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人才购房成楼市调控新路径:给补贴
(记者 计思敏)给补贴、提高贷款额度、优化限购政策......对人才购房政策给予适度倾斜成为各地优化楼市政策的重要方向之一。
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5月以来,已有包括福建厦门、辽宁大连、山西太原、湖南湘潭、安徽宣城、河北沧州、江苏无锡、山东日照、山东枣庄、安徽池州、湖北大冶、云南楚雄、河南信阳、江西高安、海南海口、江苏扬州、江苏泰州、江苏常州、浙江嘉兴、辽宁沈阳、浙江舟山、广东江门、四川资阳、河南鹤壁、湖南岳阳、广东梅州等近30城出台的楼市政策中定向对人才群体给予适度倾斜。
在对支持人才购房的政策中,多集中于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人才给予购房补贴以及优化限购政策等。
在优化限购政策方面,以福建厦门为例,5月25日,据福建省厦门市房地产业协会消息,为吸引人才来厦就业创业,支持新就业大学生的住房需求,在厦门稳定就业半年以上的全日制本科以上毕业生可在岛内购买1套自住商品房。
辽宁大连更为直接。5月20日,辽宁省大连市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的通知》,《通知》提出,大连高层次人才、城市发展紧缺人才,可按家庭需求在限制区域内购买住房,不受房屋套数限制。
此外,海南海口、浙江嘉兴也对人才定向优化限购政策。
5月15日,海南省海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中显示,在落户海南省的引进人才购买住房方面,自落户之日享受本地居民同等待遇;未落户海南省的人才,本人及家庭成员在海南省无自有住房的,提供本人或家庭成员在海南省累计12个月及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可在海口市购买1套住房。
浙江嘉兴于5月13日出台新政满足非嘉兴市户籍人才合理住房需求。新政提出,对非嘉兴市户籍的各类人才,在嘉兴市连续缴存社保满6个月及以上的,参照嘉兴市户籍居民家庭相关购房政策。
除了优化限购政策,多地也通过上调人才公积金贷款额度更好满足人才合理住房需求。山西太原、湖南湘潭、安徽宣城、河北沧州、山东枣庄、云南楚雄、河南信阳、江苏扬州、江苏常州等十余城于近期提高人才公积金贷款限额。
以山东枣庄为例,该市政策明确,符合枣庄市高层次人才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的,最高贷款额度同步提高至2倍。贷款职工家庭夫妻双方正常缴存并且双方符合高层次人才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的,最高贷款额度由100万元提高到110万元。
江苏常州提出,享受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购房资助条件的博士首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借款申请人均无购房类住房公积金使用记录的,最高贷款额度可提高至120万元;35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首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符合贷款条件且借款申请人均无购房类住房公积金使用记录的,最高贷款额度可提高至70万元,其他借款申请人若有符合贷款条件的,最高贷款额度可提高至100万元。
湖南岳阳对人才覆盖的范围更广一些。新政显示,岳阳对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A、B、C、D、E类)、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在岳阳购买首套住房,均可按首套房政策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且贷款额度上限调整为120万元。
实实在在的购房补贴、消费券也在各地新政中频现,更有城市开出千万购房补贴引才留才。
以江苏无锡为例,5月11日,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经开区和惠山区分别发布人才购房新政,其中梁溪区对A类人才购房最高补贴可达1000万元、经开区A类人才最高可享受800万元购房补贴、惠山区对于在5月份买房的购房人,政府给予每户1万—2万元惠民购物消费券。
山东日照提出将设立人才住房发展基金,符合条件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大专(含中专、技工院校)毕业生,本人或其家庭在日照市首次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分别可享受20万元、10万元、5万元、3万元人才发展基金购房补贴。
湖南省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于5月1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岳阳市城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中也明确对人才购房需求予以支持。按照新政,对符合《中共岳阳市委关于印发〈岳阳市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人才高地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岳发〔2021〕17号)要求,且在市城区购买首套住房(含新建商品房、二手房)的人才,发放一次性购房补贴:博士研究生及市级以上(含市级)领军人才20万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万元,“双一流”高校(含原985、211高校)本科毕业生3万元,其他高校本科毕业生2万元、正高职称人才20万元、副高职称人才6万元、高级技师15万元、技师6万元。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人才购房的支持,既有助于提振购房需求,也有助于保障人才权益。提高贷款额度和增加补贴,将在很大程度上助力此类群体低门槛购房。此类政策下也将带来城市人口结构的优化,有助于在带动房地产市场行情的同时提高城市竞争力。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梁楠亦指出,人才这类青年群体同样是真正的住房刚需群体,各地针对这类群体进行适度的政策倾斜,符合“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的政策导向,更是体现了对于人才安居的一个保障。另外,发放人才购房补贴、提高公积金额度等举措有利于降低购房成本,进而降低了人才的购房压力,有利于解决青年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指出,2022年以来,多地出台人才购房补贴、提高贷款额度等相关政策,释放更多合理购房需求。从城市能级看,一线城市政策预计继续以微调为主,以引才或纾困为突破口维稳市场;二线城市除人才购房、提高贷款额度外,限购、限售、限贷方面仍有优化空间及预期,三四线城市或更多地与人口人才政策结合,发放购房补贴、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等继续跟进。
陈文静认为,人口是房地产市场良好发展的基石,当前部分城市放宽人才落户政策,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未来各地住房政策与人口政策、租赁政策、人才政策等结合或是重要方向,针对特定人群优化限购、限贷、限售等政策,政策更加精细化,促进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
