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荆疙瘩怎么养殖

荆疙瘩的养殖方法如下:

荆疙瘩怎么养殖

适当修剪

修剪荆疙瘩的根部时,下手要轻,以防弄伤植株。修剪完成后,可以适当在伤口处涂药水消毒。

合理浇水

荆疙瘩对水分的需求量不高,养殖时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给植株浇水。温度高时适当增加浇水次数,温度低时适当减少浇水次数。每次浇水时将土壤打湿即可,尽量不要留积水。

充足光照

荆疙瘩大多生长在向阳的地方,因此对光照的需求量较高。养殖时最好将植株放置在通风且光照充足的环境中,光照强烈时要适当的给植株遮阴,以防植株被晒伤。遇上长期阴雨天,可以用光照灯代替阳光照射植株。

控制温度

荆疙瘩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对温度的要求较高。养殖时最好将温度控制在25~32度。温度低于10度时,最好将植株移植到室内温暖处养殖,同时要做好防寒措施。

间苗定苗

当苗高6~10厘米时,间去过密的弱苗、小苗。当苗高10~15厘米时,按行株距10~15厘米留苗2~3株进行定苗。如有缺苗,应将间出的大苗、壮苗带土移栽,最好选阴天移栽,避免在阳光强烈时进行。移苗时尽量多带原土,补苗后要及时浇水,以利于幼苗成活。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是荆芥生长发育良好的关键措施,主要是疏松土壤,提高地温,调节土壤水分,铲除杂草,促进根系发育,保证幼苗的健壮生长。当苗高5厘米左右时,用小锄松土,划破地皮即可,防止伤根。幼苗期中耕要突出“早、浅、细”3个字:“早”是指出苗后要及时进行中耕;“浅”是指中耕深度不能超过5厘米,以防伤根、伤苗、跑墒;“细”是指中耕时做到深浅一致,土壤疏松细碎。荆芥进人生长期后,也要经常中耕除草,保持田间土松无杂草,20天左右进行1次,或视具体情况再定,撒播的因不便中耕,所以要注意除草,或适当中耕1~2次,一般封行后就不便进行松土了。松土宜浅,以免伤根。中耕宜在土壤干湿度适中时进行。

施肥排灌

荆芥幼苗期需氮肥较多,为了促使秆壮穗多,也应适当追施磷、钾肥。当苗高15~20厘米时,顺行间撒入一些化肥,每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饼肥25~40千克。幼苗期应经常浇水,以利生长。成株后抗旱能力增强,可不再进行浇灌,但夏季久旱无雨,土壤含水量在8%以下,植株呈萎蔫状态时应进行轻浇水,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大。荆芥在此时期最怕水涝,如雨水过多,应及时排掉田间积水,以免引起病害。当苗高20~25厘米时,加施氯化钾10千克,开沟施人,施后培土。当苗高30厘米以上时,每亩撒施腐熟饼肥60千克,并可配施少量磷、钾肥。7月份荆芥进入生长后期,此时一般不进行田问管理,让其自然生长,这样可以抑制生殖生长,有利于营养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

采收与加工

采收茎叶宜在夏季孕穗而未抽穗时,芥穗宜于秋季种子50%成熟、50%还在开花时采收。选晴天露水干后,用镰刀割下全株阴干,即为全荆;摘取花穗晾干,称荆芥穗;其余的地上部分由茎基部收割、晾干,即为荆芥梗;在收获药材时,需选留种株,待种子充分成熟后再收割,放在半阴半阳处晾干,干后脱粒,除去茎叶等杂质后收藏。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荆疙瘩,并使其生长茂盛,形成美观的盆景。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260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