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业奇农业网 > 百科 >

养殖青蛙需要办理那些证件

养殖青蛙需要办理的证件如下:

养殖青蛙需要办理那些证件

1、养殖证:养殖证首先需要填写养殖申请表,提供相应的资质证明材料等待农业局审核,审核通过,颁发养殖证。

2、营业执照:一个正式的养殖场需要办理营业执照,营业执照需要的材料包括房租合同、房产证复印件、验资报告等等。

3、税务登记证:如果养殖的青蛙需要销售的话,养殖户还需要办理税务登记证才可以。税务登记证可以在领取营业执照的30个工作日内申请领取。

4、动物防疫合格证:开办养殖场,动物防疫合格证也是非常需要的,该证由兽医管理部门审查颁发。

5、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该证办理的流程比较复杂,由当地的省林业厅核发。一般来说,养殖户不仅需要有种源合法来源证明和种源单位的经营许可证,同时还要有5万元以上的资金证明才可以。

6、畜牧兽医资格证:青蛙养殖场一定要有兽医师才行,如果自己没有专业的知识的话,还可以选择聘请专业的畜牧兽医师。

蝌蚪变成青蛙要几天。

《中国百科全书》,在第二卷《地球上的生命》第二本827页有讲到青蛙的原称,以及829页有对“虎纹蛙”的解释。“虎纹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田鸡”。

田鸡一般是南方人对于青蛙的称呼,就好比东北人把玉米称为苞米一样,其实东西是一个东西,至于青蛙的种类的划分就应该是另一个问题了,个人感觉田鸡和青蛙都是对于青蛙类的统称。

严格来说“虎纹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田鸡”。青蛙是黑斑蛙。这是娃类的区别和分类,由于黑斑蛙和虎纹蛙如果不仔细区分很难观察清楚,同时二者也有些相仿,于是田鸡在南方人中也就成了对青蛙的称呼,就好比东北人把玉米称为苞米一样,其实玉米也有很多种类的。你的后一句话说对了,“是因为太多人认为田鸡是青蛙,才把田鸡叫做青蛙的”!!!!

需要约50~78天。

一、生长初期1~10天

蝌蚪孵出三天内不觅食,依靠从卵黄中带来的营养维持生命,过早喂食反而导致其死亡。三天后蝌蚪的活动量明显增加,两鳃盖完全形成时开始觅食,按每万尾蝌蚪投喂一个蛋黄的标准定时投喂,并适当加入一些水中天然浮游生物,如水蚤、藻类。

刚孵出的蝌蚪,身体弱小,对外界环境敏感,特别是水温、水质、光照。当水温低于20℃或高于30℃,水中溶氧不足,pH值高于 8或低于6时都会影响小蝌蚪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小蝌蚪经过10天的生长发育,体长可长到1~1.5cm。

二、生长前期10~20天

小蝌蚪10天以后,其食量增大,生长发育加快,蝌蚪开始寻找新的食物,但其消化功能仍然不强,此时饲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蝌蚪的成活率。

三、生长中期20~50天

此时蝌蚪的消化功能不断增强,为促进蝌蚪消化道的尽快发育,适应两栖类某一特定蝌蚪期“食草性”的生物特性到50日龄时,有些蝌蚪长出后脚。到这一时期蝌蚪成活率可达95%,如果水温偏低,该期的时间将会更长。

四、生长后期50~78天

这一时期是蝌蚪转化为幼蛙的关键时期,蝌蚪在此期要长出后肢和前肢,并且由水生转化为水陆两栖。50日龄左右,体长达4cm以上,长出后肢,后肢长出后约2周(65日龄)开始长前肢,前肢长出后,尾部开始被吸收,此时石蛙蝌蚪就停止觅食进入变态期。

这一时期水陆各半。蝌蚪进入变态期到变态完成需10天左右,进入变态期的蝌蚪变态率可达95%左右。

扩展资料:

饲养管理:

人工养殖蝌蚪,为了保经济效益,一般采用集约化养殖模式,故在建池时应确保规范化,为蝌蚪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环境。

蛙池设计为1m×2m的长方形,内壁涂有防渗涂料,提高池内壁的光滑度,以免水泥池壁对蝌蚪造成损伤,同时还避免幼蛙的攀爬,发生逃逸现象。池底有一定的坡度,在水陆比2∶1的条件下,确保3~10cm的水深。并在底部装置2~4根加热棒,以保证蝌蚪在冬季可以正常发育。

减少冬季发育时间。水池底部设有开口,与池外塑料管相接,用以调节水位。养殖池顶部加设网盖,用以防止敌害生物的侵袭。

一般而言,4~7月份孵化的蝌蚪在7~9月份可以完成变态,8~9月后孵化的蝌蚪要经过越冬,到第二年4月份以后才能变态成幼蛙。在人工加热条件下,水温维持恒定,避免了越冬管理,缩短了蝌蚪在冬季变态发育的时间。

百度百科-蝌蚪

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nongye.s666.cn/bk/6_6571823956.html