗车送料,则宽度为1米。走道填高0.3米左右,两边两条蚓床宽2米,外侧开沟以利排水。
粪料发酵
牛粪需堆放发酵5-10天,期间进行1-2次翻堆混匀,含水量要求30%-40%。猪粪需与5%-10%(湿重)碎稻草或其他草料均匀混合后堆高1米左右,7-10天后翻堆,继续发酵2-3天,直至松软状,用作饲养蚯蚓的粪料。
蚯蚓放养
蚓床做好后,将发酵好的猪牛粪放入蚓床内,料堆放高度约20厘米,靠中间走道一侧留出20厘米空间用于放养蚓种。放养前先浇湿蚓床,然后把带有粪料的蚓种侧放在蚓床内的猪牛粪边。
饲料准备
蚯蚓常用的饲料包括垃圾、牛粪、猪粪、羊粪、鸡粪、豆腐渣及杂草、树叶、木屑等。投饲前应将草料和粪便分层堆置,每层6-7厘米厚,每铺3-5层浇1次水,发酵后上下翻动1-2次,十多天后料呈咖啡色即可食用。
引种与控密
应使用引进的蚯蚓良种,如大平二号、北星二号等,良种蚯蚓的繁殖率较高。养殖的最佳密度为每平方米2.8-3.1千克或每平方米2万条,前期幼蚓养殖密度可稍大于每平方米3万条。
环境控制
塑料大棚养殖蚯蚓需做好环境控制工作,特别是在夏冬季节。夏季高温时采取降温措施,如使用蓝色塑料薄膜、加盖苇席、草帘等,棚顶内加隔热层,或采用放风降温等方法。冬季可稍加遮盖,避免暴晒和淋雨。
日常管理与日常
建议每周观察一次,15-20天追加物料一次,方法同上。每40天可扩大养殖面积1倍,一年可养7-9茬。适宜温度为10℃-30℃,湿度保持在60%-70%。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搭建大棚进行蚯蚓养殖,提高养殖效率和产量。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037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