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林芝怎么养殖
野生林芝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菌种分离及筛选
培养基配制:
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将马铃薯切片加水煮沸30分钟,4层纱布过滤后定溶至1000mL,在滤液中加入琼脂和葡萄糖,分装到18mmX180mm试管中,121℃灭菌0.5小时,摆成斜面。
组织分离:
选取野外采摘的幼嫩灵芝子实体,用无菌水清洗表面,然后用75%酒精棉球进行表面消毒。
在超净工作台内(如无超净台可在自制的简易接种箱内)用灭菌的手术刀将灵芝菌盖从中间分开,将菌盖内部菌肉分割成5mm见方的小块。
用灭菌的镊子将菌块接种到PDA斜面培养基上,接种后放入25℃恒温培养箱培养。
菌种筛选:
分离接种3~5天后可见菌块周围长出白色菌丝并开始在培养基上蔓延生长,去除杂菌污染的试管。
10~15天后可长满试管斜面,筛选出菌丝洁白浓密、气生菌丝多的试管进行继代培养。
菌种继代培养:
继代培养可采用PDA培养基和棉籽壳培养基。
棉籽壳培养基配方:棉籽壳100g,麦麸1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将棉籽壳、麦麸文火煮50分钟,4层纱布过滤后定溶至1000mL,其它步骤同PDA培养基。
栽培管理
栽培基质:
可选择木质基质、玉米芯基质或麦麸基质等,要求基质干净、无霉变、透气性好。
将基质铺成厚度约10cm的栽培床,用蒸汽或高压灭菌锅进行灭菌处理。
接种:
将筛选出的优质菌种均匀撒在灭菌后的基质上,然后轻轻按压,使菌种与基质充分接触。
接种后覆盖一层薄薄的灭菌土或无菌纸,保持基质湿润,避免阳光直射。
培养环境:
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5~28℃,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
定期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避免强烈光线照射,以免影响菌丝生长。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杂菌污染和病虫害。
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但需注意用药安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采收
当菌丝长满栽培床后,可进行采收。
采收时,用灭菌的小刀将灵芝子实体从基质上割下,避免损伤菌丝。
采收后的灵芝子实体应及时晾晒或烘干,以保持其药效和品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野生林芝的人工养殖。需要注意的是,养殖过程中要保持环境清洁、无菌操作,并定期检查和管理,以确保养殖成功和灵芝的品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163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