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条鱼怎么养殖
青条的养殖主要包括池塘条件、鱼苗培育、鱼苗放养、饲养管理和日常管理等方面,具体方法如下:
池塘条件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源、通风向阳、交通便利的位置。
水质要求良好,透明度在30-40cm之间。
鱼池面积和深度需根据养殖阶段选择,如鱼苗池面积667-2500平方米,水深1-1.5米;成鱼池面积5000-10000平方米,水深2-2.5米。
鱼池需划定食场或搭建食台,要求平坦、无淤泥,并保持清洁卫生。
鱼苗培育
放苗前5-7天施绿肥6000-7000kg/公顷或粪肥3000-4000kg/公顷,并用1-2%石灰消毒。
施肥2-3天后将水加深至0.5米,5天后加深至0.6-0.7米,进水时需用密网过滤。
鱼苗放养
选择晴好天气的上风处,投放出膜5-7天的水花,放养密度为100-150万尾/公顷,注意温差不超过2℃。
饲养管理
前期:放养初期以肥水为主,培养较多的小型浮游动物供青鱼食用,前10天投喂豆浆,前5天每天30kg/公顷,后5天每天40kg/公顷。
后期:逐渐增加饲料投喂量,每天2次,每次投喂量根据鱼的摄食情况灵活控制,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0%,鱼粉含量不少于15%。
驯化:经过10天左右的驯化,大部分鱼均能上浮摄食,投喂速度不宜过快。
日常管理
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在4mg/L以上,定期更换新水,保持水位在适当高度。
使用增氧机,晴天中午开机1-2小时,阴雨天开机2-3小时。
定期泼洒生石灰水或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预防疾病。
饲料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坚持“四定”投饵方式,即定时、定位、定量、定质。
每天巡塘,观察鱼摄食和生长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鱼病防治
以预防为主,定期泼洒灭虫药物和漂白粉,预防细菌性疾病。
在7-8月份青鱼摄食量较大时,收购鲜活螺蛳与混合颗粒饲料一起投喂,减少肠炎病发生几率。
适时捕捞
10月份以后,当青鱼规格达1公斤以上时,可酌量捕捞上市。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青条鱼,提高养殖效益和成功率。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215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