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育雏鸭怎么养殖

育雏鸭的养殖方法如下:

育雏鸭怎么养殖

育雏室准备和消毒

准备好育雏室和饲养工具,使用10%~20%的石灰水对育雏室进行消毒,饲养用具冲洗干净后放在阳光下暴晒3~5天。

地面垫草要备足、晒干,利用阳光消毒。

保温

育雏室温度要保持在20℃以上,达不到20℃时要用煤炉等加温。

温室育雏时,每群雏鸭一般以40只为宜,小群培育1周左右,再转为大群饲养。

开食

开食时间一般在雏鸭出壳后24~36小时,先饮水后开食,料可用大米饭或小鸭全价颗粒饲料,饭粒需先用清水洗去黏性。

15天后只需白天饲喂,每天3次。

下水

雏鸭出壳后第三天即可下水,每天2次,从第五天开始下大水,每天3~4次。

防病

保持鸭舍、运动场排水良好,地面干爽,并经常更换垫料。

食槽、水槽要经常洗刷、消毒,保持鸭舍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按时打扫鸭舍,及时清除粪便。

选择最佳育雏时间

一般每年育肥雏鸭的时间有三个:3月初到5月初、5月初到7月初和立秋前15~30天,分别叫春鸭、夏鸭和秋鸭。

适时开食

在雏鸭潮水后进行开食,将料均匀地撒在塑料布上,随吃随撒。

合理配合日粮

雏鸭生长一周龄后,可以逐渐改成全价配合饲料,同时添加一定量的动物性饲料。

放牧和放水

放牧与放水可促进雏鸭的新陈代谢,提高抵抗力和适应性,有利于雏鸭的生长发育。

温度控制

育雏前1-2天将鸭舍温度控制在30-32℃,冬季、夜间和免疫接种时需要将舍内温度适当提高,夏季可以适当降低,6周后就可以脱温。

有效通风

雏鸭采食完饲料后可以及时通风,夏天需要适当增加通风量,冬天应开启小窗通风。

密度管理

前3天需要较大的饲养密度,3天后将体重较大的雏鸭分离到空置栏内,1周末进一步扩群,2周后将整个舍占满。

湿度控制

育雏初期育雏舍内需保持较高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 ~ 70%,育雏后期应保持在55% ~ 60%。

光照控制

育雏前3天需要较长时间的光照,每天23-24小时,3天后逐步减少光照时间,调整到自然光照。

饮食调节

雏鸭入舍后应提供充足的饮水,并且保持水温适宜,冬季气温较低时保持水温达到25℃,夏季要求饮水温度为20℃以上。

疫病防治

做好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传染性浆膜炎、禽流感疫苗的免疫工作。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育雏鸭,提高其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044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