厦门:做好“房地产税”试点落地前期工作
2023年房产税新政策具体如下:
1、个人所有非营运用的房产可以享受免税,企业创办的用于自用各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以及医院可以享受到免税;
2、经过房屋管理部镇激门和主管部门一致鉴定的危房、停止使用的房产,经市县政府批准可以免征房产税,对于社会团体或者个人力量兴办的福利性、非营利性老年服务机构可以暂免房产税。按照规定,施工企业可以享受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优惠包括:
(1)按照规定,经批准开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废弃用地,从使用的月份起免税5年至10年。开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废弃用地以土地管理机关出具的证明文件为依据确定;具体免税期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在规定的期限内自行确定;
(2)企业办的学校、医院、托儿所、幼儿园,其用地能与企业其他用地明确区分的,可以比照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事业单位自用的土地,免征土地使用税;
(3)按照规答雀定,对于企业征用耕地,凡是已经缴纳了耕地占用税的,从批准征用猛卖之日起满一年后开始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在此以前不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但是征晌高用非耕地因不需要缴纳耕地占用税的应从批准之次月起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房产税暂行条例》第三条
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具体减除幅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没有房产原值作为依据的,由房产所在地税务机关参考同类房产核定。
房产出租的,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
第四条
房产清谨早税的税率,依照房产余值计算缴纳的枝旅逗,税率为1.2%;依照房产租金收入计算缴纳的,税率为12%。
1月28日,澎湃新闻在福建省厦门市统计局官网看到,厦门统计局于1月26日发布《2021年厦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运行分析》(简称《分析》),《分析》对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三条对策建议,其中之一为“多措并举稳定房地产销售市场,做好‘房地产税’试点落地厦门的前期准备工作,以防止全市房地产市场出现大的波动”。
《分析》指出,2021年厦门市房地产市场主要存在销售市场冷热不均、房企拿地意愿出现松动以及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低迷等困难和问题。
具体来说,随着政策调控效果持续显现,厦门市房地产销售逐步趋稳。但从分区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差异较大,出现两极分化趋势。其中,思明、海沧、同安、翔安4个区房地产销售面积分别增长16.8%、4.9%、3.0%和19.7%;湖里和集美2个区房地产销售面积出现下降,分别下降7.9%和37.2%。
另一方面,房企拿地意愿出现松动。去年1-12月,厦门市房地产企业土地购置面积55.8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18%;土地成交价款343.72亿元,增长74.1%。全年三次集中出让土地,共拍出23宗地块合计地价793.85亿元,增长43.6%。特别是第三次土拍遇冷,一方面反映出房企对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审慎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房企资金压力增加,金融调控措施对房地产扩张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显现。
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低迷。厦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连续5个月出现负增长,全年比全省平均低10.2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倒数第二位。在新建普通商品房销售低迷的现状下,安商房完成签约销售面积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对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
对此,《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一是深化房地产领域供给侧改革,供需两端共同发力,持续改善群众居住质量。围绕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从供需两端发力进行调控。一方面,加强居民基本住房保障。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要继续加大住房供给力度,特别是加大中小户型商品房、保障房和租赁住房供给,加大租房补贴,促进“租售同权”,建立适应不同人群的房地产市场体系,实现“住者有其居”。另一方面,对不同需求分类施策,做到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确保居民居住需求得到全面满足。
二是坚持分城施策,分类指导,全面保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由于岛内外市场和人口差异,房地产市场需求呈现不同特点。要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和市场供需,及时调整和出台相关措施。针对去化压力较大的商业办公类住房,要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商业办公项目去库存工作。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房地产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编制好土地供应计划,保持价格基本平稳,继续抑制投资性购房,防止经营贷、消费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三是多措并举稳定房地产销售市场。一要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加快全市保障房建设力度,稳定市场的同时抑制房价上涨过快,力争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二要做好“房地产税”试点落地厦门的前期准备工作,以防止全市房地产市场出现大的波动。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795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